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统推拿教学模式构建互联网+实训课的高校实用型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志国 关睿骞 +1 位作者 武良群 于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互联网+实训课”的高校实用型教学模式在推拿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8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A组与B组,各40名学生。A组采用“传统教学+实训课”方法培... 目的探究“互联网+实训课”的高校实用型教学模式在推拿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8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A组与B组,各40名学生。A组采用“传统教学+实训课”方法培训,B组采用“互联网+实训课”的高校实用型教学模式授课。对比2组学生培训后的考试结果与培训效果调查问卷结果。结果2组学生经培训后,B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综合能力、总分)与培训效果调查问卷的结果均显著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实训课”的高校实用型教学模式授课在推拿学的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提升学生自学、归纳、总结能力的效果,进而提升其专科技能水平,因此该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实训课 推拿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2
作者 张秀荣 崔欣美 +3 位作者 赵海燕 戴缙 付佳新 王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584-5590,共7页
背景: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为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调督通脉针灸法对... 背景: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为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调督通脉针灸法对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123例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4)和对照组(n=59),研究组给予调督通脉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片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调整基线均衡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建立广义估计方程模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结果与结论:(1)治疗0 d,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2)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4)治疗12周,研究组各年龄段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研究组23-35岁、36-50岁、51-60岁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8-22岁患者综合疗效相当;治疗4周,研究组36-50岁、51-60岁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8-22岁、23-35岁患者综合疗效相当。结果表明,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36-50岁、51-60岁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估计方程 针灸 调督通脉针灸法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 年龄分级 疗效
下载PDF
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秀荣 崔欣美 +3 位作者 赵海燕 戴缙 付佳新 王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究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A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目的探究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A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针对疼痛难忍者临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e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疼痛程度及疾病活动度:治疗后两组患者VAS、DAS28分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RF、CRP、TNF-α、抗CCP抗体、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4/50)与对照组4.00%(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对RA患者实施干预,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程度及疾病活动度,调节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督通脉针灸法 甲氨蝶呤 对乙酰氨基酚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五段拔伸推拿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6
4
作者 史珊怡 关睿骞 于志国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五段拔伸推拿法联合中药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LDH患者均分为对照组(采用五段拔伸推拿法治疗)和研究组(采用五段拔伸推拿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 d时的VAS疼痛评分及JOA腰... 目的:探讨五段拔伸推拿法联合中药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LDH患者均分为对照组(采用五段拔伸推拿法治疗)和研究组(采用五段拔伸推拿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 d时的VAS疼痛评分及JOA腰背痛评分、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指标(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及腰背屈伸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8 d时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JOA评分,腰背伸状态下的峰力矩、平均功率及腰背屈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腰背屈伸比较治疗前显著降低,JOA评分、峰力矩及平均功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和腰背屈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JOA评分、峰力矩及平均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41,P<0.01)。结论:五段拔伸推拿法联合中药热敷对LDH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五段拔伸推拿法,患者症状改善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生物力学 五段拔伸推拿法 热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腰背伸肌群
下载PDF
康复护理学本科Seminar教学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崔相楠 刘晓松 +2 位作者 刘佳 尹航 井鑫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4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在康复护理学本科教学中运用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此教学法的评价。方法将2011级本科护理学一班设为对照组,二班设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和Seminar教学法教授康复护理学内容。观察2组考核成绩及实验组问卷... 目的观察在康复护理学本科教学中运用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此教学法的评价。方法将2011级本科护理学一班设为对照组,二班设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和Seminar教学法教授康复护理学内容。观察2组考核成绩及实验组问卷调查情况。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1);2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相当(P>.05),但实验组总体分数略高于对照组;70%左右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帮助掌握重要知识点;90%左右的学生喜欢Seminar授课方式,认为它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帮助学会查阅文献;近60%的学生认为课前准备内容繁多造成负担和Seminar授课使教材内容掌握不够全面;近50%的学生认为课前准备需要时间过多。