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野生猕猴桃资源保护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
作者 贾兰虹 张雪岩 +2 位作者 刘丽艳 李希才 孙晓丹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第2期37-40,共4页
野生软枣猕猴桃、狗枣软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是黑龙江省珍贵野生果树资源,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些居群尚保持原始状态,有些已消失。近六十年森林资源不当的采伐和开发,加重了这一野生果树资源消亡,已成为渐危植物。为有效保护利用这... 野生软枣猕猴桃、狗枣软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是黑龙江省珍贵野生果树资源,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些居群尚保持原始状态,有些已消失。近六十年森林资源不当的采伐和开发,加重了这一野生果树资源消亡,已成为渐危植物。为有效保护利用这一天然珍贵资源,开展了分子标记,果实蛋白质组学,原位动态调查,异位种质园保护及天然杂交变异苗木培育等研究,提出次生资源回归山林设想,为这一物种资源可持续发掘利用提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野生猕猴桃 资源保护 利用恢复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扁豆与青贮玉米混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梦 王树林 张瑞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123-126,共4页
为了获得高产、高蛋白的牲畜粗饲料,通过研究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该地区的较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随着龙引扁豆1号密度的增加,其混种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当龙引扁豆1... 为了获得高产、高蛋白的牲畜粗饲料,通过研究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该地区的较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随着龙引扁豆1号密度的增加,其混种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当龙引扁豆1号的种植密度与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均为60 000株·hm-2时,混种生物产量最高,平均为53 359.99和56 933.20kg·hm-2;追施尿素的施用量在300~375kg·hm-2增产显著;通过对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搭配组合筛选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龙引扁豆1号与玉米混种的较优栽培模式,龙引扁豆1号播种密度60 000株·hm-2+施肥(尿素)375kg·hm-2的栽培模式组合混种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组合平均增产1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引扁豆1号 青贮玉米 混种 产量 西部地区
下载PDF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3
作者 刘猷红 唐傲 +6 位作者 董文军 孟英 张喜娟 刘凯 冷春旭 商全玉 来永才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选用1949—2020年育成的寒地粳稻品种200份,分析不同育种阶段寒地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育种阶段的推进,寒地粳稻株高逐渐增加,穗长逐渐变长。2000年以前(旱育稀植育种阶段)穂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高,2000年后... 选用1949—2020年育成的寒地粳稻品种200份,分析不同育种阶段寒地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育种阶段的推进,寒地粳稻株高逐渐增加,穗长逐渐变长。2000年以前(旱育稀植育种阶段)穂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高,2000年后则实粒数与产量相关系数最高。通径分析表明,在2010年前各育种阶段,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而优质高产多抗育种阶段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随着育种阶段的推进,寒地粳稻稻米食味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则呈降低趋势。2000年后各育种阶段,寒地粳稻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长宽比和粒长均值增加。各育种阶段食味值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直链淀粉含量、粒长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育种阶段蛋白质含量直接作用系数最大且起负向效应,而直链淀粉含量起正向效应,在2000年之后,垩白粒率对食味值起负向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育种阶段 农艺性状 演变规律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标一级米水稻品种龙稻18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国华 白良明 +11 位作者 王彤彤 曹良子 周劲松 洛育 夏天舒 张凤鸣 杨光 王雪扬 王荣升 张书利 殷大伟 孙世臣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128,共5页
龙稻18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以东农423为母本,龙稻3为父本,通过创新传统育种方法,历经16年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为黑龙江省首个国标一级米品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种植区域为黑龙... 龙稻18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以东农423为母本,龙稻3为父本,通过创新传统育种方法,历经16年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为黑龙江省首个国标一级米品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种植区域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2019年扩区到第二积温带上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特点,食味品质尤为突出,能够媲美渔昭越光米。在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优质中标排名第1,先后获得首届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品评会特等奖和首届全国优质稻(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金奖,于2019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文介绍了龙稻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龙稻18 优质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直播田杂草药剂系统防控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军韬 李文华 +8 位作者 张国民 王永力 张丽艳 邓凌韦 高洪儒 肖明纲 赵北平 任洋 宫秀杰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本文应用"二封一补"的策略完成黑龙江省水直播田杂草的药剂系统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有效处理中,处理5(25%噁草酮EC+25%丙炔噁草酮OD+10%吡嘧磺隆WP,50%丙草胺EC+33%嗪吡嘧磺隆WG,5%五氟磺草胺OD+30%氰氟草酯OD)防控效果... 