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李静 李海霞 +4 位作者 李正华 郭成博 王艳敏 孙培琳 白卉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74-83,共10页
为深入了解丁香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以118份丁香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选取28个质量性状及9个数量性状进行表型调查测定。通过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其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深入了解丁香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以118份丁香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选取28个质量性状及9个数量性状进行表型调查测定。通过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其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8个质量性状有81个变异类型,其中花冠裂片形状、新梢颜色、花序形状等变异范围较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和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1.63和0~0.79,其中花冠裂片形状(H'=1.63,D=0.79)、新梢颜色(H'=1.23,D=0.67)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9个数量性状中,叶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15.78%,花序长度变异系数最大为37.95%;花蕾直径与花蕾长度、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0.833(Sig.<0.01)。聚类分析将118个丁香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约15处分为3类,第Ⅰ类可用于选育花径大及花型紧凑的种质资源,第Ⅱ类可用于选育花型舒展的种质资源,第Ⅲ类可用于选育花序长的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885%。将前2个主成分上贡献较高的性状作为优选性状,选取小花大小因子和叶片大小指标进行相关评价,可提高丁香属种质资源评价和选育鉴定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属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信息指数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蒙古栎种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李海霞 李静 +5 位作者 李正华 郭成博 王艳敏 白卉 郭宁 王昱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为了揭示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引种的25个蒙古栎种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与多样性,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蒙古栎种源的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1)25个种源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 为了揭示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引种的25个蒙古栎种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与多样性,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蒙古栎种源的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1)25个种源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81~1.93,变异系数为13.66%~66.72%。H′最高的为叶长,变异系数最高的为当年生枝条长度。(2)当年生枝条长度与叶片数量、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形指数与叶柄长度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形指数与叶宽、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聚类分析将25个种源分成3类,其中第Ⅲ类叶长、叶宽、叶脉对数、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类(P<0.05)。(4)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3.68%。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得分最高的种源为东方红种源,其次是汪清、新青、临江、穆棱种源,最低的是白石砬子种源。可得结论:引种的25个蒙古栎种源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育种选择潜力大,可为蒙古栎优良种质资源的选育和推广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表型性状 多样性指数 遗传多样性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杏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 李维一 +4 位作者 李春阳 吴磊 赵洪涛 赵宇 王艳敏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2期13-15,18,共4页
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的山杏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喷施脱落酸、6-BA、3-吲哚乙酸、对氨基苯甲酸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系统研究了喷施施用浓度、不同处理时期对山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间接反映其抗寒能力高低。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喷施... 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的山杏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喷施脱落酸、6-BA、3-吲哚乙酸、对氨基苯甲酸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系统研究了喷施施用浓度、不同处理时期对山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间接反映其抗寒能力高低。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喷施生长调节剂比对照抗寒效果显著提高,6-BA对提高山杏叶片抗寒能力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喷施浓度以100 mg/L为佳,9月上旬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生长调节物质 叶绿素荧光参数 抗寒能力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主栽杨树品种的SSR分析及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妍 李立华 +3 位作者 徐宗艺 王艳敏 李静 白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2,38,共10页
以东北地区杨树新品种、良种以及广泛栽培的已知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各无性系进行SSR分析,从分子水平对40个无性系进行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关系分析,利用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制成包含DNA遗传背景、引物信息、扩增产物片段长度等信息丰富且... 以东北地区杨树新品种、良种以及广泛栽培的已知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各无性系进行SSR分析,从分子水平对40个无性系进行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关系分析,利用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制成包含DNA遗传背景、引物信息、扩增产物片段长度等信息丰富且易于获取的二维码,为杨树品种鉴别、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苗木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利用18对引物对40个杨树品种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01个条带,多态性比率达100%,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61个条带。18对引物的产物条带的片段长度处于34~393 bp之间,引物PMGC2030扩增的条带数量最多,引物PN1297275、PMGC2885扩增出的条带数量均最少。构建了40个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开展了各杨树品种遗传相似性分析,各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处于0.48~0.89之间,并绘制了40个杨树品种的聚类分析图。对40个杨树品系进行了二维码设计,内容包括品种名称、遗传背景、拉丁名、品种类型、品种权人、扩增片段数量和长度共7项,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信息共享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SSR分子标记 DNA指纹图谱 种质资源 二维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