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就业为导向的化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黄冈师范学院化学类学科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龙涛 徐兰英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0-91,共2页
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提出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文章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课内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考核形式、课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大学四年级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改... 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提出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文章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课内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考核形式、课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大学四年级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改革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就业 改革
下载PDF
乙酰二茂铁苯甲酰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和抑菌活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校彬 郝卫东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6-289,296,306,共6页
以二茂铁、苯甲酸乙酯及水合肼为原料合成了乙酰二茂铁苯甲酰腙(AFZ),其结构通过IR、1 H NMR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证,讨论了影响AFZ收率的三种因素;测定了AFZ无水乙腈溶液的循环伏安图和二甲亚砜溶液的抑菌活性。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扫描范... 以二茂铁、苯甲酸乙酯及水合肼为原料合成了乙酰二茂铁苯甲酰腙(AFZ),其结构通过IR、1 H NMR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证,讨论了影响AFZ收率的三种因素;测定了AFZ无水乙腈溶液的循环伏安图和二甲亚砜溶液的抑菌活性。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扫描范围(-0.30~0.83V)内,AFZ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当扫描速度为100~500mV/s,其半波电位(E1/2)为0.514~0.538V;峰电流比(Ipa/Ipc)为1.605~1.630;峰电流(Ip)与扫描速度平方根(V1/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抑菌试验表明,AFZ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苯甲酰腙 合成 循环伏安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地方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综合实验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项俊 方元平 +2 位作者 钟玉林 金卫斌 向福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3年第3期57-59,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探讨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与理论教学既有机衔接又相对独立的生物综合实验体系构建和综合性实验开设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科学 实验教学 综合实验
下载PDF
浅谈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想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志花 严朝雄 杨一思 《价值工程》 2010年第31期241-242,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事业日趋全球化,在高校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只有在双语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及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事业日趋全球化,在高校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只有在双语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及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近两年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实践,文章就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双语教学 课堂教学
下载PDF
问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综合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一思 张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
在综合化学实验课程中实施问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发现,对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论文撰写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主动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问题-研究 探索
下载PDF
乙酰基二茂铁缩氨脲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校彬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6-478,共3页
