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黑龙江省农业气象年景分析
1
作者 季生太 陈莉 +6 位作者 姜丽霞 班晋 王晾晾 殷世平 王萍 纪仰慧 闫平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3期2-4,共3页
基于黑龙江省2024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结合土壤旱涝预测模型、“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立的低温对主要作物生长影响评价模型、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模型,对2024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进行综合分... 基于黑龙江省2024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结合土壤旱涝预测模型、“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立的低温对主要作物生长影响评价模型、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模型,对2024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全省农业生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2024年年景属平丰年(与近5年比较),影响2024年粮食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春播期东部局地内涝和西南部干旱,出苗期西部干旱和东部局地内涝,春季和夏季阶段性低温,夏季局地大风、冰雹、暴雨、内涝和阶段性干旱等灾害,其中暴雨洪涝和低温冷害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年景分析 气象灾害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适宜气象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宫丽娟 吴双 +3 位作者 田宝星 王萍 张志国 李秀芬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1-398,共8页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指标体系,利用黑龙江省26个农业气象站1981-2016年的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逐日气象资料,通过统计方法,设定概率分布<80%为适宜指标界限,确定大豆适宜气象指标,包括根据气候特点和农业气象...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指标体系,利用黑龙江省26个农业气象站1981-2016年的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逐日气象资料,通过统计方法,设定概率分布<80%为适宜指标界限,确定大豆适宜气象指标,包括根据气候特点和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划分的5个区域和全省大豆关键生育期月适宜气象指标,采用分期播种试验设计,探讨大豆发育期气象适宜指标对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月适宜气温和需水指标月变化趋势相似,7月最高,5月和9月最低,适宜日照时数指标5月最高,9月最低;北部地区月适宜气温指标最低,西部地区月需水指标最高,而东部地区月日照指标普遍低于其它地区;比较大豆各发育阶段适宜指标,适宜气温指标在结荚期最高,开花期和鼓粒期次之,出苗期和成熟期最低;适宜需水指标在开花期最高,鼓粒期次之,出苗期最低;适宜日照指标在成熟期最高,开花期次之,结荚期最低;分期播种试验表明,最满足适宜气象指标的播期,大豆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长季 气象指标 适宜指标 生育期
原文传递
2002—2008年黑龙江省杨树烂皮病与气象条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曲辉辉 杨晓强 +3 位作者 李帅 姜丽霞 纪仰慧 朱海霞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4期63-68,共6页
研究杨树烂皮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可为杨树烂皮病预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2—2008年黑龙江省14个代表站点杨树烂皮病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法,研究杨树烂皮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杨... 研究杨树烂皮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可为杨树烂皮病预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2—2008年黑龙江省14个代表站点杨树烂皮病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法,研究杨树烂皮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杨树烂皮病发病率与上年10月至当年4月平均气温、5—9月温湿系数、降水量、降水日数、上年10月和当年3月空气相对湿度、极端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大的天气条件持续时间及平均风速呈正比,与上年10月至当年4月温湿系数、5—9月平均气温、上年12月至当年1月空气相对湿度、极端最低气温及日照时数呈反比。湿润、温凉和冬季冷热骤变的气候环境可以加剧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发展,日照充足和夏季高温对杨树烂皮病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杨树烂皮病 气象因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黑龙江省双鸭山地区土壤相对湿度气象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芳 高永刚 +1 位作者 白鸣祺 南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7期262-266,共5页
为了定量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并对农业旱涝进行定量评估。利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双鸭山地区1994—2007年各旬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土壤相对湿度(10~30cm)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及检验,采用... 为了定量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并对农业旱涝进行定量评估。利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双鸭山地区1994—2007年各旬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土壤相对湿度(10~30cm)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及检验,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CAR),建立了土壤相对湿度气象因子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相对湿度与多项气象因子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蒸发量和旬平均气温,降水量与蒸发量在土壤相对湿度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通过蒸发量起作用;(2)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合理地解释气象因子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也能综合定量地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程度。10~30cm各层土壤相对湿度模拟平均误差为7.2%;20、30、10~30cm土层模拟效果要优于10cm土层;夏季和秋季模拟效果优于春季,但春季5月份作物播种期模拟效果很好,模拟误差为4.4%。模型可为土壤旱涝定量评估及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相对湿度 气象因子 模型 黑龙江 双鸭山
下载PDF
2023年黑龙江省农业气象年景分析
5
作者 王秋京 陈可心 +3 位作者 翟墨 孙丽莉 初征 周宝才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3期5-7,共3页
