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科学院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1
作者 马雪松 隋月梅 王阳 《黑龙江科学》 2014年第11期192-192,191,共2页
黑龙江省科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分院。主要从事应用基础、战略高技术和重点公益的研究,先后取得1 00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1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近些年,黑龙江省科学院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战略,... 黑龙江省科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分院。主要从事应用基础、战略高技术和重点公益的研究,先后取得1 00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1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近些年,黑龙江省科学院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注重专利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科学院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作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科学院 知识产权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持续提升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隋月梅 马雪松 王阳 《黑龙江科学》 2014年第5期30-31,共2页
本文通过对本单位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指出制约创新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现状 提升对策
下载PDF
汇聚科技之力 赋能农业创新——黑龙江省科学院助力全省农业产业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黑龙江粮食》 2020年第6期11-14,共4页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殷殷嘱托,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新兴农业也是国家在龙江的重要产业战略布局之一。民为国基,谷为民命,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殷殷嘱托,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新兴农业也是国家在龙江的重要产业战略布局之一。民为国基,谷为民命,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连续8年位列全国第一,同时也是亚麻、汉麻、甜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食用菌等特色农业方面在全国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总产量 调出量 新兴农业 黑龙江省科学院 农业产业发展 战略布局 食用菌 经济作物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科学院学科创新团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王阳 隋月梅 马雪松 《黑龙江科学》 2014年第7期171-171,共1页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科学院学科创新团队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大学科涵盖面广、各学科良莠不齐、学科专业存在交叉、缺乏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创新团队存在自身缺陷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开展学科团队间的联合协作、夯实创新团队建设基础、考...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科学院学科创新团队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大学科涵盖面广、各学科良莠不齐、学科专业存在交叉、缺乏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创新团队存在自身缺陷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开展学科团队间的联合协作、夯实创新团队建设基础、考核指标不搞"一刀切"、集中力量支持重点领域方向、注重创新团队学术水平提高等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推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实现科学技术重点突破与跨越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创新团队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励精图治 创新和谐——纪念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建所30周年
5
作者 倪红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年第4期2-2,共1页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始称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利用研究所,同年更名为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1984年更名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2007年更名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现有职工105...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始称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利用研究所,同年更名为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1984年更名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2007年更名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现有职工105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7人、享受省政府特贴3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设有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生物产业研发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研究所 科学院 和谐 创新 专业技术人员
下载PDF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开发工作的做法
6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0,27,共4页
1、以市场为导向,将研究立题与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技术开发工作是由开发研究与技术转移组成的,在技术开发工作中,既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开发研究,也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商品交易,而应该使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科技体制改革初... 1、以市场为导向,将研究立题与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技术开发工作是由开发研究与技术转移组成的,在技术开发工作中,既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开发研究,也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商品交易,而应该使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科技体制改革初期,由于我们对技术开发工作的认识只局限在研究成果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科学院 技术开发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明专利转化现状、影响因素与建议
7
作者 李国泰 赵杨 +2 位作者 唐晓东 左辛 李旭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该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直属分院及其相关科研单位(以下统称为黑龙江省农科院)现有专利信息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开展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分析,探讨影响发明专利转化前景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促... 该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直属分院及其相关科研单位(以下统称为黑龙江省农科院)现有专利信息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开展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分析,探讨影响发明专利转化前景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发明专利转化的相关建议,助推发明专利落地转化,提高转化率,实现发明专利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和技术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专利 农业 转化 影响因素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明专利保护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泽胤 赵杨 +2 位作者 唐晓东 吴宏达 李旭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2期60-63,68,共5页
