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脏邪还腑”说论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诊疗思路 被引量:2
1
作者 索秋实 李鹏飞 +1 位作者 曲春成 李冀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臌胀”等病范畴,是肝硬化患者进入失代偿期的标志,通常采用限制钠盐摄入、利尿、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抽水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此类方法虽多可即时见效,但亦有短期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的不足。“脏邪还腑”之旨即...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臌胀”等病范畴,是肝硬化患者进入失代偿期的标志,通常采用限制钠盐摄入、利尿、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抽水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此类方法虽多可即时见效,但亦有短期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的不足。“脏邪还腑”之旨即以通腑之法,助脏祛邪。本文从肝硬化腹水的病理基础出发,认为此病以肝为主,临证之时遵循“脏邪还腑”理论,泻腑以助肝平,培土以健脾胃,养护肝体,调畅气机,缓消癥积。笔者解析“脏邪还腑”说之论,列举依此说之临证方药运用,综述古今医家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之认识,阐释本团队对此病临证用药特点。通过“脏邪还腑”理论组方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医案一则,展示遣药组方之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邪还腑 肝硬化腹水 中医诊疗 临证经验 案例分析
下载PDF
股骨头、颈骨髓逆转换1例
2
作者 陈镜旭 张杰 王鸿旭 《中医学》 2025年第1期155-158,共4页
本研究报告了一例股骨头及股骨颈骨髓逆转换的临床案例。该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出股骨头和股骨颈骨髓的异常逆向转变,提示可能存在特殊的病理机制。文章详细探讨了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可能的病因,并回顾了相关文献。通... 本研究报告了一例股骨头及股骨颈骨髓逆转换的临床案例。该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出股骨头和股骨颈骨髓的异常逆向转变,提示可能存在特殊的病理机制。文章详细探讨了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可能的病因,并回顾了相关文献。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骨髓逆转换现象在临床中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诊断和治疗意义。This study reports a clinical case of reversal conversion of the femoral head and neck bone marrow.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bnormal revers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emoral head and neck bone marrow on imaging,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a uniqu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adiological features, and possible etiology of the case in detail, while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analysis of this case provides further insights into the presentation of bone marrow reversal conver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its potenti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逆转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刚 刘旭卓 +4 位作者 刘竹 申意伟 包瑞 王鸿旭 张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 观察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ESW)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 观察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ESW)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ESW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三七活骨丸,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保护素(OPG)水平。结果 对照组有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故剔除。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OP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活骨丸联合ESW对于改善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症状疗效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气滞血瘀证 三七活骨丸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GATA4途径调控内质网应激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大鼠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李鹏飞 刘宏鹏 +3 位作者 李琳琳 曹童 王春龙 王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40-1347,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通过锌指转录因子(GATA4)途径调控内质网应激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8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周7次,连续4周),其余48只大鼠复制SANFH模型,8...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通过锌指转录因子(GATA4)途径调控内质网应激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8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周7次,连续4周),其余48只大鼠复制SANFH模型,8只未建模成功,40只大鼠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GATA 4干扰组、As-Ⅳ组、As-Ⅳ+GATA 4干扰组,每组10只。造模4周开始As-Ⅳ组、As-Ⅳ+GATA 4干扰组分别灌胃40 mg/kg的As-Ⅳ,余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共20 d;GATA4干扰组、As-Ⅳ+GATA4干扰组于造模第1周开始尾静脉注射GATA4干扰载体,1次/周,共4次。比较各组股骨Micro-CT扫描参数、病理学变化、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及股骨头组织中GATA4、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及骨代谢相关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RANK配体(RANKL)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GATA 4干扰组比较,As-Ⅳ+GATA 4干扰组、As-Ⅳ组的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体积分数依次升高,骨小梁分离度依次降低(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股骨头出现严重坏死,GATA 4干扰组股骨头病变情况加重,As-Ⅳ+GATA 4干扰组、As-Ⅳ组大鼠股骨头坏死情况减轻。与GATA 4干扰组比较,As-Ⅳ+GATA 4干扰组、As-Ⅳ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水平、GATA 4、PKM2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血清丙二醛(MDA)水平、RANKL、RANK、CHOP、GRP78、Caspase-12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0.05)。结论As-Ⅳ有助于缓解SANFH大鼠股骨头坏死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激活GATA 4/PKM2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黄芪甲苷 锌指转录因子 内质网应激 机制
下载PDF
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柯 张杰 《中医学》 2024年第8期1988-1993,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LDH)是脊柱慢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腰痛伴有放射性的下肢麻木疼痛,由于病情难以治愈且反复发作,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冲击。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效果不佳,... 腰椎间盘突出(LDH)是脊柱慢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腰痛伴有放射性的下肢麻木疼痛,由于病情难以治愈且反复发作,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冲击。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效果不佳,而且有许多副作用和风险。近年来,中药熏蒸(CMF)治疗逐渐受到了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中药熏蒸治疗是将中药药材研磨成粉末或直接使用饮片,通过加热使药物挥发,通过皮肤吸收或呼吸道吸入,发挥药疗功效。通过对相关文件的梳理,中药熏蒸治疗LDH在疼痛缓解、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项研究表明,中药熏蒸疗法可以缓解LDH患者的疼痛,从而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另一项研究还发现中药熏蒸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脊柱的自愈功能,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正常体位和正常活动能力。因此,治疗LDH的中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和推广价值。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is a common disease of chronic spinal disorders, which is often clinically manifested as low back pain accompanied by radiating numbness and pain in the lower limbs, and it has brought serious impacts on patients’ life and work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curing the condition and its recurrent episodes. Traditional treatments include medication, physiotherapy and surgery, but these methods are ineffective and have many side effects and risks.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CMF) treatment has gradually gained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reatment involves grind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to powder or directly using drinking tablets, volatilising the medicines by heating, and absorbing them through the skin or inhaling them through the respiratory tract to exert the medicinal therapeutic effects. By combing through relevant documents,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reatment for LDH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pain relief, restoration of fun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One study showed that herbal fumigation therapy relieved pain in patients with LDH,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quality of life. In addition, another study also found that herbal fumigation therapy could promote the self-healing function of the spine of patients, which helped to restore their normal position and normal mobility. Theref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LDH has certain potential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缓解 生活质量 恢复功能
