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核心区大豆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
1
作者 周长军 吴耀坤 +5 位作者 于吉东 马兰 李建英 刘冰 张必弦 任洪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72-77,共6页
松嫩平原盐碱区是黑龙江省西部传统的大豆主产区,随着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大豆振兴计划”,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实施,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但大豆单产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极大限制了大豆产业... 松嫩平原盐碱区是黑龙江省西部传统的大豆主产区,随着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大豆振兴计划”,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实施,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但大豆单产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极大限制了大豆产业的发展和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阐述松嫩平原盐碱地区大豆生产特点、平均单产和种植面积变化、玉米大豆种植收益比较、主栽品种应用和高效技术创建高产典型,来分析土壤地力条件、品种抗病耐逆性、集约标准化生产、加工附加值低等大豆生产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大豆生产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以指导盐碱地区大豆科学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地 大豆 品种应用 高产典型
下载PDF
新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2
作者 刘洋 韩冰 张丽娜 《黑龙江金融》 2023年第4期80-84,共5页
通过梳理黑龙江省2017—2021年的经济财政发展状况、政府债务概况、债务风险情况、债务信息披露及债务风险监管等相关信息,分析新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下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和风险监管的改进情况。最后,提出新准则实施下黑龙江省... 通过梳理黑龙江省2017—2021年的经济财政发展状况、政府债务概况、债务风险情况、债务信息披露及债务风险监管等相关信息,分析新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下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和风险监管的改进情况。最后,提出新准则实施下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建议。研究得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强化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二是要改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并且加大政府财政监督力度;三是要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绩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风险监管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减氮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长军 李建英 +4 位作者 吴耀坤 于吉东 马兰 李俊 关大伟 《大豆科技》 2021年第5期10-13,共4页
为探究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减氮增效技术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大豆植株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减氮增效的施肥方式,在2021年设置3种不同施肥处理(T1:常规施肥;T2:根瘤菌和包衣剂按1:1混合拌种,氮肥用量较T1减施30%,磷钾肥同T1;... 为探究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减氮增效技术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大豆植株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减氮增效的施肥方式,在2021年设置3种不同施肥处理(T1:常规施肥;T2:根瘤菌和包衣剂按1:1混合拌种,氮肥用量较T1减施30%,磷钾肥同T1;T3:根瘤菌、促生菌、包衣剂按1:1:1混合拌种,氮肥用量较T1减施30%,磷钾肥同T1),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植株盛花期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3处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值最高,T3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T3与T1处理差异显著(P<0.05);T1、T2、T3处理百粒重差异不显著;T3处理产量为2628.9 kg/hm^(2),较T2和T1处理分别增加3.78%、6.70%,T3与T1处理差异显著(P<0.05);产量与单株粒数极显著相关(r=1.00,P<0.01),产量与根瘤鲜干重、单株荚数、百粒重呈正向相关但不显著。因此,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同时氮肥减施30%通过增加单株粒数等性状提高大豆产量,是该地区节本增效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促生菌 减氮增效 显著 相关
下载PDF
黑龙江省春玉米的优化施肥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姬景红 李玉影 +5 位作者 刘双全 佟玉欣 刘颖 张明怡 郑雨 李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8,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OPT)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和效益,提高了植株的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优化施肥处理(OPT)、不施氮肥(O-N)、不施磷肥(O-P)...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OPT)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和效益,提高了植株的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优化施肥处理(OPT)、不施氮肥(O-N)、不施磷肥(O-P)、不施钾肥(O-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的玉米增产率分别为46.10%、9.90%、34.87%、36.74%和36.98%,平均效益增量分别为2363、25、1511、1530和1584元/hm^2。OPT处理较FP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平均增加13.8、2.2和22.0kg/hm^2,玉米增产5.4%,增效779元/hm^2。OFT处理每形成100kg籽粒的养分吸收量为N 1.82kg、P_2O_50.67kg、K_2O 1.52kg,N:P_2O_5:K_2O为2.7:1.0:2.3;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1.84%、15.47%和4&85%;N、P_2O_5、K_2O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是23.86%、7.88%、8.54%;每千克N、P_2O_5、K_2O分别增产玉米14.74、12.75和11.04kg。在供试土壤上施用氮肥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钾肥和磷肥。双城地区农民氮、钾肥用量偏低,磷肥用量过高;宾县地区氮肥用量过高,磷、钾肥用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施肥 春玉米 产量 养分吸收 肥料效益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主栽抗线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志强 田中艳 +6 位作者 周长军 李建英 杨柳 吴耀坤 王明泽 师臣 唐金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437,共4页