以二茂铁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证。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该化合物在无水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扫描范围(-0.1~0.83 V)内,标题化合物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当扫... 以二茂铁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证。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该化合物在无水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扫描范围(-0.1~0.83 V)内,标题化合物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当扫描速度在100~500 mV/s范围时,其半波电位(E1/2)为0.476~0.466 V;峰电流比(Ipa/Ipc)为1.387~1.269,并且峰电流(Ip)与扫描速度平方根(ν1/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缩氨脲 合成 循环伏安
下载PDF
乙酰基二茂铁缩氨基硫脲的合成及其电化学行为和抑菌活性
7
作者 吴校彬 郝卫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1,384,共4页
以二茂铁为原料合成了乙酰基二茂铁缩氨基硫脲(AFT),其结构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证。测定了AFT乙腈溶液的循环伏安图。测试了AFT二甲亚砜溶液的抑菌活性。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0.30~0.83 V的扫描范围内,AFT出现氧化还原峰;当... 以二茂铁为原料合成了乙酰基二茂铁缩氨基硫脲(AFT),其结构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证。测定了AFT乙腈溶液的循环伏安图。测试了AFT二甲亚砜溶液的抑菌活性。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0.30~0.83 V的扫描范围内,AFT出现氧化还原峰;当扫描速度为100~500 mV/s,其半波电位(E1/2)为0.569~0.559 V;氧化峰电流(Ipa)与还原峰电流(Ipc)比值为1.855~1.420,且Ipa、Ipc均与扫描速度平方根(ν1/2)呈线性关系。抑菌试验表明,AF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4 mm,抑菌最低浓度为167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缩氨基硫脲 合成 循环伏安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浅谈提高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8
作者 徐兰英 龙涛 黄莹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0期152-152,共1页
本文针对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双语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中药女贞子的B-Z化学振荡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小春 王虹 +2 位作者 周良春 张瑜 尹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357-3360,3369,共5页
研究了中药女贞子-KBrO3-MnSO4-H2SO4-CH3COCH3体系的B-Z化学振荡反应,考察了女贞子提取液不同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女贞子振荡指纹图谱的振荡诱导期、平均振荡周期、振荡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女贞子可以在一定浓度和温度范围内产生明... 研究了中药女贞子-KBrO3-MnSO4-H2SO4-CH3COCH3体系的B-Z化学振荡反应,考察了女贞子提取液不同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女贞子振荡指纹图谱的振荡诱导期、平均振荡周期、振荡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女贞子可以在一定浓度和温度范围内产生明显的化学振荡,振荡诱导期与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的振荡诱导期表观活化能为33.37 kJ/mol,平均振荡周期的表观活化能为74.20kJ/mol,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振荡 女贞子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兰兰 黄春保 +2 位作者 张凯 李玉桃 徐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1-264,共4页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法,系统研究了碱性介质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荧光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复合物的化学发光行为和化学发光条件,提出了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HCG含量的新方法。该法测定HCG的...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法,系统研究了碱性介质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荧光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复合物的化学发光行为和化学发光条件,提出了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HCG含量的新方法。该法测定HCG的线性范围为0.8~200mIU/mL,检出限(3σ/k)为0.01mIU/mL;对浓度为10mIU/mL的HCG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8%。该法可用于人工混合样品和孕妇尿液中HCG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荧光素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下载PDF
师范生与非师范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
11
作者 吴俐琴 雷桂兰 +2 位作者 朱颖 胡世刚 吴中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了解黄冈市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对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知识的了解及相关行为和态度,为制定黄冈市大学生AIDS知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黄冈师范学院师范类在校大学生220例和非师范类在校大... 目的了解黄冈市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对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知识的了解及相关行为和态度,为制定黄冈市大学生AIDS知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黄冈师范学院师范类在校大学生220例和非师范类在校大学生25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类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结果师范生对AIDS一般知识的了解和对待AIDS患者的态度方面,平均得分率分别为77.61%、87.35%,非师范生分别为69.15%、79.1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u=2.03,P<0.05;u=2.34,P<0.05);师范生对AIDS传播途径的了解和对待AIDS的态度方面,平均得分率分别为82.80%、92.99%,非师范生分别为76.50%、89.84%,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特别是师范生,对他们全面普及AIDS知识,不仅其本人可受益,而且也可为今后对其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免疫缺陷病毒 健康教育 大学生 疾病控制