本文应用"二封一补"的策略完成黑龙江省水直播田杂草的药剂系统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有效处理中,处理5(25%噁草酮EC+25%丙炔噁草酮OD+10%吡嘧磺隆WP,50%丙草胺EC+33%嗪吡嘧磺隆WG,5%五氟磺草胺OD+30%氰氟草酯OD)防控效果最好,对总杂草的株数相对防效和鲜质量相对防效均为100%,产量也最高,达到7.77 t/hm^(2);处理6(25%噁草酮EC+25%丙炔噁草酮OD+10%吡嘧磺隆WP,50%丙草胺EC+33%嗪吡嘧磺隆WG,5%五氟磺草胺OD+48%灭草松AS)防控效果次之,对总杂草的株相对防效和鲜质量相对防效分别为99.92%和99.74%,产量也较高,达到7.65 t/hm^(2)。此外,从首次出苗率、分蘖动态、株高动态、千粒重和结实率等指标来看,各处理间差别很小,无药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直播 杂草 除草剂 系统防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机械收获减损关键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洪儒 赵北平 张君 《中国稻米》 2020年第3期96-97,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籽粒含水量、收获时间、行驶速度等因素对水稻机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收获时籽粒含水量≥17%和≤15%时均会增加损失率,适宜收获的籽粒含水量为15%~17%;一天之中以7∶00时收获损失率最高,10∶00后收获损失...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籽粒含水量、收获时间、行驶速度等因素对水稻机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收获时籽粒含水量≥17%和≤15%时均会增加损失率,适宜收获的籽粒含水量为15%~17%;一天之中以7∶00时收获损失率最高,10∶00后收获损失率逐渐降低,建议在晴好天气下10∶00后开始收割;收割机以中档速度行驶时收获损失率最低,高档和抵挡均会增加收获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收获 减损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及建议 被引量:8
7
作者 董文军 孟英 +5 位作者 张俊 唐傲 张喜娟 刘猷红 来永才 王玉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79-84,共6页
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为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碳中和现状的基础上,明晰了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全面分析了碳中和面临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一些建议,包括保护利用好黑土资源... 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为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碳中和现状的基础上,明晰了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全面分析了碳中和面临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一些建议,包括保护利用好黑土资源、提出农业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组建碳中和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碳中和的科技支撑力量、尽快制订碳中和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过市场机制激励涉农企业主动减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碳中和 温室气体排放 固碳减排 循环减耗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黑龙江省2010-2019年水稻生产碳中和概况及低碳稻作技术对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文军 张俊 +5 位作者 唐傲 刘猷红 徐英哲 王文龙 来永才 王玉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84-90,共7页
稻田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推动我国寒地水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了解我国寒地稻田系统2010-2019年碳排放及碳中和概况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寒地稻田系统固碳减排的对策,包括选用氮素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 稻田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推动我国寒地水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了解我国寒地稻田系统2010-2019年碳排放及碳中和概况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寒地稻田系统固碳减排的对策,包括选用氮素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适宜的水分管理模式、综合考虑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种类及比例、翻耕和旋耕每年交替的轮耕制度等。并提出今后寒地稻田固碳减排应重点考虑加强寒地稻田温室气体产生、排放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强化寒地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准确估算,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寒地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水稻生产 碳中和 温室气体排放 固碳减排 低碳稻作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生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浅谈 被引量:5
9
作者 冷春旭 王玉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11-13,共3页
水稻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合理利用生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水稻提质增效是当前黑龙江水稻生产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索生态优质高效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概述了黑龙江省水稻栽培发展历史,... 水稻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合理利用生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水稻提质增效是当前黑龙江水稻生产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索生态优质高效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概述了黑龙江省水稻栽培发展历史,提出了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生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策略,为今后黑龙江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优质 高效 水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油大豆脂肪积累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冬伟 王守义 +4 位作者 王淑荣 赵曦 池莉 王立达 曲忠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对齐齐哈尔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高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积累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籽粒脂肪积累也逐渐增加。