采用裂区设计,以黑龙江省主栽的3个抗线品种(抗线4号、6号和8号)为主区,5个密度(20、23、26、29和32万株.hm-2)为副区,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单株产量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以及群体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个密度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 采用裂区设计,以黑龙江省主栽的3个抗线品种(抗线4号、6号和8号)为主区,5个密度(20、23、26、29和32万株.hm-2)为副区,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单株产量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以及群体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个密度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百粒重和单荚粒数无显著影响;而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抗线4号适宜密度是26万株.hm-2,抗线6号适宜密度是23万株.hm-2,抗线8号则表现出较强的耐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大豆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风沙半干旱地区根瘤菌与氮肥耦合大豆高效施肥方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长军 陈井生 +5 位作者 田中艳 李建英 吴耀坤 于吉东 马兰 李泽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2-918,共7页
为探究根瘤菌与氮肥耦合效应对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地区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合理高效的施肥方式,本研究在2018和2019年设置5种不同施肥方式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T3:常规施肥+花期追施尿素;T4:常规施肥+根瘤菌拌种... 为探究根瘤菌与氮肥耦合效应对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地区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合理高效的施肥方式,本研究在2018和2019年设置5种不同施肥方式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T3:常规施肥+花期追施尿素;T4:常规施肥+根瘤菌拌种+花期追施尿素;T5:常规施肥+根瘤菌拌种+花期追施控释尿素),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花期植株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瘤菌与施氮肥耦合效应对大豆花期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根瘤干重、根瘤数量、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的促进作用明显,在2年试验中T4处理大豆花期植株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最高;2018年T5处理大豆花期根瘤干重最高,2019年T4处理最高;2年调查结果都显示T5处理根瘤数量最多;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2年都以T4处理最高,2018年T4处理大豆产量为2686.4kg·hm^-2,较T3和T2处理分别增加6.10%和10.31%,2019年T4处理大豆产量为2798.8kg·hm^-2,较T3和T2处理分别增加10.4%和16.0%。经济效益分析显示,T3、T4和T5处理的大豆产值较T2处理均有所提高,其中T4处理产值最高,达9599.1元·hm^-2,较T2处理提高最多,达611.8元·hm^-2,因此T4处理的常规施肥、根瘤菌拌种配合花期追施尿素是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地区提高大豆产量和农民增收的合理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风沙半干旱地区 根瘤菌 高效施肥 耦合效应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黑龙江大庆大棚葡萄免绑蔓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迪 胡禧熙 +3 位作者 车野 杜志强 徐慧春 白展力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75,共3页
为降低葡萄生产成本,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明创新出一种免立柱篱架及葡萄免绑蔓的栽培管理技术。经过多年试验,该技术成熟可靠,兼具建园成本低、管理省工省力、技术简单易推广等优点,推广潜力巨大。
关键词 大棚葡萄 免立柱 免绑蔓 黑龙江 大庆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磊 谭福忠 +5 位作者 师臣 周长军 郑巍 齐国超 陈刚 于海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6,共6页
为探究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2个玉米材料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关性分析,产量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和穗粗均呈显著正相关;通... 为探究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2个玉米材料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关性分析,产量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和穗粗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偏相关分析,产量与出籽率呈极显著正偏相关,与单穗粒重呈显著正偏相关。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单穗粒重、出籽率、穗行数与产量的复相关系数R=0.965,决定系数R2=0.932,说明此3个性状可以主导93.2%玉米产量的变异,因此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Y=-28.344+0.349X4+0.290X7+63.064X8;在通径分析中单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是出籽率,说明单穗粒重、出籽率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性状。综上,在该区域选择高产玉米品种时,应注重选择出籽率高和单穗粒重较大的杂交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黑龙江地区早春设施果树需重视的几个关键环节
9
作者 胡禧熙 王迪 +8 位作者 徐慧春 杜志强 刘泰 韩冰 刘洋 车野 孙兴荣 张丽娜 王明洁 《果农之友》 2023年第3期14-16,共3页
近年来,黑龙江地区设施果树发展迅速,设施果树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针对黑龙江地区早春(3—4月)设施果树需要重视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本地区的果农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早春 设施果树 关键环节
下载PDF
GGE双标图分析黑龙江省联合体玉米试验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长军 李泽宇 +5 位作者 王迪 车野 韩墨 齐国超 陈刚 于海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5,共5页
