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小波包-特征熵在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1
作者 孙来军 胡晓光 纪延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在详细介绍小波包与特征熵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提出了一种诊断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诊断步骤和分析。该方法首先将断路器基座振动信号进行3层小波包分解,提取第3层各节点重构信号的包络;然后利用正常状态标准... 在详细介绍小波包与特征熵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提出了一种诊断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诊断步骤和分析。该方法首先将断路器基座振动信号进行3层小波包分解,提取第3层各节点重构信号的包络;然后利用正常状态标准信号所得各包络信号的等能量分段方式,实现对应节点待测状态信号包络的时间轴分段,并利用各分段积分能量、按照熵理论提取特征熵向量;最后构造简单的BP神经网络实现特征熵向量的分类。经正常和2种故障状态下高压断路器无负载振动信号测试,证明该方法检测高压断路器故障简单、准确,为断路器的故障诊断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小波包 特征熵 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SVM分类模糊域数据修正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明亮 甄建聚 +1 位作者 孙来军 李江游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5,共5页
在介绍支持向量机(SVM)和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DS证据理论对SVM分类模糊域数据进行分类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VM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对SVM分类输出模糊域的样本使用隶属度函数将SVM的输出距离转换成样本对各状态的... 在介绍支持向量机(SVM)和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DS证据理论对SVM分类模糊域数据进行分类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VM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对SVM分类输出模糊域的样本使用隶属度函数将SVM的输出距离转换成样本对各状态的隶属度;其次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其他传感器信息,对各状态下的隶属度进行适度修正,从而实现该区域数据的重新合理排布;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以验证其诊断性能。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利用断路器操作线圈电流数据,合理修正振动数据分类结果,实现断路器机械故障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DS证据理论 故障诊断 故障分析 分类模糊域 分类 隶属度函数
下载PDF
无模型控制方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薛荆岩 涂磊 韩志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1-534,共4页
无模型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其具有适应性、抗干扰能力、解耦性能和强制稳定能力等一系列优秀的性能。从理论上对这些性能进行分析十分必要,但比较困难,因此,介绍对无模型控制方法某些重要性能通过仿真分析的结果... 无模型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其具有适应性、抗干扰能力、解耦性能和强制稳定能力等一系列优秀的性能。从理论上对这些性能进行分析十分必要,但比较困难,因此,介绍对无模型控制方法某些重要性能通过仿真分析的结果。因为目前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所应用的控制器90%以上是PID调节器,所以仿真采用了与PID调节器相应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的途径。仿真结果说明了无模型控制方法在适应性、抗干扰能力、解耦性能和强制稳定能力等方面都强于PID调节器。另外,对所设计的仿真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控制方法 PID 抗干扰 适应性 强制稳定
下载PDF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高速模糊推理的CPLD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来军 杨国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7-110,共4页
根据传统模糊推理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高速模糊推理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ROM存储器函数变换原理,在同一ROM内实现多种数据和多种类型的模糊变换与运算,利用CPLD器件实现模糊推... 根据传统模糊推理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高速模糊推理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ROM存储器函数变换原理,在同一ROM内实现多种数据和多种类型的模糊变换与运算,利用CPLD器件实现模糊推理过程的协调与控制;将CPLD实现的推理控制与协调机构根据通用性划分为多个子模块,利用通用模块组装的形式搭建整个推理过程,从而将传统的软件模糊推理过程用模块化的硬件实现。实验证实,该方法实现的模糊推理过程设计简单,推理速度也明显高于传统的软件推理,特别适用于基于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小规模CPU所实现的专家系统模糊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LD 故障诊断 模糊推理 专家系统
下载PDF
基于PECVD制备多晶硅薄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晓锋 温殿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51-1154,共4页
基于PECVD以高纯S iH4为气源研究制备多晶硅薄膜,在衬底温度550℃、射频(13.56MHz)电源功率为20W直接沉积获得多晶硅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多个样品薄膜的结晶情况及形貌进行分析,薄膜结晶粒取向均为... 基于PECVD以高纯S iH4为气源研究制备多晶硅薄膜,在衬底温度550℃、射频(13.56MHz)电源功率为20W直接沉积获得多晶硅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多个样品薄膜的结晶情况及形貌进行分析,薄膜结晶粒取向均为<111>、<220>、<311>晶向。对550℃沉积态薄膜在900℃、1100℃时进行高温退火处理,硅衍射峰明显加强。结果表明,退火温度越高,退火时间越长,得到多晶硅薄膜表面晶粒趋于平坦,择优取向为<111>晶向,晶粒也相对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 多晶硅薄膜 晶粒 退火
下载PDF
EPW腐蚀液中制作近似圆形硅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晓锋 温殿忠 +1 位作者 王天琦 任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A期1430-1433,共4页
