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阿魏酸酯酶性质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双双 赵辉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75-80,共6页
阿魏酸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抑菌消炎等生理功能,阿魏酸酯酶可以使阿魏酸甲酯、低聚糖阿魏酸酯等以酯键结合的阿魏酸游离出来,同时将香豆酸等抗氧化活性物质水解释放,在食品及医药等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微生物发酵产阿魏酸... 阿魏酸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抑菌消炎等生理功能,阿魏酸酯酶可以使阿魏酸甲酯、低聚糖阿魏酸酯等以酯键结合的阿魏酸游离出来,同时将香豆酸等抗氧化活性物质水解释放,在食品及医药等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微生物发酵产阿魏酸酯酶及其理化性质、结构、分类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不同来源的阿魏酸酯酶基因克隆及阿魏酸酯酶在食品和医药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阿魏酸酯酶 外源表达
下载PDF
微生物源脂肽的生物合成和分子调控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伟 李英 杜春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30-1639,共10页
微生物源脂肽具有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农业生物防治、临床医疗、环境治理等多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低产量一直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瓶颈。深入了解脂肽合成的关键因素和调控策略对于提高其... 微生物源脂肽具有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农业生物防治、临床医疗、环境治理等多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低产量一直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瓶颈。深入了解脂肽合成的关键因素和调控策略对于提高其产量和纯度至关重要。本文概括了3大家族脂肽surfactin、fengycin和iturin的结构、功能及应用前景,介绍了NRPS和NRPS-PKS两种合成系统的结构域和功能,阐释了脂肽生物合成过程中侧链脂肪酸的合成、脂肪酸的活化及与氨基酸的连接、肽链的延伸和环化三个阶段的模块组装和酶催化活动,以及三大家族脂肽合成操纵子开放阅读框的组成;总结了导入或缺失关键基因、定点突变、模块替换、强启动子替换、修饰前体路径等多种遗传操作对脂肽产量的影响,以及群体感应肽信息素、sigma因子等全局调控因子对脂肽合成基因表达的调节。指出利用多组学联用深入探讨脂肽合成的全局分子调控机制和加强结构域蛋白互作和分子动力学研究是提高脂肽产量和纯度以及创造新脂肽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利用基因组装和编辑等合成生物学方法及代谢工程技术提高脂肽产量和挖掘新型脂肽靶向性的可能途径,为推进脂肽的生产和应用进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肽 模块结构域 操纵子 阅读框 肽信息素
原文传递
基于木脂素生物合成的内生菌发酵五味子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哲祥 刘玉洁 +1 位作者 刘松梅 郑春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内生菌发酵法高效生产五味子木脂素成分,通过HPLC法,以4种木脂素成分为对照,筛选出能够提高五味子木脂素的发酵菌株,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发酵五味子中4种主要木脂素成分,并对发酵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采用内生菌发酵法高效生产五味子木脂素成分,通过HPLC法,以4种木脂素成分为对照,筛选出能够提高五味子木脂素的发酵菌株,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发酵五味子中4种主要木脂素成分,并对发酵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WJ1能显著提高发酵五味子样品中4种主要木脂素成分,采用柱层析法可分别得到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经鉴定发酵菌株WJ1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上述研究为生产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 内生菌 发酵
下载PDF
贝莱斯芽胞杆菌次生抗生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冰 杜春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2-512,共11页
贝莱斯芽胞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次生抗生物质丰富,具有开发新型生物防治剂制剂的潜力。其基因组含有多种抗生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如表面活性素、丰原素、杆菌霉素D等脂肽类化合物,杆菌烯、大环内酰亚胺、艰难菌素等聚酮类化合物,... 贝莱斯芽胞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次生抗生物质丰富,具有开发新型生物防治剂制剂的潜力。其基因组含有多种抗生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如表面活性素、丰原素、杆菌霉素D等脂肽类化合物,杆菌烯、大环内酰亚胺、艰难菌素等聚酮类化合物,以及杆菌素和杆菌溶素等。除杆菌素以外,贝莱斯芽胞杆菌的绝大部分次生抗生物质依赖4′-磷酸泛酰转移酶(Sfp)途径合成。本文归纳和总结了贝莱斯芽胞杆菌抗生物质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调控机制以及他们在控制植物、动物和人类疾病上的应用,以期为今后利用贝莱斯芽胞杆菌及其代谢产物研发生防制剂或临床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 抗生物质 脂肽类化合物 聚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微藻与其他微生物共培养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畅 平文祥 +1 位作者 葛菁萍 林宜萌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8-530,共13页