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本研究利用GGE双标图法综合评价黑龙江省玉米品系在不同试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良参试品系,同时评价参试地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AF1、PY9属于... 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本研究利用GGE双标图法综合评价黑龙江省玉米品系在不同试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良参试品系,同时评价参试地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AF1、PY9属于高产稳产品系,益农玉10号稳产性强,适宜为对照品种;在9个参试地点分析中,品种AF1在试点明水和依兰,XN1567在试点巴彦和牡丹江,品种ZC99在林甸和富裕适应性较好;试点明水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强;牡丹江和林甸鉴别力较强,代表性稍差;依兰代表性较强但鉴别力一般;富裕鉴别力与代表性都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语言 GGE双标图 玉米 联合体试验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冰 周长军 +5 位作者 顾鑫 吴耀坤 于吉东 田中艳 李建英 马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7-12,共6页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大豆优势种质资源,本研究对60份大豆种质资源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建立大豆种质资源评价模型,并综合评价60份品种资源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通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剔除了与...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大豆优势种质资源,本研究对60份大豆种质资源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建立大豆种质资源评价模型,并综合评价60份品种资源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通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剔除了与其他指标相关关系不大的叶形和花色,其余11个指标浓缩为4个主因子,分别为产量因子、品质因子、高度因子和倒伏因子,并提供了原性状80.92%的信息量;聚类分析将60份大豆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群,其中第Ⅲ、第Ⅳ类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综合表现较好;综合排序结果显示合农144、绥农69、合农65这3个品种表现最好,建议加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相关性 主成分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DTOPSIS法的黑龙江省联合体参试玉米品种(系)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磊 谭福忠 +5 位作者 师臣 周长军 郑巍 张丽娜 金铃 顾鑫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6,共6页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系),本研究对黑龙江省联合体玉米试验的19个品种(系),采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其12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HT53产量与C_(i)值(C_(i)=0.9960)排名皆为第1位,说明HT53无论产...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系),本研究对黑龙江省联合体玉米试验的19个品种(系),采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其12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HT53产量与C_(i)值(C_(i)=0.9960)排名皆为第1位,说明HT53无论产量性状还是其他性状综合表现都较其他参试品种(系)突出;比对照XY696高产的品种(系)HT52、QY81,产量排名分列第4位和第6位且与其C_(i)值排名差异不大,说明HT52、QY81在产量及综合性状上表现优良;低产品种(系)FH18、HY428、HNY8产量排名与其C_(i)值排名相比差异较小,说明这类品种(系)在产量及综合性状上表现较差;具有秃尖短、出籽率较高、抗病性好等优点的品种(系)PY18、PY19,其C_(i)值排名较产量排名上升幅度较大;ND39产量排名第3位,而其C_(i)值排名第16位,因为其抗病、秃尖等性状表现较差。综上,可以看出运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能够客观、科学合理地对联合体参试玉米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玉米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安达市大豆生育期归属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英 吴耀坤 +7 位作者 周长军 田中艳 杨柳 陈井生 马兰 于吉东 杨丽 韩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4,共4页
自然条件下,为了提高黑龙江省西部安达市大豆的应用效率,利用2年时间,以16个北美大豆生育期组(maturity group,MG)标准品种为参照,对本区域推广的主栽大豆品种和区域对照品种共11份进行生育期组划分。结果表明:安达地区只能对Ⅰ组的生... 自然条件下,为了提高黑龙江省西部安达市大豆的应用效率,利用2年时间,以16个北美大豆生育期组(maturity group,MG)标准品种为参照,对本区域推广的主栽大豆品种和区域对照品种共11份进行生育期组划分。结果表明:安达地区只能对Ⅰ组的生育期组进行有效判别,参试的所有品种均在生育期组Ⅰ组的范围内,适宜安达地区的种植和推广。此外,部分生育期标准品种的生育期组发生改变,这可能是与其不同光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西部 大豆 生育期组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大豆植株生物量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长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7-10,共4页
为促进黑龙江省西部风沙盐碱半干旱地区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自育的14个品种(系)的大豆植株花、荚期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产量的关联度(γ=... 为促进黑龙江省西部风沙盐碱半干旱地区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自育的14个品种(系)的大豆植株花、荚期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产量的关联度(γ=0.7390)最大,其次是单株粒数(γ=0.7369)和花期根瘤干重(γ=0.7192);关联度最小的是百粒重(γ=0.5834);其他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都介于0.58~0.69。说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花期根瘤干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百粒重与产量的关系最远,相对于其他性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小。因此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选育高产大豆品种时,应首先注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花期根瘤干重性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产量构成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及黄淮海两个大豆主产区大量发生,一般造成产量损失5%~10%,严重发生地块甚至颗粒无收。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病 黑龙江省 防治 大豆生产 产量损失 主产区 黄淮海 病害
下载PDF
GGE双标图分析黑龙江省甜瓜区域试验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迪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64-68,共5页
为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良甜瓜品种,本试验利用R语言GGE双标图法分析黑龙江省甜瓜区域试验品种的产量数据,综合评价甜瓜品系在不同试验点中产量的稳定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对各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芭苏... 为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良甜瓜品种,本试验利用R语言GGE双标图法分析黑龙江省甜瓜区域试验品种的产量数据,综合评价甜瓜品系在不同试验点中产量的稳定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对各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芭苏2号为高产稳产型甜瓜品种;芭苏1号、龙庆6号为高产不稳产型甜瓜品种;永甜3号、富尔一号为产量中等但稳产性差的甜瓜品种;泽甜卓越为低产稳产型甜瓜品种;试验点肇源县、阿城区、富拉尔基区鉴别力较强,可用于淘汰不稳定的甜瓜品种;富拉尔基区、宁安市、阿城区代表性较强,可用于选择优良甜瓜品种;宁安市鉴别能力较差但代表性较强;北林区鉴别力与代表性都一般;而北安市则鉴别力与代表性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甜瓜 区域试验 鉴别力 代表性
