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理工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凝 於伟 +2 位作者 朱毅 刘春龙 张志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1,共3页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中国康复医学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根据康复医疗较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种类配套、训练有素的康复治疗师队伍日益显示出必要性与重要性[1]。笔者现就国内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模式,以香港...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中国康复医学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根据康复医疗较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种类配套、训练有素的康复治疗师队伍日益显示出必要性与重要性[1]。笔者现就国内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模式,以香港理工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为例进行比较,借以揭示国内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本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规范化管理与创新性模式提出思考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师 南京医科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专业教学 康复治疗专业 规范化管理 新兴学科 康复医学
下载PDF
香港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服务概况 被引量:6
2
作者 戴玲 冼洁玲 吴显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城市,据1996年报告显示,在580余万现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总数的14.6%。年龄作为脑卒中发生的主要且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使脑卒中在老年人口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可高达8...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城市,据1996年报告显示,在580余万现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总数的14.6%。年龄作为脑卒中发生的主要且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使脑卒中在老年人口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可高达8%。因此,脑卒中在香港被列为老人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老年人 康复 香港
下载PDF
基于VR的老年癌症患者认知评估和沉浸式怀旧疗法康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曾迎春 吕启圆 +2 位作者 朱俊红 郭金花 郑树基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 :为应对全球老龄化以及满足老年癌症患者日益增长的认知康复需求,研发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老年癌症患者认知评估和沉浸式怀旧疗法康复系统。方法 :该系统包括VR认知评估和康复训练,其中VR认知评估包括癌症相关认知障碍和轻度痴... 目的 :为应对全球老龄化以及满足老年癌症患者日益增长的认知康复需求,研发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老年癌症患者认知评估和沉浸式怀旧疗法康复系统。方法 :该系统包括VR认知评估和康复训练,其中VR认知评估包括癌症相关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评估两个模块;VR认知康复训练包括一般认知康复训练和针对有轻度痴呆风险患者的沉浸式怀旧疗法两个模块。在37名老年受试者中进行了轻度痴呆评估。结果 :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R认知测评为9.5分及以下为有轻度痴呆风险。VR轻度痴呆评估过程中未出现与评估和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将VR技术应用于老年癌症患者中进行轻度痴呆风险的评估是可行和安全的,但VR轻度痴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沉浸式怀旧疗法的有效性仍需要在老年癌症患者中进行进一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老年癌症患者 认知评估 轻度痴呆 沉浸式怀旧疗法 认知康复
原文传递
注意障碍的康复 被引量:21
4
作者 窦祖林 文伟光 欧海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7-310,共4页
关键词 认知功能 知觉功能 认知障碍训练 信息处理能力 脑损伤
下载PDF
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社区康复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窦祖林 Man DWK +3 位作者 朱洪翔 欧海宁 TamS F Hui-Chan CWY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了解认知康复服务的需求,有关专业人士的认知康复知识水平以及他们对创新性认知康复的态度和接受程度,以便帮助制定认知障碍社区康复计划。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调查表,155名神经外科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 目的:了解认知康复服务的需求,有关专业人士的认知康复知识水平以及他们对创新性认知康复的态度和接受程度,以便帮助制定认知障碍社区康复计划。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调查表,155名神经外科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等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95.4%的调查对象认为在中国有必要开展脑外伤后的认知障碍康复。按康复的重要性需要优先考虑的前4个问题为∶语言能力、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脑外伤后康复场所的重要性依次为∶家庭、医院、社区;三种康复训练方法的重要性依次为∶面对面方式、电脑辅助方式、网上远程指导方式。家庭是首选的康复场所、“面对面”是主要康复方式。康复训练方式与康复场所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即相对于其他训练方式,在家庭或医院人们更愿意选择“面对面”训练;对于远程指导而言,在家中则比医院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结论:①认知康复服务正在快速发展并获得有关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②“面对面”训练仍是认知康复主要服务方式;③在家中开展认知康复远程指导也是一项合适的服务选择,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是社区康复的重要内容,网上和/或远程指导的认知康复服务值得大力提倡;④需进一步探讨创新性认知康复服务方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认知障碍 社区康复 可行性研究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脑外伤后的认知康复及其理论基础(一) 被引量:9
6
作者 窦祖林 文伟光 欧海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5-626,共2页
关键词 脑外伤 认知障碍 认知康复 理论基础 神经可塑性理论 信息处理理论
下载PDF
