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明专利转化现状、影响因素与建议
1
作者 李国泰 赵杨 +2 位作者 唐晓东 左辛 李旭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该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直属分院及其相关科研单位(以下统称为黑龙江省农科院)现有专利信息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开展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分析,探讨影响发明专利转化前景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促... 该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直属分院及其相关科研单位(以下统称为黑龙江省农科院)现有专利信息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开展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分析,探讨影响发明专利转化前景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发明专利转化的相关建议,助推发明专利落地转化,提高转化率,实现发明专利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和技术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专利 农业 转化 影响因素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劼 王粟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2期61-62,共2页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该文分析了全省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加强宣传、培养引领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究开发力度等发...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该文分析了全省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加强宣传、培养引领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究开发力度等发展建议,以期加速秸秆资源科学化开发进程,提高秸秆利用效率,实现黑龙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 综合利用 问题 建议 黑龙江
下载PDF
黑龙江省肥料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3
作者 郝小雨 马星竹 +5 位作者 周宝库 孙磊 匡恩俊 郑雨 赵月 常本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存在轻简化智能施肥技术缺乏、高效智能化施肥机械装备不足、缺少绿色环保增效肥料、有机替代技术推广困难、秸秆肥料化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开展了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从化...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存在轻简化智能施肥技术缺乏、高效智能化施肥机械装备不足、缺少绿色环保增效肥料、有机替代技术推广困难、秸秆肥料化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开展了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从化肥减施、肥料增效、秸秆还田、有机肥还田、生物炭施用、科学轮作、机械施肥等方面总结了黑龙江省肥料减施增效技术实施情况,概述黑龙江省肥料减施增效相关举措,并从强化政府部门统筹管理职能、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肥料减施增效研究展望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减施增效 高效施肥技术 黑龙江省 黑土
下载PDF
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张久明 来永才 +4 位作者 钱春荣 朱莹雪 袁佳慧 匡恩俊 迟凤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94-98,共5页
为了巩固黑龙江省大粮仓的“绿色”基础,彰显“有机”本质,通过阐述有机农业的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对黑龙江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中土壤退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企业、有机市场和技术质量等缺陷加以总结,针... 为了巩固黑龙江省大粮仓的“绿色”基础,彰显“有机”本质,通过阐述有机农业的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对黑龙江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中土壤退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企业、有机市场和技术质量等缺陷加以总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企业知名度、保障有机产品品质安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有机认证体系、加强技术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 有机认证体系
下载PDF
我国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思考及黑龙江省发展优势
5
作者 徐洪岩 钱春荣 +4 位作者 张久明 张明爽 刘丽 张微 来永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随着各个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与规范,以及国际市场快速对接,绿色有机农产品已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面对国内、外绿色有机市场的变化,合理有效的政策、标准、保障措施将成为保障我国绿色有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本文... 随着各个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与规范,以及国际市场快速对接,绿色有机农产品已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面对国内、外绿色有机市场的变化,合理有效的政策、标准、保障措施将成为保障我国绿色有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情况、农业投入品标准体系现状,总结了我国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建议,并进一步提出黑龙江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现状、自然优势及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有机农业 发展思考 黑龙江省发展优势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谷英楠 刘鑫 +5 位作者 王敬元 段新宇 黄莹 林庆娟 刘艳霞 毕洪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5,共9页
