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媒体受众视角的乡村振兴传播力提升研究
1
作者 张成良 吴靖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在我国新闻传播生态中,主流媒体享有较高的政治话语权,信息集成度与传播的覆盖面也比较高,成为主导与维系媒介生态的“宏观尺规”,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具体传播话语体现。文章从主流媒体的传播选择、受众对乡村振兴的认知行为以及乡村振兴... 在我国新闻传播生态中,主流媒体享有较高的政治话语权,信息集成度与传播的覆盖面也比较高,成为主导与维系媒介生态的“宏观尺规”,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具体传播话语体现。文章从主流媒体的传播选择、受众对乡村振兴的认知行为以及乡村振兴传播对农民行为影响三个维度出发,力求从传播受众视角探究乡村振兴正面报道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整合联动式传播以及自组织传播等乡村振兴传播力提升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正面报道 认知行为 传播力提升
下载PDF
新兴网络舆论生态下个媒体传播研究
2
作者 张宏锦 张成良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8期17-21,共5页
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介传播技术的更迭,促使媒介环境迸发出个媒体传播这一崭新的传播新形态。个媒体传播是新兴媒介形态下的一种自组织形态,受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三个维度的影响,并在新兴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下进行聚合... 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介传播技术的更迭,促使媒介环境迸发出个媒体传播这一崭新的传播新形态。个媒体传播是新兴媒介形态下的一种自组织形态,受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三个维度的影响,并在新兴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下进行聚合和裂变。个媒体传播本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供需关系失衡和公众表达效率降低下的产物,是自媒体发展与演变后必然产生的新型传播样态,其作用于新兴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又随着媒介环境的更迭而叠聚,个媒体传播所释放出的新的舆论信号,与我国舆论环境构建和下一步舆论引导工作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媒体传播 舆论生态 舆论研究 脱域机制 公共空间对话
下载PDF
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现状及其参与乡村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良 白晓易 刘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5-101,共7页
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不仅涉及到惠农政策传播问题,对于乡村治理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当下有关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内容与议程设置方面,限于传统媒体思维,仍呈现出线性、单向度的有限传播效果,传播议程也仅限于“扶贫”“脱贫”的传播思路。... 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不仅涉及到惠农政策传播问题,对于乡村治理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当下有关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内容与议程设置方面,限于传统媒体思维,仍呈现出线性、单向度的有限传播效果,传播议程也仅限于“扶贫”“脱贫”的传播思路。若想摆脱这种单向度传播与触达的困境,需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技术属性。具体路径包括:提升新媒体的技术赋能与赋权行为,建构开放性的对农政策传播媒介生态系统,细分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渠道并促进议程设置的精准落地,建构适宜广泛传播和互动的融媒体传播形态,推动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关系建构。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有利于乡村治理的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想象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对农政策传播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融媒视域下新媒体采访写作教学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袁丰雪 杨鹏程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采访写作教学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媒体采访写作教学必须革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通过探索构建“新闻采访教学三重时空”教学新模式,品鉴学习经典案例的同时加入平台转换训练,在产学融合项目驱动下进行实战写作演练,充...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采访写作教学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媒体采访写作教学必须革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通过探索构建“新闻采访教学三重时空”教学新模式,品鉴学习经典案例的同时加入平台转换训练,在产学融合项目驱动下进行实战写作演练,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新媒体采访写作的积极性与内生动力,提升其新媒体采访写作的能力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创新实践 新媒体采访写作 平台转换
下载PDF
网络“她”时代的个媒体共识性场域研究
5
作者 刘远 《新闻传播科学》 2023年第2期317-322,共6页