下载PDF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71
12
作者 冯洋 陈海飞 +2 位作者 胡孝明 蔡红梅 徐芳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6,共10页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湖北省高、 中、 低产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选用水稻品种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探索不同地力水平(高、 中、 低)下稻田的最佳施氮量,考察不同施氮水平对不同地力水平水稻产量及产量...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湖北省高、 中、 低产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选用水稻品种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探索不同地力水平(高、 中、 低)下稻田的最佳施氮量,考察不同施氮水平对不同地力水平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氮肥贡献率、 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在2011年大田试验中,高产田和中产田都在施氮量为N 180 kg/hm2 的处理中获得最高产量,分别比CK增产10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湖北省高、 中、 低产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选用水稻品种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探索不同地力水平(高、 中、 低)下稻田的最佳施氮量,考察不同施氮水平对不同地力水平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氮肥贡献率、 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在2011年大田试验中,高产田和中产田都在施氮量为N 180 kg/hm^2 的处理中获得最高产量,分别比CK增产10.70%、 27.23%;而低产田则是在施氮为N 240 kg/hm^2处理中产量达到最大,比CK增产44.70%。在2012年大田试验中,高产田、 低产田均在施氮为N 180 kg/hm^2 时达到最高产量,分别比CK增产12.43%、 74.19%;而中产田在施氮处理为N 240 kg/hm^2 时达到最大,比CK增产28.80%。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越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越高,偏生产力越低。综合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以及氮肥利用率得出高产田与中产田适宜施氮量为N 120~180 kg/hm^2,低产田适宜施氮量为N 180~240 kg/hm^2。适宜施氮量上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田 水稻产量 氮肥施用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我国南方主推水稻品种氮效率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46
13
作者 冯洋 陈海飞 +3 位作者 胡孝明 周卫 徐芳森 蔡红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1062,共12页
【目的】评价我国南方地区主推水稻品种氮效率,筛选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并探索其高效和低效的原因及其生理机制。【方法】选用34份我国南方主推水稻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和盆栽试验,进行正常氮和低氮处理,利用产量法并结合产量构成因... 【目的】评价我国南方地区主推水稻品种氮效率,筛选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并探索其高效和低效的原因及其生理机制。【方法】选用34份我国南方主推水稻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和盆栽试验,进行正常氮和低氮处理,利用产量法并结合产量构成因子、叶片SPAD值以及水稻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筛选出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结果】1)在2011年大田试验中,34个品种正常氮处理产量大多高于低氮处理的产量。通过对氮效率的分析发现,徽两优6号、广两优35和天优华占3个品种具有较高的氮效率,分别达到1.11、1.02和1.00,而秀水134、富稻2号和五丰优7025的氮效率较低,分别为0.55、0.61和0.61。通过对各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发现,正常氮处理下,各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大多高于低氮处理。在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的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较高。通过筛选发现徽两优6号、广两优35和天优华占3个水稻品种表现为氮高效;秀水134、富稻2号和五丰优7025 3个品种表现为氮低效。2)通过2012年大田和盆栽试验的复筛,发现大田与盆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均表现出徽两优6号和广两优35的产量和氮效率较高,秀水134、五丰优7025和富稻2号的氮效率较低。通过对各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发现,2012年大田试验中,在正常氮条件下,高效品种广两优35的穗数、千粒重均显著高于低效品种。在对SPAD值的分析中发现,2012年大田试验中,低氮处理下氮高效品种在同一生育时期其SPAD值普遍高于或者显著高于低效品种。2012年盆栽试验中,正常氮处理下,高效品种叶片SPAD值略高于低效品种。在对水稻地上部氮累积量的研究中发现,在正常氮处理下,不同生育期高效品种与低效品种间普遍没有显著性差异,仅低效品种秀水134显著低于其它几个品种;而在低氮处理下,在分蘖期高效品种与低效品种并无显著性差异,甚至高效品种徽两优6号氮素累积量还要低于低效品种;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两个高效品种的氮素累积量高于或显著高于低效品种。【结论】确定广两优35为高效品种,秀水134为低效品种。氮高效品种在低氮胁迫下,能够获得较高的穗数和穗粒数,从而获得较高产量。特别在生育后期,高效品种地上部能够积累更多的氮素,从而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碳、氮同化效率,并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氮效率 品种筛选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粳稻籽粒产量与功能成分的生态变异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树明 夏小环 +6 位作者 赵旭 方晓东 杜娟 曾亚文 普晓英 杨涛 彭潞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469,共6页