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对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丘明旺 孙玫瑶 +9 位作者 吴耿佳 黄帆 刘嘉俊 卢曼琪 刘岘 严兆贤 赵思怡 田强 吴山 范志勇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对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成年男性L_(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采用西门子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进行腰椎和骨盆扫描,层厚0.5 mm。基于CT扫描数据... 目的: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对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成年男性L_(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采用西门子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进行腰椎和骨盆扫描,层厚0.5 mm。基于CT扫描数据,应用三维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作用下腰椎-骨盆整体应力、L_(4-5)椎间盘应力和位移、L_(4-5)关节突关节软骨应力和位移、L_(4-5)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结果:①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结果。建立的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550215个节点、344359个单元,高度模拟了腰椎-骨盆的结构与材料特性。在模拟加载条件下,L_(4-5)节段屈伸、侧屈、轴向旋转活动范围与文献中的既往研究结果基本相同。②模型整体应力。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大应力为5.31 MPa,主要集中于L_(1)、L_(2)、L_(4)、L_(5)椎体;实施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时,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大应力为29.30 MPa,主要集中于L_(1)、L_(2)椎体及L_(3)、L_(4)、L_(5)椎弓根。③L_(4-5)椎间盘应力及位移。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L_(4-5)椎间盘纤维环平均等效应力为1.12 MPa,纤维环整体向左、向前、向下发生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0.36 mm、0.20 mm、0.05 mm;髓核平均等效应力为0.02 MPa,髓核整体向左、向前、向下发生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0.35 mm、0.24 mm、0.06 mm。实施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时,L_(4-5)椎间盘纤维环平均等效应力为1.14 MPa,纤维环整体向左、向前、向下发生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0.39 mm、1.30 mm、0.05 mm;髓核平均等效应力为0.02 MPa,髓核整体向左、向前、向下发生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0.38 mm、1.30 mm、0.07 mm。④L_(4-5)关节突关节软骨应力及位移。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L_(4-5)左侧和右侧关节突关节软骨平均等效应力分别为2.46 MPa、3.18 MPa,平均位移分别为1.10 mm、0.21 mm;实施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时,L_(4-5)左侧和右侧关节突关节软骨平均等效应力分别为2.70 MPa、3.22 MPa,平均位移分别为1.46 mm、0.65 mm。⑤L_(4-5)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L_(4-5)左、右侧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分别为0.75 mm、0.34 mm;实施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时,L_(4-5)左、右侧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分别为0.81 mm、0.23 mm。结论: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均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产生一定的应力和位移;相较于传统腰椎斜扳法,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能使病变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软骨产生更大的应力和位移,这也可能是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比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疗法 有限元分析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改善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凝 周斌 +2 位作者 房红梅 张志杰 朱毅 《中国康复》 2011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观察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的影响。方法:46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加用自行研制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器进行患侧手功能训练... 目的:观察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的影响。方法:46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加用自行研制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器进行患侧手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单侧忽略异常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配合手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单侧忽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康复器 单侧忽略
下载PDF
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于领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3-746,共4页
目的:评价双语教学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中的实施初步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体系,推进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改进教学环节中暴露的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本科双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访问了康复治疗学、护理... 目的:评价双语教学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中的实施初步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体系,推进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改进教学环节中暴露的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本科双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访问了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二、三、四年级学生,共253名。结果:问卷回收率100%,其中大多数同学对双语教学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英语重要,87.7%的同学认为在本科教学中有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康复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普遍高于相应的护理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等方面也比其他专业高。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中提示,在组织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和兴趣的培养,加强双语教学的文献资料建设,组织安排好作业和考试形式等多个方面而努力。结论: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开展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各环节还需要改进和完善。提示要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和增加双语教学资源的配置。同时,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建立教与学的沟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双语教学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经皮电神经刺激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时尚与事实 被引量:2