基于黑龙江省2023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结合土壤旱涝预测模型,对2023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全省农业生产、农民合理安排农... 基于黑龙江省2023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结合土壤旱涝预测模型,对2023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全省农业生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2023年年景属平丰年(与近5年比较),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为春季东部内涝、春播期西南部阶段性干旱、夏季阶段性低温、夏季局地暴雨和内涝、秋季局地早霜冻等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年景分析 气象灾害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翟墨 李秀芬 +2 位作者 刘丹 余兰 曲辉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6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计算大豆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采用M-K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各生育阶段水分盈亏指... 基于黑龙江省6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计算大豆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采用M-K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各生育阶段水分盈亏指数及干旱与洪涝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内有效降水在开花以前主要呈增加趋势,开花及以后主要呈减少趋势;大豆需水量在第三真叶期以前主要呈增加趋势,第三真叶期及以后呈减少趋势,结荚-鼓粒期和鼓粒-成熟期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大豆生长季内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CWSDI)中部偏东地区和最北部地区最高,东部高于西部;开花-结荚期和结荚-鼓粒期CWSDI最低,鼓粒-成熟期最高。洪涝多发于偏北部地区,东部多于西部,出苗-第三真叶期洪涝发生站次最多。干旱发生频次高于洪涝,西部或西南部干旱发生频率高于东部,中部和北部最低,干旱多发生于开花-鼓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水分盈亏指数 干旱 洪涝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热条件与大气环流指数及玉米产量的关系初探
7
作者 姜丽霞 赵放 +6 位作者 李树岭 曹蕾 李永生 张雪梅 孙丽莉 王晾晾 韩俊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43-49,共7页
利用1981—2020年大气环流指数及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选取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和≥10℃积温距平指标作为水热因子,采用数理统计、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以月、季为时间尺度,分析水热条件与大气环流指数及玉米产量的... 利用1981—2020年大气环流指数及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选取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和≥10℃积温距平指标作为水热因子,采用数理统计、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以月、季为时间尺度,分析水热条件与大气环流指数及玉米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8年间,研究区玉米生长季(5—9月)内,欧亚纬向环流指数、北非副高强度指数和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等16个主导因子对水分亏缺指数影响显著(<0.01或<0.05),不同时间主导因子不同,影响贡献存在差异,5月影响贡献最大,7月的最小;亚洲纬向环流指数、欧亚纬向环流指数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等21个主导因子对≥10℃积温距平影响极显著(<0.01),9月影响贡献最大,5月的最小。研究区生长季内,5月、8月水热条件与玉米单产相关不显著,7月、生长季(5—9月)≥10℃积温距平与玉米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0.01),6月、9月和夏季则为双因子与玉米单产相关极显著(<0.01)。构建了5个大气环流指数与玉米单产的统计模型(<0.01),以2019—2020年数据进行验证,引入1个因子(6月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2个因子(6月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和7月北美—北大西洋副高强度指数)的模型对玉米单产估算准确率更高,在81.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指数 水分亏缺指数 ≥10℃积温距平 玉米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
8
作者 曲辉辉 闫平 +2 位作者 王秋京 纪仰慧 于瑛楠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1期11-13,28,共4页
研究旨在开展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以期为大豆生产趋利避害、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黑龙江省83个气象台站30 a逐日气象资料及土地利用类型、海拔等信息,对黑龙江省大豆气候区划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气候区划分为不适宜... 研究旨在开展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以期为大豆生产趋利避害、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黑龙江省83个气象台站30 a逐日气象资料及土地利用类型、海拔等信息,对黑龙江省大豆气候区划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气候区划分为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个等级;不适宜和基本适宜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坡度较大地块及非农业用地,适宜和非常适宜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经验证,区划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黑龙江省大豆实际情况,可为大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精细化气候区划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气象要素 被引量:31
9
作者 姜丽霞 阎平 +5 位作者 王萍 石剑 杨晓强 董杰 韩俊杰 南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分析水稻安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关气象因素及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区冷害的发生状况及干湿条件,在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地区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及品种熟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灾害和... 在分析水稻安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关气象因素及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区冷害的发生状况及干湿条件,在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地区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及品种熟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灾害和气象指标。利用多年气象资料,计算了黑龙江省各地的冷害发生机率及稻田干燥度指数等,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初步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安全生产的区域划分,为水稻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气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安全生产 灾害 气象要素 区域划分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秋京 马国忠 +3 位作者 李宇光 王铭 曲辉辉 吕佳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3-827,共5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订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72~2012年干旱、洪涝、风雹及低温灾害的受灾面积数据、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及四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订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72~2012年干旱、洪涝、风雹及低温灾害的受灾面积数据、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及四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单产数据为样本,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受涝灾影响较严重,受灾比相对较高,而干旱受灾比相对较低;20世纪70、90年代及2000年以后黑龙江省干旱受灾比相对较高,处于较干旱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低温冷害和风雹灾害相对集中的时期,80年代受灾比减弱,但后期出现反弹趋势。