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石地区多中心妇产科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邵玉婷 殷旭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目的分析黄石地区多中心妇产科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石地区5家综合性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5例,分别采用激素替代治疗... 目的分析黄石地区多中心妇产科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石地区5家综合性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5例,分别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和植物神经调节药物联合镇静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88.6%,B组为81.0%,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安静时皮肤电位电压和冷刺激的皮肤电位电压均明显较B组低,上肢和下肢潜伏期均较B组低,VMA颔联和cAMP含量均较B组高,心电图R-R间期的标准差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植物神经失调 激素替代疗法
下载PDF
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邵玉婷 彭浩 +3 位作者 万淑琼 曹欢 郑敏 潘春燕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558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数据库分析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558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数据库分析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卵巢癌细胞株A2780、HO-8910、OC3、SK-OV-3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IOSE80中miRNA-5582的表达,miRNA-5582表达最低的SK-OV-3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miRNA-5582组,分别转染miR-NC模拟物和miRNA-5582模拟物。MTS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K-OV-3细胞增殖及侵袭。以microRNA.org和miRWalk3.0数据库检索miRNA-5582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5582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表达。结果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miRNA-5582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miRNA-5582在卵巢癌细胞株中表达均显著低于IOSE80细胞(P<0.05),SK-OV-3细胞中miRNA-5582表达最低(P<0.01)。对照组和miRNA-5582组的miRNA-5582相对表达量为1.42±0.73和10.46±0.91,转染体系构建成功(P<0.01)。miRNA-5582组SK-OV-3细胞活性在第3、第4和第5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miRNA-5582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9.48±3.78)和(15.77±3.40)个,miRNA-5582组细胞侵袭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miRNA-5582的靶基因是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3(SRSF3)(P<0.01)。miRNA-5582组SK-OV-3细胞SRSF3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株中低表达,上调miRNA-5582通过抑制SRSF3基因表达降低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miRNA-5582可能为卵巢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5582 卵巢癌 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3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局部微循环和炎症情况观察 被引量:71
3
作者 汪萍萍 张青冬 +1 位作者 冯晓萍 罗淑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局部微循环和炎症情况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局部微循环和炎症情况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并记录术前和术后1 d、3 d、7 d微循环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 d、3 d、7 d观察组的CRP、IL-6、TNF-α含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微循环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血流灌注、红细胞聚集指数异常率、甲襞微循环中的管襻形态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毛细血管管径、宫颈血管清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的应激、创伤更小,微循环功能更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局部微循环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乳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罗菁 邓晶 +2 位作者 应伊丽 张培 潘伟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微生态的改变。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共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 目的:分析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微生态的改变。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共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并对治疗前后化验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两组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3%;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复发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线索细胞转阴率(90.0%)、胺试验转阴率(92.6%)及p H恢复正常率(93.3%)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化验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制剂可有效改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微生态,起到显著的抗菌消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活菌制剂 细菌性阴道炎 微生态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敏 邓晶 +2 位作者 张培 应伊丽 潘伟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2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氯米芬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生殖科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加服糖皮...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氯米芬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患者血清孕酮、雌二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生殖科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加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患者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注射HCG日血清E_2值,对宫颈粘液进行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殖内分泌指标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_2)、睾酮(T)、泌乳素(PRL)、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HCG日血清E_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宫颈粘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SH、LH、E_2、T、PRL水平明显降低(P<0.05),P、SHBG水平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与氯米芬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氯米芬 血清孕酮 雌二醇
下载PDF
miR-20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青冬 汪萍萍 冯晓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2632-2635,共4页