10
作者 Shamay SM. Ng Christina WY. Hui-Chan +1 位作者 魏妮(译) 燕铁斌(校) 《继续医学教育》 2007年第15期1-3,共3页
1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疼痛的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是一种外周神经刺激,自1967年开始成功地用于缓解疼痛的治疗,至今已有40年。其理论基础源于1965年Melzack等提出的著名... 1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疼痛的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是一种外周神经刺激,自1967年开始成功地用于缓解疼痛的治疗,至今已有40年。其理论基础源于1965年Melzack等提出的著名的闸门控制学说。基于当时的实验基础,研究者们认为脊髓背侧角的胶质细胞是通过闸门控制系统工作,这些细胞在传入纤维终止于脊髓背侧角的第一级传入神经元之前起着调节作用。一级传入神经元通过前外侧系统调节大脑对疼痛的辨别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电神经刺激 脑卒中康复 闸门控制学说 传入神经元 缓解疼痛 控制系统 胶质细胞 脊髓背侧
下载PDF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物理治疗师专业准入教育指南(2011版)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欣 王于领 +2 位作者 黄卫平 王维 孙嘉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7-898,共12页
第一节引言 1.1目的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orld Confederation for Physical Therapy,WCPT)希望这份国际性的物理治疗师专业准入教育指南能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既适用于课程计划和设计,也适用于质量评审以及标准评估。
关键词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 指南 教育 师专 PHYSICAL 课程计划 质量评审 国际性
下载PDF
超声成像技术在肌肉骨骼疾患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莹 朱毅 +3 位作者 李凝 张志杰 郭海英 朱黎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3-397,共5页
超声成像技术(ultrasound imaging,USI)具有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的特点,尤其是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查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测量有其他方法不能相比的优势,已成为现代医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诊断手段之一。超声医学... 超声成像技术(ultrasound imaging,USI)具有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的特点,尤其是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查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测量有其他方法不能相比的优势,已成为现代医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诊断手段之一。超声医学已经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监护和普查人体疾病中得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其应用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技术 肌肉骨骼疾患 应用 诊治 血流动力学 人体软组织 现代医学 超声医学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经皮神经电刺激即刻镇痛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宁华 谢斌 +2 位作者 魏星 李民 许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即TENS组和安慰刺激组。所有患者膝关节的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类比方法(VAS)进行评测。多项逐步回归分析法10.0版本比较TENS组与安慰刺激...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即TENS组和安慰刺激组。所有患者膝关节的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类比方法(VAS)进行评测。多项逐步回归分析法10.0版本比较TENS组与安慰刺激组前、中、后之间VAS的变化。结果:TENS组与安慰刺激组两组比较术后第一天疼痛程度(VA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ENS组明显降低术后疼痛程度。TENS组VAS评分从刺激前的100%降低至60min刺激中的83.3%±14.9%,及20min刺激后的85.7%±16.1%,并在TENS刺激后的60min回升到94.3%±7.8%。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ENS有明显的即刻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全膝关节置换 临床对照研究 即刻 术后疼痛程度 TENS 逐步回归分析法 10.0版本 镇痛作用 VAS评分 类比方法 显著性 患者
下载PDF
膝关节屈曲角度对主动肌和拮抗肌共同收缩和力矩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琦 李佳齐 +2 位作者 徐燕文 张卓 周凯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81-582,共2页
目的测试股四头肌进行最大等长收缩时,不同膝关节屈曲角度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收缩时肌电活动和力矩产生的影响。方法10名健康成人在3个不同膝关节角度(分别为30°、60°、90°)下进行膝伸展的最大等长收缩,利用Cybex等速测... 目的测试股四头肌进行最大等长收缩时,不同膝关节屈曲角度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收缩时肌电活动和力矩产生的影响。方法10名健康成人在3个不同膝关节角度(分别为30°、60°、90°)下进行膝伸展的最大等长收缩,利用Cybex等速测试系统测试下肢股四头肌产生的力矩,并应用表面肌电仪测试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神经肌电活动。结果在膝关节屈曲60°时,股四头肌的力矩值比其他角度明显增大(P<0.01),但股四头肌在3个屈曲角度时的神经肌电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腘绳肌的神经肌电活动在膝关节屈曲90°时最大。结论在特定膝关节角度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最大等长收缩训练可帮助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主动肌 拮抗肌 共同收缩 表面肌电仪 屈曲角度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郭友华 燕铁斌 Christina WY Hui-Cha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治疗 脑卒中偏瘫 神经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偏瘫下肢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游国清 燕铁斌 Christina WY HUI-CHA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脑卒中早期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FES组(19例,年龄60.8±10.8岁,病程25.9±21.3d)和对照组(18例,年龄64.1±9.7岁,病程22.7±16.6d)。2组常规治疗相...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脑卒中早期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FES组(19例,年龄60.8±10.8岁,病程25.9±21.3d)和对照组(18例,年龄64.1±9.7岁,病程22.7±16.6d)。2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电刺激,FES组采用日本生产的低频电刺激治疗仪(KR7型)治疗,电极放在患侧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的运动点上;刺激参数为频率30Hz,脉宽200μs,通电/断电比5s/5s,波升/波降(1s/1s),电流以患者最大耐受强度为限。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共3周(15次)。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中下肢部分(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周和3周后,FES组与对照组(FESvs对照)CSS、F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增加率为2周时CSS:8.9%±23.2%vs36.3%±47.3%,FMA:105.5%±75.7%vs51.4%±47.3%。3周时CSS:10.4%±18.3%vs47.7%±56.4%,FMA:127.1%±89.4%vs64.3%±51.8%。结论:FES能延缓早期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痉挛的发生、减轻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随机对照研究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经皮电神经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脑局部血流量的影响初报 被引量:8
