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四个回归”背景下强化高校学风建设措施探析——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玉彬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高校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指向和基本遵循。“四个回归”的核心要义是育人的问题,学风建设是育人工作的永恒主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本文从自主成才意识、毕业标准、典型引领、教风建设...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高校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指向和基本遵循。“四个回归”的核心要义是育人的问题,学风建设是育人工作的永恒主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本文从自主成才意识、毕业标准、典型引领、教风建设、课程建设、文化建设、服务呵护七个方面,分析了决定高校学风建设水平的关键要素及现状,提出了强化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即打造思想引领工程、标准工程、典型引路工程、师德师风工程、金课工程、校园文化工程、服务呵护工程“七项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风建设 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 七项工程
下载PDF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青马工程模式探索——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学院为例
2
作者 孙晓辉 《商情》 2014年第20期223-223,共1页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新时期、新环境下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应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遵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新时期、新环境下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应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遵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马克恩主义者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4
3
作者 祁红岩 常国祥 李满 《高师理科学刊》 2017年第1期89-91,共3页
针对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特点,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分层次的构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后,提高了专业... 针对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特点,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分层次的构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后,提高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应用型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4
作者 李满 常国祥 +1 位作者 韩龙 祁红岩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9期25-26,共2页
智能化电气设备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控制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是教育部新增的一个试点专业... 智能化电气设备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控制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是教育部新增的一个试点专业。我校在2013年申报该专业成功,本文从社会需求着手,对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及专业发展进行了分析,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出发,对我院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工程实践环节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工程实践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梦晓 李思涵 +2 位作者 吴挺星 阎祯祺 陶一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28期170-172,共3页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实力飞速提升,促进了智能化技术繁荣发展,我国很多工业也逐渐趋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随着智能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深化结合与应用,智能化技术对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家重点关...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实力飞速提升,促进了智能化技术繁荣发展,我国很多工业也逐渐趋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随着智能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深化结合与应用,智能化技术对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之一。因此,国家对于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技术有效结合,深化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配置相关资源的有效性,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建设的发展。文章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智能化技术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以便能够高效发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技术 电气工程 自动化控制 工业建设
下载PDF
“人工智能”新概念下应用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龙 郭明良 +2 位作者 王国新 常国祥 宣丽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19期91-93,共3页
结合本校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发展需求,将人工智能新概念理论融入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方案中,形成一种新的应用型培养模式。在该专业培养模式下改革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企业对人工... 结合本校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发展需求,将人工智能新概念理论融入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方案中,形成一种新的应用型培养模式。在该专业培养模式下改革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企业对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技术要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经实践,该专业培养模式在教学和就业反馈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工智能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专业培养
下载PDF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常国祥 郭明良 姜艳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6期50-51,共2页
文章深入分析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提出建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综合实验室的方案,该实验室既能实现单机智能控制算法,又可以实现基于CAN总线的网络控制,还可以实现基于网络的远程控制,并且配备了全套的仪器,为... 文章深入分析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提出建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综合实验室的方案,该实验室既能实现单机智能控制算法,又可以实现基于CAN总线的网络控制,还可以实现基于网络的远程控制,并且配备了全套的仪器,为学生实践锻炼和创新型设计提供了物质保障。几年的运行经验表明,该实验室能够完成理论课的验证,也为毕业生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实验室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混合储能系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功率控制策略