目的:探讨miR-20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法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及卵巢正常上皮细胞IOSE80中miR-204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侵染后SKOV-3及IOSE8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 目的:探讨miR-20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法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及卵巢正常上皮细胞IOSE80中miR-204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侵染后SKOV-3及IOSE8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Transwell法检测miR-204转染后SKOV-3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SKOV-3内miR-204表达较IOSE80明显降低,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8 2,P<0.05);感染后各组细胞内miR-204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能力及侵袭能力方面,实验组与空白组和对照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载体对照组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过表达miR-204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并且影响细胞侵袭能力。结论:过表达miR-204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并且影响细胞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miR-204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侵染能力 SKOV-3 IOSE80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邓晶 罗菁 +2 位作者 王敏 张培 潘伟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生殖科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共75例,并于月经结束第4~7d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卵泡刺激素... 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生殖科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共75例,并于月经结束第4~7d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泌乳素(PRL)水平及体内IL-6、IL-10、TNF-α水平;观察记录患者痛经评分、慢性盆腔痛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随访记录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3、6、12个月时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FSH、LH、E_2水平无明显变化,PRL水平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痛经评分、慢性盆腔痛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患者体内IL-6、TNF-α含量明显增高,IL-10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明显疗效,可帮助维持细胞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子宫腺肌病 细胞免疫
下载PDF
D二聚体水平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罗淑红 彭浩 张凯 《血栓与止血学》 2016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检测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前24 h内的D二聚体(D-D)值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22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根据产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及出血量情况分为无明显出血组(产后24 h出血量〈100 ml)136例、产后出血... 目的 研究分析检测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前24 h内的D二聚体(D-D)值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22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根据产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及出血量情况分为无明显出血组(产后24 h出血量〈100 ml)136例、产后出血量100~500 ml产妇为亚临床出血组54例、产后出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组30例,对比三组产妇产前24 h内的D-D、PLT、Fbg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产前24 h,无明显出血组、亚临床出血组的PLT、Fbg水平显著高于产后出血组(P〈0.05),无明显出血组、亚临床出血组的D-D水平显著低于产后出血组(P〈0.05)。产前24 h,无明显出血组、亚临床出血组的PT、a PTT、PT-INR、TT值显著低于产后出血组(P〈0.05)。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产妇的产前24 h血清D-D水平与PLT、Fbg呈显著的负相关、与a PTT、PT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D-D值(228.4 ug/L)作为预测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的最佳临界值,此时的灵敏度为0.947、特异度为0.872。结论检测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前24 h内的D-D值对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其最佳临界值为228.4 u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D二聚体 产后出血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印星 潘春燕 陈小刚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4期132-135,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并作出相关分析。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8月1日我院收治的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00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地分...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并作出相关分析。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8月1日我院收治的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00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每天静脉注射25%硫酸镁注射液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日给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浆中AOPP浓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和平均动脉压、平均舒张压的变化进行测定,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中的AOPP含量和ACE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患者血浆中的AOPP含量和ACE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AOPP含量和AC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中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低蛋白血症、新生儿黄疸、心肾功能衰竭发生,但二者比较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的含量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还可以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氧化蛋白产物 血管紧张素Ⅱ 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春燕 张印星 陈小刚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124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 目的:观察分析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124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观察组则在宫腔中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PBAC评分,同时观察孕激素(P)、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以及促黄体生成素(LH)等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出血患者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PBAC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四个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125.8±14.2)g/L高于对照组(118.9±1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SH、LH及T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E2和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和对照组13例不良反应相比较,其不良反应率(8.0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影响体内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降低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性子宫出血 左炔诺孕酮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 子宫内膜