17
作者 燕铁斌 郭友华 +1 位作者 卢献平 Hui-Chan CWY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99-501,共3页
目的观察单次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脑卒中患者脑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男、女各2人,55—73岁,发病42—131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对象分别接受2次脑局部血流量(rCBF)的检测,2次检测间隔60min,治疗组在2次... 目的观察单次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脑卒中患者脑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男、女各2人,55—73岁,发病42—131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对象分别接受2次脑局部血流量(rCBF)的检测,2次检测间隔60min,治疗组在2次检测之间接受60min的TENS治疗。用不对称指数和变化率分析治疗前后患侧病灶及其周边半暗带区以及病灶对应的健侧脑组织及其周边区域(镜像部位)rCBF的变化。结果单次TENS治疗后,治疗组不对称指数增加,患侧和健侧rCBF变化率增加,虽然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单次TENS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患侧和健侧半球的rCBF,推测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局部血流 TENS 治疗组 对照组 患侧 神经刺激 结论 变化率 不对称
下载PDF
经皮电神经刺激穴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魏妮 燕铁斌 +1 位作者 Christina WY HUI-CHAN 陈月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1-873,880,共4页
目的:比较单次(45min)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穴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29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组。治疗组患者接受1次45minTENS治疗,刺激电... 目的:比较单次(45min)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穴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29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组。治疗组患者接受1次45minTENS治疗,刺激电极放在患侧上肢穴位上,刺激频率为100Hz,脉宽为200μs,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安慰组患者接受45min安慰治疗,仪器与治疗组相同,有指示灯闪,但无电流输出。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接受1次SEP检测,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偏瘫侧与健侧SEP值相比,除N9潜伏期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EP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SEP值N20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次45minTENS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的SEP,推测TENS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可能与TENS增加脑电活动,改善SEP,激活脑细胞的功能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电神经刺激 体感诱发电位 脑卒中
下载PDF
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的汉化及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龙 丛芳 +6 位作者 崔尧 萧敦武 司凤山 姚斌 贾威 李侑霖 张淑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对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进行汉化,检验其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以及效度。方法将英文版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WOTA1)翻译成中文。25例脑瘫患儿由两名评定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一名评定者在首次... 目的:对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进行汉化,检验其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以及效度。方法将英文版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WOTA1)翻译成中文。25例脑瘫患儿由两名评定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一名评定者在首次评定2 d后,进行第2次评定,两次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利用运动功能评价简表(BAMF)对患儿进行陆上运动功能评定,对WOTA1总分与BAMF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文版WOTA1总分重测相关系数r=0.992,95%CI:0.982~0.996;各分项相关系数r=0.887~1.000。WOTA1总分评定者间相关系数r=0.992,95%CI:0.980~0.998;各分项相关系数r=0.748~1.000。WOTA1总分与BAMF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0.926(P〈0.01)。结论中文版WOTA1是可靠有效的水中运动功能评定工具,可在水疗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 中文版 水中运动疗法 水中运动功能 水疗 评定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肌肉硬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许惊飞 王劲松 付少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肌肉在放松、牵伸、收缩状态下均有所不同。在临床检查和康复评定中,医生和治疗师常常通过触诊肌肉,凭主观感觉评估肌肉的硬度;也可以借助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或肌张力的分级间接评估肌肉的硬度,如关节活动度减小表明肌肉顺应性降低,肌肉... 肌肉在放松、牵伸、收缩状态下均有所不同。在临床检查和康复评定中,医生和治疗师常常通过触诊肌肉,凭主观感觉评估肌肉的硬度;也可以借助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或肌张力的分级间接评估肌肉的硬度,如关节活动度减小表明肌肉顺应性降低,肌肉硬度增加;对痉挛的肌肉而言,检查者触诊时可感知肌肉硬度的增加,而肌肉附近关节的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活动度 康复评定 收缩状态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肌张力 治疗师 肌肉硬度 触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