以云南省育成的14个功能型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新平、玉溪和寻甸3个生态点种植,研究不同基因型粳稻的产量和功能成分含量及其生态变异。结果表明:寻甸的水稻平均产量、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新平和玉溪,以新平最低,玉溪每穗穗粒... 以云南省育成的14个功能型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新平、玉溪和寻甸3个生态点种植,研究不同基因型粳稻的产量和功能成分含量及其生态变异。结果表明:寻甸的水稻平均产量、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新平和玉溪,以新平最低,玉溪每穗穗粒数显著高于新平和寻甸,不同地区粳稻千粒重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限制新平、玉溪、寻甸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功能成分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稻谷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千粒重受基因型控制,γ–氨基丁酸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总黄酮、生物碱受基因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共同调节,抗性淀粉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新平水稻糙米γ–氨基丁酸和生物碱含量较高,玉溪和寻甸2种成分含量相接近;总黄酮以玉溪点最高,寻甸较低;不同地区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生态环境 总黄酮 γ–氨基丁酸 生物碱 抗性淀粉
下载PDF
土荆芥提取物对谷蠹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与熏蒸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九玲 程怡慧 +2 位作者 徐艳霞 钟玉林 肖云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69,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冷浸提取法以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100%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土荆芥活性成分进行粗提,测试粗提物对谷蠹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与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土荆芥4种溶剂提取物对谷蠹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在0.468 mg/cm2剂... 采用超声波辅助冷浸提取法以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100%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土荆芥活性成分进行粗提,测试粗提物对谷蠹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与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土荆芥4种溶剂提取物对谷蠹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在0.468 mg/cm2剂量处理3 d后致试虫校正死亡率达81.67%~100%;丙酮和100%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熏蒸活性,丙酮提取物在0.36~0.52 g/mL处理3 d后均致试虫全部死亡,100%乙醇提取物在0.52 g/mL处理下致试虫校正死亡率高达94.64%。土荆芥乙醇、丙酮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在1.144 mg/cm2剂量处理3 d后致试虫高达91.67%~100%的死亡,但4种溶剂提取物的熏蒸活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谷蠹 赤拟谷盗 触杀活性 熏蒸活性
下载PDF
罗田3个板栗栽培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姜德志 程水源 +3 位作者 王燕 李琳玲 程华 许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882-4884,共3页
以罗田3个不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栽培品种(六月暴、乌壳栗、中果早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种板栗的干物质中,淀粉、糖类和蛋白质占较大比重;水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脂肪... 以罗田3个不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栽培品种(六月暴、乌壳栗、中果早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种板栗的干物质中,淀粉、糖类和蛋白质占较大比重;水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脂肪、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则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乌壳栗营养成分高于六月暴和中果早栗,六月暴和中果早栗营养成分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营养成分 比较分析 罗田
下载PDF
嫁接棉苗对黄萎病的抗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明菊 夏启中 吴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418,共5页
