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USLE模型的黑龙江省2000—2010年土壤保持量评价 被引量:38
1
作者 蒋春丽 张丽娟 +3 位作者 张宏文 姜春艳 于洋 潘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2-649,共8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同时也是东北地区重点生态保护区,黑龙江省土壤保持量的研究对维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黑龙江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降雨、土壤、高程等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运用修订的通用...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同时也是东北地区重点生态保护区,黑龙江省土壤保持量的研究对维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黑龙江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降雨、土壤、高程等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运用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2000—2010年黑龙江省土壤保持量,并对其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黑龙江省土壤保持能力整体增强,土壤保持量增加了5.34%,且除牡丹江和哈尔滨地区外,各行政区的土壤保持量均有所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以森林最多,为3 384.36 t·km-2·a-1,裸地最少,为177.17 t·km-2·a-1,10年来除农田和灌丛外,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能力均增强;2000—2010年黑龙江省高等级土壤保持量比例及低等级转化成高等级土壤保持量的面积都在提高,黑龙江省土壤保持能力10年来趋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量 RUSLE GIS空间分析 土地利用类型 黑龙江省
下载PDF
1960~2010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对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丽娟 于洋 +2 位作者 粟练灵 郝甜甜 郑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2-959,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1960~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采用自然正交分解(EOF)、气候倾向率及Observation Minus Reanalysis(OMR)等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黑龙江省气温的影响。研究发现:(1)1960~2010年黑龙江省耕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依次增加... 基于黑龙江省1960~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采用自然正交分解(EOF)、气候倾向率及Observation Minus Reanalysis(OMR)等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黑龙江省气温的影响。研究发现:(1)1960~2010年黑龙江省耕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依次增加,沼泽、草地和林地依次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区域性较明显,沼泽转变为耕地集中在东部,草地转为耕地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西部,沼泽转为林地和林地转为耕地集中在北部,建设用地增加主要集中在南部;(2)黑龙江省196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年平均气温及各个季节平均气温均产生升高效应,但并不显著,对年气温的影响趋势为0.053℃/10a,贡献率为12.1%;(3)196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气温空间变化异质性,但没有改变气温纬向性空间分布特征;(4)1960~2010年,林地和沼泽的气温影响效应为升温,草地和耕地为降温,但各个季节有所差异,夏季和秋季表现出降温效应,建设用地全年及各个季节均表现出升温效应,冬季最强;林地转耕地、草地转耕地均以升温效应为主,沼泽转耕地为降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气温影响 黑龙江省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空气负离子浓度空间分布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吉祥 杨江宁 张冬有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24-29,共6页
为了探索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选取了331个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进行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研究,根据所测数据,采用3种不同插值方法(普通克里金法、反距离加权法、径向基函数法)对全省331个不同观测点的空... 为了探索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选取了331个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进行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研究,根据所测数据,采用3种不同插值方法(普通克里金法、反距离加权法、径向基函数法)对全省331个不同观测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采用平均误差、误差均方根、平均标准误差、标准平均值、标准均方根误差参数对插值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方法对该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插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空气负离子浓度的Moran’s I指数值为0.36,表明全省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空间自相关性;通过对普通克里金法的4种变异函数模型(环形模型、球面模型、指数模型、高斯模型)对比发现,指数模型的准确度更高,更适合用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插值;265个预测站点和66个验证站点的回归分析显示,3种不同插值方法的预测值和检验值均具有相关性,显著性水平检验R^2结果从大到小分别为为普通克里金法(0.840 33)、径向基函数法(0.803 96)、反距离加权法(0.610 16)。综合对比发现,采用变异函数为指数模型的普通克里金法对黑龙江省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插值结果最优,能够对全省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空间分布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浓度 变异函数 空间插值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农业大市生态旅游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以绥化市绿色农业示范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嘉 常琳娜 高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7-492,共6页
