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1年COVID-19疫情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情况分析
1
作者 赵冬雁 马宏伟 +16 位作者 汤丁洁 冯晓荣 田浩 罗孟卓 吴南 林妍 杜霞 傅奇 黄均磊 卢长春 曹晓莉 杨毅 王林 李莹 戚海 王东泰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92-898,共7页
目的对2018—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2021年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的8个数据,包括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总量(... 目的对2018—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2021年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的8个数据,包括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总量(简称入库总量)、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总量(简称发放总量)、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简称每千人口发放量)、每千人口4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简称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发放量(简称日均发放量)、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库存量(简称日均库存量)、发放时红细胞成分血平均天数(简称红细胞天数)、红细胞成分血过期量(简称过期量)。根据COVID-19发生时间,2018、2019年数据为疫情爆发前组,2020、2021年数据为疫情爆发后组。结果2018—2021年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疫情前组与疫情后组比较,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4.68 U>13.92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10.16 U>9.21 U)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2020年数据比较,发放总量(中位数117770.38 U>99084.08 U)、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5.04 U>12.19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10.11 U>8.94 U)、日均发放量(中位数322.66 U>270.73 U)减少,红细胞天数(中位数10.50 d<11.45 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21年数据比较,入库总量(中位数101920.25 U<120328.63 U)、发放总量(中位数99084.08 U<118428.62 U)、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2.19 U<15.00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8.94 U<9.46 U)、日均发放量(中位数270.73 U>324.46 U)、日均库存量(中位数3222.00 U<4328.00 U)增加,过期量(中位数1.50 U>0.00 U)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供血机构的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除过期量外)存在显著差异(P<0.05);日均库存量与日均发放量之比疫情爆发后组(中位数12.36 d)大于疫情爆发前组(中位数10.9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机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VID-19疫情对采供血机构的红细胞成分血供应有显著影响,疫情第2年供应能力得到一定恢复,供应情况好转,不同采供血机构在红细胞成分血供应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红细胞成分血 血液供应 血液安全
原文传递
新冠疫情前后我国19家省级血液中心血小板成分血生产量研究
2
作者 张嫄 陈阳 +16 位作者 王林 张志安 李莹 张金彩 罗孟卓 孟慧灵 周娟 杜霞 卢长春 谢英 邓莉 安慧娟 梁社玲 张旸 兰艳 周源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98-902,共5页
目的 研究我国省级血液中心疫情前后血小板成分血生产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和浓缩血小板制备量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家省级血液中心2016—2021年与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及浓缩血小板制备量相关的数据,分别计算疫情发生之前4年(2016—2019... 目的 研究我国省级血液中心疫情前后血小板成分血生产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和浓缩血小板制备量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家省级血液中心2016—2021年与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及浓缩血小板制备量相关的数据,分别计算疫情发生之前4年(2016—2019年)及新冠疫情期间(2020年和2021年)血小板成分血的生产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和浓缩血小板制备量,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6—2019年19家血液中心血小板成分血生产总量稳步增长,2020年降低4.16%,2021年增加15.60%,超过疫情前水平。2020年42.11%(8/19)的血液中心血小板成分血的生产量较上一年有所降低,2021年94.74%(18/19)的血液中心血小板成分血的生产量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变化趋势同血小板成分血生产量趋势基本一致。2017、2018年浓缩血小板制备总量较前一年均翻番;2019年浓缩血小板制备总量较前一年减少了67.98%;2020年增加30.38%,2021下降27.08%。结论 新冠疫情前血小板成分血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受疫情影响,2020年生产总量减少,部分血液中心受到较大冲击。2021年,随着我国防控措施优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采供血机构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下,血小板成分血的生产总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血小板成分血 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生产量