化石燃料的挖掘和燃烧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与化石燃料相比,微藻被认为是一种更有前途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含油量高、不占用耕地的特点。尽管微藻被认为是生产第三代生物燃料的最佳生产者之一,但单独培养微藻... 化石燃料的挖掘和燃烧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与化石燃料相比,微藻被认为是一种更有前途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含油量高、不占用耕地的特点。尽管微藻被认为是生产第三代生物燃料的最佳生产者之一,但单独培养微藻容易污染且采收成本高,与化石燃料和传统可再生能源相比缺乏竞争力。利用微藻与其他微生物共培养能够实现自絮凝降低微藻采收成本,而且培养体系不易污染、油脂产率与高价值副产物产量较高。因此,微藻与其他微生物共培养是一种经济、节能、高效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微藻与其他微生物共培养的研究现状、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微藻产油的因素,总结了微藻与其他微生物共培养技术的应用,最后对微藻与其他微生物共培养体系发展的前景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共培养 油脂 生物量 机制 应用
原文传递
自养微生物CO2固定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亚西 张彦龙 +4 位作者 张多英 曾伟民 赵丹丹 雷虹 白也 《生物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391-397,共7页
具有自养代谢能力的微生物将无机碳同化为有机碳,使其他生物无法获得的碳成为全球碳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存生物圈中,卡尔文-本森循环是许多原核生物和所有植物将CO2固定到生物量中的主要代谢机制,然而却忽视了原核生物中的其它5种... 具有自养代谢能力的微生物将无机碳同化为有机碳,使其他生物无法获得的碳成为全球碳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存生物圈中,卡尔文-本森循环是许多原核生物和所有植物将CO2固定到生物量中的主要代谢机制,然而却忽视了原核生物中的其它5种自养代谢途径。对其他自养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这5种途径均以乙酰-Co A为中心将CO2同化为生命所需的有机物。该文从分子水平上系统阐述了六种自养代谢途径的CO2固定机理并对CO2的固定对自然界的作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固定 自养代谢途径 原核微生物 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 铁氧化还原蛋白
原文传递
刺五加叶精油的制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7
作者 李宛儒 关昕 +3 位作者 祁可香 张赫 曾伟民 郑春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157-16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在制备刺五加叶精油方面的得率,并对所提取的精油进行质量分析。以刺五加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提取精油,并利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抑菌和抗氧化活性测试评... 本研究旨在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在制备刺五加叶精油方面的得率,并对所提取的精油进行质量分析。以刺五加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提取精油,并利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抑菌和抗氧化活性测试评估了所提取精油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刺五加精油得率为0.10%,而超临界CO_(2)萃取法得到的刺五加油的得率为0.47%。经GC-MS分析,从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刺五加叶精油中共分离出57种成分,其中35种成分得到了鉴定;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备刺五加叶精油中分离出94种成分,其中57种成分得到了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精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此外,刺五加叶精油也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0.7%,IC_(50)值为3.510±0.175μg/mL。综上所述,刺五加叶精油中含有多种芳香成分,这些芳香成分不仅是刺五加叶精油的风味特性,也显示出多样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刺五加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精油的制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叶 超临界CO_(2)萃取 精油 GC-MS 水蒸气蒸馏法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米曲霉HDF-7产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及其制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昊 于艳颖 +3 位作者 凌宏志 宋刚 平文祥 葛菁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1,共5页
