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NADP-ME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李思琪 迪娜尔·叶尔兰 +5 位作者 周婉婷 汪曼 李佳佳 刘大丽 兴旺 常广玉 《中国糖料》 2021年第4期17-25,共9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苹果酸酶(NADP-malic enzyme,NADP-ME)由小基因家族编码,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筛选甜菜NADP-ME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本研究对该家族成员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苹果酸酶(NADP-malic enzyme,NADP-ME)由小基因家族编码,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筛选甜菜NADP-ME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本研究对该家族成员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甜菜基因组共有5个NADPME基因,基因长度介于6537 bp~19759 bp,并且所有BvNADP-ME均为亲水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质膜、内质网和细胞核上,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不属于跨膜蛋白。除BvNADP-ME5外,其它家族成员均为酸性蛋白质;其中BvNADP-ME2、3、4皆为不稳定蛋白;导肽分析表明BvNADP-ME3含有叶绿体转运肽,BvNADP-ME4、5均含有线粒体靶向肽。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BvNADP-ME5、2、1主要分布在1、2、8号染色体上。蛋白二三级结构预测具有相似的特征,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BvNADP-MEs的主要结构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vNADP-MEs可分为6个亚组(I~VI),其中甜菜与菠菜NADP-ME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藜麦,最远是拟南芥。蛋白质保守基序分析表明甜菜NADP-ME家族蛋白包含14个基序,其中Motif4、Motif6、7、8和Motif11、12可能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结合有关。分析BvNADP-ME基因家族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显示各成员启动子均含有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本研究对5个BvNADP-ME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甜菜NADP-ME基因功能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分子抗性育种以及提高甜菜的品质和产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NADP-M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逆境防御
下载PDF
红甜菜提取物及甜菜红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锦霞 郭萌萌 +5 位作者 刘亚昕 闫桦 孙思琦 王秋红 兴旺 刘大丽 《中国糖料》 2021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了探究和分析红甜菜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本研究以红甜菜块根为试验材料,通过酶标仪-微孔板建立了3种微量FRAP、DPPH和ABTS体系,来评价红甜菜水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甜菜水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A... 为了探究和分析红甜菜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本研究以红甜菜块根为试验材料,通过酶标仪-微孔板建立了3种微量FRAP、DPPH和ABTS体系,来评价红甜菜水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甜菜水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最高清除率分别达91.92%和83.79%。通过国标法提取并测定红甜菜块根中甜菜红素含量,约为2.53%。对甜菜红素含量与以上3个抗氧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5~0.995,证明甜菜红素是红甜菜中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研究红甜菜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深度开发和利用红甜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甜菜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甜菜红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抗褐斑病甜菜种质资源和生防菌株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可璇 王录红 +2 位作者 李王胜 兴旺 谭文勃 《中国糖料》 2023年第2期68-74,共7页
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甜菜褐斑病的发生给甜菜产业带来巨大的危害。为研究防治褐斑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抗褐斑病甜菜种质资源和生物防治菌株进行筛选。通过分析接种甜菜尾孢菌后的发病开始时间和叶片比值发现,种质资源‘780041B/... 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甜菜褐斑病的发生给甜菜产业带来巨大的危害。为研究防治褐斑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抗褐斑病甜菜种质资源和生物防治菌株进行筛选。通过分析接种甜菜尾孢菌后的发病开始时间和叶片比值发现,种质资源‘780041B/2丰’、‘780020A/优’、‘780016A优’和‘780016B/12优’对甜菜尾孢菌HL001抗性较强;种质资源‘780016A优’、‘780016B/12优’、‘7412丰’、‘Polanwice-p’、‘N98113’、‘H735A’和‘bopa0237丰’对NM001抗性较强;种质资源‘N98102’、‘7412丰’和‘780016A优’对XJ001抗性较强。‘780016A优’对3株甜菜尾孢菌均具有较强抗性。绿僵菌001对3株甜菜尾孢菌的抑菌半径为0.97~1.33 cm,抑菌率为20.27%~26.31%;绿僵菌002对3株甜菜尾孢菌的抑菌半径为1.37~1.63 cm,抑菌率为28.63%~32.60%。绿僵菌002对3株甜菜尾孢菌的拮抗效果优于绿僵菌001。本研究为甜菜抗褐斑病遗传育种和褐斑病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褐斑病抗性 种质资源 生物防治 甜菜尾孢菌 绿僵菌
下载PDF
甜菜褐斑病菌分离培养及病程分子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录红 周翔 +2 位作者 李王胜 兴旺 谭文勃 《中国糖料》 2022年第1期60-63,共4页
为了进行分子辅助抗病育种的相关研究,需建立甜菜生尾孢菌的产孢和发病条件。将分离纯化的甜菜生尾孢菌HL001在西红柿培养基上使用涂抹方法接种,经25℃光照培养72 h可以得到大量分生孢子。用孢子悬浮液喷洒接种健康甜菜叶片,温度28℃、... 为了进行分子辅助抗病育种的相关研究,需建立甜菜生尾孢菌的产孢和发病条件。将分离纯化的甜菜生尾孢菌HL001在西红柿培养基上使用涂抹方法接种,经25℃光照培养72 h可以得到大量分生孢子。用孢子悬浮液喷洒接种健康甜菜叶片,温度28℃、湿度90%,光照培养72 h转入常规培养,接种10 d后叶片开始发病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植株。本研究得到了有关甜菜生尾孢菌产孢和甜菜褐斑病发病的具体条件,对研究甜菜褐斑病抗性基因和甜菜对病原的免疫反应机理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褐斑病 甜菜生尾孢菌 分离 培养 分子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