研究了〈100〉单晶硅在EPW腐蚀液中制作近似圆形硅膜,在EPW腐蚀液中因〈100〉单晶硅腐蚀速率各向异性,在圆形掩膜下很难实现圆形单晶硅膜.基于EPW腐蚀液中〈100〉单晶硅存在严重凸角削角,采用带锯齿(9个、20个、36个)结构的齿轮掩膜图... 研究了〈100〉单晶硅在EPW腐蚀液中制作近似圆形硅膜,在EPW腐蚀液中因〈100〉单晶硅腐蚀速率各向异性,在圆形掩膜下很难实现圆形单晶硅膜.基于EPW腐蚀液中〈100〉单晶硅存在严重凸角削角,采用带锯齿(9个、20个、36个)结构的齿轮掩膜图形腐蚀制作近似圆形硅膜,通过采用SEM观察,随腐蚀时间增加,圆形掩膜EPW腐蚀后硅膜为近似方形,而带有36个锯齿结构的齿轮掩膜腐蚀后硅膜近似圆形.结果表明,利用掩膜锯齿结构在EPW腐蚀液中存在凸角削角现象,能够实现近似圆形硅膜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W腐蚀液 圆形硅膜 凸角削角 各向异性腐蚀 MEMS
下载PDF
基于IA-BP算法的GPS高程拟合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薛荆岩 孙来军 杨国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5,共4页
BP算法是校正GPS高程拟合误差的常用手段,但传统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使测量结果的精度稳定性差。提出一种基于免疫算法(IA)和BP神经网络结合的优化算法,利用IA进行全局搜索,然后,调用BP算法进行局部搜索。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在... BP算法是校正GPS高程拟合误差的常用手段,但传统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使测量结果的精度稳定性差。提出一种基于免疫算法(IA)和BP神经网络结合的优化算法,利用IA进行全局搜索,然后,调用BP算法进行局部搜索。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在训练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时可有效地避免传统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并可保持其高预测精度,收敛速度快,具有寻优的全局性和精确性,进而提高了测量精度,且神经网络的GPS高程拟合误差与标准值间的相对误差均方差小于0.042 2,相对误差均值小于0.047 2,相对误差最大值小于0.05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高程 高程转换 免疫算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先进控制技术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韩志刚 《中外能源》 CAS 2007年第4期98-101,共4页
先进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普遍存在着维护困难、某些基本控制环节不能实现闭环稳定等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的途径。其中之一是采用无模型控制方法。
关键词 先进控制技术 稳定控制 无模型控制方法
下载PDF
基于无差拍控制的PMSM电流预测控制算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连冬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10期38-42,共5页
在传统的离散化矢量控制系统中,由于电流采样和PWM占空比更新等数字延时的存在,限制了PMSM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对电机电流的控制能力。为了提高系统电流环性能拓展其带宽,在同步旋转轴系下,基于无差拍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对电机电流的... 在传统的离散化矢量控制系统中,由于电流采样和PWM占空比更新等数字延时的存在,限制了PMSM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对电机电流的控制能力。为了提高系统电流环性能拓展其带宽,在同步旋转轴系下,基于无差拍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对电机电流的离散化预测控制算法。在理论上消除了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各种数字延时,提高了电机电流的控制能力。最后使用1台750W的永磁同步伺服系统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预测控制算法有效地提高了伺服系统电流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差拍 永磁同步电机 预测控制
下载PDF
用无模型控制方法改善DCS的基础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荆岩 韩志刚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5期519-522,529,共5页
目前大量应用的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应用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基础控制部分的PID控制方法对复杂对象的不适应性。因此,说明了基础控制部分实现闭环稳定控制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无模型控制方法是基础控制部分实现... 目前大量应用的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应用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基础控制部分的PID控制方法对复杂对象的不适应性。因此,说明了基础控制部分实现闭环稳定控制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无模型控制方法是基础控制部分实现闭环稳定控制的好方法。介绍了无模型控制方法在过程控制中成功应用的实例,并提出了把现有DCS改造成基于无模型控制方法的DCS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稳定闭环控制 无模型控制方法
下载PDF
直流磁控溅射Ni_(49.54)Mn_(29.59)Ga_(20.87)磁驱动记忆合金薄膜的XPS研究
11
作者 高来勖 刘超 +3 位作者 高智勇 安旭 蔡伟 赵连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沉积了Ni49.54Mn29.59Ga20.87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薄膜。XRD结果表明,Ni49.54Mn29.59Ga20.87薄膜室温下为5层调制型结构马氏体。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放置于空气中2个月的沉积态薄膜表面吸附少量氧和碳杂...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沉积了Ni49.54Mn29.59Ga20.87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薄膜。XRD结果表明,Ni49.54Mn29.59Ga20.87薄膜室温下为5层调制型结构马氏体。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放置于空气中2个月的沉积态薄膜表面吸附少量氧和碳杂质。随Ar+刻蚀深度的增加,表面C杂质易被剥蚀掉,而部分氧杂质以MnO状态存在;Ni、Mn、Ga元素含量由薄膜表面向内层逐渐增加,化学价由正价向零价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N-GA 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 薄膜 溅射
下载PDF