为深入探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产蛋白酶在制酱方面的作用,该研究采用盐析、凝胶过滤法对米曲霉HDF-7产蛋白酶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纯化的米曲霉HDF-7产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水解,分析蛋白质的降解情况及水解产物中氨基酸的含量,... 为深入探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产蛋白酶在制酱方面的作用,该研究采用盐析、凝胶过滤法对米曲霉HDF-7产蛋白酶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纯化的米曲霉HDF-7产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水解,分析蛋白质的降解情况及水解产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同时应用该蛋白酶制作豆酱,并对豆酱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获得米曲霉HDF-7蛋白酶,该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水解后,大豆凝集素、解脂酶及一些球蛋白被水解,且氨基酸含量较酶解前提高18.2%,其中半胱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由纯化的蛋白酶直接加入原料中来代替制曲,所产出的豆酱除粘着性不高,呈现稀态外,其风味和外观与传统豆酱无明显差异,且大大缩短了制酱时间(7 d),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蛋白酶 大豆蛋白 豆酱 酶法
下载PDF
快速溶剂萃取法在灵芝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宇晴 牛雯颖 +1 位作者 刘松梅 郑春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以灵芝子实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系统研究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的工艺条件,同时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灵芝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结果显示: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110℃,提取压力90Pa,提... 以灵芝子实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系统研究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的工艺条件,同时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灵芝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结果显示: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110℃,提取压力90Pa,提取时间20min,循环2次。单糖组成分析表明灵芝多糖中含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063∶1.0000∶2.1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溶剂萃取法 灵芝多糖 工艺优化 单糖组成
下载PDF
不同物理诱变方式对休哈塔假丝酵母产乙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云野 王轶男 +3 位作者 凌宏志 宋刚 平文祥 葛菁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2,共7页
采用不同物理方式(紫外线、He-Ne激光和微波)对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进行诱变,结合致死率、正突变率、乙醇产量等试验,分析不同诱变因子对该菌株发酵木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物理诱变对菌株诱变能力有差别,具有代表性的... 采用不同物理方式(紫外线、He-Ne激光和微波)对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进行诱变,结合致死率、正突变率、乙醇产量等试验,分析不同诱变因子对该菌株发酵木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物理诱变对菌株诱变能力有差别,具有代表性的紫外线突变株(ZW-6)、He-Ne激光突变株(HN-3)及微波突变株(WB-3)的乙醇产量分别为17.44 g/L、18.49 g/L和18.11 g/L,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13.91%、20.77%和18.29%;乙醇得率分别为0.35 g/g、0.38 g/g和0.37 g/g,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13.80%、23.17%和19.50%。与紫外线及微波各诱变菌株相比,He-Ne激光诱变菌株的正突变率高,激光照射10 min时,正突变率高达48.62%;He-Ne激光诱变菌株的木糖利用率、乙醇产量、乙醇得率均提高最多,提高的范围最大,分别较原始菌株提高1.69%~44.77%、13.12%~40.59%、29.73%~47.75%。因此,确定He-Ne激光为最佳物理诱变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哈塔假丝酵母 物理诱变 乙醇产量
下载PDF
东北膜荚黄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活性代谢物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翟李欣 徐慧超 +2 位作者 李伟 郑雪 郑春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5,共7页
研究北芪内生细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旨在深入开发新资源。采用平板分离法从北芪中分离内生细菌,利用滤纸片法测定北芪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以芒柄花素及北芪生药为对照,采用HPLC法分析北芪内生细菌活性代谢物。同时对筛选出的目的菌株... 研究北芪内生细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旨在深入开发新资源。采用平板分离法从北芪中分离内生细菌,利用滤纸片法测定北芪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以芒柄花素及北芪生药为对照,采用HPLC法分析北芪内生细菌活性代谢物。同时对筛选出的目的菌株结合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所得北芪内生细菌中,有31株内生细菌发酵液对11株试验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86.11%。HPLC分析表明,2株内生细菌发酵产物与北芪生药样品在相同保留时间内有相应的色谱峰出现,其中菌株HX8经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北芪内生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内生细菌HX8发酵产生北芪活性成分或类似化合物,这为利用内生菌发酵生产北芪活性成分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活性代谢物
