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针结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
1
作者 陈慧杰 蔡国锋 刘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5期118-120,172,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将66例SU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予浮针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疗程均为4周,随访期为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1 h尿垫...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将66例SU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予浮针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疗程均为4周,随访期为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ICIQ-SF)评分、盆底肌肌力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88%(29/33)高于对照组的66.67%(22/33)(P<0.05);随访期,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4.85%(28/33)高于对照组的60.61%(20/33)(P<0.05)。观察组盆底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两组各项评价指标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SUI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浮针疗法 盆底肌康复训练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冗余性视角下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韧性提升策略
2
作者 陆丽娜 班维固 +4 位作者 许文婷 冯琳 朱莹 彭婉莹 滕秀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运营和管理构成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医院需展现韧性,即在危机中快速恢复并保持正常运营的能力。冗余性作为提升韧性的关键手段,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先阐述医院韧性提升...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运营和管理构成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医院需展现韧性,即在危机中快速恢复并保持正常运营的能力。冗余性作为提升韧性的关键手段,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先阐述医院韧性提升的意义,包括保障患者安全与医疗服务连续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增强公众信心与社会稳定性和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然后在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主张从技术、组织和经济等多个维度进行内部冗余性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并借助构建一个动态的资源储备机制来提高医院韧性,以此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危机能力,实现医院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医疗机构在面对类似事件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性 医院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韧性意义 可持续发展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秦颖 马丽媛 +3 位作者 倪金霞 唐强 朱文增 王德生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脑内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11/2002-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①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和康复组3组(n=10),造模组和康复...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脑内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11/2002-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①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和康复组3组(n=10),造模组和康复组大鼠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栓塞。②康复组大鼠每天置于滚筒式网状训练器内进行转动训练,平衡木上行走训练,转棒上转动训练及网屏抓握训练,共40min;其他两组大鼠不干预。③各组大鼠在术后24h、3,7d分别以Bederson评分评估神经功能(0~3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陷越重)、平衡木(0~5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转棒(0~3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网屏测评(0~3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评估其运动功能,并于术后7d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内的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目。结果:经补充后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Bederson评分:造模组和康复组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②平衡木、转棒和网屏测评结果:术后3,7d造模组和康复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康复组术后3d平衡木测试、术后7d所有测试得分均低于造模组(P<0.05或0.01)。③无论脑皮质还是海马,康复组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造模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增加患肢肌力,并能诱导缺血周边区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康复 功能恢复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中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姜桐桐(综述) 李秀琼(综述) +2 位作者 赵婷婷(综述) 李宏玉(审校) 唐强(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0-486,共7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是一种以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研究表明,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尽管早在20世纪该问题已引起学界关注,但导致ASD性别差异的具体机制至今尚...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是一种以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研究表明,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尽管早在20世纪该问题已引起学界关注,但导致ASD性别差异的具体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该文从女性保护效应、DNA甲基化、激素水平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对ASD性别差异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在最易被忽视的诊断环节上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AS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5,27(4):480-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性别差异 女性保护效应 遗传学 激素水平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头穴透刺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2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文增 倪金霞 +2 位作者 鲍春龄 东贵荣 唐强 《上海针灸杂志》 2006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头穴透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器随机法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结合康复组(A)、康复组(B)、西药对照组(C)。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2.9%,愈显率为75.0%,B组为84.6%,愈显率为69.2%,C组为75.9%,37.9%,A组、B组... 