下载PDF
不同分析方法在黑龙江省玉米联合体试验中的应用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长军 《中国种业》 2020年第6期41-45,共5页
为了给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系)提供依据和方法,本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DTOPSIS法和同异分析法对2019年黑龙江省玉米联合体试验的15个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优劣排序,并对4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方差... 为了给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系)提供依据和方法,本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DTOPSIS法和同异分析法对2019年黑龙江省玉米联合体试验的15个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优劣排序,并对4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和同异分析法的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和0.661,相关达极显著水平,与DTOPSIS法显著相关(0.557),说明4种分析方法都能反映玉米品种的优劣表现;方差分析法较其他3种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产量单一性状,综合能力差;在离散程度越大说明分析方法越准确的区分度检验中,区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DTOPSIS法(0.6371)、灰色关联度法(0.2838)、同异分析法(0.2152)、方差分析法(0.0579),由此可以看出本试验条件下DTOPSIS法综合评价效果更适合用来评价玉米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法 DTOPSIS法 同异分析法
下载PDF
黑龙江省联合体试验玉米新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及与环境互作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长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联合体试验玉米新品种性状在不同分析模型下的表现规律,并作出客观合理的综合性评价,本文采用AMMI模型、灰色关联度及主成分分析法对15个玉米品种(系)的14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主成分IPCA1、I... 为了探究联合体试验玉米新品种性状在不同分析模型下的表现规律,并作出客观合理的综合性评价,本文采用AMMI模型、灰色关联度及主成分分析法对15个玉米品种(系)的14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主成分IPCA1、IPCA2、IPCA3累计占比90.49%的互作效应,说明AMMI模型比较透彻地分析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信息;在品种稳定性Di及试点鉴别力参数Dj分析中,品种G1、G3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G15为低产稳产品种,试点E2、E1、E5对品种的分辨力较强;通过品种×地点互作两项表中得出品种G1、G3、G15适应性及稳定性好。综上,结合品种田间产量表现及差异显著性,AMMI分析科学反映加性遗传模型的交互效应,灰色关联度及主成分分析品种多性状比较的优势分析认为,灰色综合评判值Gi分别为0.7574和0.7160,主成分综合得分为0.62和0.58的品种G1、G3,综合性状良好具有可靠的高产、稳定及适应性。G15在各分析方法中排名较低,表示其综合性状差,为低产稳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灰色关联度 稳定性 鉴别力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长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5-22,共8页
为探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新品种培育的效率,以2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1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通径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 为探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新品种培育的效率,以2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1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通径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在1.64%~99.59%;在相关分析中小区产量与单穗粒重(r=0.6641)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粗(r=0.5493)、出籽率(r=0.4362)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中,穗粗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0.4382),其次是株高(0.4285)、出籽率(0.3071);主成分分析显示,将玉米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5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76.57%,其中对产量贡献较大的因子为出籽率(0.784)和单穗粒重(0.733),在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中,QY13综合性状中得分最高,表现突出。综合分析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穗粗、单穗粒重和出籽率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性状,同时应注意其他性状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变异系数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
20
作者 刘冰 刘德福 +3 位作者 冯鹏 周长军 孙兴容 吴耀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为提高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保证菌菇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其生产过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问题。通过广泛地进行生产调研,查阅、收集有关食用菌的生产情况和技术资料,深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调查生产工... 为提高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保证菌菇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其生产过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问题。通过广泛地进行生产调研,查阅、收集有关食用菌的生产情况和技术资料,深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调查生产工艺、流程。同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非耕地棚室食用菌样品进行分析检验,获得实测数据,确定了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和栽培工艺。规范了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菇场要求、栽培工艺、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保鲜和贮藏的相关标准,从而促进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生产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实现菌种生产、技术培训、加工包装、市场销售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耕地棚室 食用菌 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