近年来,黑龙江省稻米产业在种植、生产和销售方面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品质退化、加工企业效益低等问题。为促进黑龙江省优质水稻产业发展,提高产能及效益,基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统筹实地调研信息和文献资料,分析了2016—2021年黑... 近年来,黑龙江省稻米产业在种植、生产和销售方面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品质退化、加工企业效益低等问题。为促进黑龙江省优质水稻产业发展,提高产能及效益,基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统筹实地调研信息和文献资料,分析了2016—2021年黑龙江省在水稻品种选育、生产种植、粳稻质量、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变化特征,提出加快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建议,包括建设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区及强化稻米加工业发展等措施,为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多种可行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业 现状分析 黑龙江
下载PDF
黑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
7
作者 匡恩俊 张久明 +5 位作者 姬景红 王庆毅 袁佳慧 朱莹雪 郝小雨 孙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92-96,共5页
黑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科学保护黑土地、提升黑土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明确黑土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了东北黑土“变薄、变瘦、变硬”的质量... 黑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科学保护黑土地、提升黑土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明确黑土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了东北黑土“变薄、变瘦、变硬”的质量退化现状,从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3个方面梳理了黑土保护的政策方案和保护条例,从强化政府统筹和管理职能,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保护利用 土壤质量 土壤退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黑龙江省春玉米近二十年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姬景红 刘双全 +5 位作者 郑雨 刘颖 张明怡 马星竹 郝小雨 陈雪丽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9-1105,共7页
为明确近年来黑龙江省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变化,采用多年多点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结合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2000—2019年174个春玉米田间试验中的522个玉米产量数据及近2000个成熟期养分吸收量数据,探讨玉米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 为明确近年来黑龙江省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变化,采用多年多点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结合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2000—2019年174个春玉米田间试验中的522个玉米产量数据及近2000个成熟期养分吸收量数据,探讨玉米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率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2000—2009年玉米平均产量为7347 kg·hm^(-2),2010—2019年平均产量为8859 kg·hm^(-2),2010—2019年较2000—2009年玉米平均增产1512 kg·hm^(-2),增产率达20.6%;黑龙江省玉米平均收获指数2000—2009年为0.45,2010—2019年为0.50。玉米产量与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均呈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量相关性最高,其次为钾素,与磷素相关性最低。根据化肥施用及肥料利用率可将研究时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2000—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9年,氮磷钾肥利用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氮肥利用率在这三个阶段的平均值分别为38.5%、34.4%、39.4%,磷肥(P2O5)利用率分别为18.8%、15.8%、20.7%,钾肥(K2O)利用率分别为47.9%、46.4%、49.9%。研究表明,2000—2019年黑龙江省玉米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收获指数及肥料用量的增加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肥料用量的增加是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春玉米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食用醋粉的制备工艺、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家磊 高扬 +3 位作者 严松 王粟 李波 管立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综述了食用醋粉的制备工艺、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用醋粉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醋粉 制备工艺 营养成分 保健作用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寒地黑土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雨 姬景红 +4 位作者 马星竹 刘双全 郝小雨 赵月 李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氮肥施用效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合施用对寒地黑土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①不施氮肥(CK);②全部普通氮肥基施(BU);③全部控释氮肥基施(CRU);④农民习惯施肥,... 为了进一步明确氮肥施用效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合施用对寒地黑土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①不施氮肥(CK);②全部普通氮肥基施(BU);③全部控释氮肥基施(CRU);④农民习惯施肥,即40%BU基肥,60%BU追肥(FP);⑤60%CRU与40%BU混合基施(MBC)。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合施用(MBC)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氮肥利用率(NUE),减少氮素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降低氮素损失。与FP相比,MBC处理3年平均增产6.9%(P<0.05),增收27.8%(P<0.05),氮素吸收增加5.8%(P<0.05),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14.7%(P<0.05)。且0~30 cm、30~60 cm、60~90 cm土壤剖面中土壤无机氮(SIN)累积量分别占总量的44.8%~51.8%、32.2%~34.9%、15.5%~21.6%。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合一次性基施(MBC),土壤剖面SIN累积量在0~90 cm剖面中,MBC处理较FP降低10%(P<0.05),在60~90 cm剖面中降低30.7%(P<0.05),氮素损失减少7.1%,氮素在土壤-作物体系中的盈余减少9.1%。控释氮肥单独施用(CRU)较普通氮肥单独施用(BU)在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利用等方面具有显著正效应,但不如二者配合施用(MBC)效果好。从产量、效益、氮素利用及氮素循环等综合因素考虑,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以6∶4比例配合施用(MBC)是该地区玉米高效施肥最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氮肥 玉米 产量 效益 氮肥利用率 氮素累积与分布