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战略环境评价,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鉴于生态旅游建设在国内外都很薄弱,笔者以绥化市为例,针对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特点,构建了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系统,即:(1)采用清单法进行... 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战略环境评价,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鉴于生态旅游建设在国内外都很薄弱,笔者以绥化市为例,针对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特点,构建了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系统,即:(1)采用清单法进行环境影响识别;(2)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集成的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价;(3)使用承载力分析法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并应用该方法系统对黑龙江省绥化市生态旅游规划进行实证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分量是总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笔者在对黑龙江省绥化市全部旅游规划作实证研究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生态承载力分量是5个分量中的最小值,总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基本上就是由它的大小决定。经过预测,目前绥化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同省内其他旅游资源相比还比较低,同时由于开放方式单一、产品单调,这也是导致旅游资源闲置,生态旅游环境承载量疏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战略环境评价 方法系统 生态环境承载力 绥化市
下载PDF
土地盐碱化研究中的遥感方法应用综述
5
作者 聂诗萌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7期117-117,共1页
针对土地盐碱化研究中的遥感方法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土地盐碱化 遥感 研究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42
6
作者 杨平 张丽娟 +3 位作者 赵艳霞 姜蓝齐 乔赛男 张晓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产区和夏玉米的主产区,同时也是干旱灾害的频发区,因此加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利用黄淮海地区气象数据以及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产区和夏玉米的主产区,同时也是干旱灾害的频发区,因此加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利用黄淮海地区气象数据以及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运用信息扩散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GIS技术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危险性整体偏高,干旱频率均在64.36%以上,高危险性等级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敏感性偏高,高敏感性等级占总面积的20.80%,集中分布于山东省沿海等地;易损性偏低,高、中易损性地区占总面积的22.4%,各省均有少量分布;干旱综合风险偏高,高、中综合风险地区占总面积的68.43%,整个黄淮海地区除安徽省东南部外其他地区风险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干旱灾害 风险评估与区划 黄淮海地区 信息扩散法 层次分析法 灾害风险评估原理
下载PDF
土壤湿度驱动WOFOST模型及其适应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锐 李亚飞 +2 位作者 张丽娟 王建林 王志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271,共9页
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是以日降水量表征降水输入参数,通过推算土壤相对湿度实现作物生长模拟。由于日降水量随机性较大,很难通过控制日降水量实现不同土壤干旱等级情景设置,限制了WOFOST作物生长模型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对作物生长的模拟,也... 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是以日降水量表征降水输入参数,通过推算土壤相对湿度实现作物生长模拟。由于日降水量随机性较大,很难通过控制日降水量实现不同土壤干旱等级情景设置,限制了WOFOST作物生长模型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对作物生长的模拟,也影响了模拟试验的精度。本文提出以土壤相对湿度直接驱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并以Compaq Visual Fortran 6.5为开发平台,采用Fortran语言对WOFOST作物生长模型的源代码进行修改,将驱动模块中的日降水量文件替换为土壤相对湿度驱动文件。以2013年山东省夏津农业气象试验站玉米出苗-拔节期和抽雄-成熟期水分胁迫和整个生育期自然降水处理(对照)的试验数据为例,对修改后的WOFOST作物生长模型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修订后的模型输出的实测鲜叶干重、鲜茎干重、营养器官干重、地上物质总重和叶面积指数等生物量指标均较原模型输出结果,不仅精度明显提高,而且,由于土壤湿度变化较平稳,较容易地实现了不同水分胁迫情景设置,进而实现不同土壤干旱等级条件下玉米生长的模拟,为分析不同程度干旱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确定其生长发育指标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驱动 降水量驱动 WOFOST模型 驱动文件修改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大庆湿地近20年演化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影 王继富 +1 位作者 刘兴土 文波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19-223,共5页
