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高邮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宋晓云 倪艳云 赵江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32-33,共2页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宜高邮市种植的小麦良种,开展了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6个小麦品种中扬麦25产量最高,达7 365.0 kg/hm^2;其次是镇麦12与苏麦188,分别为7 321.5、7 206.0 kg/hm^2;强筋品种镇麦12与中筋品种扬麦25,表现产...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宜高邮市种植的小麦良种,开展了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6个小麦品种中扬麦25产量最高,达7 365.0 kg/hm^2;其次是镇麦12与苏麦188,分别为7 321.5、7 206.0 kg/hm^2;强筋品种镇麦12与中筋品种扬麦25,表现产量高,分蘖力强,株高适中,不易倒伏,熟相好,综合性状佳,增产潜力大,建议翌年扩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性状 产量 江苏高邮 2019年
下载PDF
高邮市稻田综合生态种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江海 闵思桂 +1 位作者 高汝霞 黄德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221-222,共2页
针对当前稻田种养发展迅速,面临盲目扩大、技术瓶颈、关键环节操作失误等问题,本文介绍了高邮市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对现有发展潜力、种养效益等进行分析,提出为发展好稻田综合种养,必须从技术、心态、产业融合等方面强化发展对策,以期为... 针对当前稻田种养发展迅速,面临盲目扩大、技术瓶颈、关键环节操作失误等问题,本文介绍了高邮市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对现有发展潜力、种养效益等进行分析,提出为发展好稻田综合种养,必须从技术、心态、产业融合等方面强化发展对策,以期为高邮市稻田综合生态种养的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综合种养 现状 基础优势 问题 发展对策 江苏高邮
下载PDF
高邮市种植业规模经营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宏坚 倪艳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3期243-244,共2页
本文以高邮市为例,通过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司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调查,分析了规模生产经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高邮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植业 规模经营 现状 问题 对策 江苏高邮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品种和机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唐建鹏 陈京都 +4 位作者 张明伟 姚义 温凯 闵思桂 陆佩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种植方式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RVA谱特征值有较大影响,提... 研究种植方式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RVA谱特征值有较大影响,提高了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改善了米饭的外观、硬度、黏度、平衡度和食味品质;机插密度极显著影响稻米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P<0.01),显著影响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P<0.05),米饭的食味品质均随机插密度降低而明显改善。互作分析表明,品种、机插密度和种植模式及其之间的互作对稻米品质产生较为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机插密度 优良食味粳稻 互作效应 稻米品质
下载PDF
连阴雨天气条件下小麦迟播抗灾栽培策略调整及成效 被引量:1
5
作者 倪艳云 陆佩玲 +2 位作者 闵思桂 姚义 王汝利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第6期38-43,共6页
2016年江苏高邮市秋收秋种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连阴雨天气,水稻收获严重偏迟导致小麦大面积延迟播种。为抢秋播进度,全市积极采取改耕翻盖籽为浅旋一次性播种,改人工撒播为机械播种,改适期半精量播种栽培为迟播独秆栽培的"三改"... 2016年江苏高邮市秋收秋种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连阴雨天气,水稻收获严重偏迟导致小麦大面积延迟播种。为抢秋播进度,全市积极采取改耕翻盖籽为浅旋一次性播种,改人工撒播为机械播种,改适期半精量播种栽培为迟播独秆栽培的"三改"技术措施,力争增加小麦播种面积。应用"两降一增"肥料运筹策略,采取机械适墒镇压、适度化控促壮等抗灾措施,促进苗情迅速转化,小麦生产在灾年仍取得了丰产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迟播 抗灾 产量 农户收益
下载PDF
彩色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成林 唐建鹏 +3 位作者 姚义 孔祥英 闵思桂 韩光明 《中国稻米》 2019年第5期87-92,共6页
彩色稻是指植株(叶片、茎秆)、谷粒(颖壳、糙米)带有色泽的水稻。彩色稻米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彩色植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近年扬州市引进了23个彩色稻品种(系)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从生育期、... 彩色稻是指植株(叶片、茎秆)、谷粒(颖壳、糙米)带有色泽的水稻。彩色稻米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彩色植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近年扬州市引进了23个彩色稻品种(系)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从生育期、植株颜色、产量以及抗性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扬州种植的彩色稻品种(系),并提出了彩色稻在当地休闲观光农业和功能性稻米开发中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稻 农艺性状 观赏性水稻 功能性稻米
下载PDF
稻虾共作与栽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姚义 唐建鹏 +4 位作者 陈京都 谢成林 张明伟 陆佩玲 闵思桂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以常规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稻虾共作和不同机插密度对南粳9108、南粳57182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稻虾共作模式各密度下水稻前期生长慢,茎蘖数减少,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慢,群体生长率高,叶... 以常规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稻虾共作和不同机插密度对南粳9108、南粳57182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稻虾共作模式各密度下水稻前期生长慢,茎蘖数减少,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慢,群体生长率高,叶片光和特性较好,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降低,总干物质积累量和茎叶物质转运量减少,最终产量显著低于常规种植模式,南粳5718减少2.06 t·hm^(-2),南粳9108减少1.18 t·hm^(-2);机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随密度的降低而减少,群体生长率、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随密度的降低而增加,有效穗数受到显著影响,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随密度的提高而减少,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均以株距12 cm为最高。稻虾共作模式下2个品种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品种特点搭配不同栽培技术,其中肥料和密度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虾共作 密度 优良食味粳稻 物质生产 产量
