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鸭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遗传变异分析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段志强 许厚强 +4 位作者 嵇辛勤 陈强 胡炎 胡顺林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3-1634,共12页
为了科学理解家鸭在新城疫病毒(NDV)流行和传播中的作用,对贵州不同地区分离的5株鸭源NDV强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及对鸭和SPF鸡的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5株NDV分离株均属于基因Ⅶd亚型,其F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112 RRQKRF117,符合... 为了科学理解家鸭在新城疫病毒(NDV)流行和传播中的作用,对贵州不同地区分离的5株鸭源NDV强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及对鸭和SPF鸡的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5株NDV分离株均属于基因Ⅶd亚型,其F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112 RRQKRF117,符合强毒株序列特征,与病毒致病性指数测定结果相符;F和HN蛋白中功能性氨基酸位点均高度保守,但在HN蛋白线性表位区有3株发生E347K突变。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发现分离株与传统疫苗株LaSota的抗原同源性较低(为83.3%~87.0%),而与新型基因Ⅶ型疫苗株A-Ⅶ的抗原同源性较高(为93.5%~100%)。将5株NDV分离株以0.5mL病毒尿囊液原液通过肌肉注射感染鸭后未见明显发病死亡和病理变化,并且除脾外在其他多个组织脏器未能检测到病毒复制;而以106.0 ELD50·0.1mL-1剂量通过滴鼻点眼感染SPF鸡后6d内100%发病死亡,病死鸡表现出新城疫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毒在多个组织脏器中均能复制且对脾、胸腺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损伤严重。另外,SPF鸡攻毒后喉头和泄殖腔棉拭病毒分离率明显高于试验鸭。本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鸭群中流行的基因Ⅶd亚型NDV强毒株HN蛋白发生E347K突变的变异株呈上升趋势,并与传统疫苗株产生抗原差异;5株鸭源NDV强毒株对鸭和鸡致病性差异显著,虽然对鸭无明显致病性,但鸭感染后可在较长时间内通过喉头或泄殖腔向体外排毒,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NDV强毒由鸭群向鸡群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基因Ⅶd亚型 遗传变异 致病性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佳福 段志强 +2 位作者 张依裕 倪萌萌 阮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270-271,共2页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修课程。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动物科学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农学专业,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对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提...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修课程。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动物科学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农学专业,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对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根据具体专业实验教学经验,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初探,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对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专业 细胞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畜牧学概论》实验教学的探讨
3
作者 陈伟 张依裕 《贵州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31-33,共3页
《畜牧学概论》实验课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了解畜牧方面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动物医学专业畜牧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研究和探索,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 《畜牧学概论》实验课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了解畜牧方面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动物医学专业畜牧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研究和探索,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期进一步推动《畜牧学概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实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畜牧学硕士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改革实践
4
作者 赵佳福 段志强 +2 位作者 李世军 李辉 陈祥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随着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畜禽种业创新、良种快繁技术、分子营养调控、遗传与环境互作等畜牧学新生领域相继兴起,对广大畜牧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农业类院校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贵州大学... 随着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畜禽种业创新、良种快繁技术、分子营养调控、遗传与环境互作等畜牧学新生领域相继兴起,对广大畜牧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农业类院校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贵州大学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例,针对畜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考核评价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修订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细胞分子生物学 实验技术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动物传染病实验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涌 嵇辛勤 +2 位作者 赵佳福 段志强 倪萌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282-283,286,共3页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教学在动物科学学院本科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该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效果不理想。为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畜牧兽医人才,笔者从学生生源、教学师资和实验课程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动...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教学在动物科学学院本科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该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效果不理想。为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畜牧兽医人才,笔者从学生生源、教学师资和实验课程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程的因素,以期为动物传染病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学 实验教学 原因分析 改革建议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矮马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龙鑫 林瑞意 +2 位作者 李爱萍 杨海兵 杨胜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6-1139,共4页
