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崖雪 黄晓媛 +1 位作者 刘潇 任那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揭示电针头穴治疗该病的科学性、有效性,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一种新方法,克服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诱发本病发作的弊端。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三组头针组、面针组与卡马西平组,观察疼痛发作频次、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头... 目的:揭示电针头穴治疗该病的科学性、有效性,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一种新方法,克服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诱发本病发作的弊端。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三组头针组、面针组与卡马西平组,观察疼痛发作频次、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头针组可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5%。结论:运用电针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头针 疼痛发作频次
下载PDF
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春利 王德生 +1 位作者 侯晓华 张希荣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糖尿病 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和QST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6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 率为72.8%(35/46),NCV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32例(69.... 目的 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糖尿病 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和QST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6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 率为72.8%(35/46),NCV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32例(69.6%);QST异常率为91.3%(42/46),QST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0例(86.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QST较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的诊断敏感性高;糖尿病患者温度觉异常率显著高于振动觉和NCV;提示其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 受损更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定量感觉检查
下载PDF
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发生过程中microRNAs调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曹洪涛 邹伟 于学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7期94-98,共5页
microRNAs是一类独特的内源性核糖调节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microRNAs可通过靶向脑内皮细胞、内皮连接分子,直接或间接影响血脑屏障的紧密连接,参与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改变,保护血脑屏障;靶向参与调控炎症反应及小胶质细胞极化调控... microRNAs是一类独特的内源性核糖调节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microRNAs可通过靶向脑内皮细胞、内皮连接分子,直接或间接影响血脑屏障的紧密连接,参与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改变,保护血脑屏障;靶向参与调控炎症反应及小胶质细胞极化调控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浸润;介导血管生成和保护神经活性减轻细胞凋亡;以及通过氧化转录因子Nrf2对抗脑出血后氧化应激等造成的氧化损伤,从而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脑出血并发症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姜玥 宁文帅 李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1期839-840,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便秘 中医护理
下载PDF
中药补脑止痫散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龚誉华 程光宇 程为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补脑止痫散对戊四氮化学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脑止痫散治疗癫痫的相关机制。方法从78只正常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列为正常组,剩余68只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制作癫痫点燃模...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补脑止痫散对戊四氮化学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脑止痫散治疗癫痫的相关机制。方法从78只正常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列为正常组,剩余68只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制作癫痫点燃模型,再随机选取5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补脑止痫散高剂量组、补脑止痫散中剂量组和补脑止痫散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药物治疗各组大鼠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海马中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大鼠海马Bax和Bcl-2蛋白阳性目标面密度值与模型组相比分别出现明显降低和升高(P<0.05),而补脑止痫散低剂量组大鼠海马Bax和Bcl-2蛋白阳性目标面密度值改变不明显(P>0.05),并且补脑止痫散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比较,以及此二组与丙戊酸钠组相比大鼠海马Bax和Bcl-2蛋白阳性目标面密度值改变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补脑止痫散高、中剂量能调整癫痫患者海马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
下载PDF
中药补髓健脑方对帕金森小鼠脑内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程为平 马莉 +1 位作者 赵吉诺 张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797-179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行为学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行为学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测小鼠脑内一氧化氮(NO)、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黑质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含量的影响。结果:中药补髓健脑方能减少小鼠脑内NO及nNOS的含量(P<0.01),增加小鼠黑质内GSH含量,增强GSH-PX活性(P<0.01)。结论:中药补髓健脑方可调节PD小鼠脑内神经递质代谢,修复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髓健脑方 帕金森小鼠 神经递质代谢
原文传递
针刺“百会”“四神聪”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赵立刚 马莉 +2 位作者 郑祖艳 王利春 张冀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针刺的方法对AD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 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β- 淀粉样蛋白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作AD模型。采用针刺“百... 目的:探讨采用针刺的方法对AD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 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β- 淀粉样蛋白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作AD模型。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穴进行治疗。检测大鼠的穿梭箱实验成绩和脑组织内SOD的活性。结果:针刺模型大鼠的“百会”“四神聪”穴可以减少其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提高脑组织内SOD活性。结论:采用针刺的方法可明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提高其脑内SOD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 四神聪 针刺 脑内 痴呆大鼠 百会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老年性 Wistar大鼠 β-淀粉样蛋白 海马CAL区 学习记忆能力 AD大鼠 脑组织内 SOD活性 AD模型 实验成绩 模型大鼠 穿梭箱 西药组 电击
下载PDF