下载PDF
黑木耳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成瑶 曾伟民 +2 位作者 黄东 黄悦 张彦龙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65-472,共8页
黑木耳是常见的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对黑木耳多糖研究较多,对于其他成分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NH 4 ) 2 SO 4 沉淀和亲和层析的方法提取到黑木耳凝集素,对其性质和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黑木耳是常见的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对黑木耳多糖研究较多,对于其他成分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NH 4 ) 2 SO 4 沉淀和亲和层析的方法提取到黑木耳凝集素,对其性质和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黑木耳凝集素耐酸,不耐碱,不具备热稳定性,具有糖特异性;对肺癌(A549)和乳腺癌细胞(MCF-7)都有抑制性。此研究为今后黑木耳凝集素的活性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凝集素 分离纯化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莠去津降解菌泛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娅丽 朱姗姗 +3 位作者 杨峰山 马玉堃 付海燕 刘春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99,共10页
Arthrobacter aurescens TC1和Pseudomonas sp.ADP是目前莠去津降解菌的模式菌株,筛选出Microbacterium sp.HBT4,旨在挖掘这3株不同种属细菌基因组间生物学信息的异同,并预测重要基因。通过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采用DNA小文库制... Arthrobacter aurescens TC1和Pseudomonas sp.ADP是目前莠去津降解菌的模式菌株,筛选出Microbacterium sp.HBT4,旨在挖掘这3株不同种属细菌基因组间生物学信息的异同,并预测重要基因。通过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采用DNA小文库制备和测序技术,进行了泛基因组测序,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基因组组分分析、基因功能注释、基因间变异检测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将分离得到的微杆菌HBT4与模式菌株进行核苷酸组成、共线性及菌株间变异差异分析。得到该菌株基因组大小约为3.53 Mb,预测到菌株HBT4编码基因3 397个、重复序列含量为1.33%、非编码RNA 63个,通用数据库基因功能注释共3 324个,专用数据库基因功能注释共1 149个,通过菌株间差异变异分析发现SNP、Small InDel和水平转移基因,未发现结构变异基因,获得该菌株特有基因中GO注释到的基因在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进程中的数量和比例,从KEGG代谢通路富集图中发现特有基因编码的二氢硫基赖氨酸残基琥珀酰转移酶位于三羧酸循环中α-酮戊二酸和琥珀酰辅酶A的代谢通路之间。获得3个菌株核心基因组与非必需基因组比例分布、系统进化树和共线性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共有基因家族986个、菌株HBT4特有基因家族1 171个。得到的菌株HBT4与两株模式菌株相比,其基因家族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去津 微杆菌属 泛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分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纳米佐剂N-2-HACC/CMCS对鸡新城疫病毒和H9禽流感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志 高远 +3 位作者 舒建洪 孙德君 金政 赵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0-635,共6页
为了评估纳米佐剂N-2-HACC/CMCS在鸡新城疫病毒(NDV)和H9禽流感病毒(AIV)二联灭活疫苗中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N-2-HACC/CMCS为佐剂制备了鸡NDV和AIV二联灭活疫苗(N-2-HACC/CMCS NDV+H9AIV二联灭活疫苗,简称为佐剂二联灭活疫苗),根据现行... 为了评估纳米佐剂N-2-HACC/CMCS在鸡新城疫病毒(NDV)和H9禽流感病毒(AIV)二联灭活疫苗中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N-2-HACC/CMCS为佐剂制备了鸡NDV和AIV二联灭活疫苗(N-2-HACC/CMCS NDV+H9AIV二联灭活疫苗,简称为佐剂二联灭活疫苗),根据现行《中国兽药典》要求对制备的疫苗进行了外观、剂型、稳定性、无菌和安全性的检测后又评价了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即将50只3日龄SPF鸡分为5组,分别为0.2 mL佐剂二联灭活疫苗组、0.2 mL商品二联灭活疫苗组、0.3 mL佐剂二联灭活疫苗组、0.3 mL商品二联灭活疫苗组及空白对照组,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各组鸡血清中的NDV和AIV HI抗体效价以及细胞因子(IFN-γ、IL-2、IL-4)的分泌水平。并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免疫剂量与HI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无论是0.2 mL还是0.3 mL的免疫剂量,佐剂二联灭活疫苗免疫鸡血清中NDV和AIV HI抗体效价均极显著高于商品二联灭活疫苗组鸡(P<0.01);商品二联灭活疫苗免疫鸡产生的NDV和AIV HI抗体效价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而佐剂二联灭活疫苗免疫鸡产生的NDV和AIV HI抗体效价与免疫剂量无相关性;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0.2 mL佐剂二联灭活疫苗和商品二联灭活疫苗免疫鸡血清中的IFN-γ、IL-2、IL-4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各疫苗免疫后7 d和14 d各组鸡血清中的各细胞因子(P<0.01),而免疫后21 d,0.3 mL上述两种二联灭活疫苗免疫鸡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含量与免疫后7 d和14 d相应组鸡的细胞因子含量相比无明显升高,其中免疫0.2 mL佐剂二联灭活疫苗产生的IFN-γ、IL-2、IL-4水平最高。本研究结果首次证实N-2-HACC/CMCS不仅可以提高免疫鸡血清中NDV和AIV HI抗体效价,而且还可以减少疫苗中的抗原用量。本研究为N-2-HACC/CMCS作为疫苗佐剂在NDV和H9 AIV等灭活疫苗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H9亚型禽流感 壳聚糖季铵盐 免疫佐剂 免疫效果