以海岛棉海7124(R1)和Pima 90(R2)为砧木,以冀棉11(S1)和鄂棉22(S2)为接穗,利用贴接法得到嫁接苗(S1/R1,S2/R1,S1/R2和S2/R2),成活率均在60%以上,S2/R2的则达85%,表明选用的海岛棉品种与陆地棉品种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 以海岛棉海7124(R1)和Pima 90(R2)为砧木,以冀棉11(S1)和鄂棉22(S2)为接穗,利用贴接法得到嫁接苗(S1/R1,S2/R1,S1/R2和S2/R2),成活率均在60%以上,S2/R2的则达85%,表明选用的海岛棉品种与陆地棉品种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1/R1、S2/R1对黄萎病表现为抗病;S1/R2、S2/R2表现为高抗,说明利用合适的抗病砧木与感病的陆地棉嫁接,能有效地防治黄萎病。接种黄萎病菌3d后,叶片中SOD、POD活性均有加强,MDA含量均有提高。且砧木叶片中SOD、POD活性最高,接穗叶片中SOD、POD活性最低;4种组合的嫁接苗介于二者之间。而叶片中MDA含量则相反,以接穗中最高,砧木中最低,嫁接苗介于二者之间。表明嫁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可能是通过增强防御自由基和活性氧伤害的酶系统、降低叶片细胞膜脂的过氧化作用、使膜的损伤程度减小而实现的。棉苗感染病原菌后PAL活性明显升高并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即在侵染的第1天,酶活性上升较缓,随后急剧上升,酶活高峰出现在侵染后第3天,之后迅速下降,到第5天后与初始水平接近。不同抗性品种的PAL活性变化有显著差异。鄂棉22(S2)的PAL活性上升缓慢,峰值较小,Pima 90(R2)的PAL活性上升快,峰值最高。S2/R2嫁接棉苗的PAL活性介于两者之间,且峰值与Pima 90(R2)的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嫁接苗 黄萎病抗性 脂质过氧化 SOD POD MDA PAL
下载PDF
洪湖水体藻类藻相特征及其对生境的响应 被引量:14
18
作者 卢碧林 严平川 +2 位作者 田小海 金卫斌 B.Larry Li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0-689,共10页
藻类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它的群落结构、细胞密度变化与水环境相适应,随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藻相变化是评价水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2009—2010年在洪湖水面不同方位布点采样,对水体的浮游藻类藻相(群落结构、密度)和水质状况... 藻类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它的群落结构、细胞密度变化与水环境相适应,随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藻相变化是评价水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2009—2010年在洪湖水面不同方位布点采样,对水体的浮游藻类藻相(群落结构、密度)和水质状况(水位(water level,H)、水温(water temperature,tw)、透明度(transparency,SD)、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phosphorus,TP)、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CODMn)和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a,Chl-a)等)进行了逐月的调查、监测,采用湖库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水体藻类与生境因子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洪湖水体总体上已达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藻类以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主,共鉴定出7门65属,藻细胞密度为1.14×106—3.24×107个/L,藻相季节变化特征明显。藻类组成以蓝藻门密度最高(52.93%),硅藻门(25.96%)和绿藻门(16.83%)次之,隐藻门(1.98%)、金藻门(1.64%)、裸藻门(0.42%)和甲藻门(0.25%)相对较低。藻类藻相及优势种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冬春季节(12—5月)以硅藻门的直链藻、小环藻和针杆藻为优势种,夏秋季节(7—11月)以蓝藻门的鱼腥藻和微囊藻为优势种;湖泊藻类细胞密度与tw、CODMn呈正显著相关关系,与H、TN、TP、SD相关关系不显著;藻细胞生长逐步回归方程为y=3.7815+0.0794tw+0.5670CODMn-1.3467SD,藻细胞生长主要受水温和有机污染物等的影响,氮磷不是藻类生长的控制因子;在湖泊不同区域,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导致藻类生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差异,蓝藻生长主要受tw、CODMn和SD控制,绿藻生长主要受H、tw和CODMn影响,而硅藻生长决定于水体COD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藻相 生境 富营养化
下载PDF
香草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曼君 项俊 +3 位作者 王仁祥 董玉梅 王金龙 刘雅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88-193,共6页
香草植物是一类具有芳香、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用途的植物。综述了国内外香草植物发展的历史,香草的分布和类型,归纳了香草在食品、医药、环境和旅游行业以及其它行业的价值,并总结了香草繁殖技术,同时指出我国香草植物在各方面研究... 香草植物是一类具有芳香、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用途的植物。综述了国内外香草植物发展的历史,香草的分布和类型,归纳了香草在食品、医药、环境和旅游行业以及其它行业的价值,并总结了香草繁殖技术,同时指出我国香草植物在各方面研究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植物 分布 分类 应用价值 瓶颈 趋势
下载PDF
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0
作者 蒋艳艳 胡孝明 金卫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984-2988,共5页
生物炭(Biochar)是废弃生物材料经厌氧限温制备而形成的一种碳含量丰富的炭。由于其精密的孔隙结构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且廉价易加工,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废水重金属的修复治理中。近年来,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已... 生物炭(Biochar)是废弃生物材料经厌氧限温制备而形成的一种碳含量丰富的炭。由于其精密的孔隙结构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且廉价易加工,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废水重金属的修复治理中。近年来,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对生物炭的概念和基本特性、生物炭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机理与理论模型、影响吸附的因素等进行综述,并探索了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水污染 重金属 吸附机理 理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