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释光(OSL)定年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典型黄土剖面进行了测年,结合两个剖面的磁化率、粒度、有机质含量等气候替代性指标,对沙地古气候及环境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晚第四纪科尔沁沙地的古气候经历了万年-千年时间尺度...利用光释光(OSL)定年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典型黄土剖面进行了测年,结合两个剖面的磁化率、粒度、有机质含量等气候替代性指标,对沙地古气候及环境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晚第四纪科尔沁沙地的古气候经历了万年-千年时间尺度的多次干湿变化,特别是在146.96 ka BP前后、141.98 ka BP左右和107.06 kaBP前后发生过重大转变;相应地,沙地地表植被也经历了干冷多风条件下的干草原、荒漠草原和温暖湿润或温凉稍湿气候条件下的森林草原、疏林草原的多次变化。科尔沁沙地古气候的干湿变化可能是晚第四纪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的反映。展开更多
格仁错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是理解青藏高原中部构造变形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关键环节。通过在格仁错断裂中段曲巴开展野外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探槽开挖、光释光与碳十四测年工作,探槽揭露出5次古地震事件:E1(59.0±2.1 ka BP)、E...格仁错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是理解青藏高原中部构造变形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关键环节。通过在格仁错断裂中段曲巴开展野外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探槽开挖、光释光与碳十四测年工作,探槽揭露出5次古地震事件:E1(59.0±2.1 ka BP)、E2(57.1±2.2 ka BP)、E3(30.2±1.4 ka BP)、E4(12.5±0.6 ka BP)、E5(2.2~3.2 ka BP)。最新事件的离逝时间已超过2.2±0.3 ka,接近估算的M_(W)7.4地震复发间隔,指示格仁错断裂中段存在较强地震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光释光(OSL)定年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典型黄土剖面进行了测年,结合两个剖面的磁化率、粒度、有机质含量等气候替代性指标,对沙地古气候及环境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晚第四纪科尔沁沙地的古气候经历了万年-千年时间尺度的多次干湿变化,特别是在146.96 ka BP前后、141.98 ka BP左右和107.06 kaBP前后发生过重大转变;相应地,沙地地表植被也经历了干冷多风条件下的干草原、荒漠草原和温暖湿润或温凉稍湿气候条件下的森林草原、疏林草原的多次变化。科尔沁沙地古气候的干湿变化可能是晚第四纪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的反映。
文摘格仁错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是理解青藏高原中部构造变形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关键环节。通过在格仁错断裂中段曲巴开展野外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探槽开挖、光释光与碳十四测年工作,探槽揭露出5次古地震事件:E1(59.0±2.1 ka BP)、E2(57.1±2.2 ka BP)、E3(30.2±1.4 ka BP)、E4(12.5±0.6 ka BP)、E5(2.2~3.2 ka BP)。最新事件的离逝时间已超过2.2±0.3 ka,接近估算的M_(W)7.4地震复发间隔,指示格仁错断裂中段存在较强地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