嫩丰17、嫩丰18、嫩丰119生育期较短,籽粒脂肪积累的最高时期在79-85d;合丰50、... 对齐齐哈尔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高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积累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籽粒脂肪积累也逐渐增加。嫩丰17、嫩丰18、嫩丰119生育期较短,籽粒脂肪积累的最高时期在79-85d;合丰50、合丰47、黑农46、黑农44、黑农41生育期较长,籽粒脂肪积累的最高时期在85-88d。确定大豆成熟后期脂肪积累的最高时期-最佳收获时期,大豆收获期较成熟期拖后10d,脂肪含量通常可降低0.5~1.0个百分点,由此得出适期收获在不改变原有品质的基础上,可提高大豆含油量0.5~1.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脂肪积累 动态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型西瓜露地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云鹤 王喜庆 +7 位作者 闫闻 付永凯 才羿 尤海波 李坤 赵会娟 邓旭红 吕鹏冲 《蔬菜》 2023年第9期72-74,共3页
为实现露地西瓜抢早上市,进而提高种植效益,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目的,结合多年生产实践,选择消费者喜爱的小果型西瓜品种,通过采用双膜覆盖技术进行露地西瓜促早熟栽培,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可提高环境温度5℃左右,满足了早春露地西瓜前期... 为实现露地西瓜抢早上市,进而提高种植效益,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目的,结合多年生产实践,选择消费者喜爱的小果型西瓜品种,通过采用双膜覆盖技术进行露地西瓜促早熟栽培,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可提高环境温度5℃左右,满足了早春露地西瓜前期生长需要的温度,提早了定植时间,从而实现提早上市15~20 d,每667 m^(2)效益增加5000元,现从产地、品种、育苗、施肥、整地、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西瓜 露地 双膜覆盖 栽培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研究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冷春旭 王玉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32-136,共5页
为促进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的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及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的研究概况,阐明了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主要问题,即杂交粳稻产量竞争优势不明显,杂交粳稻配制组合的生态适应范围狭窄,杂交粳稻稻米品质表现不佳,杂交粳稻制种产量... 为促进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的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及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的研究概况,阐明了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主要问题,即杂交粳稻产量竞争优势不明显,杂交粳稻配制组合的生态适应范围狭窄,杂交粳稻稻米品质表现不佳,杂交粳稻制种产量和纯度有待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确定杂交亲本的亲缘关系,采用多熟期亲本双优组合改良杂交粳稻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米质,培育高异交特性不育系提高制种产量,应用分子技术进一步提高杂交粳稻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发展策略 杂种优势 育种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分析
13
作者 张书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9期166-169,共4页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其发展质量备受关注,其中,土壤作为植物、经济作物种植的基础,盐碱化问题的产生,会削弱土壤应用价值,甚至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鉴于此情况,本文将重点围绕黑龙江省水稻盐碱地改良技术加以研究,分析盐碱化治理...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其发展质量备受关注,其中,土壤作为植物、经济作物种植的基础,盐碱化问题的产生,会削弱土壤应用价值,甚至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鉴于此情况,本文将重点围绕黑龙江省水稻盐碱地改良技术加以研究,分析盐碱化治理中的自然条件状况,以找出最恰当的改良技术,为后续强化育种质量,提升环保效益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土壤盐碱化 改良技术
下载PDF
马铃薯延薯4号在黑龙江省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栋承 张丽 +2 位作者 李联国 刘春红 刘昭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172-173,共2页
根据黑龙江省气候及地域特点,概述了马铃薯延薯4号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步骤,对其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延薯4号 无公害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析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祥晓 王倩 +4 位作者 罗生香 何云霞 朱苓华 周永力 黎志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2-2197,共6页
采用7个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77个来自黑龙江省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无毒基因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均有分布,但出现频率不同,其中频率最高的为ACE1,达到61.6%,最低的为Avr1-co39,只有31.6%;来源于不同... 采用7个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77个来自黑龙江省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无毒基因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均有分布,但出现频率不同,其中频率最高的为ACE1,达到61.6%,最低的为Avr1-co39,只有31.6%;来源于不同水稻品种的菌株无毒基因组成不同。采用国际水稻研究所20个已知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对48个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进行毒力分析,与PCR检测无毒基因结果一致。同时,对20个抗病单基因系采用多菌株人工接种发现Pi-9在黑龙江6个地区对稻瘟病菌的抗谱为80%~100%,在育种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毒力频率 抗病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志革 李文枫 +3 位作者 陈立新 毕洪文 黄峰华 吴立成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2,共4页