原文传递
2016—2021年我国部分省级血液中心全血制备成分血供应能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宁 林永桔 +18 位作者 杨艺 卢长春 马海莉 关晓梅 李小春 李建民 罗孟卓 顾晓东 骆展鹏 刘艳霞 李莹 居兵 曹晓莉 白林 樊荣 栾芬 孟跟东 王林 邱艳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38-543,共6页
目的探讨2016—2021年我国部分省级血液中心全血制备成分血供应能力及趋势。方法选取2016—2021年中国内地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的20家血液中心相关数据,分析全血制备成分血供应能力。结果2016—2021年全血年供应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 目的探讨2016—2021年我国部分省级血液中心全血制备成分血供应能力及趋势。方法选取2016—2021年中国内地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的20家血液中心相关数据,分析全血制备成分血供应能力。结果2016—2021年全血年供应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较2016年降低62.87%,年平均供应量下降10.49%。2016—2021年,20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量环比年增长率分别为8.46%、5.00%、9.01%、-6.72%和-1.31%,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率均>99.90%;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供应量中位数分别为11.41 U、11.82 U、12.26 U、12.92 U、11.05 U和11.64 U;千人口血浆成分血供应量中位数分别为10.72 U、12.03 U、12.38 U,12.43 U,12.07 U和11.40 U。2019—2021年,20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调剂量和血浆成分血调剂量均呈上升趋势。2016—2021年,浓缩血小板供应量环比年增长率分别为61.55%、126.34%、-69.49%、35.91%和-28.62%,冷沉淀凝血因子供应量环比年增长率分别为5.30%、-7.76%、5.46%、2.65%和-3.66%。结论我国部分省级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血浆成分血、浓缩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供应能力不断提升,省级血液中心应结合自身条件不断优化,提高采供血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成分血 血浆成分血 血液供应 血液调剂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汉族RhD阴性献血者RHD 711DelC等位基因频率调查
4
作者 张春燕 赵素珍 +1 位作者 李继红 刘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6-107,共2页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汉族RHD阴性献血者中RHD 711Del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方法应用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经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认为RhD阴性的献血者374例,进行红细胞RHD血型基因分型和RH基因变异体检测,并对无法确定RHD基因型别的特殊...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汉族RHD阴性献血者中RHD 711Del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方法应用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经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认为RhD阴性的献血者374例,进行红细胞RHD血型基因分型和RH基因变异体检测,并对无法确定RHD基因型别的特殊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74例阴性献血者共检出RHD 711DelC等位基因者11例(占2.94%),ccdEe型5例、CcdEe型5例、ccdee型1例。结论初步获得了黑龙江省汉族RHD阴性献血者中RHD 711Del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RHD 711DelC等位基因的突变可能与E抗原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 711DelC 等位基因频率 基因分型 分子生物学方法 血清学 变异体
原文传递
国内部分血液中心单采成分血采集供应能力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旸 侯玲 +20 位作者 王林 钟涵 赵贵起 王晓颖 李蓬 王海玲 蔡雁 车忠民 李涛 杨培 刘妍妍 李东 李凤琴 米振兴 苏玥 王逸霏 侯志敏 龚裕春 郭荣 雷登平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单采血小板采供血比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单采成分血采集供应的现状。方法收集我国部分血液中心2012-2017年成分血采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我国22家血液中心血小板总体采集量年均增长10.7... 目的通过对我国单采血小板采供血比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单采成分血采集供应的现状。方法收集我国部分血液中心2012-2017年成分血采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我国22家血液中心血小板总体采集量年均增长10.73%,总体供应量年均增长9.14%;其中初次献血者捐献血小板占总量1.21%-43.83%,单采血小板占血小板供应量99.12%,去白血小板占血小板供应量90.62%,平均生产效率为98.91%,过期报废率低于1%。结论我国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采集供应能力逐年递增,且具有生产效率高、过期报废量低、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执业比对 采供血机构