为了进一步查清大庆湿地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现状及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遥感解译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应用法国2007年SPOT5影像和美国Landsat TM5影像数据相结合、现状调查与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等手段和方法,以生态学为基础... 为了进一步查清大庆湿地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现状及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遥感解译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应用法国2007年SPOT5影像和美国Landsat TM5影像数据相结合、现状调查与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等手段和方法,以生态学为基础,对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获得所需年份大庆湿地数据,建立动态度模型,简述了大庆湿地近20年来的演化特征及原因。得出人为因子是威胁湿地的主要因子,从而为有效地保护大庆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可持续性地管理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湿地 RS和GIS 动态度 变化趋势 演化原因
下载PDF
仙鹤湖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清展 臧淑英 +1 位作者 孙丽 李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261-266,共6页
水体是重金属元素的重要载体,其含量高低能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采集仙鹤湖水样品,分析仙鹤湖湖水中Fe、Mn、Pb、Cd、V、Zn、Ni、As、Se、Mo、Ba、Sb1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并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生态危害,旨在为合理... 水体是重金属元素的重要载体,其含量高低能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采集仙鹤湖水样品,分析仙鹤湖湖水中Fe、Mn、Pb、Cd、V、Zn、Ni、As、Se、Mo、Ba、Sb1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并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生态危害,旨在为合理预防和治理仙鹤湖的重金属污染以及仙鹤湖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与"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比,湖水中主要是Pb、Cd、As、Fe、Mn、Mo、V、Ba超标,重金属污染强度总体上是湖外围>内湖。不同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i-As、As-Mo之间呈极显著相关,说明这3种元素污染源可能相同,V-Ba呈显著不相关,说明这2种元素的污染源可能不同,几种污染重金属与胶体矿物元素Fe、Mn间的相关性不大,说明在所调查沉积物中,Fe/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共沉淀或吸附Pb、Cd、V、Zn、Ni、As、Se、Mo、Ba、Sb元素量较少。由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可知,仙鹤湖水已具极强生态危害,各重金属对仙鹤湖生态风险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As>Pb>V>Mn>Ni>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湖 重金属 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下载PDF
克钦湖叶绿素a的高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苗 臧淑英 +1 位作者 那晓东 苏旭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13-317,共5页
水中叶绿素a浓度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最基本的指标,为了监测扎龙湿地克钦湖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利用高光谱地物光谱仪对克钦湖进行了现场光谱测量和同步采样分析,通过分析克钦湖水体反射光谱特征,利用一阶微分法、归一化反射率和反... 水中叶绿素a浓度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最基本的指标,为了监测扎龙湿地克钦湖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利用高光谱地物光谱仪对克钦湖进行了现场光谱测量和同步采样分析,通过分析克钦湖水体反射光谱特征,利用一阶微分法、归一化反射率和反射率比值法分别建立了叶绿素a的遥感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利用697nm一阶微分建立的线性模型,其R^2为0.703;利用归一化反射率建立的模型中,精度最高的是采用604nm反射率的线性模型,R^2为0.794;利用R_(703)/R_(677)反射比建立模型精度进一步提高,R^2为0.879。经过模型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用来实现对克钦湖叶绿素a的定量估算,为今后进行克钦湖叶绿素a遥感反演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反射率 遥感技术 克钦湖
下载PDF
自成骨架型氧化铁沼气脱硫剂性能研究
11
作者 刘硕 韩洪军 欧阳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23-127,共5页
为实现农村沼气的高效安全利用,提高沼气的脱硫效能,对自成骨架型沼气氧化铁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及孔径分析对其脱硫前后的表面形貌、成分、孔隙变化及硫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成骨架型氧化铁脱... 为实现农村沼气的高效安全利用,提高沼气的脱硫效能,对自成骨架型沼气氧化铁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及孔径分析对其脱硫前后的表面形貌、成分、孔隙变化及硫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成骨架型氧化铁脱硫剂其活性铁成份含量提高,在空速800h-1的条件下,其初次硫容可达17.9%,再生硫容可达13.5%,积累硫容超过39%,具有较好脱硫效果,同时高活性铁含量、大比表面积,均匀孔结构均对提高沼气脱硫性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脱硫剂 自成骨架型 沼气脱硫
下载PDF
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殿繁 臧淑英 那晓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8,F0002,共6页
结合TM影像和ENVISAT ASAR(HH/HV)数据,以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在分布式定量提取评价因子(植被类型、生境结构、巢下水深、植被盖度、人为干扰)的基础上,建立HSI模型对丹顶鹤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实测巢址空间分布情... 结合TM影像和ENVISAT ASAR(HH/HV)数据,以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在分布式定量提取评价因子(植被类型、生境结构、巢下水深、植被盖度、人为干扰)的基础上,建立HSI模型对丹顶鹤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实测巢址空间分布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主观专家知识建立的HSI模型得到丹顶鹤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8km2,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65km2,低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85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 403km2,结合实测数据验证,得出高适宜、适宜和低适宜栖息地巢址共占实测巢址的92.86%,不适宜栖息地巢址占7.14%。经检验HSI模型对淡水沼泽湿地典型水禽栖息地的质量评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保护区 适宜性评价 评价因子 HSI
