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及其光催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秀萍 李秀荣 +1 位作者 赵荣祥 胡亚楠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通过控制溶液的pH为8,确保溶液中碳酸根以碳酸氢根形式存在,通过加热使碳酸氢根分解为碳酸根生成碳酸锌沉淀,碳酸锌煅烧分解为氧化锌。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UV)和红外(IR)光谱对所制... 通过控制溶液的pH为8,确保溶液中碳酸根以碳酸氢根形式存在,通过加热使碳酸氢根分解为碳酸根生成碳酸锌沉淀,碳酸锌煅烧分解为氧化锌。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UV)和红外(IR)光谱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研究氧化锌的光催化性能。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的质量、pH值、双氧水的体积、光催化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L罗丹明B溶液加入24mg催化剂、pH=4、H2O2加入体积为2mL时,130min光催完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沉淀 氧化锌 光催化 罗明丹B 紫外
下载PDF
燃烧法快速合成轻质纳米氧化铈及其脱色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秀萍 赵荣祥 +2 位作者 李秀荣 高霄汉 刘玉明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以硝酸铈为氧化剂,抗坏血酸为燃烧剂,采用燃烧法快速合成纳米氧化铈,并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表征;利用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铈对酸性品红进行脱色实验,考察不同样品、氧化铈的用量、... 以硝酸铈为氧化剂,抗坏血酸为燃烧剂,采用燃烧法快速合成纳米氧化铈,并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表征;利用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铈对酸性品红进行脱色实验,考察不同样品、氧化铈的用量、双氧水用量、离心机转数、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酸性品红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剂选用氧化剂与燃烧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制备的氧化铈,脱色剂用量为0.6 g/L,双氧水用量为20 mL/L,转速为3 000 r/min,脱色温度为7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90 min酸性品红脱为无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铈 燃烧法 脱色
下载PDF
关于α=gtanθ规律的探讨
3
作者 杨志宇 李世博 《中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4,共2页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加强实验和解题训练.如果能在解题过程中探寻一些问题的共性规律,并加以归纳总结,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下面就α=...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加强实验和解题训练.如果能在解题过程中探寻一些问题的共性规律,并加以归纳总结,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下面就α=gtanθ的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素质 中学物理教学 培养 解题过程 归纳总结 能力 解题训练 激发 实验
下载PDF
插图带来的启迪
4
作者 杨志宇 王英华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8期28-29,共2页
为了说明机械波的形成过程,中学物理教科书中配有如图1所示的插图,这些插图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机械波.
关键词 质点 初始振动 平衡位置 传播方向 传播距离 机械波 运动方向 波形图 插图 时刻
下载PDF
解题要反思 反思思什么
5
作者 杨志宇 王英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2年第8期36-38,共3页
所谓解题反思就是对解题过程,解题方法的回顾及再认识,分析建立相应模型,考虑可否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将同类问题归纳总结,概括出解题的一般规律,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 所谓解题反思就是对解题过程,解题方法的回顾及再认识,分析建立相应模型,考虑可否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将同类问题归纳总结,概括出解题的一般规律,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过程 解题反思 解题方法 归纳总结 思维品质 学习习惯 感性认识 同学
下载PDF
“另类”时间 别样求法
6
作者 杨志宇 韩旭东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12期45-46,共2页
在近几年的高考和竞赛题目中,我们经常看见这样一类新题目:求解时间问题.这类问题思维跳跃大,要求学生知识全面,迁移建模能力要强,若想解决此类问题,需对所给题目的信息条件情景进行加工联想,并与原有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类... 在近几年的高考和竞赛题目中,我们经常看见这样一类新题目:求解时间问题.这类问题思维跳跃大,要求学生知识全面,迁移建模能力要强,若想解决此类问题,需对所给题目的信息条件情景进行加工联想,并与原有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类比,从而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进而迁移,创造性的解决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问题 “另类” 求法 学生知识 建模能力 解题方法 物理知识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浅谈以“电容器”为素材的考试命题
7
作者 杨志宇 韩振林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2年第3期43-45,共3页
电容器是一种特殊的电学器件,它可以结合电路,能量,运动,磁场等知识进行命题,所以每年高考都受到青睐,下面笔者就通过几个方面粗浅的谈一下以电容为素材的高考命题.
关键词 考试命题 电容器 素材 高考命题 电学 电路 能量
下载PDF
一种碰撞模型的应用
8
作者 杨志宇 王英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年第12期31-31,32,共2页
模型:如图a所示一个动量为m1v1的小球与一个静止的质量为恍的小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机械能不损失)试分析碰后m1、m2的速度.