原文传递
黑龙江地区汉族HLA-A、B、DRB1基因及单倍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杰 张春燕 +2 位作者 侯玲 李勇 张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分库汉族捐献者HLA-A、B、DRB1等位基因和单体型频率分布特征,探讨中国广大地区乃至世界其他人种利用黑龙江汉族捐献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序列特... 目的研究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分库汉族捐献者HLA-A、B、DRB1等位基因和单体型频率分布特征,探讨中国广大地区乃至世界其他人种利用黑龙江汉族捐献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基因分型技术,对黑龙江地区汉族捐献干细胞的9 019名供者进行HLA-A、B、DRB1基因低分辨检测。结果共观察到77个HLA等位基因,其中频率>0.1的A、B、DRB1座位特异性分别为A2、A11、A24、B13、DR15、DR9、DR7、DR12、DR4。432条A-B单体型中,25条单体型的频率高于0.01,101条单体型呈现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21条表现为强连锁不平衡(RLD>0.40);437条B-DRB1单体型中,22条单体型的频率高于0.01,115条单体型呈现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16条表现为强连锁不平衡;2 002条A-B-DRB1单体型中,971条单体型有意义(频率≥1.66×10-4),18条单体型频率高于0.005。截止2007年3月通过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检索,成功移植20例。结论黑龙江汉族人群HLA-A,B,DRB1等位基因和单体型的分布特征接近北方汉族人群,与中国汉族人总体分布特征相似。未发现群体特有的基因和单体型,但具有其自身分布特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有可能在中国造血干细胞库黑龙江地区汉族捐献者中寻找到HLA相合的供者。其中中国人群最容易找到HLA相合供者,其次是日本人和韩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B/DRB1 基因 单体型频率 汉族 无关供者 黑龙江
原文传递
黑龙江蒙古族群体15个STR基因座多态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勇 江华 +2 位作者 刘杰 侯玲 赵国庆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蒙古族 STR基因座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温度芯片在血液运输中的监测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纳 石海燕 +2 位作者 梁健 许斌 庞淑芬 《哈尔滨医药》 2010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血液运输 温度 应用 芯片 监测 活性物质 连续性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9
作者 孙秋影 卢长春 +3 位作者 王琳 魏强 许斌 庞淑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4-84,共1页
输血是感染HBV、HCV、和HIV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直接原因是血液病毒检测漏检,而90%左右的血液检测漏检是由"窗口期"引起的。通过对血液进行输血相关病毒的NAT检测,可有效的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免疫检测(ELISA)... 输血是感染HBV、HCV、和HIV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直接原因是血液病毒检测漏检,而90%左右的血液检测漏检是由"窗口期"引起的。通过对血液进行输血相关病毒的NAT检测,可有效的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免疫检测(ELISA)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献血者的血液筛检,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但中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据调查,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现在每年仍有少数新发输血后肝炎病例报道。近几年来,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逐渐上升,特别是男男同性恋人群的献血使输血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 血液检测 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技术 输血传播疾病 输血后肝炎 筛检 窗口期 艾滋病病毒 输血安全
原文传递
血凝仪在监测血液产品中Ⅷ因子含量的探讨
10
作者 庞淑芬 田纳 +1 位作者 孙秋影 魏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共1页
关键词 血凝仪 Ⅷ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 成分血 输血安全 分离检测 采血时间 产品合格率 质量监督
原文传递
LightCycler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秋影 卢长春 +1 位作者 魏强 庞淑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筛查 LightCycler480 实时荧光定量 核酸检测 核酸扩增 上海科华 窗口期 核酸提取 试剂盒 病毒检测
原文传递
全自动智能血液温度芯片在血液保存温度监测中的应用
12