下载PDF
缓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在黑土中分布的影响
11
作者 郑雨 姬景红 +3 位作者 刘双全 赵月 马星竹 李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6,177,共8页
缓控释氮肥在寒地黑土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施用技术尚不十分明确,采用定位试验方法进行为期3年的试验研究,明确不施氮肥(CK)、全部普通氮肥一次性基施(BU100%B)、全部缓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CRU100%B)、农民习惯施肥(FP)、60%缓控释氮肥和... 缓控释氮肥在寒地黑土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施用技术尚不十分明确,采用定位试验方法进行为期3年的试验研究,明确不施氮肥(CK)、全部普通氮肥一次性基施(BU100%B)、全部缓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CRU100%B)、农民习惯施肥(FP)、60%缓控释氮肥和40%普通氮肥混合一次性基施(MBC)条件下,水稻产量、效益、氮素吸收利用和无机氮在土壤剖面中累积与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比较,各施氮处理产量、效益、氮素利用率和无机氮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显著提高。MBC处理在产量、效益、氮肥利用率和减少土壤无机氮积累方面效果最好。与FP处理相比,MBC处理3年水稻平均增产6.2%,经济效益增加17.7%,氮肥利用率增加16.9%,氮肥农学效率增加16.4%,差异显著(P<0.05)。施用缓控释氮肥减少了无机氮在剖面(0~90 cm)中的累积,MBC处理较FP土壤无机氮累积量平均降低7.9%,CRU100%B较BU100%B处理平均降低10.7%,且差异显著(P<0.05)。无机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由上到下逐渐减少,0~30、30~60和60~90 cm土层分别占无机氮累积总量的38.3%~54.6%、28.8%~35.7%和14.0%~26.1%。施用缓控释氮肥增加了无机氮在土壤上层剖面(0~30 cm)的累积,减少了无机氮在土壤深层剖面(60~90 cm)的累积量。在0~30 cm剖面中,MBC较FP处理无机氮平均增加12.4%,在60~90 cm剖面中,无机氮平均降低19.7%。可见,施用缓控释尿素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增加了水稻产量和效益、降低了土壤无机氮在深层剖面的残留,进而降低了氮素淋失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氮肥 水稻产量 效益 氮肥利用率 氮素累积与分布
下载PDF
长期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黑土细菌群落特征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方海瑞 刘俊杰 +5 位作者 陈雪丽 姜宇 刘株秀 顾海东 万书明 肖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4-815,共12页
有机物料还田是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土壤质量的主要措施,但目前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关键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及其与大豆产量间的关系尚未充分明确。本研究基于东北地区44年长期黑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与土壤理化性质、细... 有机物料还田是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土壤质量的主要措施,但目前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关键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及其与大豆产量间的关系尚未充分明确。本研究基于东北地区44年长期黑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与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和大豆产能间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与无肥(NoF)对比,单施有机肥(M)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化肥配施秸秆(CFS)处理的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低于单施秸秆(S),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的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单施有机肥处理(M)。相比于NoF,施肥导致富营养型细菌类群(r策略)与寡营养型细菌类群(K策略)的比值增加。长期秸秆还田(S和CFS)和施用化肥(CF)增加了细菌网络复杂性,而长期添加有机肥(M和CFM)降低了网络复杂性。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铵态氮、碳氮比、细菌网络结构复杂性和关键类群[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与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丰度与大豆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肥配施化肥(CFM)有利于提高关键功能微生物类群丰度、群落多样性和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施肥措施 土壤理化性状 细菌关键类群 大豆产量
下载PDF
消减大豆连作障碍的养分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义卓 蔡姗姗 +3 位作者 王伟 郭伟 孙磊 孙海燕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为明确不同养分调控技术对大豆连作障碍消减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与危害。从提高肥料养分供应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3个方面分别综述了针对大豆连作障碍中不同危害的解决方案。通过改变施肥方式、... 为明确不同养分调控技术对大豆连作障碍消减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与危害。从提高肥料养分供应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3个方面分别综述了针对大豆连作障碍中不同危害的解决方案。通过改变施肥方式、时间、数量等方式解决大豆长期连作导致土壤中养分偏耗和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问题;通过使用不同改良剂针对性地解决土壤酸化、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的问题;在大豆连作土壤中接入有益微生物,从而降低有害微生物及病原菌的活性,最终达到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效果。最后总结得出,消减大豆连作障碍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养分调控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养分调控技术的优化改良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障碍 土壤质量退化 养分调控技术