随着自媒体进一步发展成为个媒体的传播形态,女性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进一步实现聚合壮大,女性在与世界的接触中逐渐脱离男性的影子,在话语、经济、行动力等方面逐渐建立起主体性地位。个媒体的共识性、开放性和对个体属性的强调,成为女性... 随着自媒体进一步发展成为个媒体的传播形态,女性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进一步实现聚合壮大,女性在与世界的接触中逐渐脱离男性的影子,在话语、经济、行动力等方面逐渐建立起主体性地位。个媒体的共识性、开放性和对个体属性的强调,成为女性群体的共识性场域,在性别流动的网络空间中,女性开始言说性别真相,具有强烈的女性气质的情绪化表达成为网络信息交互的常态。第三媒介时代,网络环境中弱关系崛起,液态传播进一步冲破传统性别桎梏,个媒体的共识性让网络女性群体凝聚成半液态共同体,网络女性群体的话语权力和女性言说的实际效力空前强大,网络“她”时代已然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媒体 女性主义 情绪化表达 “她”时代 液态传播
下载PDF
主流媒体关于青年志愿者报道框架研究——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抗击新冠疫情报道为例
6
作者 于越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8期35-38,共4页
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青年志愿者报道为研究对象,依托框架理论,分析两报在主题建构、内容呈现、写作风格的异同。研究发现两家媒体都存在主题建构不平衡、报道形式传统、版面设置欠妥和切入角度官方的问题。未来有关青年志愿... 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青年志愿者报道为研究对象,依托框架理论,分析两报在主题建构、内容呈现、写作风格的异同。研究发现两家媒体都存在主题建构不平衡、报道形式传统、版面设置欠妥和切入角度官方的问题。未来有关青年志愿者报道应重视平民化视角、采用多样化叙述、利用故事化写作与组合式报道,实现青年志愿者报道的科学化、系统化,借助主流媒体正面引导力推动我国青年志愿服务质量更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道框架 青年志愿者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下载PDF
快手App品牌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研究——以快手宣传片《看见》为例
7
作者 王景钥 李昕瑶 袁丰雪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快手于2020年6月发布了9周年宣传片《看见——为什么要喊奥利给》(下文简称《看见》),引发关注。《看见》的成功,可以从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传播主体层面,该宣传片运用新4C理论,立足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从内容创意层... 快手于2020年6月发布了9周年宣传片《看见——为什么要喊奥利给》(下文简称《看见》),引发关注。《看见》的成功,可以从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传播主体层面,该宣传片运用新4C理论,立足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从内容创意层面,该宣传片以感性诉求为主,借助共情传播扩大影响力;从广告文本和视听符号层面,该宣传片借助演讲的特殊形式,提升短片的说服效果。在传播效果上,该宣传片的内容与品牌调性相符,引发受众正向反馈。本文希望通过以上分析,为其他产品在改进品牌传播策略和提升品牌传播效果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4C理论 快手App 品牌传播 共情 传播策略
原文传递
云端社群:虚实泛化中的关系研究与模型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成良 王国芸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166,共6页
在移动媒介发展、成熟并形成融合传播生态之际,时空格局不再是彼此分割状态,而是呈现出高度融合一致的情境状态。人以社群化的状态存在于现实与虚拟的场域,在虚实穿梭中带有各自时空的特性并持续为新的时空环境注入生机,由此形成具有动... 在移动媒介发展、成熟并形成融合传播生态之际,时空格局不再是彼此分割状态,而是呈现出高度融合一致的情境状态。人以社群化的状态存在于现实与虚拟的场域,在虚实穿梭中带有各自时空的特性并持续为新的时空环境注入生机,由此形成具有动态变化属性的、代表新型社会关系的云端社群。云端社群改变了梅洛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中对因时空拼接而造成地域消失的观念,而作为融合时空中的地域标志而重现。云端社群代表了当下人们的生存感知空间和社交关系状态,其存世方式可用泡沫圈群模型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情境 云端社群 虚实 关系
下载PDF
在场与缺席:云端课堂场景中的身体传播与场景转换——以腾讯会议为例
9
作者 石中钰 张成良 《教育传媒研究》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媒介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场景生态,远程在场的实现颠覆并重构了人们对传统身体在场与缺席的定义。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考察云端课堂中身体传播的表现及局限性。研究发现:身体与云端课堂场景的中介... 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媒介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场景生态,远程在场的实现颠覆并重构了人们对传统身体在场与缺席的定义。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考察云端课堂中身体传播的表现及局限性。研究发现:身体与云端课堂场景的中介相互融合,呈现出智能主体的形态,学生个体通过签到、回应、美颜等行为参与到传播活动当中。与此同时,技术在场造成参与主体游牧者身份的生成、临场感的缺席、场景与行为的冲突,由此形成传播噪音,阻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研究认为,通过分析云端课堂中身体传播的表现及局限性,揭示虚拟环境下技术在场的动态特征及其对传统在场概念的重构,为理解和优化远程教育场景中的交互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云端课堂 具身性 在场
原文传递