目的评价头穴透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器随机法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结合康复组(A)、康复组(B)、西药对照组(C)。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2.9%,愈显率为75.0%,B组为84.6%,愈显率为69.2%,C组为75.9%,37.9%,A组、B组与C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5),A组和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头穴透刺结合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出血临床疗效,降低急性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透针 康复 脑出血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秦颖 唐强 +3 位作者 倪金霞 朱文增 段淑荣 王德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2期729-730,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将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造模组 (B组 )和康复组 (C组 ) ,采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 ,术后 2 4h、3d、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将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造模组 (B组 )和康复组 (C组 ) ,采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 ,术后 2 4h、3d、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潜伏期测定。结果B、C组大鼠的Bederson评分各时间点均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时间延长 ,A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很快恢复 ,与B、C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组大鼠的平衡木评分在术后 3d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7d ,除Bederson评分外 ,C组大鼠的各项指标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P <0 .0 5 ) ;B、C组大鼠术后即刻SEP潜伏期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术后 7d ,C组大鼠SEP潜伏期的改善程度与术后即刻相比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的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 ,并能通过调整脑梗死大鼠皮层SEP潜伏期使缺血损伤的脑细胞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体感诱发电位(SEP)
下载PDF
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11
7
作者 邢艳丽 唐强 魏铁花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1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6例,4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同时接受头针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同时接受头针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1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6例,4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同时接受头针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同时接受头针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脑卒中残损评价表(SIAS)评价患者功能状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运动功能、肌张力、躯干平衡、关节活动范围及疼痛评分比较,综合组、头针组及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综合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头针组和康复组(P<0.05),头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肌张力、躯体平衡,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其疗效(尤其是运动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单一采用头针治疗或康复训练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头针 促进技术 SIAS量表
下载PDF
针康法治疗中风的康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强 张世强 +1 位作者 尹侠 李宏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8期37-40,共4页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不断攀高,治疗后患者常伴有各种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针康法作为中风后康复的一种有效策略,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它是指将头穴丛刺治疗脑源性疾病的优势与现代康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本文介绍了针康...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不断攀高,治疗后患者常伴有各种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针康法作为中风后康复的一种有效策略,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它是指将头穴丛刺治疗脑源性疾病的优势与现代康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本文介绍了针康法的定义、指导思想及临床应用,并对其治疗中风的康复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促进血管再生、抑制细胞凋亡、控制炎症反应、重塑神经血管单元、调节肠道菌群等机制,以便为中风后的临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康法 中风 功能障碍 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步行能力的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晶 宋畅 《中国伤残医学》 2007年第6期119-120,共2页
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致残率高。特别是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目前针对此项功能的康复,国内外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卧床期肌力训练,站立及平衡训练等,国内尚有以中医为特色的康复治疗。随着现代电子生物技术和生物... 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致残率高。特别是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目前针对此项功能的康复,国内外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卧床期肌力训练,站立及平衡训练等,国内尚有以中医为特色的康复治疗。随着现代电子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辅助器具也被投入临床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植入式神经假体,步行矫形器及减重平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步行能力 脊髓损伤 植入式神经假体 生物工程学 步行矫形器 致残率高 肌力训练
原文传递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秦萍 黄慧琳 +2 位作者 朱路文 李宏玉 唐强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第3期300-F0004,共3页
女性盆底承托和支持子宫、阴道、直肠、膀胱等器官,并参与控制排尿、排便,影响性快感及阴道紧缩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见于产后及中老年女性。产后是预防和治疗PFD的最佳有利时机,本文综述产后PFD患者的最新康复治疗研究成果,... 女性盆底承托和支持子宫、阴道、直肠、膀胱等器官,并参与控制排尿、排便,影响性快感及阴道紧缩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见于产后及中老年女性。产后是预防和治疗PFD的最佳有利时机,本文综述产后PFD患者的最新康复治疗研究成果,包括产后盆底康复锻炼、物理治疗、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论治在厥证文献系统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玉萍 赵永厚 +2 位作者 柴剑波 于明 高潇 《河北中医》 2015年第8期1235-1236,1241,共3页
