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接治疗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铁山 王冬梅 +1 位作者 邢汝月 陈骏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44-48,共5页
目的 观察桥接治疗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EVT)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EVT... 目的 观察桥接治疗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EVT)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EVT组(52例)和联合组(53例),EVT组直接实施EVT治疗,联合组采用桥接治疗辅助EV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8.68%(47/53),高于EVT组[73.08%(38/52)](P<0.05);联合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分别为(50.23±10.31) mL/(100g·min)、(4.49±1.31) mL/100g,均高于EVT组[(45.25±10.44) mL/(100g·min)、(3.62±0.79) mL/100g],低灌注强度比值(HIR)为(0.36±0.11),低于EVT组(0.76±0.25)(P<0.05);联合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分别为(8.61±1.46) ng/mL、(10.32±2.24) pg/mL,均低于EVT组[(10.66±2.39) ng/mL、(12.77±3.31) pg/mL](P<0.05);联合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44±0.45)分,低于EVT组[(4.25±1.72)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为(86.23±10.25)分,高于EVT组[(81.18±10.27)分](P<0.05);联合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5.66%(3/53),低于EVT组[23.08%(12/52)](P<0.05)。结论 桥接治疗辅助EVT治疗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再通率,对促进患者脑血流动力、神经功能恢复并降低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介入治疗 桥接治疗 血管再通率 预后情况
下载PDF
比伐卢定对溶栓失败AMI的应用价值研究
2
作者 侯曼利 闫杰 +1 位作者 罗佩佩 王阳阳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对溶栓失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1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肝素组和比伐...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对溶栓失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1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肝素组和比伐卢定组各56例,两组溶栓失败后均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进行挽救性治疗,肝素组采用肝素辅助治疗,比伐卢定组采用比伐卢定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比伐卢定组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TIMI)分级3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占比分别为85.71%(48/56)、91.07%(51/56),均高于肝素组[62.50%(35/56)、67.86%(38/56)](P<0.05);比伐卢定组的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为(30.23±5.24),低于肝素组(33.46±5.33)(P<0.05),心肌灌注指数(PI)为(55.62±10.44)%,高于肝素组[(50.35±10.21)%](P<0.05);比伐卢定组的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61.23±10.41)μg/L、(10.25±2.31)U/L、(40.22±10.25)U/L,均低于肝素组[(66.43±10.28)μg/L、(12.41±3.25)U/L、(45.62±10.31)U/L](P<0.05);比伐卢定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5.18±10.29)%,高于肝素组[(50.31±10.24)%](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115.32±20.33)mL、(55.27±10.25)mL,均低于肝素组[(130.25±20.32)mL、(60.41±10.28)mL](P<0.05);比伐卢定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5.36%(3/56),低于肝素组[21.43%(12/56)](P<0.05)。结论比伐卢定能帮助AMI患者恢复心肌血流灌注,将此药用于挽救性PCI围手术期抗凝能减轻患者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失败 经皮冠脉介入术 比伐卢定 心肌灌注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张铁山 王冬梅 +1 位作者 邢汝月 陈骏 《山西医药杂志》 2025年第7期483-487,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102例TIA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继发CI将其分别列为CI组...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102例TIA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继发CI将其分别列为CI组(22例)和非CI组(80例),归纳TIA患者继发CI的危险因素,分析TRAF6、ANGPTL8对TIA患者继发CI的预测价值。结果CI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高脂血症占比、动脉狭窄率、合并颈动脉斑块占比、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TIA持续时间、TIA发作次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评估量表(ABCD2)评分、TRAF6、ANGPTL8均高于非CI组(P<0.05)。BMI指数、动脉狭窄率、合并颈动脉斑块、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TIA持续时间、TIA发作次数、ABCD2评分、TRAF6、ANGPTL8为TIA继发CI的危险因素。TRAF6、ANGPTL8联合检测对TIA继发CI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83.8%、78.3%)均高于TRAF6单独检测(81.1%、76.7%)、ANGPTL8单独检测(80.2%、71.4%)、曲线下面积(AUC)=0.861、0.854、0.853。结论TRAF6、ANGPTL8高表达为TIA继发CI的危险可控因素,联合检测TRAF6、ANGPTL8变化能实现对CI风险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危险因素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
下载PDF
CCL2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分析
4
作者 张铁山 邢汝月 +1 位作者 王冬梅 马婉嫕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9期2039-2043,共5页
目的探究CC类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 目的探究CC类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CCL23水平;AI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治疗3个月后,AIS患者预后转归情况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估(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CCL23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CL23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组间的CCL2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的CCL2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预后不良组的高血压史、收缩压、白细胞计数、单核计数、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收缩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CL23均为AIS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L23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00,其灵敏度为88.14%,特异度为80.49%。结论CCL23可参与AIS的发生和发展,且CCL23对AIS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C类趋化因子配体23 严重程度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