为云南矮马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11个微卫星标记对35匹云南矮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H)并进行了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表明,... 为云南矮马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11个微卫星标记对35匹云南矮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H)并进行了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8.5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6.3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81,平均杂合度0.84,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说明,云南矮马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矮马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深部输精技术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夏红 黄良美 +2 位作者 冯文武 龙威海 陈祥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1,共3页
为了研究猪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输精技术对经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将56只大约克经产母猪平均分为2组,第Ⅰ组的经产母猪采用深部输精技术输精,第Ⅱ组的母猪采用常规输精技术输精。结果表明:第Ⅰ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1.56头,窝平均... 为了研究猪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输精技术对经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将56只大约克经产母猪平均分为2组,第Ⅰ组的经产母猪采用深部输精技术输精,第Ⅱ组的母猪采用常规输精技术输精。结果表明:第Ⅰ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1.56头,窝平均产活仔数10.16头,窝平均产健仔数8.84头;第Ⅱ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0.20头,窝平均产活仔数9.32头,窝平均产健仔数9.04头。深部输精比常规输精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多1.36头(P<0.05),窝平均产活仔数多0.84头(P<0.05),但窝平均产健仔数少0.20头(P>0.05)。说明深部输精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窝平均总产仔数和窝平均产活仔数,对母猪的窝平均产健仔数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深部输精 产仔性能 总产仔数 健仔数
原文传递
天柱番鸭ApoVLDL-Ⅱ基因多态对肉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依裕 潘兰兵 林家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8-493,共6页
载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Ⅱ(ApoVLDL-Ⅱ)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在禽类繁殖和脂质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试验采用PCR-SSCP法与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相结合对天柱番鸭ApoVLDL-Ⅱ基因全编码区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对肉质和血清生化... 载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Ⅱ(ApoVLDL-Ⅱ)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在禽类繁殖和脂质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试验采用PCR-SSCP法与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相结合对天柱番鸭ApoVLDL-Ⅱ基因全编码区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对肉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ApoVLDL-Ⅱ基因外显子3检测到T1986C同义突变,产生CC,CD和DD 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C和D;在3'-UTR检测到C2901T突变,产生AA,AB和BB 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和B;合并基因型显示,产生3种聚合基因型CC/AA,CD/AB和DD/BB,基因型CC/AA和等位基因C/A的频率分别为0.716 1和0.851 9。最小二乘分析显示,CC/AA基因型个体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CD/AB型个体(P<0.05),白球比值和免疫球蛋白A显著低于CD/AB型个体(P<0.05)。研究结果揭示,T1986C和C2901T位点对血清中蛋白含量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柱番鸭 ApoVLDL-Ⅱ基因 SNP 肉质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鸭CYP7A1基因编码区C129T突变对肉质和脂肪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万贵 张依裕 +4 位作者 潘兰兵 杨廷吉 杨福香 徐育庆 陈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58-160,共3页
采用PCR—SSCP法检测3个鸭群体CYP7A1基凶编码区87~246bp区域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对肉质和脂肪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金定鸭和兴义鸭群体中没有检测到多态性,全部为|厂r基因型;樱桃谷鸭群体中检测到TT和TC2种基因型.TT基因型... 采用PCR—SSCP法检测3个鸭群体CYP7A1基凶编码区87~246bp区域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对肉质和脂肪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金定鸭和兴义鸭群体中没有检测到多态性,全部为|厂r基因型;樱桃谷鸭群体中检测到TT和TC2种基因型.TT基因型频率为0.8909,T等位基因频率为0.9454;序列比对发现,c.129C〉T沉默突变,表现为低度多态,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O.05),T-检验显示,TT基因型个体的肌内脂肪和血清总胆固醇显著低于TC基因型个体,其他指标在两个基因型问的差异均未达到鼹著水平。揭示等位基因C町能是脂肪沉积的有利等位基因,可作为提高肉鸭肌内脂肪的选择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7A1 PCR-SSCP 遗传效应
下载PDF
3个繁殖主效基因与糯谷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褚维伟 高颖 +3 位作者 闫雷 林家栋 陈文发 张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2-155,159,共5页
为探索猪繁殖性状候选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gene,ESRα)、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 gene,PRLR)基因多态性在糯谷猪群中的遗传效应,以及不同基因型对糯谷猪... 为探索猪繁殖性状候选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gene,ESRα)、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 gene,PRLR)基因多态性在糯谷猪群中的遗传效应,以及不同基因型对糯谷猪繁殖性状的影响,采用RCR-RFLP方法检测了35头糯谷猪母猪ESRα、FSHβ、PRL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了3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该群体头胎产仔数、经产仔数、产活仔数与乳头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ESRα、FSHβ、PRLR基因位点上优势等位基因分别为B、A、A,其频率分别为0.5666、0.7499、0.5666;繁殖性状较高的分别为ESRα基因的BB型、FSHβ基因的AB型和PRLR基因的B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α FSHΒ PRLR 产仔数 乳头数 糯谷猪
下载PDF
百宜黑鸡与兴义矮脚鸡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文涛 陈彬 +1 位作者 阳光远 傅筑荫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128,共3页