1972~2012年黑龙江省农业受灾程度和粮食总产呈波动性变化,受灾严重年份粮食总产基本呈下降趋势,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干旱是影响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及水稻单产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次之;对于玉米和大豆,洪涝的影响略大于干旱;小麦受干旱和低温影响较大,而风雹和洪涝次之。【结论】干旱和洪涝是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根据黑龙江省西旱东涝的特点因地制宜推广减灾技术,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粮食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近年黑龙江省春旱频繁发生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萍 李廷全 +3 位作者 闫平 姜丽霞 石剑 杨晓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5-98,共4页
近年来,黑龙江省春旱连年发生,且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受害程度严重的特点。利用30年来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的降水特征,通过降水、春季湿润系数等分析了近几年的春旱情况,总结了近年春旱发生的特点、时空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 近年来,黑龙江省春旱连年发生,且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受害程度严重的特点。利用30年来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的降水特征,通过降水、春季湿润系数等分析了近几年的春旱情况,总结了近年春旱发生的特点、时空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上减灾、抗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湿润系数 降水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产量预报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姜丽霞 王育光 +1 位作者 孙孟梅 孙玉亭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通过对玉米生长过程的干物质累积曲线进行逐时段的温度和水分订正,建立了黑龙江省玉米气候产量的预测模式,为玉米产量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黑龙江 玉米 产量 预报模式 温度 水分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冬小麦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祖世亨 曲成军 +1 位作者 高英姿 周永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5-87,共3页
根据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冬小麦试种的田间试验及生产调查,结合该省气候历史资料分析得出影响冬小麦安全越冬、返青的5个农业气象指标,即冬季严寒、积雪深度、土壤水分、返青期气温变化及风速大小、春季冻融交替的倒春寒指标,由此计算出... 根据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冬小麦试种的田间试验及生产调查,结合该省气候历史资料分析得出影响冬小麦安全越冬、返青的5个农业气象指标,即冬季严寒、积雪深度、土壤水分、返青期气温变化及风速大小、春季冻融交替的倒春寒指标,由此计算出的气候综合指标值为主,辅以限制性指标进行修正,将该省划分为3个冬小麦气候区,即冬小麦可能种植区、冬小麦风险较大气候区、冬小麦不宜种植气候区,并提出发展该省冬小麦生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候区 区划 小麦 种植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杜春英 李秀芬 +2 位作者 王晨轶 王萍 韩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093-15095,15122,共4页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变暖、水稻种植范围扩大、种植界限北移等事实,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1961-2008年黑龙江省的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突变性检验,并以气候变暖的突变点为时间节点,利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发育期、生物量...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变暖、水稻种植范围扩大、种植界限北移等事实,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1961-2008年黑龙江省的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突变性检验,并以气候变暖的突变点为时间节点,利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发育期、生物量、种植品种、熟型)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重新划分WOFOST模型水稻适宜区,改进原有发育参数,实现了WOFOST模型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模拟中的动态化应用。同时,探讨了利用WOFOST模型进行水稻产量动态预报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时期水稻模拟生物量与实际产量的相关统计模型,实现了WOFOST模型在水稻产量动态预报业务中的应用。通过对1997-2006年历史预报检验和2007-2008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6月30日、7月31日、8月31日水稻历史预报检验单产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6%、93%、94%,预报试验单产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3%、95%、95%;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动态、定量预报,可进行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气候变暖 水稻 动态预报 黑龙江省
下载PDF
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高永刚 张广英 +1 位作者 韩俊杰 姜丽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4,共4页
利用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林区和小兴安岭伊春林区11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研... 利用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林区和小兴安岭伊春林区11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研究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模型模拟值可应用于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对IN、IMN和INMC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实际使用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IMN指数总体应用效果最好,IN指数次之,INMC指数较好,3种指数可在黑龙江省林区大范围推广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考虑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这一因素,可提高INMC指数的应用效果。划分了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应用中相应的森林火险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 火险等级 可燃物含水率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区划细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丽霞 王萍 +2 位作者 南瑞 孙守军 闫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23-528,共6页