共情传播视域下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路径探析——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文龙 袁丰雪 《全媒体探索》 2023年第10期34-36,共3页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成为我国主流媒体探索新的国际传播方式进而提升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在共情传播视域下分析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创新特点,发现这些作品聚...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成为我国主流媒体探索新的国际传播方式进而提升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在共情传播视域下分析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创新特点,发现这些作品聚焦生态主题故事化报道,借助“外嘴”讲述中国故事,同时革新传播方式,借助多元载体助力国际传播。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也为探索构建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新路径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国际传播 中国新闻奖 中国故事
原文传递
应急传播视阈下条幅文化的仪式化传播研究——以河南抗洪条幅为例
11
作者 林恩全 张成良 《海河传媒》 2022年第4期15-19,共5页
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形式和应急传播体系下的重要信息传递渠道,条幅成为中国意识形态下的文化景观,通过建构认知层面的象征事件,起到禀性镌刻的传播认知作用。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CM6软件建构起的条幅文本量表,发现条幅媒介... 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形式和应急传播体系下的重要信息传递渠道,条幅成为中国意识形态下的文化景观,通过建构认知层面的象征事件,起到禀性镌刻的传播认知作用。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CM6软件建构起的条幅文本量表,发现条幅媒介带有独特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感召属性,通过社会价值建构集体情感认同并形成舆论压力从而达到媒介敦促的效果。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条幅文化存在由静态到液态、由单一到多元的传播嬗变过渡;符合生态区位论中的最优化效果呈现;构建边界记忆和铸造情感认同是条幅文化传播实现集体认同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传播 条幅文化 仪式 河南抗洪条幅
下载PDF
深度媒介化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发展
12
作者 刘远 张成良 《传媒论坛》 2023年第20期24-26,40,共4页
在媒介化向深度媒介化转向中,媒介技术在多元社会场域中不断链接、整合,个体在媒介赋能下与媒介、与社会进行深层互动。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媒介与人的信息接触方式,随着人的隐性需求被不断发掘和放大,信息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在媒介化向深度媒介化转向中,媒介技术在多元社会场域中不断链接、整合,个体在媒介赋能下与媒介、与社会进行深层互动。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媒介与人的信息接触方式,随着人的隐性需求被不断发掘和放大,信息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播内容附着情绪化色彩,种种变化给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传播渠道等方面带来诸多新困境,主流媒体需要探索新的发展向度以适应复杂的媒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媒介化 主流媒体 微粒社会 共情传播
下载PDF
颠覆与行动:AIGC热在新闻业的冷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中钰 盖腾玥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在智能传播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延伸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Chat GPT的诞生更是打开了人们接触通用人工智能的媒介通道。生成式AI作为一种“准他者”的智能传播主体,其生产内容已经开始融入人在社会交往中生产信息的系统,... 在智能传播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延伸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Chat GPT的诞生更是打开了人们接触通用人工智能的媒介通道。生成式AI作为一种“准他者”的智能传播主体,其生产内容已经开始融入人在社会交往中生产信息的系统,即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独特的人机交互方式消解了原先新闻的真实性、中立性和客观性,放大了技术在新闻生产范式中的效能,由此新闻业的边界面临解构与重构。对此,新闻从业者应明确AIGC的适用范围,明晰新闻业的界限,完善其数据库和算法,以此来应对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新技术冲击,并对机器替代所引发的恐慌进行伦理探寻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下载PDF
视觉语法理论下非遗题材视频的互动意义分析——以抖音平台“山白”视频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景钥 袁丰雪 《现代视听》 2024年第9期52-56,共5页
本文运用视觉语法理论对抖音平台账号“@山白”发布的非遗题材视频进行分析,从接触、社会距离、视角、情态四个方面探究传播者进行的互动意义建构:在接触维度,“山白”通过重提供、轻索取的叙事方式,对非遗技法进行了纪实还原,彰显了传... 本文运用视觉语法理论对抖音平台账号“@山白”发布的非遗题材视频进行分析,从接触、社会距离、视角、情态四个方面探究传播者进行的互动意义建构:在接触维度,“山白”通过重提供、轻索取的叙事方式,对非遗技法进行了纪实还原,彰显了传播者的文化自信;在社会距离维度,“山白”大量运用近景和特写,以及合理运用中、远景,营造出受众的沉浸式体验,与受众产生共鸣;在视角维度,“山白”大量运用俯视视角,打造受众参与感,进而引发受众的乡土情怀,激发传播活力;在情态维度,全部采用中高情态的图像,为受众提供舒适的视觉体验,满足他们向往田野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互动意义 “山白”短视频 非遗文化
下载PDF
AIGC赋能文博类视听内容:多元场景与实践进路
15
作者 张依盟 张晓瑜 石中钰 《现代视听》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AIGC深度参与到人类周围拟态场景的建构中。在文博类视听内容中,AIGC可以在海报设计、虚拟形象、动画效果以及AI主播等场景中嵌入。在AIGC的赋能下,文博类视听内容呈现出媒介形态叠加、内容风格趣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AIGC深度参与到人类周围拟态场景的建构中。在文博类视听内容中,AIGC可以在海报设计、虚拟形象、动画效果以及AI主播等场景中嵌入。在AIGC的赋能下,文博类视听内容呈现出媒介形态叠加、内容风格趣味化、质量效率共同提升的内在逻辑。借助AIGC,受众可以与文博类视听内容进行交互,获得前所未有的三维视听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文博类视听内容 多元场景