下载PDF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宫颈癌手术对患者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邵玉婷 王丽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宫颈癌手术对患者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进行保留盆腔自... 目的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宫颈癌手术对患者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进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相关量表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487.34±32.21)ml比(524.76±35.32)ml](P<0.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残余尿<50 ml时间及术后残余尿<100 ml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95.32±6.32)h比(112.43±8.12)h,(63.54±5.43)h比(78.32±7.43)h,(14.43±2.44)h比(18.43±3.51)h,(12.04±1.43)h比(16.43±2.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46±2.45)分比(10.35±1.87)分,(88.34±7.54)分比(84.32±7.12)分],生存质量调查表(EORTC OLO-C3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1.42±3.25)分比(55.63±4.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82%(3/43)比11.76%(4/43)](χ~2=0.1555,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能改善患者的直肠功能及性功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盆腔自主神经 直肠功能 性功能
下载PDF
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与传统手术方式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萍萍 姜艳萍 冯晓萍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考察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与传统手术方式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患者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31例)和对照组(开腹器械手术,49例)... 目的:考察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与传统手术方式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患者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31例)和对照组(开腹器械手术,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情况:初次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应激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6.387、5.668、5.966,P<0.01)。观察组患者初次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t=3.112、8.397、3.969,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17.176、8.230,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术中损伤,加速术后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复方玄驹胶囊和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利玲 利莉 +1 位作者 刘锦 熊承良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和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治疗药物,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1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70例,分别给予复方玄驹胶囊和散结镇痛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和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治疗药物,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1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70例,分别给予复方玄驹胶囊和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后在性激素水平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散结镇痛胶囊组痊愈率34.29%,总有效率81.43%,复方玄驹胶囊组痊愈率52.86%,总有效率94.29%,复方玄驹胶囊组明显高于散结镇痛胶囊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在FSH、LH、E2、T上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PRL、P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复方玄驹胶囊组治疗后在PRL、P、FSH、LH、E2、T水平上较散结镇痛胶囊组治疗后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复方玄驹胶囊组ACA、抗β2-AGP1、As Ab阳性率分别为5.71%、5.71%、2.86%,散结镇痛胶囊组ACA、抗β2-AGP1、As Ab阳性率分别为17.15%、18.57%、12.86%,复方玄驹胶囊组明显低于散结镇痛胶囊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玄驹胶囊 散结镇痛胶囊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
下载PDF
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毛辉 叶敏欢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制剂(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尿道内尖锐湿疣患者84例,均为男性。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CO_2激光治疗... 目的:探讨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制剂(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尿道内尖锐湿疣患者84例,均为男性。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CO_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ALAPD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总满意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5.24%)高于对照组(76.19%),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增加(观察组t=17.7073、13.2775、9.0742,对照组t=9.0845、6.9788、4.687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t=7.2674、6.4398、4.4510,P<0.05)。结论: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复发,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5-氨基酮戊酸制剂 尿道内尖锐湿疣
下载PDF
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诊断尖锐湿疣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辉 叶敏欢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6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诊断尖锐湿疣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81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诊断尖锐湿疣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81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接待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将观察组81例患者中的尖锐湿疣初发患者30例设为初发组,尖锐湿疣复发患者51例设为复发组。入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3 m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含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变化,观察组组内所分的初发组和复发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变化,及TNF-α+IL-6诊断方法学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TNF-α和IL-6单项检测。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降低,TNF-α+IL-6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尖锐湿疣
下载PDF
Foxp3 mRNA和SCC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 蔡小凤 +3 位作者 汪宏良 胡芳 朱杰稳 肖苏 《微循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等的水平变化,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9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87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RT-PCR和化学发光法检测... 目的:回顾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等的水平变化,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9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87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RT-PCR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外周血Foxp3 mRNA和SCCA以及糖类抗原CA50、CA125水平;Pearson法分析Foxp3 mRNA与SCCA和CA50、CA125水平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Foxp3 mRNA联合SCCA检测对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结果:宫颈癌组Foxp3 mRNA、SCCA、CA50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71±5.27 vs 2.09±1.51、13.07±1.82 vs 2.85±0.08ng/ml、49.2±13.29 vs 15.61±6.94IU/ml、51.72±15.26 vs 11.57±7.64U/ml,均P<0.01)。宫颈癌患者Foxp3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SCCA含量呈正相关(r=0.577,P<0.05),但与CA50和CA125无明显相关性(r=0.013和0.085,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oxp3 mRNA联合SCCA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95%CI:0.760—0.995),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84.70%,明显高于单检Foxp3mRNA或SCCA(均P<0.05)。结论:Foxp3 mRNA与SCC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叉状头转录因子信使核糖核酸 鳞状细胞癌抗原 诊断效能