下载PDF
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宰素珍 倪艳云 闵思桂 《北方水稻》 CAS 2017年第4期36-37,共2页
通过对江苏省高邮市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模式的初步研究可知,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其净收入可比常规水稻种植提高651元/667 m2。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模式能够减少化肥、农药支出,节约成本,提高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实现经济... 通过对江苏省高邮市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模式的初步研究可知,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其净收入可比常规水稻种植提高651元/667 m2。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模式能够减少化肥、农药支出,节约成本,提高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介绍了高邮市稻鸭共作高效种养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高效种养 技术
下载PDF
传统种植模式与水稻—绿肥轮作模式发展现状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汝霞 倪艳云 +2 位作者 宋桂香 黄素霞 郑志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42-43,共2页
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对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扬州市马棚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水稻—绿肥”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与2017年、2018年传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进行比... 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对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扬州市马棚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水稻—绿肥”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与2017年、2018年传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水稻—绿肥”轮作模式具有效益较高、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势,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发展该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绿肥 轮作模式 发展现状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功能性彩色稻物质生产及其品质特点的研究
10
作者 唐建鹏 谢成林 +3 位作者 姚义 张明伟 秦吉洋 闵思桂 《农学学报》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为探究功能性彩色稻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分析功能性彩色稻品质特点,进一步提高彩色稻产量并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8个功能性彩色稻为对象,从生育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稻米的... 为探究功能性彩色稻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分析功能性彩色稻品质特点,进一步提高彩色稻产量并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8个功能性彩色稻为对象,从生育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稻米的蛋白质和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功能性彩色稻生育期相对较长,而产量显著低于常规稻,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是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彩色稻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高于常规稻;净光合速率与常规稻相比总体偏低,但差异不显著;功能性彩色稻前期干物质积累与常规稻差异不显著,灌浆期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量显著减少;彩色稻糙米蛋白质含量和微量元素Fe、Cu、Mn、Se、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彩色稻精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常规稻,矿质元素含量与常规稻差异不显著。彩色稻后期干物质积累少,茎叶干物质转运不畅是其产量低的主要因素,彩色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稻,而矿物质元素主要存于彩色稻种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彩色稻 物质生产 产量 矿物质含量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优良食味粳稻物质生产及产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建鹏 陈京都 +6 位作者 温凯 张明伟 谢成林 陆佩玲 闵思桂 王企銮 成洁旻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3,共9页
为筛选稻虾共作模式下优质高产且多抗的水稻品种,提高稻、虾综合效益,以11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均符合Logistic曲线。干物... 为筛选稻虾共作模式下优质高产且多抗的水稻品种,提高稻、虾综合效益,以11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均符合Logistic曲线。干物质快增期在拔节后10d至抽穗后10d,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最多时期出现在拔节至齐穗期之间,泗稻301、南粳5718和南粳9108干物质平均增速较高,干物质积累多。泗稻301、南粳9108和南粳5718后期茎叶物质转运量较多,丰粳1606、金香玉1号和南粳9108茎鞘物质转运率和贡献率较高,武香粳5245、宁香粳11和泗稻301叶片物质转运率和贡献率较高。干物质生产主要与产量和千粒重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结实率主要受后期干物质转运影响。稻虾共作模式下可以选用生长势强、干物质积累快且多、穗大粒多、产量高的泗稻301和南粳5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优良食味粳稻 物质生产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