结论在康复护理学本科教学中运用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多数学生喜欢这种授课方式,同时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 康复护理学 本科教学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仇秀宇 李同军 张军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本综述总结近年来的中医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片治疗、中成药治疗)、非药物治疗(推拿、针刺、灸法、理疗、穴位注射...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本综述总结近年来的中医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片治疗、中成药治疗)、非药物治疗(推拿、针刺、灸法、理疗、穴位注射、小针刀等),目前临床上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药治疗该型颈椎病具有近期疗效好的优势,但不能根治。所以,应积极探讨远期疗效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非药物疗法 综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推法结合针法治疗老年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疼痛递质、炎症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李羡 孔妍 郝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297-2301,2315,共6页
目的探究推法结合针法治疗老年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法组、针法组、推法+针法组,每组各32... 目的探究推法结合针法治疗老年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法组、针法组、推法+针法组,每组各32例。推法组给予一指禅推法治疗,针法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推法+针法组给予一指禅推法结合温针灸治疗,15 d为1个疗程,3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血清疼痛递质[P物质(P sub-stance,S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后推法+针法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75%(30/32)高于推法组81.25%(26/32)和针法组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法组与针法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肩关节功能:治疗后3组患者Constant-Murley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推法+针法组高于推法组和针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疼痛递质: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SP、PGE2、5-H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推法+针法组低于推法组和针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因子: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推法+针法组低于推法组和针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仅针法组出针时发生1例皮下出血,经按压止血,未影响治疗。结论推法结合针法治疗老年慢性肩袖损伤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可能与下调血清疼痛递质、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肩袖损伤 一指禅推拿手法 温针灸 肩关节功能 疼痛递质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头穴丛刺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宝栋 王志勇 +5 位作者 白晶 白海娟 公维志 闫瑞萍 刘振江 王利春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8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法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2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针组和头穴丛刺组;头针组大鼠取病灶侧百会透曲鬓,头穴丛刺组大鼠双侧百会透曲鬓及百会穴;均进针2mm,持续捻转10 m...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法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2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针组和头穴丛刺组;头针组大鼠取病灶侧百会透曲鬓,头穴丛刺组大鼠双侧百会透曲鬓及百会穴;均进针2mm,持续捻转10 min,留针2 h。以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测定微血管密度。结果:在缺血后各时间点,经头穴丛刺干预后的VEGF表达明显增强,优于头针组;在7d、14d、21d三个时间点,经头穴丛刺干预后微血管密度增多,优于头针组。结论:头穴丛刺法可以通过促使VEGF表达上调,促进微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大鼠 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基于GFAP/STAT3通路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孔妍 邹伟 +3 位作者 关睿骞 刘双岭 陈奥 崔乃松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31-737,共7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神经功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神经功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即STAT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干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保护神经功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9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共5组,每组各18只。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MCAO,评定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针刺、康复和针康法干预治疗,于治疗第6小时、3天、7天、14天分别采用Zea-Longa’s级标准评分和mN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脑组织GFAP、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表达和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脑组织抗体—磷酸化蛋白质激酶(phospho-Janus kinase 1,p-JAK1)、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干预治疗后,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的Zea-Longa’s级标准评分和mNSS评分在第3天、7天、14天时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且各组评分均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可见,各治疗组大鼠在干预治疗后的脑组织GFAP、EGFR阳性细胞计数和mRNA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且以针康组为最低。WB结果可见,各治疗组大鼠在干预治疗后的脑组织P-JAK1、P-STAT3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且以针康组为最低。结论针康法干预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GFAP/STAT3通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康法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功能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300例体会 被引量:11
10
作者 公维志 赵丽华 刘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20期30-30,共1页
目的寻找有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常规牵引、针灸、推拿、微波,中药蒸气浴,日1次,配合消痛贴膏外敷8小时的综合疗法。结果本组300例,治愈229例,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7.3%。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目的寻找有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常规牵引、针灸、推拿、微波,中药蒸气浴,日1次,配合消痛贴膏外敷8小时的综合疗法。结果本组300例,治愈229例,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7.3%。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疗法 腰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孙氏腹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波 许嘉犇 +3 位作者 马冰宇 魏巍 孟勇 赵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6期82-84,共3页
