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件系统与全科医学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崔荣军 张杰 郑学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积件是针对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缺陷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软件,具有形象性、基元性、可积性、通用性等优势,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CAI课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全科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全科医学... 积件是针对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缺陷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软件,具有形象性、基元性、可积性、通用性等优势,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CAI课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全科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全科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与积件系统的契合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件 全科医学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下载PDF
积件系统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崔荣军 李怀慧 孙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积件系统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学员20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积件系统教学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教学效果分析。结果80%的学员认为积件可以提高学... 目的探讨积件系统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学员20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积件系统教学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教学效果分析。结果80%的学员认为积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90%的学员认为能够促进知识的巩固;两组学员比较,学习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积件系统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学学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件 全科医学 教学
下载PDF
Nucleostemin基因特异性RNA干扰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学芝 胡静 +3 位作者 孙卫 刘桂莲 刘晓霓 蔡子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05,22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nucleostemin(NS)基因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阳离子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NS-siRNA表达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采用MTT法测试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NS基因表... 目的探讨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nucleostemin(NS)基因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阳离子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NS-siRNA表达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采用MTT法测试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NS基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组细胞的增殖减慢,24、48、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21%、71.54%、87.47%;NS基因表达量下降,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58.34%),S期细胞减少(20.68%),细胞凋亡率增加(26.85%)。结论RNA干扰技术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株NS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增殖减慢,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凋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NUCLEOSTEMIN 胃癌 细胞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番石榴叶对2型糖尿病大鼠PDX-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荣军 李怀慧 +2 位作者 马山 杨晓霞 郑学芝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5期2372-2373,共2页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水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番石榴叶水煎剂灌胃的2型糖尿病大鼠、以安慰剂灌胃的2型糖尿病大鼠、以及正常大鼠各10只,用RT-PCR法测定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mRNA的表...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水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番石榴叶水煎剂灌胃的2型糖尿病大鼠、以安慰剂灌胃的2型糖尿病大鼠、以及正常大鼠各10只,用RT-PCR法测定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番石榴叶组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表达增加(P<0.05)。结论番石榴叶能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2型耱尿病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旭 王心蕊 +3 位作者 杨旭芳 张丽红 牛云 李玉林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8-462,共5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梯度密度离心法及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hMSC;利用pLEGFP—N1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hMSC(hMSC—EGFP);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E...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梯度密度离心法及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hMSC;利用pLEGFP—N1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hMSC(hMSC—EGFP);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EGFP的免疫表型及分化能力;通过建立BALB/C裸鼠实体瘤模型(分别皮下接种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hMSC—EGFP细胞与MCF-7混悬液)来观察hMSC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检测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hMSC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体外诱导hMSC向内皮细胞分化,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的影响。结果hMSC—EGFP与hMSC形态相似,均呈成纤维细胞样;二者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在条件基质作用下,均能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hMSC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单纯接种MCF-7组肿瘤平均血管密度为5.33±1.42,混悬液组为13.67±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血管是由hMSC植入体内引起的宿主源性血管新生,只有少数血管的内皮细胞是由hMSC植入体内分化而来的;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能够通过其旁分泌作用促进hMSC的生长和迁移;经内皮诱导2周后,hMSC呈CD31阳性;hMSC能促进HUVEC的迁移。结论MSC具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细胞 培养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