8
作者 赵为光 葛岩飞 +2 位作者 丁浩洋 周冰 曹乐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22-328,336,共8页
为提升混合储能系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收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控制策略。利用训练成功的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预测未来的调频指令,基于混合储能的退化成本模型,以最小化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混合储能参与调频服务的... 为提升混合储能系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收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控制策略。利用训练成功的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预测未来的调频指令,基于混合储能的退化成本模型,以最小化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混合储能参与调频服务的实时滚动优化模型,通过所提策略优化混合储能对当前调频指令的响应。结果表明,与电池储能系统和传统功率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分别实现了调频利润27.86%和10.27%的增长,增强了混合储能系统在提供调频辅助服务方面的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调频辅助服务 长短时记忆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实时滚动优化模型
下载PDF
全断面掘进机刀盘驱动系统滑模自适应鲁棒控制
9
作者 沈显庆 杨泽 +1 位作者 张悦 刘若涵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07-313,共7页
针对不同地质环境下,掘进载荷突变使全断面掘进机刀盘转速跟踪精度差、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滑模控制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建立刀盘驱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滑模自适应鲁棒控制器,通过指数趋近律与映射自适应... 针对不同地质环境下,掘进载荷突变使全断面掘进机刀盘转速跟踪精度差、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滑模控制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建立刀盘驱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滑模自适应鲁棒控制器,通过指数趋近律与映射自适应算法补偿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采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稳定性。结果表明,SMARC稳态误差范围为±0.02 r/min,较ARC稳态误差降低73.96%,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掘进机 刀盘驱动系统 滑模控制 自适应鲁棒控制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方法
10
作者 薛易 励裕 艾鑫 《黑龙江电力》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以往虚拟同步发电机(VSG)采用传统固定转动惯量控制策略,整体系统快速响应但存在系统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更好地加强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在分析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转子角频率变化和有功功率振荡曲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转动惯量... 以往虚拟同步发电机(VSG)采用传统固定转动惯量控制策略,整体系统快速响应但存在系统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更好地加强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在分析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转子角频率变化和有功功率振荡曲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转动惯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总结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转动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可在保证系统快速响应的前提下同时保证系统的平稳性。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模型,并验证了单机并网运行模式下该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自适应控制 转动惯量 虚拟同步发电机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稳定性的电解槽控制策略
11
作者 薛易 艾鑫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在遇到不平衡功率干扰后,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频率变化率和稳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容量并网电解槽组的有序功率调节控制策略。在发电不足的个别时段或是电网接入大负荷时,使负荷侧电解槽根据电网频率的...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在遇到不平衡功率干扰后,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频率变化率和稳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容量并网电解槽组的有序功率调节控制策略。在发电不足的个别时段或是电网接入大负荷时,使负荷侧电解槽根据电网频率的变化自适应调整消耗功率,达到源荷平衡的目的,提升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搭建IEEE9节点系统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的电解槽使电力系统频率降到最低点的时间提前了0.29 s,最低频率值上升0.24 Hz,减小了频率变化率的绝对值,稳态误差减小了0.20 Hz,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得到提升,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电解槽 源荷平衡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2
12
作者 苏勋文 王笃亭 朱显辉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0-93,共4页
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指出电气工程实践基地硬件实验平台的弊端,提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建设思路和规划方案,探索结合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给出相应的培养方案。以PSCAD/E... 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指出电气工程实践基地硬件实验平台的弊端,提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建设思路和规划方案,探索结合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给出相应的培养方案。以PSCAD/EMTDC仿真平台为例,说明了该实验系统可有效服务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与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培养方案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下载PDF
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龙 王丽 +1 位作者 常国祥 宣丽萍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27期164-164,共1页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本文提出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方法,采用建立创客科技孵化室和科技与学术型导师阶梯指导制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对优秀创新人才进行推荐与毕业回馈。经过多年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本文提出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方法,采用建立创客科技孵化室和科技与学术型导师阶梯指导制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对优秀创新人才进行推荐与毕业回馈。经过多年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在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科技创新能力 创客科技孵化室 导师阶梯指导制
下载PDF
