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海燕 陈晓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15,共7页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特点,构建了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真实有效性检验基础上,通过对参数变量的适当调控,选取五种典型的耦合发展模式对黑龙江省东部...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特点,构建了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真实有效性检验基础上,通过对参数变量的适当调控,选取五种典型的耦合发展模式对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系统是非线性的、时变性的复杂巨系统,SD模型分析此类问题具有明显的适用性。模型的历史数据拟合的误差小,反映它具有一定可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有效地反映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杂行为。(2)在不同的模式下,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结果和情景存在较大差异,五种耦合发展模式都有其显著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缺陷。综合协调发展模式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该区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目标。(3)依据SD模型,在数量上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各子系统的变量进行合理控制,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系统动力学模型 动态模拟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贾利 聂晶 +5 位作者 梁雪石 魏延军 郑福云 张弘强 郭文栋 高玉慧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年第6期90-91,共2页
为探析实现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利用野外调研、室内资料分析及抽样调查等方法获得基础分析数据,对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在新时代发展中,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着... 为探析实现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利用野外调研、室内资料分析及抽样调查等方法获得基础分析数据,对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在新时代发展中,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文章针对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显示,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实现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需要自然保护地社区的可持续生计,形成合理的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更完善的设施建设,自然生态服务质量提升,生态旅游品牌和精品项目设计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文栋 师军 +2 位作者 魏延军 梁雪石 郑福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年第5期19-21,共3页
耕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但人们对耕地的保护一直限于数量、质量的保护而忽视了耕地的生态价值。本文以黑龙江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通过对黑龙江省2013年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尝试对黑龙... 耕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但人们对耕地的保护一直限于数量、质量的保护而忽视了耕地的生态价值。本文以黑龙江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通过对黑龙江省2013年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尝试对黑龙江省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可为黑龙江省构建耕地生态补偿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黑龙江省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梁雪石 贾利 +3 位作者 郭文栋 郑福云 聂晶 魏延军 《国土资源情报》 2020年第12期32-38,共7页
为评价黑龙江省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黑龙江省2000—201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已超出了生态承载能... 为评价黑龙江省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黑龙江省2000—201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已超出了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出现生态赤字;黑龙江省目前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可持续的,生态承载力需求和供给之间并不平衡,生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针对黑龙江省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统筹生态建设及合理利用土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黑龙江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玉慧 罗春雨 +2 位作者 张宏强 崔玲 李海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5期21-22,共2页
黑龙江省经过十几年的生态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黑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现有自然、经济、资源、环境等基础条件分析,结合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建设的新要求,综... 黑龙江省经过十几年的生态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黑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现有自然、经济、资源、环境等基础条件分析,结合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建设的新要求,综合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专家分析等综合评价,建立了黑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旨在对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意愿调查分析研究
6
作者 魏延军 聂晶 贾利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5期25-26,共2页
本文对于黑龙江省农田生态补偿意愿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意愿调查法(CVM),采取实地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农户对象,推广农田生态补偿意义,深入了解农户对于农田生态补偿认识及生态补偿的意愿,为黑龙江省农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调查地点选... 本文对于黑龙江省农田生态补偿意愿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意愿调查法(CVM),采取实地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农户对象,推广农田生态补偿意义,深入了解农户对于农田生态补偿认识及生态补偿的意愿,为黑龙江省农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调查地点选择了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以水稻作为基准农作物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为受访者对于生态补偿响应比较积极,充分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八个假设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意愿调查与分析,了解受访者对特定假设条件下的意愿和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田 生态补偿 意愿调查(CVM)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高值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可英 聂晶 贾利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1期23-24,共2页
生态高值农业是在确保生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内涵和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的高值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竞争力和比较效益的农业高新技术体系与生产模式。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 生态高值农业是在确保生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内涵和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的高值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竞争力和比较效益的农业高新技术体系与生产模式。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形势,黑龙江省在实现"生态高值农业"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提出为建设黑龙江省"生态高值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高值农业 黑龙江省 对策和措施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分析及ARIMA模型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梁雪石 郑福云 +6 位作者 郭文栋 魏延军 聂晶 刘晓佳 刘丹萍 乔磊 高玉慧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对黑龙江省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并寻求动态预测结果。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0~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选用ARIMA模型,并结合使用Eviews软件对未来10年人均生态足... 为了解黑龙江省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对黑龙江省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并寻求动态预测结果。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0~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选用ARIMA模型,并结合使用Eviews软件对未来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一直不断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缓慢上升的趋势,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2016~2025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仍然持续增大,虽然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缓慢上升,但人均生态赤字仍然越来越大,黑龙江省生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ARIMA模型 黑龙江
下载PDF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章植被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继丰 刘赢男 +2 位作者 王建波 付晓玲 倪红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4期90-91,共2页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章植被种子植物共有66种,隶属于23科47属。科的区系特征,温带分布3科,占总科数的60.00%,显示了较强的温带性质;属的区系特征,温带分布27属,占总属数的93.10%,说明以温带性质分布占主导;种的区系特征,温...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章植被种子植物共有66种,隶属于23科47属。科的区系特征,温带分布3科,占总科数的60.00%,显示了较强的温带性质;属的区系特征,温带分布27属,占总属数的93.10%,说明以温带性质分布占主导;种的区系特征,温带分布38种,占总种数的57.58%,表明种的区系特征亦呈现出温带性质。科、属、种的植物区系特征均表现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小叶章植被 种子植物 区系特征
下载PDF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浅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聂晶 贾利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5期23-24,共2页