下载PDF
政务抖音号情感传播优化策略——以青岛发布等四地政务抖音号为例
16
作者 李修丽 袁丰雪 《新闻前哨》 2024年第20期26-29,共4页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被视为网络“轻骑兵”,部分政务抖音号采用情感传播策略,获得较大成功。因此,了解和研究情感传播在短视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青岛发布、烟台发布、威海发布以及潍坊发布等四地政务抖音号的情感传播进行...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被视为网络“轻骑兵”,部分政务抖音号采用情感传播策略,获得较大成功。因此,了解和研究情感传播在短视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青岛发布、烟台发布、威海发布以及潍坊发布等四地政务抖音号的情感传播进行研究,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情感内容同质化、盲目追求情感传播以及“状态情感”滥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创新情感内容,打造独特定位;结合受众心理,合理使用情感;把控状态情感,实现情感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传播 政务、抖音 青岛发布
下载PDF
政务抖音号内容生产优化创新探析——以青岛发布等政务抖音号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丰雪 张雪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2-64,共3页
本文以山东省地级市人民政府开设的青岛发布、烟台发布、威海发布、潍坊发布4个抖音账号为例,从作品的数据表现、视频内容和视频形式三个维度共计十个指标构建内容分析框架,总结其内容生产的特点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优... 本文以山东省地级市人民政府开设的青岛发布、烟台发布、威海发布、潍坊发布4个抖音账号为例,从作品的数据表现、视频内容和视频形式三个维度共计十个指标构建内容分析框架,总结其内容生产的特点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优化内容生产,巧用情感共鸣,增强传播效果;以用户为中心,适时调整内容生产布局,增强与用户间的互动;运用品牌营销意识,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方面确定各抖音号所在城市定位,深挖地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抖音 内容生产 用户思维 政务媒体
下载PDF
从教化启蒙到受众同参:融媒体时代媒介教育的新转向 被引量:7
18
作者 袁丰雪 周海宁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0,共4页
不同的媒介时代,媒介教育的主要功能不同。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启迪民智,以达到“以文化人”的教化启蒙目的;融媒体时代,以互联网媒介为中心的媒介使用者不再局限于大众传媒时代受众线性的、单方向的信息接收方式,... 不同的媒介时代,媒介教育的主要功能不同。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启迪民智,以达到“以文化人”的教化启蒙目的;融媒体时代,以互联网媒介为中心的媒介使用者不再局限于大众传媒时代受众线性的、单方向的信息接收方式,而是可以通过双向的、自下而上的受众同参模式参与信息产消的全过程,凸显其主体性,从而推动媒介教育的新转向。认知并理解融媒体时代基于媒介文化嬗变所引发的媒介教育新转向,需要从媒介本体、媒介文化的主轴新闻传播以及媒介使用者关系的变化角度去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教育 媒介文化 受众 媒介释放 媒介赋权
原文传递
从脱域到复嵌:智媒时代网络空间现代化治理新路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大友 袁丰雪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0期71-76,共6页
网络空间治理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要求。现代性背景下的网络空间符合吉登斯所提出的“脱域”特征,基于脱域机制的运行,网络空间呈现无规范的真空、技术的超前性和... 网络空间治理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要求。现代性背景下的网络空间符合吉登斯所提出的“脱域”特征,基于脱域机制的运行,网络空间呈现无规范的真空、技术的超前性和管制的滞后性错位,社会话语杂芜与群体极化现象,以及圈层凝结、主流价值难以引导,社会共识的解构与离身等现代性扩展的一般规律特征。因此,反思中国社会转型期网络空间的秩序治理问题,需要将“嵌入”纳入网络空间治理过程,通过政府、平台、用户等多主体嵌入实现协同治理,打造网络空间治理的共同体;在媒介可供性背景下通过场景嵌入以一摄多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引入涡轮模式打造智慧化治理体系,最终通过“嵌入”理顺现代性逻辑,形成多主体外部治理、涡轮模式内部治理、场景机制勾连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治理 脱域 嵌入 现代化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下媒介主体间性的表征与社会治理范式同构
20
作者 司忠丽 张成良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9-22,共4页
区块链是缘于数据结构的技术范畴,同时也表征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范式,在社会活动领域中,它框范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范畴,这就带来了技术-文化的新型关系建构,进而形成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表达。从“主-客”二分到区块... 区块链是缘于数据结构的技术范畴,同时也表征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范式,在社会活动领域中,它框范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范畴,这就带来了技术-文化的新型关系建构,进而形成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表达。从“主-客”二分到区块链的主体间性范式变迁,完成了人与媒介的一体化同构与社会治理的范式同构。区块链技术支撑下的社会治理,表现出区块链文化中的说服与认同、人的能动性与技术的使动性、跨文化秩序生成与调适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主体间性 共识机制 社会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