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张红霞 涂学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9期1689-1690,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检验结果
下载PDF
血清骨织素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翟江波 衡德忠 姚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7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织素(OSTN)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IFF患者200... 目的探讨血清骨织素(OSTN)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IFF患者200例,根据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将其分为不良组(51例)和优良组(14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差异,分析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OSTN、PⅠNP水平对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良组年龄、术前有合并症占比、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占比、术前Evans-Jensen分型≥Ⅲ型占比、重度骨质疏松占比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均高于优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前Evans-Jensen分型、骨质疏松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均为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STN、PⅠNP水平联合预测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老年IFF患者血清OSTN、PⅠNP水平升高与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有关,可能成为其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织素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髋关节功能不良
下载PDF
血清补体C_(3)、C_(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张海丽 刘红丽 +1 位作者 郭利容 李明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补体C_(3)、补体C_(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间为2021年6月至12月)作为SLE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常模组。采集全部入... 目的:分析血清补体C_(3)、补体C_(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间为2021年6月至12月)作为SLE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常模组。采集全部入组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其血清补体C_(3)、补体C_(4)水平及抗体谱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及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同时统计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能。结果:SLE组的血清补体C_(3)、补体C_(4)水平均显著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I-RNP抗体、抗核糖P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_(3)、补体C_(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式,漏诊率显著低于单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补体C_(3)、补体C_(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升诊断的敏感性,降低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 3 补体C 4 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NGAL水平与AS及AIP指数的关系
4
作者 杨平平 李琳瑄 +3 位作者 刘新正 宋沙伟 冯新娜 魏立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263-1267,共5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及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92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及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92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98例和斑块组94例,并以同期9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AIP。另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等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NGAL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mRNA表达量。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浆中NGAL水平与IMT、AIP以及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IMT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斑块组和无斑块组TG、LDL-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颈动脉IMT升高,HDL-C降低(P<0.001);且斑块组病程、HDL-C、LDL-C、红细胞沉降率、CRP、抗环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颈动脉IMT高于无斑块组(P<0.001)。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患者NGAL水平及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斑块组NGAL水平及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斑块组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A患者血浆NGAL水平与中性粒细胞NF-κB mRNA均与TG、LDL-C、红细胞沉降率、CRP、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颈动脉IMT以及AI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G、HDL-C、LDL-C、NGAL、NF-κB、AIP、类风湿因子均为影响颈动脉IMT的独立因素。结论 RA患者血浆中NGAL水平呈高表达,且与AS病变程度以及AIP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其可能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过程参与AS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动脉硬化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循环中Th17/Treg免疫失衡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5
作者 赵双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lderly 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患者外周循环中Th17/Treg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0例EORA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且身... 目的探究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lderly 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患者外周循环中Th17/Treg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0例EORA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且身体健康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计算所有研究对象外周循环中的Th17、Treg占比和Th17/Treg,分析三者与EORA疾病活动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间的血清Th17占比、Treg占比和Th17/Tre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ORA各组血清Th17占比、Th17/Treg均更高,血清Treg占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患者中随着疾病活动评分升高,血清Th17占比、Th17/Treg均升高,血清Treg占比则降低,且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h17占比和血清Th17/Treg与疾病活动评分成正相关(r=0.731、0.853,P<0.05),血清Treg占比则与疾病活动评分成负相关(r=-0.484,P<0.05)。结论EORA患者外周循环中Th17占比迅速升高,Treg占比明显降低,过高的Th17/Treg与更严重的疾病活动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h17 TREG 疾病活动评分
下载PDF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联合诊断初治肺结核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赵双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联合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设为对照组;单一T-SPOT... 目的观察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联合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设为对照组;单一T-SPOT.TB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A;单一PPD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B;T-SPOT.TB试验联合PPD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C,观察对比4组在诊断初治肺结核中的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的准确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特异性、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准确度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试验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T-SPOT.TB试验和PPD试验联合诊断可提高特异性,结合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等综合诊断,提高临床早期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初治肺结核 准确度