针刺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NO、NOS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利春 刘海燕 +3 位作者 王志勇 李宝栋 戈杰英 马莉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建立拟血管性痴呆(VD)的动物模型,探讨针刺对V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行为、脑内NO含量、NOS活性及VD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采用2-血管阻断法(2-... 目的:建立拟血管性痴呆(VD)的动物模型,探讨针刺对V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行为、脑内NO含量、NOS活性及VD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采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大鼠模型。在大鼠“百会”“大椎”穴行针刺治疗。检测VD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比色法检测脑组织NO含量、NOS活性,并检测VD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针刺“百会”“大椎”穴可明显减少模型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P<0.01);降低脑组织内NO的含量及NOS活性(P<0.05);可使VD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5,0.01)。结论:针刺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组织内NO的含量及NOS活性,改善VD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促进智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血管性 针刺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针刺“百会”、“大椎”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程为平 马莉 +1 位作者 原田俊英 王庆武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建立拟血管性痴呆 (VD)的动物模型 ,探讨针刺“百会”及“大椎”对VD大鼠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影响并观察海马区内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 目的 :建立拟血管性痴呆 (VD)的动物模型 ,探讨针刺“百会”及“大椎”对VD大鼠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影响并观察海马区内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采用 2 血管阻断法 ( 2 VO)制作VD大鼠模型 ,之后进行“百会”、“大椎”针刺治疗。检测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及脑内GSH PX的活力 ,采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海马区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数据表明 ,针刺VD大鼠的“百会”、“大椎” ,可明显减少VD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 ,增强脑内GSH PX的活力 ,明显减轻VD大鼠海马区内神经元的损伤。结论 :针刺“百会”、“大椎”能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改善自由基代谢 ,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百会穴 大椎穴 血管性痴呆 大鼠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细胞凋亡 自由基 神经元损伤
下载PDF
浅谈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在《针灸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珑 邹伟 于学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3-925,共3页
从《针灸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本质要求,也是真正实现"... 从《针灸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本质要求,也是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从而切实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为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教育 针灸 学生 针灸 学生主体意识
下载PDF
中药补髓健脑方对帕金森小鼠模型行为学及脑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为平 董升平 +2 位作者 马莉 赵吉诺 张洋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行为学及脑内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行为学及脑内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评分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测小鼠脑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中药补髓健脑方可以提高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分数(中药组vs模型组(第21天):爬杆实验6.82±1.20分vs5.49±0.79分;悬挂实验:2.03±0.48分vs0.95±0.12分;P<0.01),并能减少小鼠脑内NO的含量(中药组vs模型组:3.67±0.21vs6.62±0.49μmol/gprot,P<0.01)。结论中药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能力,清除自由基,修复PD小鼠黑质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药疗法 行为 一氧化氮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针刺百会、大椎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立刚 马莉 +3 位作者 程为平 吴茜 郑祖艳 梅晨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9-55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AD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作AD模型。针刺组选用"百...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AD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作AD模型。针刺组选用"百会"、"大椎"穴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大鼠的穿梭箱实验成绩和脑组织内AChE的含量。结果针刺模型大鼠的"百会"、"大椎"穴可以明显减少AD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P<0.05),非常显著降低脑组织内AChE含量(P<0.01)。结论采用针刺的方法可明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减少脑内AChE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痴呆/老年性 认知行为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GDNF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国威 邹伟 +3 位作者 刘芳 郭新年 赵佳辉 孙晓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64-1270,共7页
目的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制备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 目的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制备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另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捆绑固定,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西药组给予茴拉西坦稀释液1mL灌胃,3次/d。模型组大鼠给予针刺组相同捆绑30min/d,生理盐水1mL灌胃,3次/d。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NF和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6h~3dGDNF阳性细胞数增多,各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各时间点GDNF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和西药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6h~3dVEGF阳性细胞数减少,7d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且高于西药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促进内源性GDNF表达、早期抑制VEGF的表达并后期促进VEGF的表达等途径发挥神经重塑作用。该方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疗效优于茴拉西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 脑出血 神经重塑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针刺从痰论治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丹 邢晓东 +1 位作者 韩威 张迪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及及多巴胺的变化,研究针刺从痰论治对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额叶皮质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及...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及及多巴胺的变化,研究针刺从痰论治对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额叶皮质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及从痰论治针刺选穴对预处理组治疗组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大鼠皮层5-HT、NE、DA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刺治疗组及针刺预防组皮层5-HT、NE、DA较正常组明显增加。