为了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鉴定,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温室中疑似感染番茄灰霉病的番茄植株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分离并纯化病原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4株病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明确了... 为了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鉴定,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温室中疑似感染番茄灰霉病的番茄植株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分离并纯化病原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4株病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明确了引起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 灰葡萄孢 黑龙江
下载PDF
黑龙江省2025年粮食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宝海 李晓军 +2 位作者 高世伟 吴立成 肖明纲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8期13-20,共8页
分析2011—202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能变化,探究2025年粮食产能约束条件下各作物单产和种植面积优化的可能性,有助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压舱石”的生产规划布局。采用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FGA)与熵权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统计年鉴及网... 分析2011—202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能变化,探究2025年粮食产能约束条件下各作物单产和种植面积优化的可能性,有助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压舱石”的生产规划布局。采用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FGA)与熵权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统计年鉴及网络公开的历史数据,探寻2025年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极值条件下玉米、水稻、大豆作物品种种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仅调整单产的最佳优化方案,需要较2020年增产幅度依次是大豆5.01%、水稻5.00%、玉米3.69%;仅调整面积的最佳优化方案,需要较2020年增加幅度依次是玉米8.34%、水稻3.31%、大豆-0.04%;面积与单产协同调整的最佳优化方案,需要较2020年增加幅度依次是玉米面积7.97%、大豆单产5.01%、水稻面积3.31%、玉米单产2.29%、大豆面积-0.04%、水稻单产-3.67%。通过调整作物种植面积或单产或面积与单产协同的3种假设,均可获取实现粮食产能目标的动态优化方案。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布局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分析 粮食产能 FGA算法 熵权评价 黑龙江省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抗穗颈瘟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军韬 张国民 +5 位作者 张丽艳 邓凌韦 王永力 高洪儒 王南博 宫秀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19,共7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的抗穗颈瘟能力,以69份水稻品种为寄主,210株稻瘟病病菌菌株为接种体,按照积温带通过人工接种方式完成鉴定。结果显示,以抗性频率80.00%为阈值,共筛选到松836、中科804等抗穗颈瘟品种11份。应用联合抗...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的抗穗颈瘟能力,以69份水稻品种为寄主,210株稻瘟病病菌菌株为接种体,按照积温带通过人工接种方式完成鉴定。结果显示,以抗性频率80.00%为阈值,共筛选到松836、中科804等抗穗颈瘟品种11份。应用联合抗病性分析,共预测出中科804&中科发5号、中科发5号&松836等10个组合适合搭配种植。以相似系数0.70为阈值,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及以上品种分别划分为3、2、3个抗性类群;各积温带抗性相似度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中科804和中科发5号、绥粳8和龙粳21、龙粳3047和龙粳3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穗颈瘟 人工接种 抗性频率 联合抗病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2019年新育成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艳敏 闫平 +5 位作者 武洪涛 刘海英 徐振华 张书利 吴立成 杨忠良 《农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5,12,共6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最新水稻品种品质特性及优质米情况,选取2019年新审定的粳稻品种52份,对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胶稠度、食味值等指标进行化验检测。结果表明,二级优质米标准达标率为100%,不同... 为明确黑龙江省最新水稻品种品质特性及优质米情况,选取2019年新审定的粳稻品种52份,对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胶稠度、食味值等指标进行化验检测。结果表明,二级优质米标准达标率为100%,不同积温区水稻品种均表现为垩白米粒率和垩白度变异较大。在品质改良过程中第一积温区需注重提高糙米率和整精米率,第二和第三积温区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有待提高,第四积温区垩白米粒率和垩白度需要降低,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应适当提高。通径分析表明对食味值直接贡献最大的是垩白度,其次是粗蛋白和胶稠度。黑龙江省2019年新审定水稻品种米质优良,为食味值提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审定品种 品质性状 性状分析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不同含水量机械收获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洪儒 赵北平 +4 位作者 张君 马军韬 邓凌韦 张丽艳 王永力 《北方水稻》 CAS 2021年第5期29-31,共3页
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时含水量对水稻各项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在机械收获时含水量不同,均会不同程度影响稻米品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其次是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影响较小的是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 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时含水量对水稻各项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在机械收获时含水量不同,均会不同程度影响稻米品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其次是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影响较小的是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对食味评分几乎无影响。因此,为保证较好的稻米品质,建议在水稻含水量15%~17%时进行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收获 品质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