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四肢骨缺损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15例骨缺损。骨髓炎12例,无菌性骨不愈合3例。骨缺损部位包括股骨合并胫骨1例,股骨7例,胫骨6例,肱骨1例。骨缺损长6~31.2 cm,中位数12.7 cm。在彻...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四肢骨缺损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15例骨缺损。骨髓炎12例,无菌性骨不愈合3例。骨缺损部位包括股骨合并胫骨1例,股骨7例,胫骨6例,肱骨1例。骨缺损长6~31.2 cm,中位数12.7 cm。在彻底清创及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应用3D打印钛合金假体重建骨缺损。常规复查X线及CT,定量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上肢功能量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下肢功能量表(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Scale,LEFS)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2例骨髓炎感染复发。余13例无感染复发、内固定及假体松动断裂,平均随访18.0月(12~26个月),末次随访日常生活肢体疼痛VAS评分平均2.4分(2~4分),ADL评分94.2分(90~95分),1例肱骨缺损患者DASH评分31.7分,12例下肢骨缺损患者LEFS评分42.0分(38~47分),满意度9.3分(9.1~9.5分)。结论3D打印技术治疗四肢骨缺损可实现假体稳定及新骨再生,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肢体功能恢复。展开更多
腰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其适应证包括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胸腰椎骨折、感染和肿瘤等^([1])。该术式在重建脊柱平衡、维持矫形效果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然而...腰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其适应证包括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胸腰椎骨折、感染和肿瘤等^([1])。该术式在重建脊柱平衡、维持矫形效果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然而,该术式需要固定腰椎多个运动节段,往往导致腰椎活动度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引发腰椎僵硬,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生活质量^([3~5])。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颈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9年9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目的:观察颈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9年9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8例多节段脊髓受压的慢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2.3±8.1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合并慢性颈脊髓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3例.减压节段:17例为C3~C7,1例为C3~T1,术中固定融合3.8±1.0个椎体.12例患者出院时(术后2周左右)复查颈椎MRI,1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13.5年(10.5±2.8年).在术前、出院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后凸节段Cobb角,在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角及改良K线,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评估手术固定节段骨性融合及后凸矫形角度丢失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JOA评分及颈痛VAS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前后凸节段的局部Cobb角为6.6°±6.5°后凸,术后2周为3.8°±8.0°前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C2~C7颈椎Cobb角为1.3°±9.4°前凸,术后2周为5.8°±7.0°前凸,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例患者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角术前为11.1°±4.2°后凸,术后2周为1.3°±5.2°后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C2~C7节段脊髓前缘角术前为6.5°±4.4°后凸,术后2周为1.1°±6.3°前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7例(39%)患者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均在术后1~4个月内完全恢复.术后末次随访11例患者颈椎侧位X线片显示手术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后凸矫形角度无丢失;颈椎MRI显示脊髓无受压,正中矢状位片显示脊髓前缘角无丢失.11例患者JOA评分术前8.0±2.8分,末次随访时15.6±0.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JOA评分改善率(83±14)%;颈痛VAS评分术前为2.2±3.0分,末次随访时为1.11.2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的多节段受压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采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可以获得长期稳定、良好的脊髓功能改善的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四肢骨缺损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15例骨缺损。骨髓炎12例,无菌性骨不愈合3例。骨缺损部位包括股骨合并胫骨1例,股骨7例,胫骨6例,肱骨1例。骨缺损长6~31.2 cm,中位数12.7 cm。在彻底清创及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应用3D打印钛合金假体重建骨缺损。常规复查X线及CT,定量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上肢功能量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下肢功能量表(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Scale,LEFS)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2例骨髓炎感染复发。余13例无感染复发、内固定及假体松动断裂,平均随访18.0月(12~26个月),末次随访日常生活肢体疼痛VAS评分平均2.4分(2~4分),ADL评分94.2分(90~95分),1例肱骨缺损患者DASH评分31.7分,12例下肢骨缺损患者LEFS评分42.0分(38~47分),满意度9.3分(9.1~9.5分)。结论3D打印技术治疗四肢骨缺损可实现假体稳定及新骨再生,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肢体功能恢复。
文摘腰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其适应证包括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胸腰椎骨折、感染和肿瘤等^([1])。该术式在重建脊柱平衡、维持矫形效果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然而,该术式需要固定腰椎多个运动节段,往往导致腰椎活动度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引发腰椎僵硬,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生活质量^([3~5])。
文摘目的:观察颈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9年9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8例多节段脊髓受压的慢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2.3±8.1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合并慢性颈脊髓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3例.减压节段:17例为C3~C7,1例为C3~T1,术中固定融合3.8±1.0个椎体.12例患者出院时(术后2周左右)复查颈椎MRI,1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13.5年(10.5±2.8年).在术前、出院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后凸节段Cobb角,在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角及改良K线,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评估手术固定节段骨性融合及后凸矫形角度丢失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JOA评分及颈痛VAS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前后凸节段的局部Cobb角为6.6°±6.5°后凸,术后2周为3.8°±8.0°前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C2~C7颈椎Cobb角为1.3°±9.4°前凸,术后2周为5.8°±7.0°前凸,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例患者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角术前为11.1°±4.2°后凸,术后2周为1.3°±5.2°后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C2~C7节段脊髓前缘角术前为6.5°±4.4°后凸,术后2周为1.1°±6.3°前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7例(39%)患者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均在术后1~4个月内完全恢复.术后末次随访11例患者颈椎侧位X线片显示手术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后凸矫形角度无丢失;颈椎MRI显示脊髓无受压,正中矢状位片显示脊髓前缘角无丢失.11例患者JOA评分术前8.0±2.8分,末次随访时15.6±0.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JOA评分改善率(83±14)%;颈痛VAS评分术前为2.2±3.0分,末次随访时为1.11.2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的多节段受压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采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可以获得长期稳定、良好的脊髓功能改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