下载PDF
不同产地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肿瘤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房佳敏 曾伟民 张彦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4期120-12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产地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差异,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产地的黄芩对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黄芩样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产地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差异,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产地的黄芩对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黄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黄芩苷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东莒县>甘肃定西>山西运城,汉黄芩苷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甘肃定西>山东莒县>山西运城,黄芩素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东莒县>山西运城>甘肃定西,汉黄芩素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西运城>山东莒县>甘肃定西。综上,黑龙江勃利地区黄芩中的化学成分含量高居于4个产地首位。黄芩提取物对A549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其化学成分含量有关,并呈现剂量依赖。实验结果可为寒地黄芩的开发及合理利用药用资源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HPLC色谱法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壳寡糖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石雪傲 高远 +2 位作者 金政 舒建洪 赵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8-103,共6页
为了探讨在日粮中添加壳寡糖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90只1日龄雄性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200,300,400 mg/kg壳寡糖的基础日粮,试验Ⅳ组饲喂添... 为了探讨在日粮中添加壳寡糖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90只1日龄雄性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200,300,400 mg/kg壳寡糖的基础日粮,试验Ⅳ组饲喂添加200 mg/kg金霉素的基础日粮,每天称量鸡的体重,记录采食量,分别在饲养第21,42天时从各组每个重复的肉鸡中随机挑选3只平均体重相接近的肉鸡,翅静脉采血10 mL,制备血清,然后将鸡处死,采集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和胸肌,并称量免疫器官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试验结束后检测各组肌肉的pH值、肉色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与试验Ⅳ组相比,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GH和IGF-Ⅰ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胸肌的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与试验Ⅳ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胸肌黄度(b^(*))值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可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法氏囊指数(P<0.05);但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试验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试验Ⅲ组可提高21日龄肉鸡血清中IgG含量(P>0.05),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血清中IgM含量(P<0.05),增强了肉鸡的免疫功能。说明日粮中添加200 mg/kg壳寡糖能较好地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而添加400 mg/kg壳寡糖能较好地提高肉鸡的免疫功能,表明壳寡糖具有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肉鸡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产香兰素内生真菌GP20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佳佳 万璐 +2 位作者 尤梦瑶 曾伟民 郑春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49,共6页
