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调查在少数民族预科人文地理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娟 袁子勇 《高教学刊》 2016年第9期155-156,160,共3页
文章探讨了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阶段,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社会调查的必要性及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作者认为,通过该教学环节的实施,将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力培养及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 人文地理教学 社会调查 民族预科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状况分析——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向红 许玉凤 贺恋恋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地理教育学科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直接影响本专业招生数量和质量。基于就业信息统计数据,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就业形势和就业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地理教育学科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直接影响本专业招生数量和质量。基于就业信息统计数据,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就业形势和就业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就业地区以在生源地就业为主,其次是相邻地区,去外省人数就业的较少;从就业行业看,以中学教师为主,近几年去国土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人数开始增多,就业行业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就业性质看,以事业单位为主,其次是公务员,其他单位的就业人数增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以上研究对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择业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高校招生和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地理科学专业 民族地区地方师范院校
下载PDF
关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3
作者 潘网生 邢颖 +3 位作者 杨芳 许玉凤 高礼安 高长春 《西部素质教育》 2019年第11期160-161,共2页
文章基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办学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的策略,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招生宣传、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办学条件
下载PDF
基于区域合作视域下的西部民族地区会议旅游发展研究——以黔南州为例
4
作者 唐伟伟 黄雪雯 潘祖权 《现代商业》 2024年第4期129-132,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议旅游发展迅速,黔南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旅游业起步发展但会议旅游却发展缓慢。本文针对黔南州发展会议旅游SWOT分析情况,对区域合作角度下黔南州会议旅游发展进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议旅游发展迅速,黔南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旅游业起步发展但会议旅游却发展缓慢。本文针对黔南州发展会议旅游SWOT分析情况,对区域合作角度下黔南州会议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探究适合黔南州发展会议旅游的路径,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州 会议旅游 区域合作
下载PDF
贵州省黔南州耕地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富硒资源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大吉 傅良同 +2 位作者 蒙信礼 高建才 刘兴金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通过对黔南州耕地土壤和农作物及其配套根系土调查,全州共采集了49281件表层土壤、975件农作物及其配套根系土945件,主要分析了土壤和农作物Se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黔南州耕地土壤中硒的含量变化范围为0.02~19.20mg/kg,平均含量为0.57mg/... 通过对黔南州耕地土壤和农作物及其配套根系土调查,全州共采集了49281件表层土壤、975件农作物及其配套根系土945件,主要分析了土壤和农作物Se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黔南州耕地土壤中硒的含量变化范围为0.02~19.20mg/kg,平均含量为0.57mg/kg,其背景值高于贵州省耕地土壤和全国表层土壤背景值;耕地土壤中硒元素含量主要受成土母岩影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酸碱度对其产生一定影响。研究区内圈定富硒耕地土壤资源面积达3700km^(2)以上,占黔南州参与评价地类面积的72%以上,全州富硒耕地土壤资源主要集中在福泉市、瓮安县、长顺县、龙里县、贵定县和惠水县内。黔南州富硒农产品种类丰富,其中大宗农作物玉米、特色农作物中的高钙苹果、刺梨、蜜柚果皮、辣椒、西红柿、莴笋、紫王葡萄富硒率均超过了80%以上;而全州农作物对土壤中硒的平均富集系数不到7%,这说明农作物中硒含量水平还受土壤的理化性质、硒的赋存形式、农作物类型和农作物不同部位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成果对于黔南州富硒产业发展以及农业规划提供了地球化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富硒农作物 黔南州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E-RMP理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研究——以姑挂村为例
6
作者 张婕 杨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29-133,136,共6页
引入教育相关理论及昂普分析模式,基于E-RMP(教育、资源、市场、产品)理论对贵州姑挂村水族特色村寨旅游开发进行探讨。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文献收集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姑挂村的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进一步... 引入教育相关理论及昂普分析模式,基于E-RMP(教育、资源、市场、产品)理论对贵州姑挂村水族特色村寨旅游开发进行探讨。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文献收集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姑挂村的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进一步分析旅游市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建构姑挂村人为保护和旅游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挂村 E-RMP理论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7
作者 逢礼文 石广绣 +2 位作者 冯耘 万绪珍 陈全新 《云南林业》 2024年第9期80-87,共8页
基于SWOT分析法,对西江干户苗寨古村落的历史、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对西江千户苗寨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核心对策包括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 基于SWOT分析法,对西江干户苗寨古村落的历史、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对西江千户苗寨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核心对策包括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鼓励社区参与治理,协调政府、社区、企业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干户苗寨 古村落 旅游资源 SWOT分析法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黔东南榕江县体育旅游特色发展探究
8