我国于1985年开始实施专利法构建专利制度,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逐渐由少到多,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专利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修改,着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实现专利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的转变。黑龙江省... 我国于1985年开始实施专利法构建专利制度,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逐渐由少到多,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专利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修改,着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实现专利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的转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综合类农业科研机构,为黑龙江省农业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地科技支撑,在品种选育、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创造和保护一批发明专利,但因农业的地域性、季节性、从业人员专业性和服务对象局限性等因素,导致出现专利成果保护不全面、专利制度建立不到位等多方面问题。该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现有发明专利的保护及管理情况,以此为例进一步阐述农业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保护及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发展建议,为农业科研单位发明专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专利 农业 保护 现状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探析——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杨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4期56-59,共4页
农业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权和商标权、商业秘密权等,专利是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中最能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农业科技成果,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增强农业产品的科技竞争力,促进农业经... 农业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权和商标权、商业秘密权等,专利是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中最能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农业科技成果,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增强农业产品的科技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政策和资金多举措激发和鼓励全院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全方面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大举措推动构建农业新发展格局,实现专利申请数量与授权数量双指标持续增长,涌现出一批具有农业产业特色专利成果,支撑农业知识产权事业向上发展。该文对2011—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各类型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系统全面地总结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涉农专利的现状、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并依据数据分析,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知识产权 农业专利 因素分析 对策 农业科技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微生物发展困境及振兴对策
10
作者 曹旭 王向向 +5 位作者 商亮 姜超 刘治廷 樊川 陈静宇 孟利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农业微生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应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它们在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被认为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为实现农业微生物产业和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 农业微生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应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它们在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被认为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为实现农业微生物产业和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从推动农业微生物行业振兴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微生物在应用领域、技术发展、资源保护和菌种保藏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农业微生物研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知识产权风险、科研创新水平不高、监管监测体系不完善,以及缺乏农业微生物信息数据库等。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农业微生物行业振兴的对策建议,即开展系统性科学攻关、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平台建设、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加强政策保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资源保护 监管监测体系 知识产权风险 信息数据库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11
作者 董晓慧 李贺 +8 位作者 刘立超 魏中华 谢树鹏 孙中华 门龙楠 宗天鹏 高利 潘文静 王翠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145-148,152,共5页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粮食主产区,尤其是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轮作体系的建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作者分析了2020年、20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粮食主产区,尤其是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轮作体系的建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作者分析了2020年、2021年黑龙江省种植百万亩以上的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占比变化及主要来源,综合得出黑龙江省三大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在省内自主可控、成效显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育种工作中占有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水稻 品种变化 品种来源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海峰 张宇 +4 位作者 唐立新 张宇1 李杨 耿宏伟 任洋 《农业展望》 2019年第3期55-59,共5页
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节本增效、协同创新、全面自主运维的信息化需求,科研管理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联合,采用Java、 Hibernate框架、 Ajax等技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科研数据信息化管理、科研流程信息化、数据安全共享... 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节本增效、协同创新、全面自主运维的信息化需求,科研管理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联合,采用Java、 Hibernate框架、 Ajax等技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科研数据信息化管理、科研流程信息化、数据安全共享、全面自主运维的目标,提升省级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系统 系统建设 HIBERNATE 信息化需求
下载PDF
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黑龙江省半干旱区谷子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董扬 闫锋 +3 位作者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李旭业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27-29,40,共4页
为明确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黑龙江省半干旱区谷子产量的影响,文章以黑龙江省主栽的优质谷子品种嫩选1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其中设密度为主处理:分别为40、50、60、70万株·hm^(-2);氮肥(纯氮)施用量为副处理:分别为0、80、120、... 为明确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黑龙江省半干旱区谷子产量的影响,文章以黑龙江省主栽的优质谷子品种嫩选1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其中设密度为主处理:分别为40、50、60、70万株·hm^(-2);氮肥(纯氮)施用量为副处理:分别为0、80、120、160 kg·hm^(-2)。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3个因素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留苗密度为60万株·hm^(-2),同时氮肥施用量为120 kg·hm^(-2)时,谷子产量最高,可达5760.3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与氮肥互作处理(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施氮量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棚番茄高效生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王琳 刘通 +2 位作者 林宝祥 王娟 王雪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为提高黑龙江地区大棚番茄种植的科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水平,以种植高品质番茄为切入点,结合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环境、质量要求,以及番茄栽培科学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技术,从大棚番茄播期、播种方法、穴盘育苗温度管... 为提高黑龙江地区大棚番茄种植的科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水平,以种植高品质番茄为切入点,结合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环境、质量要求,以及番茄栽培科学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技术,从大棚番茄播期、播种方法、穴盘育苗温度管理、苗床育苗温度管理和定植后肥水管理技术等进行研究,形成了黑龙江省标准化的大棚番茄栽培技术,在提高番茄产量和效益的同时,更加适应和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大棚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金纹细蛾发生规律及药效评价