下载PDF
IMRT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青冬 姜艳萍 +1 位作者 冯晓萍 汪萍萍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IMRT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宫颈癌患者,并按双盲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调强... 目的:研究IMRT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宫颈癌患者,并按双盲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顺铂治疗。对患者进行定期回访3年,统计患者治疗3个月内复查结果为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8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80.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内,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3年内,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局部控制率及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放射性肠炎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MRT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患者的疗效优于采用单一的IMRT治疗的患者,并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顺铂 临床疗效 调强放射疗法
下载PDF
卵巢低反应患者实施卵泡期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对妊娠活产率和卵巢反应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玉林 张印星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9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卵泡期+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妊娠活产率及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黄石市第五医院诊治的86例卵巢低反应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35)为卵泡期+黄体期... 目的分析卵泡期+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妊娠活产率及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黄石市第五医院诊治的86例卵巢低反应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35)为卵泡期+黄体期促排卵干预方案,对照组(n=51)为单行卵泡期微刺激促排卵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获卵数、获卵率等促排卵情况及受精结局、临床妊娠结局,综合评估患者卵巢反应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扳机日P与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LH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平均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获得优质胚胎率及成功受精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周期取消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期+黄体期促排卵干预可调控患者HCG注射扳机日雌激素水平,改善排卵受精情况,提升卵巢反应性,并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期 黄体期 卵巢低反应 活产率 受精率 周期取消率
下载PDF
妊娠相关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晋 李昀晖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28-29,共2页
目的了解妊娠相关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2009-06—2013-12入我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诊断为妊娠相关脑卒中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时搜集与观察组前孕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天数相匹配的非脑卒中孕妇... 目的了解妊娠相关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2009-06—2013-12入我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诊断为妊娠相关脑卒中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时搜集与观察组前孕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天数相匹配的非脑卒中孕妇为对照组,2组11配比,收集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与影像学资料、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等,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妊娠相关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共搜集37例,对照组3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年龄、颅内动静脉畸形、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时间、多次妊娠、初产妇、D-二聚体阳性、肢体瘫痪、病理征等是妊娠相关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排除住院时间、D-二聚体阳性、肢体瘫痪、病理征等继发性因素后,对余下年龄、颅内动静脉畸形、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次妊娠、初产妇等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362,P<0.05)是妊娠相关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相关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其患妊娠相关脑卒中的风险是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2.3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脑卒中 高危因素 妊娠高血压疾病
下载PDF
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的高危因素分析
20
作者 胡晋 李昀晖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7期33-34,共2页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颅内肿瘤患者的高危因素等相关情况,以期为临床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2009-06—2013-12入我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诊断为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时搜集与观察组患者前孕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时间相...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颅内肿瘤患者的高危因素等相关情况,以期为临床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2009-06—2013-12入我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诊断为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时搜集与观察组患者前孕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时间相匹配的非颅内肿瘤孕妇为对照组,2组12配比,收集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婚育史及实验室与影像学资料、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等,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疾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观察组共搜集37例,对照组7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家族史、高脂饮食、致癌物质接触史、月经不规律、吸烟史、酗酒史、贫血、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时间、多次妊娠、初产妇、肢体瘫痪、病理征等是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疾病患者的高危因素,排除住院时间、肢体瘫痪、病理征等继发性因素后,余下因素对余下家族史、高脂饮食、致癌物质接触史、月经不规律、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多次妊娠、初产妇、吸烟史、酗酒史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家族史(OR=11.00,95%CI:1.14~106.34)、高脂饮食(OR=7.09,95%CI:2.90~17.26)、致癌物质接触史(OR=15.77,95%CI:6.61~37.59)、月经不规律(OR=2.34,95%CI:1.35~2.54)是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家族史、高脂饮食、致癌物质接触史、月经不规律是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颅内肿瘤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