下载PDF
丹参酮IIA治疗大骨节病的潜在机制探讨
6
作者 邢颖 丁晓清 +3 位作者 阮涛 赵云舟 徐柯 张杰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4期1504-1509,共6页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 KBD)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病变为主的地方性疾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其发生发展与瘀血密切相关。中药以其价格低廉、疗效安全,属于天然性植物药,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丹参酮IIA (Tanshinone IIA, Tan I...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 KBD)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病变为主的地方性疾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其发生发展与瘀血密切相关。中药以其价格低廉、疗效安全,属于天然性植物药,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丹参酮IIA (Tanshinone IIA, Tan IIA)是中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保护软骨细胞外基质(ECM)、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多种痹症有效,目前尚未有丹参酮IIA应用于大骨节病的研究,本文探讨了丹参酮IIA可能应用于大骨节病的潜在机制,以期为大骨节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Kashin-Beck disease (KBD) is a regional disease primarily characterized by articular cartilage lesions. It falls under the category of “bi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blood stasi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known for its low cost and safe efficacy, is increasingly gaining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as a natural plant-based remedy. Tanshinone IIA (Tan IIA),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in the Chinese herb Danshen, possesses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protects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of chondrocytes, prevents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inhibits thrombus formation, among other effects. It has been effective against various types of bi syndrome. To date, there has been no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nshinone IIA in the treatment of Kashin-Beck diseas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by which Tanshinone IIA could be applied to Kashin-Beck disease,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new perspectives for its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丹参酮IIA 痹症 探讨
下载PDF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志刚 鲁海燕 +4 位作者 刘竹 王鸿旭 刘旭卓 赵娜 张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7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ONFH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Mulligan动态关节松... 目的探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ONFH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照组(冲击波),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屈曲、内旋、外旋、内收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治疗ONFH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对于血液流度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髋关节活动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任婷 李宏玉 +5 位作者 张春艳 朱路文 唐强 王鸿旭 李志刚 李保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2期138-141,146,共5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2~10岁的孤独症患儿72例,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组程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1∶1∶1分配到...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2~10岁的孤独症患儿72例,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组程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1∶1∶1分配到结合组、感知训练组和头针组,各24例。结合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感知训练组采用听觉、触觉、本体感觉及知觉训练治疗,头针组采用于氏七区划分法进行功能区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结果整体分析发现:CARS、ABC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三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三组治疗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合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感知训练组与头针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较单纯感知觉训练及单纯头穴丛刺治疗孤独症患儿的效果显著,更有利于孤独症患儿的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感知觉 头穴丛刺 行为 障碍
下载PDF
头穴丛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任婷 王鸿旭 +3 位作者 李宏玉 王雪 朱路文 唐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122-125,139,共5页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进行分析,探究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进行分析,探究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头穴丛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干预前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I)和积分肌电值(IEMG)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因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为30例。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M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FMA、BI评分明显升高,其中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肱二头肌、股直肌IEMG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肱三头肌、股二头肌IEMG均增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康复训练 痉挛 偏瘫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熥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明远 张杰 +1 位作者 赵永玲 王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熥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熥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熥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熥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洛芬待因片联合麝香壮骨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熥药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凝症 熥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李志刚 胡海 +1 位作者 王春龙 刘泽霖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201-5205,共5页
目的探究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气滞血瘀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老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七活骨丸联合治疗,... 目的探究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气滞血瘀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老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七活骨丸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坏死体积,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髋关节活动度(屈髋度、内旋加外旋度、内收加外展度)、股骨头微血流灌注指标〔达峰时间(TTP)、造影增强强度(EI)、衰减斜率(DS)、平均渡越时间(MTT)〕、股骨头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CTx)、N-端骨钙素(MID)、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ⅠNP)〕、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坏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小板黏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屈髋度、内旋加外旋度及内收加外展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TP、MT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DS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股骨头骨密度及血清β-CTx、N-MID、T-PⅠ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活骨丸与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老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气滞血瘀证),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局部血液灌注,并能改善骨代谢,降低局部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气滞血瘀证 三七活骨丸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