“卓越计划”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柏臣 于雁南 +3 位作者 贾林娜 郑爽 王丽 张丽娟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3期71-72,共2页
研究"卓越计划"对工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分析工科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到企业顶岗实践长效机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执行企业实践流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保障师资队伍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 电气工程 顶岗实践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岩 张春晶 +2 位作者 曹小燕 姜艳秋 訾鸿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10期234-235,共2页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迫切需要的。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活动与校企合作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在我校电...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迫切需要的。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活动与校企合作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在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以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毕业择业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近两年的签约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教学活动 校企合作
下载PDF
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16
作者 汝洪芳 谢子殿 +1 位作者 杨庆江 吕宗宝 《高教学刊》 2016年第7期199-201,共3页
黑龙江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立足于工程硕士培养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谋提升。确立了坚持矿山电气工程的煤矿特色,创新培养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培养过程,统筹考虑了校内实践和... 黑龙江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立足于工程硕士培养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谋提升。确立了坚持矿山电气工程的煤矿特色,创新培养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培养过程,统筹考虑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实战性和实效性,阐述了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弹性学制实施的做法及取得的成绩。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促进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工程硕士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连续性电液伺服系统位移轨迹的滑模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爽 王峻程 +1 位作者 武俊峰 祝永涛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为解决电液伺服系统在零位附近运动时,系统跟踪活塞杆位移轨迹出现抖振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连续性电液伺服模型,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切换超平面和趋近律,在同一大气压下,建立电液伺服系统滑模跟踪控制器,将连续性电液伺服系统和传统的电... 为解决电液伺服系统在零位附近运动时,系统跟踪活塞杆位移轨迹出现抖振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连续性电液伺服模型,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切换超平面和趋近律,在同一大气压下,建立电液伺服系统滑模跟踪控制器,将连续性电液伺服系统和传统的电液伺服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电液伺服系统位移轨迹的跟踪控制精度。结果表明,在活塞杆位移跟踪轨迹时,相比传统电液伺服系统,连续性电液伺服系统平滑了2 kHz的抖振现象,且位移跟踪精度提高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位移轨迹跟踪 滑模控制
下载PDF
电气工程虚拟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18
作者 王吉元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9期50-51,共2页
针对当前电气工程实践基地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提出建立电气工程虚拟实践基地的方案。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在现有实践基地硬件和软件基础上开发电气工程虚拟实践基地,建立工程实践基地管理系统,实现学... 针对当前电气工程实践基地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提出建立电气工程虚拟实践基地的方案。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在现有实践基地硬件和软件基础上开发电气工程虚拟实践基地,建立工程实践基地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工程实践申请管理、设备仪器管理、实践项目管理以及实践数据管理。电气工程虚拟实践基地采用Lab 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为软件开发平台,并以Browser/Server模式结构实现软件、硬件设备的共享,利用Lab VIEW的网络通信功能完成实践数据的传输和保存。电气工程虚拟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实践环境,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网络完成相应的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践基地 LABVIEW 电气工程 工程实践
下载PDF
改进移相控制下PMSG-PET系统回流功率的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子殿 陈令猛 焦文良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2-97,124,共7页
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作为风电系统并网接口系统存在回流功率的问题,通过优化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控制方法,改进传统的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在传统双重移相控制的基础上,改变移相比D1、D2,使二者的组合达到最优,能够降低系统中的回流功率,提高... 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作为风电系统并网接口系统存在回流功率的问题,通过优化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控制方法,改进传统的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在传统双重移相控制的基础上,改变移相比D1、D2,使二者的组合达到最优,能够降低系统中的回流功率,提高系统效率,在Matlab中对改进控制方法后的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前输出功率最小值大约为-5 kW,将改进后的移相控制方法应用到PMSG-PET系统中,改进后输出功率最小值大约为-1.5 kW。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回流功率,证明了改进移相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重移相控制 回流功率 PMSG风力发电系统
下载PDF
飞轮锂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VSG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易 李天意 +1 位作者 吴立涵 龙腾飞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为提升电网电能质量,抑制电网在运行过程的频率和电压超波动,采用飞轮锂电池混合储能系统进行波动平抑,考虑飞轮作用时间短,蓄电池作用时间长,在VSG控制中引入一阶高通滤波器,通过蓄电池参与一次调频,飞轮参与调压。结果表明,该策略能... 为提升电网电能质量,抑制电网在运行过程的频率和电压超波动,采用飞轮锂电池混合储能系统进行波动平抑,考虑飞轮作用时间短,蓄电池作用时间长,在VSG控制中引入一阶高通滤波器,通过蓄电池参与一次调频,飞轮参与调压。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实现电压维持在690 V,频率维持在50 Hz,实现了对频率和电压良好平抑,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波动平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