结论从痰立论选穴可以通过增强5-HT、NE、DA表达,对卒中后抑郁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针刺疗法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针刺百会、大椎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GSH-PX、CAT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崇霞 张霁 +1 位作者 程为平 原田俊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 研究针刺百会、大椎穴对拟血管性痴呆 ( V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GSH-PX)、过氧化氢酶 ( CAT)的影响。方法 选用纯系 Wistar老年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每组分别为 9只。采... 目的 研究针刺百会、大椎穴对拟血管性痴呆 ( V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GSH-PX)、过氧化氢酶 ( CAT)的影响。方法 选用纯系 Wistar老年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每组分别为 9只。采用 2 -血管阻断法制成 VD大鼠模型 ,共治疗 30日 ,治疗后以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检测学习记忆行为情况 ,并检测脑内 GSH- PX及 CAT的活力。结果 针刺 VD大鼠的百会大椎穴 ,可明显减少 VD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 ,脑内 GSH- PX及 CAT活力增强。结论 针刺百会 ,大椎穴能提高 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并能改善自由基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穴 大椎穴 血管性痴呆 大鼠 GSH-PX CAT 学习记忆行为 自由基
下载PDF
针刺百会、大椎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自由基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为平 马莉 +9 位作者 陈伊 原田俊英 孙士红 张洋 赵立刚 梅晨健 王利春 朱崇霞 张霁 王庆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9期511-513,共3页
目的:建立拟血管性痴呆(VD)的动物模型,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VD大鼠脑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大鼠模型后,进行百会、大椎针刺治... 目的:建立拟血管性痴呆(VD)的动物模型,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VD大鼠脑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大鼠模型后,进行百会、大椎针刺治疗。检测VD大鼠脑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改变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针刺VD大鼠的百会、大椎可明显减少其脑内NO的含量及降低NOS的活性,增强GSH-PX、CAT的活力。结论:针刺百会、大椎能改善VD大鼠脑内自由基代谢,从而改善VD大鼠的痴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痴呆/血管性 脑内自由基代谢
下载PDF
论百会穴穴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1
17
作者 程为平 韦燕博 张茜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5-6,共2页
百会穴是督脉的重要穴位,督脉由此入络脑腑,故可醒脑神、补脑髓;该穴更是督脉与诸经交会之所,有升阳举陷的治疗作用。历代医家对此穴有精辟的理论阐述及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现代医疗临床上更是根据其经脉络属关系逐步扩大其临床应用,在... 百会穴是督脉的重要穴位,督脉由此入络脑腑,故可醒脑神、补脑髓;该穴更是督脉与诸经交会之所,有升阳举陷的治疗作用。历代医家对此穴有精辟的理论阐述及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现代医疗临床上更是根据其经脉络属关系逐步扩大其临床应用,在经典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选穴,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观点以指导临床。除此之外,现代医学对百会穴亦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理反应和病理作用也有一定的阐述,根据西医学的对症原则应用百会穴一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由此可见百会穴是临床上的常用穴、特效穴,几千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该文主要将近年来百会穴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程为平教授对百会穴的临床使用经验整理并进行初步探讨,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穴 穴性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脑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德龙 杨燕 +5 位作者 姜凡 郭静 石天宇 屈媛媛 聂宏 杨添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4期169-171,203,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脑组织中TGF-β_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束缚组和针刺组,各12只。模型组采用慢性复合应激因素制备CFS模型;束缚组仅给予与针刺相同...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脑组织中TGF-β_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束缚组和针刺组,各12只。模型组采用慢性复合应激因素制备CFS模型;束缚组仅给予与针刺相同时间的捆绑;针刺组给予百会、额区、顶区电针治疗;共15 d。RT-PCR技术检测各组TGF-β_1m 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束缚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中TGF-β_1m 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海马和下丘脑中TGF-β_1m 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束缚组和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TGF-β_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针刺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中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束缚组和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够降低CFS模型大鼠海马与下丘脑中TGF-β_1m RNA转录水平和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电针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针刺百会、大椎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GSH-PX及CAT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崇霞 张霁 +1 位作者 程为平 原田俊英 《广州医药》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研究针刺百会、大椎穴对拟血管性痴呆 (V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的影响。方法 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每组分别为 9只 ,采用 2 ... 目的 研究针刺百会、大椎穴对拟血管性痴呆 (V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的影响。方法 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每组分别为 9只 ,采用 2 血管阻断法制成VD大鼠模型 ,共治疗 30天 ,治疗后以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检测学习记忆行为情况 ,并检测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力。结果 针刺VD大鼠的百会大椎穴 ,可明显减少VD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 ,脑内GSH PX及CAT活力增强。结论 针刺百会、大椎穴能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百会穴 大椎穴 血管性痴呆 大鼠 GSH-PX CAT 学习记忆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伟 赵佳辉 于学平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肝气郁结型抑郁症120例,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60例,口服氟西汀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观察。以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从减分率及副反应量表评分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减分率相比,P&...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肝气郁结型抑郁症120例,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60例,口服氟西汀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观察。以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从减分率及副反应量表评分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减分率相比,P<0.01,治疗组显效快于对照组;4个疗程后两组减分率相比,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副反应方面,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比显示治疗组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优于西药氟西汀,且副反应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药并用 氟西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