原文传递
寒地黑土农业品牌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14
作者 左辛 刘清扬 +2 位作者 李丹 赵杨 李国泰 《河北农机》 2023年第18期91-93,共3页
黑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水系以及产业基础优势,为黑土区域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东北地区黑土范围广泛,在黑土地区发展区域生态农业具有可行性,如何打造寒地... 黑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水系以及产业基础优势,为黑土区域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东北地区黑土范围广泛,在黑土地区发展区域生态农业具有可行性,如何打造寒地黑土生态农业品牌成为当地农业从业者重点思考的问题。这是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应当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作人员必须对寒地黑土品牌产权问题予以深度考量,并采取科学可靠的措施,使当地民众能够更好地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黑土 农业品牌 知识产权 产权问题
下载PDF
长期施肥处理对东北黑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邓慧玉 刘子恺 +4 位作者 马星竹 郝小雨 赵月 沈菊培 贺纪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基于40年的长期氮磷定位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未施肥处理(CK)、氮肥处理(N)、磷肥处理(P)和氮磷处理(NP)下黑土土壤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长期氮输入显著降低了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NO_(3)^(-)-N、NH_(... 基于40年的长期氮磷定位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未施肥处理(CK)、氮肥处理(N)、磷肥处理(P)和氮磷处理(NP)下黑土土壤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长期氮输入显著降低了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NO_(3)^(-)-N、NH_(4)^(+)-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而磷输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总磷含量。土壤真菌类群门水平最丰富的为子囊菌门(相对丰度为63%~68%),毛霉门(相对丰度为15%~20%)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为9%~15%)。不同施肥处理对真菌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NP处理土壤真菌扩增子序列变异数目和香农指数分别为405和4.16,显著低于CK,分别为502和4.64。基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发现NP和N处理真菌群落结构与CK和P处理显著分开。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性质包括pH,NO_(3)^(-)-N和DON是影响土壤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可见,长期氮磷施肥处理通过影响土壤性质而对土壤真菌群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输入 真菌群落 土壤酸化 长期施肥 黑土
下载PDF
黑土累积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佳琪 孙凤霞 +4 位作者 孙楠 李然 周宝库 马星竹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263,共11页
【目的】长期大量施用磷肥致使农田土壤磷快速累积,磷肥增产效率和利用率下降。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累积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及其机制,为累积磷的活化利用和磷肥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目的】长期大量施用磷肥致使农田土壤磷快速累积,磷肥增产效率和利用率下降。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累积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及其机制,为累积磷的活化利用和磷肥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5个不同处理采集土样,分别标记为P1、P2、P3、P4和P5,其Olsen-P含量依次为15.5、20.2、93.2、199和216 mg/kg。采用0.5 mol/L NaHCO3连续浸提法测定5个土壤样品中有效磷的释放量,以5个动力学方程拟合或描述有效磷的释放动力学。采用Hedley法测定了浸提前后土壤活性磷(Resin-P、NaHCO3-Pi、NaHCO3-Po)、中活性磷(NaOH-Pi、Na OH-Po、DilHCl-P)和稳性磷(ConcHCl-Pi、ConcHCl-Po、Residual-P)含量。【结果】连续浸提过程中,供试5个土壤的Olsen-P释放均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浸提1400 min (10次)时基本达到平衡。以米氏方程(Michaelis)、一级方程、Elovich方程、抛物线方程和幂函数方程描述有效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64及以上(P<0.01),其中又以米氏方程和一级方程为佳,其R2分别为0.9955和0.9922。由米氏方程可知,供试5个土壤的有效磷最大释放量分别为59.8、60.9、332.6、589.7和717.0 mg/kg,随Olsen-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Olsen-P每增加1 mg/kg,磷释放量平均增加3.12 mg/kg;5个土壤有效磷的最大释放量占土壤全磷的比例分别为13.68%、14.86%、45.44%、60.67%和66.45%,也随Olsen-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浸提残留磷(全磷与可提取有效磷之差)均为373.99 mg/kg左右,说明施磷对土壤残留磷的影响较小,长期施肥累积的磷具有较高的活性。一级方程和Elovich方程表明,黑土有效磷的释放是以扩散为主的动力学过程。连续浸提后,土壤活性磷平均减少了82.9%(67.8%~93.5%),中活性磷平均减少了34.6%(17.2%~52.0%),稳定性磷无显著变化。活性磷中的Resin-P和Na HCO3-Pi显著降低了89.8%(78.5%~96.0%)和84.5%(72.9%~91.3%),这表明Resin-P和Na HCO3-Pi的有效性最高。土壤活性磷库、中稳态磷库、磷释放的动力学方程参数与土壤有机质、Olsen-P、全磷呈显著正相关,与p H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累积磷的释放过程主要受到土壤活性磷、中活性磷、土壤有机质、pH和全磷含量的影响。【结论】黑土固定的残留磷量受施肥的影响较小,施肥累积的磷大部分可以释放,尤其Resin-P和Na HCO3-Pi的有效性最高。黑土中磷的释放符合米氏方程和一级方程,磷释放量随Olsen-P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p H和全磷含量是磷释放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磷释放动力学 OLSEN-P 活性磷 中活性磷 有机质 PH
下载PDF
黑土禾本科杂草生长特征及其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17