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百宜黑鸡和兴义矮脚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比较分析两种贵州地方鸡种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百宜黑鸡、兴义矮脚鸡mt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均为1231 bp;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不包含种内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 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百宜黑鸡和兴义矮脚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比较分析两种贵州地方鸡种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百宜黑鸡、兴义矮脚鸡mt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均为1231 bp;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不包含种内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2.11%,其中12个转换,14个颠换;百宜黑鸡mtDNA控制区的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7.096%、33.628%、13.117%、26.159%,矮脚鸡的A、T、G、C碱基含量分别是A26.916%、T33.409%、G13.387%、C26.288%,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鸡mtDNA控制区的A和T含量差异显著。百宜黑鸡和兴义矮脚鸡的遗传距离是0.0379,根据分子钟计算,二者约在190万年前分歧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宜黑鸡 兴义矮脚鸡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卵泡刺激素β基因编码区SNPs与糯谷猪繁殖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褚维伟 高颖 +3 位作者 林家栋 闫雷 潘兰兵 李沛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151,共4页
本试验采用RCR-SSCP及测序的方法检测了58头糯谷猪母猪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β基因编码区3个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繁殖性能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外显子1和外显子3中未发现多态位点,外显子2中发... 本试验采用RCR-SSCP及测序的方法检测了58头糯谷猪母猪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β基因编码区3个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繁殖性能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外显子1和外显子3中未发现多态位点,外显子2中发现了2个新的多态位点,共检测出3个等位基因,5个基因型,未检测到BB基因型。其中A等位基因在6699位点发生了C→T突变,B等位基因在6708位点发生了T→C突变,C等位基因与公布序列一致,A、B、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88、0.119、0.593。2个突变均为同义突变,各基因型间的繁殖性能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谷猪 FSHΒ基因 外显子 PCR-SSCP SNPS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贵妃鸡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婵 李辉 +2 位作者 李敬瑞 张大权 易恒洁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3,共3页
为了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分析贵妃鸡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分析贵妃鸡的种群遗传结构,共获得了30个样本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长(约1 143 bp)序列。结果发现:4个变异位点,界定了5种单倍型,无插入、缺失... 为了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分析贵妃鸡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分析贵妃鸡的种群遗传结构,共获得了30个样本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长(约1 143 bp)序列。结果发现:4个变异位点,界定了5种单倍型,无插入、缺失和颠换,并且变异位点多发生在密码子的第2位点;贵妃鸡群体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0 45,单倍型变异度(Hd)为0.386±0.020,群体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0.515;由邻接法(NJ)分子系统树可知,贵妃鸡所有个体均起源于红色原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 贵妃鸡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原文传递
宗地花猪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鹏飞 任丽群 +3 位作者 李平 顾丽菊 李谦 燕志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5-38,共4页
为验证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宗地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从而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提供有价值的分子辅助标记,推进宗地花猪的选育进程,以贵州宗地花猪经产母猪为试验材料,利用DNA池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BMPR-IB基因的... 为验证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宗地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从而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提供有价值的分子辅助标记,推进宗地花猪的选育进程,以贵州宗地花猪经产母猪为试验材料,利用DNA池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BMPR-IB基因的多态性,对各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平均初生质量和母猪泌乳力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在受试群体中发现,基因BMPR-IB有2个突变位点,G595C、C643T均位于第6外显子,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各基因型均表现为AA>AG>GG、BB>BT>TT,产活仔数为7头的母猪泌乳力表现为AA基因型个体与AG、GG基因型个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各基因型仔猪平均初生质量表现为TT>BB>BT,但差异不显著;母猪AA基因型总产仔数多于AG与GG基因型,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BB基因型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繁殖性状中多于BT、TT基因型,BB为优势基因型,B为优势等位基因。推测等位基因A和等位基因B可能为宗地花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有利等位基因,且AA基因型和BB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地花猪 BMPR-IB基因 多态性 SNP位点 繁殖性状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贵州黑山羊DQB2基因Exon1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兰 康建兵 +3 位作者 钱成 许厚强 陈祥 罗卫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贵州黑山羊MHC-DQB2基因的多态性,以便发挥MHC-DQB2基因在山羊抗病育种中的作用。采用构建DNA池并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64只贵州黑山羊的DQB2基因Exon1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频率、RNA二级结构、蛋白... 研究了贵州黑山羊MHC-DQB2基因的多态性,以便发挥MHC-DQB2基因在山羊抗病育种中的作用。采用构建DNA池并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64只贵州黑山羊的DQB2基因Exon1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频率、RNA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在其第1外显子中筛选得到4个SNPs,分别为G23A(Arg→Gln)、G45A(同义突变)、T90C(同义突变)、C109A(Gln→Lys),其中,T90C突变位点的最小自由能最低,其RNA二级结构最稳定。G23A和C109A 2个突变位点均引起RNA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的改变。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MHC-DQB2基因的第1外显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DQB2基因 SNPS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宗地花猪GDF9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鹏飞 任丽群 +4 位作者 李平 顾丽菊 吴光松 燕志宏 张芸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24-227,共4页