神志是机体生长发育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功能活动,具体表现为感觉、感情、意识、思维、精神、语言、记忆、智力、行为等多种内容[1]。神志病是指在六淫外邪、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及外伤等各种因素作用下,人体阴... 神志是机体生长发育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功能活动,具体表现为感觉、感情、意识、思维、精神、语言、记忆、智力、行为等多种内容[1]。神志病是指在六淫外邪、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及外伤等各种因素作用下,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扰,气血津液变动,引起脑神功能失常,导致各种神志异常而神志功能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2]。厥证是神志病中的常见病证,其内涵有三:①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证。《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蛔厥、尸厥、薄厥、煎厥、痰厥、食厥、气厥、血厥等名称。②指四肢寒冷。③指癃证之危重者[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证 文献工作 循证医学
下载PDF
铁死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佳卓 梁群 +3 位作者 姜芊竹 王鑫 巩菲菲 郭丹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4期40-44,共5页
铁死亡是一种与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具有独特的形态、遗传和生化特征。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引起。脓毒症心肌损伤是脓毒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加剧患者死... 铁死亡是一种与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具有独特的形态、遗传和生化特征。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引起。脓毒症心肌损伤是脓毒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加剧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负担。铁死亡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铁死亡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探讨铁死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脓毒症心肌损伤 脂质代谢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新兴磁共振成像技术-VBM的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患者脑结构变化研究进展
13
作者 关莹 李勇昊 +7 位作者 唐祎周 辛贵乐 李季 王璐 樊宇婷 逄梦存 陈辉 于国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02-105,共4页
认知障碍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常见的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帕金森病性痴呆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 认知障碍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常见的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帕金森病性痴呆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相关认知障碍等。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是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准确分析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变化情况。AD的VBM表现为内侧颞叶、海马及丘脑等部位脑灰质萎缩,MCI的VBM表现为内侧颞叶结构及颞叶和额叶灰质体积减少,VaD的VBM表现为右侧海马、双侧丘脑、中央后回等脑区灰质容积减小。帕金森病性痴呆的VBM表现为双侧楔前叶和后扣带回皮层的灰质减少,T2DM相关认知障碍的VBM表现为脑组织皮层下灰质核团未见明显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帕金森病性痴呆 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
下载PDF
头穴丛刺联合取食训练对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治疗作用
14
作者 关莹 逄梦存 +5 位作者 樊宇婷 辛贵乐 王璐 李勇昊 陈辉 李季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6-10,共5页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取食训练对2型糖尿病(T2DM)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取食训练组、联合组,每组12只。对照组常规饲养,T2DM组制备T2DM模型,模...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取食训练对2型糖尿病(T2DM)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取食训练组、联合组,每组12只。对照组常规饲养,T2DM组制备T2DM模型,模型组、头穴丛刺组、取食训练组和联合组制作T2DM认知障碍模型。头穴丛刺组予头穴丛刺,取食训练组进行取食训练,联合组在头穴丛刺长留针期间进行取食训练;对照组、T2DM组、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分别于造模14、28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组织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结果与T2DM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神经元髓鞘不完整,线粒体呈空泡化倾向、嵴溶解消失,海马组织SOD活性、BDNF蛋白表达降低,MDA含量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组、取食训练组、联合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减轻,海马组织SOD活性、BDNF蛋白表达增加,MDA含量减少(P均<0.05)。联合组各项优于头穴丛刺组和取食训练组,且造模28 d指标优于造模14 d(P均<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取食训练治疗能够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修复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善T2DM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且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疗法 运动疗法 认知障碍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海马CA1区
下载PDF
运动疗法通过调节“脑肠轴”治疗卒中后抑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欣悦 吴民民 朱路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89-92,共4页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运动疗法是治疗PSD的有效手段之一,可通过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调...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运动疗法是治疗PSD的有效手段之一,可通过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调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等机制作用于“脑肠轴”中的神经信号、免疫信号和化学信号,起到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维持肠道菌群稳定的作用,进而缓解抑郁症状。深入探索运动疗法通过作用于“脑肠轴”治疗PSD的机制,有助于提高PSD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卒中 抑郁 脑肠轴理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分析
16