EWT与GS-SVM在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兵 刘明亮 杨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22-1430,共9页
针对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中振动信号识别的难点,提出了经验小波变换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在k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validation,k-CV)思想下采用网格搜索寻找SVM分类器的最优内部参数。首先通过EWT将原始多分量振动信... 针对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中振动信号识别的难点,提出了经验小波变换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在k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validation,k-CV)思想下采用网格搜索寻找SVM分类器的最优内部参数。首先通过EWT将原始多分量振动信号分解得到一组单分量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al functions,IMF),然后结合希尔伯特变换与信息熵理论计算信号的特征熵向量,最后在训练集上利用GS与k-CV得到最佳SVM分类器,并用测试集评价该分类器,测试集识别率达100%。实验表明,相对于EWT-PSO-SVM、EMD-GS-SVM故障诊断模型,在小样本数据下EWT-GS-SVM具有模型健壮、识别率高、收敛速度快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小波变换 支持向量机 网格搜索 k折交叉验证 粒子群优化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光纤过耦合器结构的温度应变传感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升旭 柳春郁 +2 位作者 冷硕 韩晓鹏 杨九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从微纳光纤耦合的角度,采用单模光纤2×2耦合的方式,利用光纤过耦合设计出一种光纤传感器。通过改变光纤耦合器的拉锥参数使其达到过耦合状态,此时光纤自身的过耦合结构受环境影响导致光波长会对外界的温度和应变变化有较高的响应度... 从微纳光纤耦合的角度,采用单模光纤2×2耦合的方式,利用光纤过耦合设计出一种光纤传感器。通过改变光纤耦合器的拉锥参数使其达到过耦合状态,此时光纤自身的过耦合结构受环境影响导致光波长会对外界的温度和应变变化有较高的响应度,以此来实现对温度和应变的测量。实验中分别拉锥了过耦合长度为22 000μm和22 500μm的光纤过耦合器,并比较了它们的透射谱。温度和应变的传感测试结果表明,波长对温度响应度最低满足104 pm/℃,对应变响应度最低满足-21 pm/μ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传感器 微纳光纤 温度 应变 过耦合器
下载PDF
DCS基础控制方法改进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明友 韩志刚 《中外能源》 CAS 2008年第1期85-89,共5页
指出目前大量应用的DCS因存在的问题而影响了使用效果。说明了基础控制部分实现闭环稳定控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无模型控制方法及其在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丁辛醇装置羰基合成反应器丙烯流量控制中实现闭环稳定控制成功的实例,并提出把... 指出目前大量应用的DCS因存在的问题而影响了使用效果。说明了基础控制部分实现闭环稳定控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无模型控制方法及其在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丁辛醇装置羰基合成反应器丙烯流量控制中实现闭环稳定控制成功的实例,并提出把现有DCS改造成基于无模型控制方法的DCS的建议,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PID控制算法 稳定闭环控制 无模型控制方法 丁辛醇
下载PDF
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H_∞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和丽清 杨松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9-404,共6页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处理方法,针对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分析了系统同时具有鲁棒稳定性能和H∞性能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无记忆的H∞控制器和鲁棒有记忆的H∞控制器,并给出...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处理方法,针对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分析了系统同时具有鲁棒稳定性能和H∞性能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无记忆的H∞控制器和鲁棒有记忆的H∞控制器,并给出了相应的证明,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不确定时滞系统 H∞控制器
下载PDF
密集卷积残差网络的遥感图像融合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毛毛 郭擎 +1 位作者 刘明亮 李安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0-1283,共14页
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通常会引起光谱失真的问题和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忽略充分利用每个卷积层信息的不足,本文结合密集连接卷积网络和残差网络的特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融合网络。该网络通过建立多个密集卷积块来充分利用... 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通常会引起光谱失真的问题和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忽略充分利用每个卷积层信息的不足,本文结合密集连接卷积网络和残差网络的特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融合网络。该网络通过建立多个密集卷积块来充分利用卷积层的分级特征,同时块与块之间通过过渡层加快信息流动,从而最大程度地对特征进行极致利用并提取到丰富的特征。该网络应用残差学习拟合深层特征与浅层特征之间的残差,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实验中利用Gao Fen-1(GF-1)和World View-2/3(WV-2/3)的多光谱图像MS(Multispectral Image)和全色图像PAN(Panchromatic Image)(MS与PAN的空间分辨率之比为4)评估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从视觉效果和定量评估结果两个方面来看,本文方法得到的融合结果要优于所对比的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并且该网络具有鲁棒性,能够泛化到不需要预训练的其他卫星图像。本文方法通过特征的重复利用实现了光谱信息的高保真并提高了空间细节分辨能力,有利于遥感图像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融合 深度学习 密集连接卷积网络 密集卷积块 残差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