作者 田纳 庞淑芬 关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温度监测 自动智能 冷链 质量跟踪 安全输血 质量监督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2014—2020年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冬梅 赵国庆 +14 位作者 尹鲲 李莹 李小春 韩卫 李涛 张旸 孟跟东 杜霞 韩璐 曾北南 李苗苗 刘妍妍 王林 白林 邱艳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 探讨2014—2020年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应用现状。方法 选取2014—2020年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血液中心16家,分析其具有旁路系统的血袋耗材、去除白细胞、血液辐照和血浆成分病原体灭活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16家血液中心中,11... 目的 探讨2014—2020年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应用现状。方法 选取2014—2020年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血液中心16家,分析其具有旁路系统的血袋耗材、去除白细胞、血液辐照和血浆成分病原体灭活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16家血液中心中,11家(68.75%)采集全血使用旁路系统分流前端血液。14家(87.50%)开展红细胞成分血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其中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控抽检结果显示,200 ml规格白细胞残留量平均值为(0.18~0.42)×106/袋,300 ml规格的平均值为(0.22~0.33)×10~6/袋,400 ml规格的平均值为(0.78~0.86)×106/袋。16家(100.00%)单采血小板均去除白细胞。12家(75.00%)进行红细胞成分血和血小板成分血发放前辐照,辐照技术使用率呈现较大差异。11家(68.75%)血浆成分血进行病原体灭活处理。结论 具有旁路系统的血袋分流前端血液、去除白细胞、辐照和病原体灭活等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使用率在不同血液中心呈现较大差异,应用血液成分制备技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路系统 去除白细胞 辐照 病原体灭活 输血传染病
原文传递
血凝仪在监测血液产品中Ⅷ因子含量的探讨
14
作者 田纳 梁健 +3 位作者 许斌 孙秋影 庞淑芬 刘承巨 《哈尔滨医药》 2009年第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产品质量监测 血液产品 血凝仪 Ⅷ因子 技术操作规程 新鲜冰冻血浆 输血安全 卫生部
下载PDF
LightCycler~ 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15
作者 孙秋影 卢长春 +1 位作者 魏强 庞淑芬 《哈尔滨医药》 2010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仪 LIGHTCYCLER 血液筛查 应用 献血者 输血相关传染病 输血安全性 直接检测
下载PDF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在日常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宇骁 王涛 王宇航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1-31,共1页
目的作为血液中心的一名体检医生针对这次标准的更改,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方法从日常工作中,自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起,体检3387例,从实践中学习新标准。结果新标准的变化,对于采集安全血液不可或缺,,就目前形势发展而... 目的作为血液中心的一名体检医生针对这次标准的更改,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方法从日常工作中,自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起,体检3387例,从实践中学习新标准。结果新标准的变化,对于采集安全血液不可或缺,,就目前形势发展而言是可行的。《献血法》自1998年实施以来,为配合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200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实施,对于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几年来,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献血人群不断扩大,献血数量不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检查要求 GB18467-2011 献血法 受血者 献血人群
原文传递
黑龙江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D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继红 张春燕 +1 位作者 孙建华 刘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7-107,共1页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群RhD阴性献血者RHD基因的分布状况,为其分子遗传背景研究创造有利条件。方法首先应用血清学方法,通过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对献血者标本进行RhD阴性确证。对确证为RhD阴性的374例标本进行Rh表型(C、c、E、e抗...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群RhD阴性献血者RHD基因的分布状况,为其分子遗传背景研究创造有利条件。方法首先应用血清学方法,通过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对献血者标本进行RhD阴性确证。对确证为RhD阴性的374例标本进行Rh表型(C、c、E、e抗原)鉴定。同时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扩增RhD抗原外显子,进行红细胞RHD血型基因分型和RH基因变异体检测,并对无法确定RHD基因型别的疑难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74例经IAT确证为RhD阴性的标本中ccee204例、Ccee103例、CCee15例、ccEe39例、CcEe12例,ccEE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基因 黑龙江地区 序列特异性引物 血清学方法 基因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多态性 变异体 背景研究 献血人群
原文传递