以香兰素为对照,采用HPLC法分析内生真菌GP20的活性成分;采用琼脂糖扩散法,对内生真菌GP20进行抑菌活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内生真菌GP20的发酵条件进行优选;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内生真菌GP20进行菌种鉴定。结... 以香兰素为对照,采用HPLC法分析内生真菌GP20的活性成分;采用琼脂糖扩散法,对内生真菌GP20进行抑菌活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内生真菌GP20的发酵条件进行优选;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内生真菌GP20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在内生真菌GP20发酵液中含有香兰素;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对10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明显;经优化,GP20的最佳发酵工艺: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蛋白胨质量浓度为1.0%,初始pH值为7.0,装液量为40%,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7 d,摇床转速为180 r/min;经鉴定,内生真菌GP20为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上述研究表明,内生真菌GP20为香兰素产生菌,该研究为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香兰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发酵条件 鉴定
下载PDF
汉麻叶黄酮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闫佳佳 万璐 +2 位作者 姜硕 许哲祥 郑春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62,共4页
采用TLC法,以7种黄酮成分为对照,分析黑龙江汉麻叶中黄酮成分;同时采用HPLC法对汉麻叶中所含黄酮成分加以确认;并采用抑菌活性实验观察汉麻叶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汉麻叶中含有芦丁、槲皮素、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异牡荆素、... 采用TLC法,以7种黄酮成分为对照,分析黑龙江汉麻叶中黄酮成分;同时采用HPLC法对汉麻叶中所含黄酮成分加以确认;并采用抑菌活性实验观察汉麻叶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汉麻叶中含有芦丁、槲皮素、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异牡荆素、牡荆素和木犀草素等黄酮成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汉麻叶对10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明显。上述研究为开发汉麻叶黄酮成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叶 黄酮 HPLC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HD1.7高密度培养产细菌素Paracin1.7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炎 房保柱 +1 位作者 平文祥 葛菁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4期116-124,共9页
在东北酸菜中发现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1.7发酵液中含有细菌素Paracin1.7,凭借其较广的抑菌谱,有潜力成为新型的食品防腐剂,本研究旨在提高细菌素Paracin1.7的产量。以副干酪乳杆菌HD1.7为出发菌种,利用发酵罐高... 在东北酸菜中发现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1.7发酵液中含有细菌素Paracin1.7,凭借其较广的抑菌谱,有潜力成为新型的食品防腐剂,本研究旨在提高细菌素Paracin1.7的产量。以副干酪乳杆菌HD1.7为出发菌种,利用发酵罐高密度培养进行单因素发酵条件优化和正交试验设计,提高细菌素Paracin1.7的产量。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接种龄为18 h,最佳装液量为2 L/3.7 L,最佳初始pH 5.5,最佳通气量为0 L/min,最佳转速为400 r/min、最佳培养温度为35℃、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发酵液中细菌素Paracin1.7的效价由优化前的863.01±39.77 AU/mL提高到978.46±7.16 AU/mL,是原始的1.13倍,菌体密度达到1010CFU/mL。通过优化发酵条件,能显著提高副干酪乳杆菌HD1.7生物量及细菌素产量,且为设计和改进高密度培养菌体奠定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HD1.7 高密度培养 细菌素Paracin1.7 单因素发酵优化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控制pH值和溶解氧对地衣芽孢杆菌HDYM-04分批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绍波 解鑫 +1 位作者 平文祥 葛菁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26-30,共5页
为了探究地衣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能力,探究在发酵过程中pH值和溶氧水平对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HDYM-04为试验菌株,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表明,控制pH值... 为了探究地衣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能力,探究在发酵过程中pH值和溶氧水平对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HDYM-04为试验菌株,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表明,控制pH值至7.0直至发酵结束,在发酵的初始阶段(12~20 h)效果明显,酶活力水平均处于3200 U/mL以上,同时菌体密度达到5.5以上。其次,控制溶氧在25%左右时,保持菌体的生长状态,酶活力高峰持续时间较长(6~20 h保持在3000 U/mL左右)。因此控制pH值7.0,溶氧在25%左右时,在发酵的初始阶段,有良好的产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地衣芽孢杆菌HDYM-04 pH 溶氧 分批发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