目的证明孙氏腹针疗法在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中的作用并分析作用机理。方法采用180例患者,分为6组,每组30例。1基础治疗组;2孙氏腹针组;3手法复位组;4夹脊电针组;5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6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所有治疗1... 目的证明孙氏腹针疗法在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中的作用并分析作用机理。方法采用180例患者,分为6组,每组30例。1基础治疗组;2孙氏腹针组;3手法复位组;4夹脊电针组;5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6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所有治疗1次/天,每周治疗5次,治疗周期为2周或(或<2周)。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检查各疗效。结果 1.各组对比(TCD)提示椎动脉血流动力明显改善(P<0.05),(FS-CSA)降低(P<0.05)。2.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评分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孙氏腹针可明显改善颈背部项韧带、斜角肌的肌张力,使颈部的骨关节力学平衡关系趋向于正常,血管压力和弹性发生改变,颅内供血增加,使症状减轻,更重要的是给复位手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复位成功率大大提高,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对有些无效病例亦能提高疗效,使其有效或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氏腹针 椎动脉型颈椎病 手法复位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孙申田教授运动针法的整理和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7期39-41,共3页
孙申田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运动针法,是指在行针过程中让患者做对抗性主动运动,根据病情程度主动调整活动范围,使局部症状消失和运动障碍恢复的方法。提出了运动针法的适用范围、取穴原则、针刺手法、运动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 孙申田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运动针法,是指在行针过程中让患者做对抗性主动运动,根据病情程度主动调整活动范围,使局部症状消失和运动障碍恢复的方法。提出了运动针法的适用范围、取穴原则、针刺手法、运动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把握和理解运动针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和操作。最后本文分析了运动针法的优势和应用要点以及临床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申田 运动针法 学术经验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公维志 戴缙 +1 位作者 梁峰 吴建丽 《中成药》 CAS 2024年第5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MoCA...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MoCA评分、肠道菌群(肠球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免疫功能指标(IgM、IgG、IgA)、抑郁状态指标(HAMD评分、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oCA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升高(P<0.05),HAMD评分、SDS评分降低(P<0.05),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减少(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体液免疫,调节肠道菌群,减轻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 常规治疗 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新型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14
作者 丁一诚 王海 +1 位作者 包木龙 谷胜男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9-96,共8页
儿童健康是中国现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性早熟发病率为2%,是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为最常见类型。综述了ICPP的临床研究现状、最新成果,及前沿趋势。最新《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 儿童健康是中国现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性早熟发病率为2%,是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为最常见类型。综述了ICPP的临床研究现状、最新成果,及前沿趋势。最新《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将中枢性性早熟的年龄界限由8岁提至7.5岁,基因诊断方法是辅助诊断ICPP的新方法,建议对有性早熟家族史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GnRH激动剂(GnRHa)是ICPP的金标准治疗方案,有利于抑制骨龄发育、增加患儿的最终成年身高,降低身体质量指数,改善脑功能等。ICPP的中医治疗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包括中药内治法,及耳穴贴压法、推拿法等外治法,中药治疗ICPP的疗效优于GnRHa,安全性可能更佳。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联合有望成为ICPP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健康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基因诊断 GNRH激动剂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中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调控
15
作者 张秀荣 张雪娇 戴缙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9-22,共4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OPF)隶属于中医学中“骨痿”“虚劳”“骨痹”范畴,目前多认为与肾虚、脾虚和血瘀有关。其治疗原则应关注补肾、补肝脾和活血散瘀。“治未病”理念源于《黄帝内经》,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早期体现,该过程主要... 骨质疏松性骨折(OPF)隶属于中医学中“骨痿”“虚劳”“骨痹”范畴,目前多认为与肾虚、脾虚和血瘀有关。其治疗原则应关注补肾、补肝脾和活血散瘀。“治未病”理念源于《黄帝内经》,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早期体现,该过程主要包括未病、已病之病、传变之病和疾病痊愈预后调护四个阶段。近年来随中医学发展,“治未病”理念被广泛用于OPF的防治工作。本次研究中将“治未病”理论与中药治疗方法将结合,并综述已有文献,旨在为中医药防治OPF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治未病”理论 中医药治疗 辨证施治
原文传递
燧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鸿婷 季旭明 +2 位作者 王先滨 王斌 耿自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9期194-195,共2页
目的以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燧心胶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地高辛组、卡托普利组、燧心胶囊低剂量组、燧心胶囊高剂量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连续... 目的以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燧心胶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地高辛组、卡托普利组、燧心胶囊低剂量组、燧心胶囊高剂量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连续给药12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高辛组、卡托普利组、燧心胶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其中燧心胶囊高剂量组下降较低剂量组明显(P<0.05)。结论燧心胶囊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程序性死亡,使衰竭心脏由失代偿状态向代偿状态转化,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胞凋亡 燧心胶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