文章在分析气象因子与水稻生长发育关系基础上,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的气候形势、地域特征及耕作制度,利用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计算黑龙江省稳定通过18℃的天数、≥10℃积温及稻田干燥度指数等。通过指标对比分析,提出黑龙江省水稻区划... 文章在分析气象因子与水稻生长发育关系基础上,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的气候形势、地域特征及耕作制度,利用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计算黑龙江省稳定通过18℃的天数、≥10℃积温及稻田干燥度指数等。通过指标对比分析,提出黑龙江省水稻区划细划的初步结论,为黑龙江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高产优质农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象因子 稻田干燥度指数 区划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汛期异常降水变化及其与洪涝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姜丽霞 朱海霞 +7 位作者 闫敏慧 闫平 王晾晾 韩俊杰 高明 吕佳佳 纪仰慧 王萍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71-2016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参考国家标准规定大雨、暴雨为异常降水,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主汛期内(6-8月)异常降水的变化特征,并构建了异常降水量与洪涝面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71-2016年间,...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71-2016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参考国家标准规定大雨、暴雨为异常降水,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主汛期内(6-8月)异常降水的变化特征,并构建了异常降水量与洪涝面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71-2016年间,研究区主汛期内异常降水在时间上呈现非连续性发生特征,空间上呈现分散性特征,上述特征在相同时间内暴雨较大雨更为突出,不同时间内6月最显著,而7月异常降水相对集中;研究期间,研究区各站主汛期内异常降水量呈大幅度波动变化,年际间振幅大,相同时间内暴雨事件降水量震荡更强,不同时间内大雨事件主汛期降水量变化最剧烈、暴雨事件7月降水量变化最剧烈。异常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松嫩平原为异常降水多发区域;1971-2016年间,研究区6月异常降水与洪涝相关不显著,主汛期、7月和8月大雨或暴雨事件的降水量均与洪涝面积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异常降水对洪涝面积为正效应影响作用,其中主汛期大雨对洪涝影响最显著,7月大雨、暴雨影响均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汛期 异常降水 洪涝灾害 黑龙江
下载PDF
世界粮食研究模型在黑龙江省作物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高永刚 王育光 +1 位作者 殷世平 Yannick CURNEL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世界粮食研究(WOFOST)模型在黑龙江省四大作物产量预报应用中的参数分区处理方法,运用WOFOST的模拟产量和趋势产量对黑龙江省四大作物产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效果理想、可行,具有理论研究和实...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世界粮食研究(WOFOST)模型在黑龙江省四大作物产量预报应用中的参数分区处理方法,运用WOFOST的模拟产量和趋势产量对黑龙江省四大作物产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效果理想、可行,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克服了只用一组参数在复杂气候区域进行作物产量模拟的局限性,拓宽了WOFOST模型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粮食研究(WOFOST)模型 黑龙江省 作物产量
下载PDF
基于积分回归法黑龙江省作物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海霞 李东明 +3 位作者 王铭 王萍 闫平 李秀芬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3期86-92,共7页
由于积分回归法生物学意义明确,预报效果较好,已成为一种新的作物产量动态预报方法。为了完善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的动态预报方法,提高作物单产的预报准确率,本文利用积分回归方法,随机选取以县为单元的研究对象,开展黑龙江省多种作物积分... 由于积分回归法生物学意义明确,预报效果较好,已成为一种新的作物产量动态预报方法。为了完善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的动态预报方法,提高作物单产的预报准确率,本文利用积分回归方法,随机选取以县为单元的研究对象,开展黑龙江省多种作物积分回归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黑龙江省6月下旬至9月下旬春玉米、大豆和水稻积分回归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均通过了F的显著性检验,作物产量预报的平均差MD和相对误差RE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建立的春玉米、大豆和水稻产量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较好;其中春玉米和水稻产量预报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较高,模型预报的单产与实际单产的一致性较好。通过对2011—2014年黑龙江省作物单产进行试报和检验,发现春玉米、水稻和大豆单产的预报准确率平均为96%、95%和93%;表明积分回归方法对黑龙江省大豆单产预报的适宜性略差,积分回归法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和春玉米单产的预报。基于积分回归法的原理,可以在黑龙江省开展春玉米和水稻单产的动态预报,并继续开展大豆产区积分回归产量动态预报的适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回归法 作物 单产 动态预报
下载PDF
基于Hurst指数的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降水趋势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姜丽霞 王晾晾 +5 位作者 吕佳佳 高明 王萍 王秋京 宫丽娟 赵慧颖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年第2期70-77,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78个气象站197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综合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分析、Hurst指数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5—9月)降水量变化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1971—2016年,黑龙江省生长季、5月、6月降水量存在7 a... 基于黑龙江省78个气象站197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综合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分析、Hurst指数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5—9月)降水量变化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1971—2016年,黑龙江省生长季、5月、6月降水量存在7 a、14 a、7 a左右的主周期,7月、8月、9月降水量存在2 a、3 a、7 a左右的第1主周期及6 a、11 a、21 a左右的第2主周期,各月均存在最近几年降水偏多的趋势;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年际间为波动式振荡变化,7月、8月振荡幅度相对较大。年代际变化总体存在增加—减少—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降水量普遍偏多,2010年以来出现急转升高变化;单站各月Hurst指数均在0.5以上,降水存在比较明显的赫斯特现象;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且以7月最为集中,最近几年降水偏多、7月异常降水集中以及主要流域未来7月降水的持续增加趋势在农业防灾减灾上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时间序列 墨西哥帽小波 HURST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