作者 赵耀伟 李宏玉 +2 位作者 马西元 孟享泓 唐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并验证。方法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下载MI/RI表达谱数据(GSE67308和GSE19875),对GSE67308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集富分...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并验证。方法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下载MI/RI表达谱数据(GSE67308和GSE19875),对GSE67308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集富分析和生物信号通路分析。对GSE67308表达谱数据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数据库(MSigDB)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检索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将DEGs与其交叉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确定关键基因。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平台分析关键基因在心脏各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GSE19875数据集对关键基因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1054个DEGs,其中363个上调,691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DEGs功能主要与凋亡过程、免疫反应、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相关;生物信号通路分析显示,DEGs主要参与TNF、NF-κB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MI/RI心肌组织中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浸润程度高。PPI网络分析显示Il1b、TNF、Birc3、Ripk1是坏死性凋亡的关键基因。单细胞测序分析表明,白细胞中关键基因表达升高。GSE19875数据集中与对照组比较,MI/RI模型组中Il1b、TNF、Birc3、Ripk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I和参与调控坏死性凋亡的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高度相关;Il1b、TNF、Birc3、Ripk1是同时参与调节MI/RI和坏死性凋亡的关键基因;IL-1b、TNf、Birc3、Ripk1可能作为坏死性凋亡关键调节因子参与M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坏死性凋亡 共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Rho GTP酶通过树突棘介导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叶秋燕 李雪 +4 位作者 高伟 张苗苗 郑利平 张雨桐 李虹霖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38-542,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记忆、注意等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改变[1],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AD发病率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运转造成了严重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记忆、注意等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改变[1],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AD发病率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运转造成了严重负担[2]。目前AD尚无治愈方法,公认的治疗方法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的应用,但这些药物均局限于缓解症状[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Rho GTP酶 树突棘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塑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探讨国内外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
18
作者 贾欢欢 宋文婧 +1 位作者 吴民民 朱路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7期8-14,30,共8页
目的可视化分析国内外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TMS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 目的可视化分析国内外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TMS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情况等进行分析,并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中英文文献2031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共纳入909篇文献,发文量>7的核心作者31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Daskalakis,Zafiris J,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多伦多大学,热点关键词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疗效、难治性抑郁症等,发现11个关键词聚类和25个突现关键词。中文数据库共纳入1122篇文献,发文量>3的核心作者44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张朝辉和谭庆荣。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热点关键词是疗效、认知功能、睡眠障碍等,发现10个关键词聚类和25个突现关键词。结论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热点集中在TM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相关机制上,国内侧重于TMS与抗抑郁药物、针刺、补充疗法的联合应用和神经递质的研究,国外侧重于TMS的不同刺激模式和脑区功能连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针灸辅助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张宁 张丹丹 +1 位作者 蒋睿果 王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481-1486,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接受血管腔内介入手术的62例糖尿病LEAO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接受了针灸辅助治...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接受血管腔内介入手术的62例糖尿病LEAO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接受了针灸辅助治疗将患者分为针灸组(n=30)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管理,针灸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管理基础上于术后次日开始接受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腔内介入检查和主要治疗指标,出院时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前和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结果[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病变程度和介入治疗措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疗效评定结果显示,针灸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30/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复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对比剂肾病、过敏、迷走神经反射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血管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ABI均较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量、ABI和血管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LEAO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及神经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倪金霞 朱文增 +2 位作者 唐强 秦颖 于致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22-523,共2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造模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造模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的影响及脑组织皮质及海马区NGF和TGF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后第7天,B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明显水肿,周围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大鼠脑缺血区脑组织水肿减轻,神经细胞数增多;术后7d,A组与B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均有少量NGF及TGF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NGF及TGF表达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头穴丛刺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区组织水肿,改善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功能状态,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并可诱导皮质及海马区NGF和TGF的表达,减轻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鼠 头穴丛刺 神经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