下载PDF
141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涂学亮 党亚龙 +1 位作者 王坤 李全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9期812-813,共2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下呼吸道分离出992株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G+)细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占37.17%,表皮葡萄球菌占16.75%。革兰阴性(G-)细菌...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下呼吸道分离出992株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G+)细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占37.17%,表皮葡萄球菌占16.75%。革兰阴性(G-)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占20.82%,铜绿假单胞菌占17.38%,醋酸钙不动杆菌占11.31%,枸橼酸杆菌占16.7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总检出率为17.2%,其耐药性明显高于非ESBLs。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其次为磷霉素、诺氟沙星。G-细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G-细菌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包括真菌)进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及致命的二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 下呼吸道感染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坤 崔建设 涂学亮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9期119-124,共6页
目的:建立实验室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采样法进行参考个体的选择,在河南三门峡地区按需招... 目的:建立实验室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采样法进行参考个体的选择,在河南三门峡地区按需招募12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60名,女性60名;按照年龄将其分为18~60岁组(80名),61~70岁组(20名)和>70岁组(20名)。使用LIAISON~?X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3组健康志愿者空腹血TSH、T3、T4、FT3及FT4等5项指标。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的相关性,对组间均值差异、组间标准差之比等指标进行评价。依据检测数据类型选择参数法或非参数法,统计分析确定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区间。结果:T3、FT4激素水平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参考区间分别为0.86~1.55 nmol/L和9.95~21.31 pmol/L。建立的FT3参考区间为2.97~5.44 pmol/L,激素水平与性别相关(r=-0.47,P=0.028),男性与女性间均值差为14.5%。建立的TSH参考区间0.82~5.59 mIU/L,激素水平与性别相关(r=0.23,P=0.861),组间均值差为-20.1%。建立的T4参考区间为57.69~138.45 pmol/L,激素水平与年龄相关(r=0.34,P=0.005)。经敏感性分析,剔除>70岁参考个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岁组T4检测水平与61~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18~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2,P<0.035)。结论:三门峡地区成年健康人群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区间的建立,为临床医生对甲状腺疾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效果的监测提供确切的实验诊断依据。其中TSH、T3、T4及FT4的参考区间均与厂家声明差异较大,TSH或FT3的异常结果需考虑性别差异,>60岁人群的T4检测结果的评估需关注年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参考区间 成年人 健康人群
下载PDF
ABX MICROS-60型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陆红 薛燕萍 李莉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分类异常 血细胞分析仪 ABX 原因分析 0型 测定参数 分类方面 重复性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症因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坤 崔建设 《医学综述》 2021年第4期697-701,共5页
炎症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通过破坏血管内皮、激活黏附因子、增加脂质沉积等途径诱导As的发生或参与As的进展,可为As... 炎症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通过破坏血管内皮、激活黏附因子、增加脂质沉积等途径诱导As的发生或参与As的进展,可为As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依据。IL-10、脂联素等是目前发现的可能参与As发生发展的抑炎因子,这些抑炎因子在辅助As诊断的同时,也为As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为提升As诊断的准确度与治疗效果,未来应进一步研究As炎症因子标志物,从而为As的早期检出及治疗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促炎因子 抑炎因子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VIDAS床旁检测超敏肌钙蛋白I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坤 崔建设 郭亚琼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091-1094,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心肌疾病.肌钙蛋白I(cTnI)在起病3~4小时后升高,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hs-cTnI)是目前反映心肌损伤最敏感和特异的生物学标志物,广泛应用于AMI的早期诊治[... 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心肌疾病.肌钙蛋白I(cTnI)在起病3~4小时后升高,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hs-cTnI)是目前反映心肌损伤最敏感和特异的生物学标志物,广泛应用于AMI的早期诊治[1].目前检测hs-cTnI方法和仪器多种多样,随着床旁检测(POCT)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同一医院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配置的设备不尽相同.由于POCT准入门槛及技术要求较低,检验质量的标准化尚未建立,检验结果正确性有待评估.笔者根据本院检验科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CLIA)检测hs-cTnI为参比方法,按照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的要求[2],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 EP5-A2和EP9-A2文件,对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VIDAS酶联荧光免疫分析(ELFA)系统检测的hs-cTnI从精密度和准确度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估,以观察VIDAS POCT是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DAS床旁检测系统 超敏肌钙蛋白I
下载PDF
丙型肝炎孕妇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玲 王坤 +1 位作者 涂学亮 郭亚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700-70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孕妇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情况,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孕妇感染HCV病毒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对58例感染HCV的孕妇测定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 目的通过观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孕妇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情况,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孕妇感染HCV病毒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对58例感染HCV的孕妇测定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LC-1),并根据荧光反应模式判定结果。结果 HCV感染孕妇中有39.6%出现自身抗体,健康未孕HCV感染者检出率为34.4%,均高于对照组检出率4.65%。结论孕妇感染HCV可触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但其强度与未孕前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孕妇 自身抗体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建设 王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结果的可比性,以评估国产新产业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能否满足临床需求。方法分别用新产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仪和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仪测定TRAb,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结果的可比性,以评估国产新产业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能否满足临床需求。方法分别用新产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仪和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仪测定TRAb,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EP9-A2文件,将ECLIA法作为参比方法,以CA法为试验方法,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并应用Bland-Aman分析法评估其一致性。