15
作者 胡颖慧 卜海东 +5 位作者 于文全 顾广军 杨悦 刘畅 程显敏 盖禹含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为了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防控金纹细蛾,连续2年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牡丹江市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发生进行动态监测,并选择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评价,明确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寒地苹果产区的发生规律以及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 为了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防控金纹细蛾,连续2年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牡丹江市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发生进行动态监测,并选择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评价,明确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寒地苹果产区的发生规律以及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一年可发生3~4代,成虫羽化受气温和降雨量的影响不同年份有所差异,两年均在5月始见越冬代成虫羽化,2021年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成虫羽化高峰;2022年分别在6月下旬和8月初出现成虫羽化高峰。第1代、第2代成虫发生量最多,且世代重叠。30%阿维·灭幼脲、6%阿维·氯苯酰和25%蝽蚜蛾畏均可有效防治金纹细蛾,药后5 d防效在85%以上,25%蝽蚜蛾畏和6%阿维·氯苯酰持效性优于30%阿维·灭幼脲,药后15 d防效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纹细蛾 发生规律 药效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李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16
作者 王禹 牟蕴慧 侯睿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李病虫害的发生可危害叶、花、果实、新梢等部位,引起落花、落叶、树体生长不良、果实商品性下降等问题。随着黑龙江省李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生产中病虫害发生也日趋严重,成为制约李树丰产、丰收与增效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李栽培的品... 李病虫害的发生可危害叶、花、果实、新梢等部位,引起落花、落叶、树体生长不良、果实商品性下降等问题。随着黑龙江省李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生产中病虫害发生也日趋严重,成为制约李树丰产、丰收与增效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李栽培的品质以及经济效益,针对黑龙江省李生产中为害较严重的病害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流胶病,虫害食心虫类、蚜虫类、叶螨类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树 病虫害 危害症状 发病规律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利保护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成亮 吴爽 +2 位作者 赵杨 孙瑀琪 刘琦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164-165,共2页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研单位对专利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专利保护质量和数量显著提高,但也存在如专利保护认识不到位、观念滞后、专业人员短缺、奖励激励...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研单位对专利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专利保护质量和数量显著提高,但也存在如专利保护认识不到位、观念滞后、专业人员短缺、奖励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利保护工作发展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专利拥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专利保护 状况 发展建议
下载PDF
黑龙江省鹅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18
作者 赵秀华 《中国禽业导刊》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我国是世界养鹅大国,也是世界肉鹅出栏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埃及、波兰、缅甸、匈牙利。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养鹅业以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和资金回报率高等诸多优势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向天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 我国是世界养鹅大国,也是世界肉鹅出栏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埃及、波兰、缅甸、匈牙利。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养鹅业以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和资金回报率高等诸多优势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向天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逐步向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的方向转变,鹅产品逐渐成为业界新宠,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大放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我国经济发展 养鹅业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出栏量 鹅产品 鹅产业 资金回报率
下载PDF
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19
作者 陈海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12个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旨在筛选出更适宜该地区主栽的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者提供选种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2个早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和穗部性状、抗病性、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 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12个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旨在筛选出更适宜该地区主栽的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者提供选种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2个早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和穗部性状、抗病性、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玉米品种中黑科玉17、佳禾18、三北102等3个品种的产量、抗逆性表现较好,但熟期略晚于对照德美亚1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益农玉14、哈育1001、先玉1219等3个品种熟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与对照德美亚1号熟期相当,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益农玉218、瑞富尔2号、东农270、罕玉33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熟期与对照CS5101相当,产量除罕玉33略低外,其余品种产量均较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玉米品种 农艺性状 评价 黑龙江省北部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20
作者 周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但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仍以传统初加工模式为主,精深加工领域发展落后。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现状、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开展系统阐述的基础...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但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仍以传统初加工模式为主,精深加工领域发展落后。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现状、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开展系统阐述的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良性快速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即建设科企互作平台、形成行业发展合力,创新技术更新产品、加强技术装备配套,扭转地域劣势、扬长避短加强宣传,加强平台建设、引领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产业现状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