预约机制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海燕 张玉妍 +2 位作者 李淑云 崔颖 刘晶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4,共1页
由于血小板采集方式的特殊、采集地点的相对固定、对献血者的要求较高等原因,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从有偿走向无偿的道路异常的艰难。因此,全国各个地区在招募的过程中几乎都打出了服务至上这张牌,完全依据献血者的时间来采集血小板,... 由于血小板采集方式的特殊、采集地点的相对固定、对献血者的要求较高等原因,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从有偿走向无偿的道路异常的艰难。因此,全国各个地区在招募的过程中几乎都打出了服务至上这张牌,完全依据献血者的时间来采集血小板,导致采集的无序化,造成血小板的浪费或短缺。同时这种采集方式还会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延长,从而影响服务质量。面对这种状况,黑龙江省血液中心推出了一种崭新的招募模式,即预约献血,将管理的理念引入到献血者招募工作中。我们通过7年的实践,用事实证明了这一招募形式的可行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工作时间 无序化 采集地点 采集方式 良性循环
原文传递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捐献频次对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变化的影响
19
作者 李继红 孙晨 +2 位作者 虞菲 崔志刚 刘颖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捐献频次对其体内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蛋白(SF)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69例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血液样本,分析单采血小板捐献者1年内捐献频次对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从而探讨单采血小板不同...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捐献频次对其体内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蛋白(SF)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69例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血液样本,分析单采血小板捐献者1年内捐献频次对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从而探讨单采血小板不同频次的捐献者体内储铁情况,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铁剂制品。结果1年内单采小板捐献者献血频次与SF成负相关,随着献血频次的增加,SF水平不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水平除不同献血频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初次与多次比较组、多频次女性捐献者组、多频次男性捐献者组Hb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年内单采血小板次数>16次的男性捐献者和1年内单采血小板次数>10次的女性捐献者应减少再次招募的频次,如有必要可以增加单采血小板前SF的检测,若发现铁缺乏,则延长献血间隔期,适量增加铁剂制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固定捐献者 献血频次 血红蛋白 血清铁蛋白
下载PDF
我国血液筛查实验室HBsAg ELISA检测系统性能评估与室间质评结果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常乐 黄力勤 +14 位作者 王瑞 葛红卫 潘彤 韩卫 方建华 朱海峰 何敏 王芳 郑伟 曾劲峰 李维 释艳华 魏超 蒋建民 王露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评价我国血液筛查实验室所使用的不同HBsAg ELISA检测系统性能。方法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检中心)于2015年组织13家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实验室(a—m)使用7种HBsAg ELISA试剂(A—G)对1 473(人)份标本检测的结果(多中心评... 目的评价我国血液筛查实验室所使用的不同HBsAg ELISA检测系统性能。方法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检中心)于2015年组织13家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实验室(a—m)使用7种HBsAg ELISA试剂(A—G)对1 473(人)份标本检测的结果(多中心评估),与同期临检中心组织的全国第3次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计划中的HBsAg项目结果(室间质评)做横向比较和分析。结果 1)13家实验室的7种HBsAg ELISA试剂灵敏度为84.82%(486/573)—95.85%(554/578),特异性为93.20%(617/662)—99.04%(828/836),其中6种试剂的准确率〉93%,D试剂相对较差,仅为89.91%(617/693)。2)7种HBsAg ELISA试剂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均为正确率〉99%,多中心评估中表现良好的A、C、E 3种试剂在室间质评中的正确率也为100%。3)13家实验室所有标本的准确度较好(AUC为0.929—0.997);而真阳性标本的检出正确率参差不齐:m实验室准确性最低仅为78.53%(450/573),j实验室自身错误率最低为0.52%(3/572),E试剂错误率最低为2.60%—3.63%,B、F和G试剂的错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1.11%—13.37%、12.06%—13.11%和13.44%—17.10%。4)c实验室在试剂评估和室间质评中均表现为检测存在假阴性风险,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多中心评估及室间质评结果显示13家实验室HBsAg检测正确率〉87%,7种HBsAg ELISA试剂检测的准确率〉89%;但有1个实验室、3种试剂的检测性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实验室 乙肝表面抗原 ELISA试剂 检测系统性能 多中心评估 室间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