结果定性判断CLIA法检测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0、11.8%和95%,Kappa值为0.896;两种方法定量检测TRA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并在0~30IU/L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98,Passing-Bablock回归方程为Y=-0.04+1.06X,截距A的系统差异95%CI为-0.16~0.09,斜率B的比例差异95%CI为0.97~1.12,线性度无明显偏差(P=0.38),且BlandAman差异图显示,配对数据差值的平均值为-0.3IU/L,95%一致性界限为-3.9IU/L、4.5IU/L,在临床上可以接受。结论国产新产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仪TRAb检测结果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9-A2 血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 比对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Cr比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坤 郭亚琼 崔建设 《包头医学》 2020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尿Cr)、尿微量白蛋白尿Cr比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31日~2019年3月31日收...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尿Cr)、尿微量白蛋白尿Cr比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3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分肾功能正常组50例(mALB/尿Cr≤30mg/24h),早期肾功能损伤组50例(mALB/尿Cr>30mg/24h),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的孕妇50例,比较各组组间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指标数值及它们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早期肾功能损伤组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水平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早期肾功能损伤组中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水平联合检测阳性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比单独检测高(P<0.05)。结论: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均是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它们联合检测对及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 尿微量白蛋白 尿肌酐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下载PDF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髓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
15
作者 涂学亮 赵玉英 +1 位作者 李艳敏 张红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987-987,共1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50例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检测结果显示,VEGF水平分别为对照组:(103.41±22.59)ng/L;初诊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50例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检测结果显示,VEGF水平分别为对照组:(103.41±22.59)ng/L;初诊组:(504.62±221.55)ng/L;完全缓解组:(127.06±55.43)ng/L;在AML各型表达为,M1:(401.44±94.56)ng/L;M2:(422.51±112.44)ng/L;M3:(364.56±100.12)ng/L;M4:(599.40±226.57)ng/L;M5:(616.58±301.41)ng/L。结论VEGF在AML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血液系统肿瘤的血管新生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抑制VEGF表达可能成为血液肿瘤治疗的一项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细胞
下载PDF
D-二聚体胶乳定性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刘新正 涂学亮 +1 位作者 刘红丽 郭丽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0期1272-1273,共2页
关键词 D-二聚体 定性检测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HER2、Cyr61、IGFBP3表达情况对老年子宫内膜癌病人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江佩 孔祥波 +1 位作者 孙音 李战青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病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61,Cyr6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 目的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病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61,Cyr6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4例老年子宫内膜癌病人为子宫内膜癌组,120例老年子宫良性病变病人为良性病变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老年妇女1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ER2、Cyr61、IGFBP3的表达情况,并对子宫内膜癌病人随访5年。结果在对照组、良性病变组和子宫内膜癌组中,HE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18.3%、69.4%,Cyr6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2.5%、76.6%,IGFBP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51.7%、29.0%,3组HER2、Cyr61、IGFBP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病人的HER2阳性表达与年龄、病理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相关(P均<0.05),Cyr61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相关(P均<0.05),IGFBP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相关(P均<0.05)。HER2、Cyr6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者,IGFBP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子宫内膜癌病人的HER2、Cyr61、IGFBP3存在异常表达,其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高半胱氨酸蛋白6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子宫内膜癌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8片段M30、脂联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江佩 孙音 +5 位作者 孔祥波 李明辉 李琳瑄 李战青 宁姗姗 张海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8片段M30(CK-18 M30)、脂联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PB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就诊的80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8片段M30(CK-18 M30)、脂联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PB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就诊的80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有NAFLD分为常规组(单纯T2DM,n=40)和实验组(T2DM合并NAFLD,n=40),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0名体检者为对照组。对3组受试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受试者血清CK-18 M30、脂联素和RPB4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NAFLD患者CK-18 M30、脂联素和RPB4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常规组的血清CK-18 M30、RPB4水平明显升高,且实验组血清CK-18 M30、RPB4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常规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且实验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C、AST、ALT、体重指数、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而RPB4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C、AST、ALT、体重指数、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而CK-18 M30与HDL-C、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C、AST、ALT、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病发后体内的血清CK-18 M30和RPB4水平显著上升,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检测血清CK-18 M30、脂联素和RPB4水平有助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CK-18 M30 脂联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孔祥波 李江佩 孙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613-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RP、TNF-α、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RP、TNF-α、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血液流变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疏血通 糖尿病肾病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肾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