下载PDF
漠河针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单晟烨 齐超 张冬有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5期13-18,共6页
为探明大兴安岭针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选择2012年、2013年的夏、秋2季,于漠河北极村附近分别选取100 m2的樟子松、落叶松林地,测量并分析2处样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季节、测量点位置和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在日变化上的相互关系... 为探明大兴安岭针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选择2012年、2013年的夏、秋2季,于漠河北极村附近分别选取100 m2的樟子松、落叶松林地,测量并分析2处样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季节、测量点位置和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在日变化上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针叶林空气负离子日平均浓度在中午12时达到峰值,为1155个/cm3,在凌晨2时达到谷值,为254个/cm3,夏季针叶林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高于秋季。落叶松林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水平高于樟子松林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林地边缘密度略大于林地中心。通过相关分析,针叶林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空气负离子浓度不仅可以评价空气清洁水平,也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日变化 浓度 樟子松 兴安落叶松 温湿度
下载PDF
基于SuperMap的松嫩平原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圆 臧淑英 李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7期234-238,共5页
当前如何规范科研成果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全面提高成果管理水平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实现信息化和标准化的松嫩平原科研成果管理,在对实验室科研成果管理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结构设计和实现。基于SuperMap Objects... 当前如何规范科研成果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全面提高成果管理水平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实现信息化和标准化的松嫩平原科研成果管理,在对实验室科研成果管理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结构设计和实现。基于SuperMap Objects.NET 6R和SQL Server开发了松嫩平原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成果文件或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管理和统计是非常高效的,对科研成果管理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系统 实验室 科研成果 松嫩平原 SUPERMAP
下载PDF
扎龙湿地叶绿素a浓度的协同克里格插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庆 李苗 臧淑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8期160-164,共5页
研究扎龙湿地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为水环境质量监测提供依据。选取分布在扎龙湿地西北部的克钦湖,中部的仙鹤湖,西南部的南山湖等3个较大的湖为研究区,采用协同克里格方法,以随机抽取的48个采样点的叶绿素a含量数据为目标变... 研究扎龙湿地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为水环境质量监测提供依据。选取分布在扎龙湿地西北部的克钦湖,中部的仙鹤湖,西南部的南山湖等3个较大的湖为研究区,采用协同克里格方法,以随机抽取的48个采样点的叶绿素a含量数据为目标变量,并以这48个采样点的反射率数据为辅助变量,对3个湖水中叶绿素a含量进行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克钦湖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布总体上是南湖比较低,北湖较高,总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增。仙鹤湖的叶绿素a浓度大致趋势是东部偏中心的位置浓度较高。南山湖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总体比较高,西北—西南区域比东北—东南区域高。这与同步的水质采样数据基本一致,反映了3个湖富营养化状态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叶绿素A 协同克里格法 反射率
下载PDF
北极村樟子松与落叶松林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16
作者 汤秋嫄 邢海莹 张冬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3期107-111,共5页
为了揭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林种及相关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笔者于2013年夏、秋两季对北极村地区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负氧离子浓度的观测及研究,通过时间尺度平均值及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北极村地区... 为了揭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林种及相关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笔者于2013年夏、秋两季对北极村地区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负氧离子浓度的观测及研究,通过时间尺度平均值及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北极村地区负氧离子浓度的总体水平以及其与林种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漠河北极村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总体水平处于548~1203个/cm^3,平均值为892个/cm^3,负氧离子浓度大体上与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落叶松样地整体负氧离子水平高于樟子松样地,不同季节对负氧离子浓度也有较大影响。揭示出北极村地区负氧离子浓度与林种、季节以及气象因子之间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浓度 温度 湿度 北极村 樟子松 落叶松