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研究情况及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现状,指出林业生态建设中存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 林业生态建设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及案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晶 贾利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3期75-76,共2页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中作者分析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形象设计的自然、区位、市场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总体形象,同时从理念和视觉进行了黑龙江生态旅游形象的分析,并提供了通河和...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中作者分析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形象设计的自然、区位、市场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总体形象,同时从理念和视觉进行了黑龙江生态旅游形象的分析,并提供了通河和铧子山两个生态旅游形象设计案例,最后提出了生态旅游形象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形象设计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火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及趋势浅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文栋 梁雪石 +4 位作者 郑福云 魏延军 聂晶 乔磊 刘晓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1期29-31,共3页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国际公认的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一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并努力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2017年12月,中国发电企业正式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交易,这给国内发电企业带...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国际公认的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一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并努力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2017年12月,中国发电企业正式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交易,这给国内发电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火力发电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对火力发电企业能源消耗种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分析,探讨了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和排放效率,并对提升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和缓解发电企业压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发电企业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障碍因素和比较优势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博 郭文栋 +5 位作者 刘晓佳 梁雪石 郑福云 魏延军 聂晶 乔磊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1期68-70,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成为大多数旅游者心目中的“首选”。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始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旅游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但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国内仍处在初级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成为大多数旅游者心目中的“首选”。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始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旅游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但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国内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分析乡村旅游的特点入手,探讨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和比较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乡村旅游 障碍因素 比较优势
下载PDF
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文栋 梁雪石 +5 位作者 魏延军 郑福云 聂晶 乔磊 袁红梅 崔玲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4期58-60,共3页
生态承载力研究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被认为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是否稳定的标尺。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其特殊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使得对其生态承载力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 生态承载力研究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被认为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是否稳定的标尺。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其特殊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使得对其生态承载力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建立分层次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全面的对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承载情况进行评价。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 生态承载力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退化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道光 倪红伟 崔福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5期61-63,共3页
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已成为国际湿地学前沿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湿地是一个从沼泽到森林的演替阶段,是非常敏感的生态区域,是一种复杂的群落交错带,具有脆弱性、过渡性和结构、功能独特性等特点,极易受到干扰破坏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已成为国际湿地学前沿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湿地是一个从沼泽到森林的演替阶段,是非常敏感的生态区域,是一种复杂的群落交错带,具有脆弱性、过渡性和结构、功能独特性等特点,极易受到干扰破坏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开展交错区研究,探究其内在发生发展的规律,防治森林沼泽化和恢复利用沼泽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整理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大兴安岭林区退化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提出深入开展大兴安岭林区退化森林湿地研究,不仅对东北林区湿地资源管理及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丰富与完善我国退化森林湿地恢复理论提供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森林湿地 生态系统恢复 大兴安岭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开发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文栋 魏延军 +1 位作者 梁雪石 郑福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年第6期4-7,共4页
耕地后备资源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来源,是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缓解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评价中偏重于可耕性而未考虑耕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的问题,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开发评价体系各... 耕地后备资源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来源,是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缓解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评价中偏重于可耕性而未考虑耕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的问题,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开发评价体系各因素的分析,构建了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黑龙江省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尝试对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开发评价值进行了计算,并以此为标准,提出了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结果可为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开发潜力 开发时序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丹萍 梁雪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6期71-72,共2页
我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是在对我省"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试点)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森林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现实困... 我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是在对我省"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试点)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森林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现实困境和利益诉求,构建了基于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方案和保障体系。对促进旅游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保障体系 帽儿山
下载PDF
基于固碳效应的绿地优化配置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燕 高玉慧 +4 位作者 罗春雨 曲艺 张弘强 崔玲 曾星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74-77,104,共5页
按照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本不同配置结构,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13块样地固碳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植物实际监测,计算了哈尔滨市20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固碳效应,并对不同配置结构绿地固碳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乔木... 按照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本不同配置结构,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13块样地固碳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植物实际监测,计算了哈尔滨市20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固碳效应,并对不同配置结构绿地固碳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乔木中糖槭、榆树、银中杨、垂榆,灌木中接骨木、黄刺梅都是固碳能力较强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可优先考虑。不同配置结构的绿地单位面积固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乔-灌-草、乔-灌、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本,其中,乔-灌-草的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固碳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单位绿地面积的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固碳效应 优化配置 绿化植物
下载PDF
基于SBM模型的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的碳排放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雪石 郑福云 +3 位作者 郭文栋 魏延军 聂晶 贾利 《国土资源情报》 2017年第12期9-14,28,共7页
本文选取了耕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获得了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耕地集约利用度;采用SBM模型,基于DEA-Solve运算平台,计算了2013年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碳排放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集约利用度高低... 本文选取了耕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获得了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耕地集约利用度;采用SBM模型,基于DEA-Solve运算平台,计算了2013年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碳排放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集约利用度高低与其碳排放效率高低并不普遍保持一致,大部分地级市随着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碳排放也同时增加,所以要想获得耕地高集约利用、低碳排放这个目标,就必须合理优化耕地利用投入与耕地利用产出。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低碳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碳排放效率 SBM模型
下载PDF
黑龙江省槭树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曲线 梁鸣 杨轶华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3期88-89,共2页
在介绍黑龙江省槭树属植物种质资源概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园林中常见的槭树属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并从植物配置、景观营造等方面阐明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槭树属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槭树属植物 种质资源 园林应用 黑龙江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