关键词 碰撞模型 应用 弹性正碰 机械能 小球 静止 动量
下载PDF
运用教学隐喻 提升课堂效果
9
作者 杨志宇 《物理教学探讨》 2019年第5期8-9,14,共3页
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以及学科要求,需要有对现象、唯像的亲身体验。而能达到这一体验的效果,隐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切合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和举措。物理教师应当主动、积极地应用教学隐喻进行物理教学,从而达... 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以及学科要求,需要有对现象、唯像的亲身体验。而能达到这一体验的效果,隐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切合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和举措。物理教师应当主动、积极地应用教学隐喻进行物理教学,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隐喻 具身化 趣味化 形象化 生活化
下载PDF
电化学中离子交换膜的应用
10
作者 李春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第22期98-100,共3页
离子交换膜能够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能够实现物质的制备,能够治理环境污染,能够实现海水的淡化.离子交换膜能够对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产生影响,能够对电极反应式产生影响,也能对两极溶液质量产生影响.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 应用 电化学 高中化学
下载PDF
水溶液中“三守恒”的应用
11
作者 李春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第10期86-88,共3页
水溶液中"三守恒"问题是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的核心问题,而微粒间的关系又非常微妙,使学生对其理解的不够透彻,导致应用时出现问题。
关键词 三守恒 适用范围 高考链接 高中化学
下载PDF
电磁感应中的两个推论
12
作者 杨志宇 白丽娜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7年第10期27-,共1页
从电磁感应现象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出发,可以导出许多推论,以下两个推论,对于分析、处理电磁学问题很有用处:推论1 在某一过程中,如果穿过回路(线框)的磁通量的变化为△¢,回路总电阻为 R,则Q=△¢/R推论2 在某一过程中,导体受到安培力的... 从电磁感应现象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出发,可以导出许多推论,以下两个推论,对于分析、处理电磁学问题很有用处:推论1 在某一过程中,如果穿过回路(线框)的磁通量的变化为△¢,回路总电阻为 R,则Q=△¢/R推论2 在某一过程中,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强磁场 安培力
下载PDF
解读元素周期律
13
作者 李春文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2年第3期52-53,共2页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可见结构决定性质.那么在元素周期律中都体现了哪些结构和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关键词 元素周期律 周期性变化 元素性质 解读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序数 变化规律 结构
下载PDF
立足“约束”关系,求解“尾速”问题
14
作者 杨志宇 《高中数理化》 2018年第13期72-73,共2页
在研究动力学问题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物理问题:所要研究的物理问题包含着2个独立的物理方程(或物理关系),而这2个独立的物理方程又彼此为对方提供背景条件、约束关系,从而使运动在一定框架内,向某一结果有序进行,最终达到某... 在研究动力学问题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物理问题:所要研究的物理问题包含着2个独立的物理方程(或物理关系),而这2个独立的物理方程又彼此为对方提供背景条件、约束关系,从而使运动在一定框架内,向某一结果有序进行,最终达到某一终极状态.处理此类问题就是要立足于2个物理方程的约束关系,找到联系2个方程的中介量,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最终得到问题的结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命题背景出发,针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问题 求解 动力学问题 终极状态 命题背景 方程
下载PDF
突破“约束”解题有术
15
作者 杨志宇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7年第3期34-35,共2页
很多物理问题中都直接或间接含有“约束”,这些约束的存在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强化了思维的复杂性,给我们解题设置了障碍,然而这些“约束”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倘若我们能找到问题的“约束”并细致分析这些“约束”的条件... 很多物理问题中都直接或间接含有“约束”,这些约束的存在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强化了思维的复杂性,给我们解题设置了障碍,然而这些“约束”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倘若我们能找到问题的“约束”并细致分析这些“约束”的条件背景,缜密研究“约束”的状态过程,以“约束”为出发点,层层推进必然达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 物理问题 事半功倍 复杂性 思维
下载PDF
例谈抽象函数单调性问题的求解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国栋 《中学数学研究》 2006年第7期31-32,共2页
函数的单调性在解答不等式、方程及函数等问题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历年高考试题中常有这方面问题,它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以下对抽象函数单调性加以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函数单调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 单调性问题 抽象函数 高考 不等式 数学 试题解析
下载PDF
谈谈it的模糊含义
17
作者 邹尚操 高连梅 《英语知识》 2006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IT 模糊含义 中学 英语 代词 用法
下载PDF
让学生去说,把鉴赏进行到底
18
作者 马清峰 佟立侠 《新课程学习》 2012年第10期170-170,共1页
“教学相长”,我们不妨字面地理解一回,教的人和学的人相互都有长进,长进是教者在学中得到的,也是学者在教中得到的。以往我们过分地注重教者的尊严、地位,似乎要是老师不讲些什么,说些什么,便没有学问似的,便没有了为师的资本... “教学相长”,我们不妨字面地理解一回,教的人和学的人相互都有长进,长进是教者在学中得到的,也是学者在教中得到的。以往我们过分地注重教者的尊严、地位,似乎要是老师不讲些什么,说些什么,便没有学问似的,便没有了为师的资本,其实不然,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时候所想的问题,所说的答案,真的是我们教者无法预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鉴赏 教学相长 好奇心 老师
下载PDF
二组容易相混的同义词语辨析
19
作者 蒋兴富 王艳荣 《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2003年第3期12-12,共1页
一、specially与especially 这两个词都有“特别”之意,貌似相同,但它们在英文中并不完全相等。specially的意思是forone purpose and no other,即有“专门……”之意,而especially的意思是to an exceptional degree.即有“格外……”... 一、specially与especially 这两个词都有“特别”之意,貌似相同,但它们在英文中并不完全相等。specially的意思是forone purpose and no other,即有“专门……”之意,而especially的意思是to an exceptional degree.即有“格外……”之意。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混词语 同义词语 辨析 高中 英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