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口腔癌临床应用研究
1
作者 崔元 张婧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4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持续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口腔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93例中晚期口腔癌患者,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常规组(46例)和灌注组(47例)... 目的观察持续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口腔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93例中晚期口腔癌患者,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常规组(46例)和灌注组(47例),常规组实施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灌注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配合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灌注组的甲胎蛋白(AFP)、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为(20.45±5.31)μg/L、(50.33±10.29)U/mL、(32.25±5.36)U/mL,均低于常规组[(23.49±5.25)μg/L、(55.45±10.28)U/mL、(35.44±5.28)U/mL](P<0.05);灌注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5.11%(40/47)、91.49%(43/47),均高于常规组[65.22%(30/46)、69.57%(32/46)](P<0.05);灌注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53%(12/47)与常规组21.74%(1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灌注组的功能状态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为(85.49±10.25)分、(85.33±10.27)分,均高于常规组[(80.32±10.36)分、(80.31±10.52)分],体力状态评分(ZPS)[(1.36±0.33)分]低于常规组[(1.78±0.85)分](P<0.05);截至随访结束时,灌注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9.33±1.26)个月、(10.47±2.25)个月,均高于常规组[(8.36±1.41)个月、(9.35±1.29)个月](P<0.05)。结论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能改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可在不明显增加化疗副反应发生风险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持续动脉灌注化疗 近期疗效 短期预后
下载PDF
超声骨刀联合反角高速涡轮对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术后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的影响
2
作者 王远兴 王栋 李应龙 《贵州医药》 202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反角高速涡轮对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术后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入的107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采用反角高速涡轮法)和观察组(n=54,采...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反角高速涡轮对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术后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入的107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采用反角高速涡轮法)和观察组(n=54,采用超声骨刀+反角高速涡轮)。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术后第3、5、7天两组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情况,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第3、5、7天,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占比逐渐减少,且各时点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占比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第3天,两组IL-6、TNF-α和hs-CRP水平比术前高,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骨刀联合反角高速涡轮治疗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及炎症反应,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低位阻生齿 超声骨刀 反角高速涡轮 术后疼痛 张口受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