为验证GDF9基因SNP位点与宗地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从而为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提供有价值的分子辅助标记,推进选育进程进行试验。以贵州宗地花猪经产母猪为试验素材,利用DNA池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GDF9基因的多态性,对各突变位点不... 为验证GDF9基因SNP位点与宗地花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从而为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提供有价值的分子辅助标记,推进选育进程进行试验。以贵州宗地花猪经产母猪为试验素材,利用DNA池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GDF9基因的多态性,对各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平均初生质量和母猪泌乳力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在受试群体中,发现基因GDF9有2个突变位点,C1009T和T1014C均位于exon2;且都与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基因型分别为BB>AB>AA、DD>CD>CC,母猪泌乳力基因型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平均初生质量的基因型表现为BB>AB>AA、DD>CD>CC,差异显著(P<0.05);母猪总产仔数DD基因型多于DC与CC基因型,DD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D为优势等位基因;BB基因型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繁殖性状中多于基因型AB、AA,BB为优势基因型,B为优势等位基因。因此,研究结果表明推测等位基因D和等位基因B可能为宗地花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有利等位基因,且DD基因型和BB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地花猪 GDF9基因 SNP位点 繁殖性状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贵州柳源香鸡mtDNA控制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福平 朱秋劲 +1 位作者 王文涛 蹇世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16-1919,共4页
为研究柳源香鸡与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亲缘关系,探讨柳源香鸡的起源和品种遗传多态性,采用mtDNA D-loop序列变异对柳源香鸡、瑶山鸡和黔东南小香鸡进行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A、G、C和T等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5.22%、13.... 为研究柳源香鸡与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亲缘关系,探讨柳源香鸡的起源和品种遗传多态性,采用mtDNA D-loop序列变异对柳源香鸡、瑶山鸡和黔东南小香鸡进行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A、G、C和T等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5.22%、13.51%、25.82%、35.45%;共发现29个变异位点(不包含种内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3.71%,其中18个转换,11个颠换;具有29种单倍型,其中有11种共享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态性与亲缘关系分析表明,柳源香鸡个体具有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遗传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源香鸡 瑶山鸡 黔东南小香鸡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黔西化屋苗寨黑土鸡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勇 彭松 +5 位作者 杨红 卢黎 张习本 周光原 赵伟 周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2,共4页
为了对黔西化屋苗寨黑土鸡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试验采用PCR扩增线粒体DNA控制区第Ⅰ高变区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D-loop区序列(521 bp)中,A、G、C、T 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55%、12.60%、29.... 为了对黔西化屋苗寨黑土鸡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试验采用PCR扩增线粒体DNA控制区第Ⅰ高变区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D-loop区序列(521 bp)中,A、G、C、T 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55%、12.60%、29.65%、30.20%;共发现1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8 26,单倍型变异度(Hd)为0.594,通过群体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发现,黔西化屋苗寨黑土鸡起源于红色原鸡,部分个体与乌蒙乌骨鸡、威宁鸡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化屋苗寨黑土鸡 线粒体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妊娠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罗卫星 蔡惠芬 费佐元 《贵州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为研究妊娠母猪膘情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试验随机选用32头妊娠母猪,用B超活体测定其产前3 d倒数3、4肋骨间、胸腰椎结合处、腰荐椎结合处偏离背中线5-8 cm处背膘厚,并与其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仔猪初生重、初生窝重、18日龄断... 为研究妊娠母猪膘情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试验随机选用32头妊娠母猪,用B超活体测定其产前3 d倒数3、4肋骨间、胸腰椎结合处、腰荐椎结合处偏离背中线5-8 cm处背膘厚,并与其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仔猪初生重、初生窝重、18日龄断奶重、断奶窝重及断奶后发情天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背膘厚度较薄组各项繁殖指标普遍优于背膘厚组,说明保持适当膘情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母猪 繁殖性能 背膘厚 B超
下载PDF
黔东南小香羊GDF9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惠芬 任珍珍 +2 位作者 杨忠诚 罗卫星 刘若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371-373,共3页
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GDF9基因在黔东南小香羊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GDF9基因外显子2的550位碱基处发生了突变(A→C)并导致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试验检测到AA型、Aa型和aa型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66 7,a等位基因频率... 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GDF9基因在黔东南小香羊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GDF9基因外显子2的550位碱基处发生了突变(A→C)并导致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试验检测到AA型、Aa型和aa型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66 7,a等位基因频率为0.33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9基因 遗传变异 黔东南小香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