作者 郝小雨 王宇 +3 位作者 马星竹 孙磊 陈磊 周宝库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142,共7页
农田杂草防控是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举措。利用始于1979年的黑土肥力长期定位试验,分析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麦田禾本科杂草生长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响应,探讨利用合理施肥防控杂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黑土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禾本科... 农田杂草防控是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举措。利用始于1979年的黑土肥力长期定位试验,分析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麦田禾本科杂草生长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响应,探讨利用合理施肥防控杂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黑土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禾本科优势杂草为马唐和金色狗尾草,狗尾草和稗分布较少。均衡施肥对禾本科杂草抑制效果最佳,杂草密度较偏施肥处理(氮磷、氮钾、磷钾)分别减少94.4%、96.6%、98.0%。长期施氮肥(均衡施肥和偏施氮肥)可显著降低黑土农田禾本科杂草群落密度,降幅在41.5%~98.0%之间;也可显著降低黑土农田禾本科杂草生物量。禾本科杂草干重与小麦产量显著负相关,较低的禾本科杂草生物量能够反映黑土小麦的高产。优势杂草马唐、金色狗尾草密度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总之,长期平衡施用化肥可增加小麦产量并抑制禾本科杂草生长,对于黑土麦田防控杂草具有积极作用,但应注重调节土壤pH及氮素供应之间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杂草 密度 生长特征 长期施肥 小麦产量 土壤化学性质
下载PDF
最适运行温度条件下猪场废水厌氧产氢初期菌群演替研究
18
作者 赵禾 史风梅 +2 位作者 马玉新 赵文军 贾学斌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为了解决低温厌氧产氢效率低的问题,采用16S rRNA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猪场养殖废水在20℃条件下厌氧发酵初期产氢菌群的结构和演替,明晰低温厌氧产氢初期的发酵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丁酸型产氢菌Clostridium baratii和Cl... 为了解决低温厌氧产氢效率低的问题,采用16S rRNA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猪场养殖废水在20℃条件下厌氧发酵初期产氢菌群的结构和演替,明晰低温厌氧产氢初期的发酵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丁酸型产氢菌Clostridium baratii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厌氧体系产氢初期阶段的优势菌种。通过KEGG同源分析可知,菌群在20℃条件下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和糖代谢,其中最为相关的为丙酮酸代谢、氨基糖和核糖代谢以及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途径。可在低温厌氧体系中投加Clostridium butyricum和Clostridium baratii或包括Clostridium butyricum、Clostri-dium baratii、Corynebacterium variabile、Advenella faeciporci和Cryobacterium psychrophilum的生物菌剂,有针对性地对发酵和产氢过程进行调控或强化。该研究可为提高寒区厌氧产氢甚至废水厌氧产甲烷工程的效率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厌氧发酵 菌群演替 16S rRNA
下载PDF
黑土区秸秆还田的改土培肥及增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小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83-88,共6页
黑土区秸秆科学还田,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持续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和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分析,明确了当前黑土区秸秆直接还田模式、方法,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肥力状况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黑土区秸秆科学还田,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持续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和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分析,明确了当前黑土区秸秆直接还田模式、方法,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肥力状况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表明,秸秆含有丰富的碳、矿质元素及纤维组织,还田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促进微生物活动,对于提升黑土区作物产量有积极效果,但应避免秸秆还田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因此可以因时、因地合理选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不断提高秸秆还田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秸秆还田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下载PDF
冻融农田氮磷养分流失阻控技术研究
20
作者 张磊 武新娟 +5 位作者 宋鹏慧 周双 王腾 张莉莉 谷学佳 王玉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6,共9页
为集成并优化东北冻融农田的养分流失阻控技术模式,通过2019—2020年在东北试验玉米地设置4个处理[平原地秸秆粉碎、深翻还田(T1);平原地无秸秆对照(CK1);坡耕地顺坡改横垄种植,高留茬秸秆归行覆盖(T2);坡耕地顺垄无秸秆对照(CK2)],开... 为集成并优化东北冻融农田的养分流失阻控技术模式,通过2019—2020年在东北试验玉米地设置4个处理[平原地秸秆粉碎、深翻还田(T1);平原地无秸秆对照(CK1);坡耕地顺坡改横垄种植,高留茬秸秆归行覆盖(T2);坡耕地顺垄无秸秆对照(CK2)],开展氮磷流失阻控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坡耕地地表径流水的磷流失有发生在冻融时期外,其他各处理的氮磷污染均发生在降雨时期。平原及坡耕地对照流失水土中氮磷量均比秸秆还田处理大,且以氮为主,总氮流失量分别为10.18、7.77kg/hm^(2)。经过阻控技术处理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和孔隙度则大于对照。阻控技术处理后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在平原地比对照分别高9.24%、9.57%、26.99%、42.94%,在坡耕地分别比对照高24.59%、56.07%、67.62%、109.94%,但差异显著程度不同,整体表现为坡耕地改善效果优于平原地。综上,平原地秸秆粉碎、深翻还田技术和坡耕地顺坡改横垄、秸秆归行技术均可以有效阻控冻融农田的氮磷流失,后者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农田 淋溶水 径流水 土壤物理性质 氮磷 养分流失 阻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