下载PDF
漠河地区不同下垫面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 被引量:6
17
作者 邢海莹 汤秋嫄 张冬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9期101-105,共5页
为研究不同下垫面间空气负离子浓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选取漠河北极村境内针叶林(樟子松)、阔叶林(桦树)、针阔混交林(樟桦混交)、湿地、草地、空地等6种不同下垫面进行对比观测分析。每种下垫面选取1个观测区进行负离子浓度监测,6种下... 为研究不同下垫面间空气负离子浓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选取漠河北极村境内针叶林(樟子松)、阔叶林(桦树)、针阔混交林(樟桦混交)、湿地、草地、空地等6种不同下垫面进行对比观测分析。每种下垫面选取1个观测区进行负离子浓度监测,6种下垫面共6个观测区。实地监测空气负离子浓度,并对实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值。利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下垫面间负离子浓度差异。结果表明:6种不同下垫面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针叶林负离子浓度>针阔混交林负离子浓度>阔叶林负离子浓度>湿地负离子浓度>草地负离子浓度>空地负离子浓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空气质量都达到了最清洁程度,湿地、阔叶林达到了清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空气负离子 漠河 差异
下载PDF
大气污染物SO_2空间相关性的空间集聚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梅 张冬有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56-60,共5页
以东北三省2017年的大气污染物SO_2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局指标(全局Moran指数、Geary系数)、区域型指标(Moran’s I、局部Geary’s C、局部Getis’s G)等,对SO_2的空间聚集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比较两种指标的探测结果。结果表明,在全局型空... 以东北三省2017年的大气污染物SO_2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局指标(全局Moran指数、Geary系数)、区域型指标(Moran’s I、局部Geary’s C、局部Getis’s G)等,对SO_2的空间聚集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比较两种指标的探测结果。结果表明,在全局型空间自相关的分析中,Moran指数、Geary’s C两个指标均表明东北三省SO_2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局部G系数集聚图等均揭示了东北地区36个地级市SO_2的局部空间相关性,即低值集聚区(冷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热点)高值集聚区集中在研究区的西南部;通过对两种指数的分析可发现,在研究区的西南部,营口、大连、铁岭3个地区在Moran指数中为低-高集聚区,黑河为不相关地区,但在局部G系数中,营口、大连、铁岭为热点(高-高集聚),黑河为冷点(低-低集聚区),结合实际情况,对分析SO_2空间相关性来说,Moran指数相对G系数的分析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 空间自相关 全局指标 区域指标 GIS SO2
下载PDF
太阳岛景区水体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泽西 单晟烨 张冬有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52-57,共6页
以太阳岛景区水体负离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类型水体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以及湖水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并对景区内水域空气清洁度进行评价,应用ArcGIS对太阳瀑、太阳湖进行插值分析,应用SPSS对太阳湖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湿度... 以太阳岛景区水体负离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类型水体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以及湖水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并对景区内水域空气清洁度进行评价,应用ArcGIS对太阳瀑、太阳湖进行插值分析,应用SPSS对太阳湖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湿度进行相关性检验和曲线拟合,借助安培空气质量评价指数评价空气清洁度,结果表明:太阳瀑、天鹅湖、湿地园空气清洁度为A级,太阳湖空气清洁度为B级。相关性检验得出太阳湖负离子浓度与温湿度皆呈正相关,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S曲线更适合描述负离子浓度与温度的关系,二次多项式更适合描述负离子浓度与湿度的关系,空气清洁度的评价结果表明:太阳瀑、天鹅湖、湿地园空气清洁度达到了最清洁的标准,太阳湖空气清洁度达到了一般清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空间插值 曲线估计 空气清洁度 等级评价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16年夏季干旱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昊 越昆 那晓东 《内蒙古气象》 2016年第6期10-14,共5页
文章利用呼伦贝尔市域内16个国家级气象站气温、降水数据以及MODIS卫星Terra 1000m分辨率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和温度植被指数法(简称TVDI),对呼伦贝尔市2016年夏季干旱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夏季呼伦贝尔市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其中... 文章利用呼伦贝尔市域内16个国家级气象站气温、降水数据以及MODIS卫星Terra 1000m分辨率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和温度植被指数法(简称TVDI),对呼伦贝尔市2016年夏季干旱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夏季呼伦贝尔市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其中7月极端最高温度较历年同期偏高0.3~7.9℃,降水距平百分率值为-17.3%^-81.6%;8月极端最高温度比历年同期偏高3.2~10.8℃,降水距平百分率值约为-36.3%^-92.6%。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市以及鄂温克旗的高温干旱情况最为严重。从卫星反演的土壤湿度数据可知,呼伦贝尔市西部地区干旱严重,东部地区受灾较轻,其反演结果与降水量分布图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气温 降水 温度植被指数法 干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