作者 逄礼文 晏娅娅 冯耘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在梳理榕江县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从榕江县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方面对榕江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论述,并针对榕江县发展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要牢牢抓住“村超”这张名片,发挥好政... 在梳理榕江县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从榕江县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方面对榕江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论述,并针对榕江县发展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要牢牢抓住“村超”这张名片,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培养体育旅游领域的专业人才等,打造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态,更好地推动榕江县体育旅游的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江旅游 体育旅游 村超
下载PDF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9
作者 逄礼文 石广绣 冯耘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为提高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景区的发展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基于SWOT分析法,对西江千户苗寨古村落的历史、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对... 为提高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景区的发展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基于SWOT分析法,对西江千户苗寨古村落的历史、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对西江千户苗寨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对策包括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鼓励社区参与治理,协调政府、社区、企业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千户苗寨 古村落旅游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二阶段锡尔系数的黔南州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向红 蔚秀莲 +2 位作者 陈如霞 许玉凤 潘网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135,共7页
旅游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和挑战。文章基于生态足迹和二阶段锡尔系数模型分析黔南州及各县(市)旅游生态环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2011—2016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人均旅游生态... 旅游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和挑战。文章基于生态足迹和二阶段锡尔系数模型分析黔南州及各县(市)旅游生态环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2011—2016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也逐年下降;黔南州整体旅游生态环境差异无明显改变;州内县域旅游生态环境差异仅瓮安、龙里、平塘、独山4县明显减小;旅游生态环境之所以存在差异,表象是受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因素的影响,而本质则是受控于区域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力度及旅游管理水平等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文章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5点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黔南州 旅游 环境承载力 锡尔系数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研究--以黔南州各县市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邢颖 张文磊 +2 位作者 耿粉祝 许玉凤 蔡铭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基于2016年黔南州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本文通过归类分析得出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的类型因子,然后运用熵权法计算各因子权重,得出各县市旅游资源禀赋度,最后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直观地显示各县市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荔波县... 基于2016年黔南州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本文通过归类分析得出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的类型因子,然后运用熵权法计算各因子权重,得出各县市旅游资源禀赋度,最后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直观地显示各县市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荔波县的资源禀赋度最高,龙里县资源禀赋度最低。其间以黔南州12个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平均分(26.61分)作为分界线,划分高资旅游区和低资旅游区。高资旅游区有荔波县、罗甸县、贵定县和三都县,其余县市均为低资旅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资源禀赋 熵权法 地理信息系统 黔南州
下载PDF
黔南州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慧方 白胡亚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2-85,共4页
文章选取黔南州44个星级旅游景区为样本,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对黔南州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黔南州的优势旅游资源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建筑与设施类,劣势旅游资源有生物景观、天象与... 文章选取黔南州44个星级旅游景区为样本,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对黔南州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黔南州的优势旅游资源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建筑与设施类,劣势旅游资源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2)黔南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空间聚集性但空间分布不均。(3)旅游资源呈现以都匀市为中心,中间高周边低的圈层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下载PDF
黔南州乡土植物资源在都匀市旅游景观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连群 何林洁 黄雪雯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6-112,120,共8页
以贵州省都匀市主要旅游公共空间为例,对都匀市西山公园、东山公园、文峰公园、南沙洲公园、青云湖公园、三江堰、杉木湖公园、三线博物馆、绿博园、剑江河市区段等区域乡土植物的运用情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都匀市旅游景观中乡土植物的... 以贵州省都匀市主要旅游公共空间为例,对都匀市西山公园、东山公园、文峰公园、南沙洲公园、青云湖公园、三江堰、杉木湖公园、三线博物馆、绿博园、剑江河市区段等区域乡土植物的运用情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都匀市旅游景观中乡土植物的运用现状与问题,并从植物造景、植物文化氛围、运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乡土植物在都匀市旅游景观中运用的提升建议。综合考虑景观特色、生态学特性、文化内涵等方面,在都匀市区推荐使用黔南州特色本土植物80种,其中乔木38种,灌木17种,草本25种,为提升黔南州城市旅游景观,促进城市旅游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州 乡土植物 都匀市 植物景观 旅游景观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星级酒店与旅游要素错位演化分析--以黔南州为例
14
作者 朱慧方 陈见影 梁会 《市场周刊》 2020年第9期41-43,共3页
以黔南州十二县(市)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探析近十年黔南州星级酒店在总量、增量、等级结构上的演变特征;从时空二维角度探析黔南州十二县(市)星级酒店与旅游要素错位演化。结果表明:①星级酒店数量呈缓慢、波动增长态势,各县(市)变化特... 以黔南州十二县(市)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探析近十年黔南州星级酒店在总量、增量、等级结构上的演变特征;从时空二维角度探析黔南州十二县(市)星级酒店与旅游要素错位演化。结果表明:①星级酒店数量呈缓慢、波动增长态势,各县(市)变化特征不一且中端酒店份额最大;②星级酒店与旅游总人次没有构成明显错位;与旅游总人数匹配性最好;与入境旅游人次匹配性最差;③荔波县及都匀市空间匹配性较差,三都县、惠水县及长顺县匹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州 星级酒店 空间错位
下载PDF
芦笙文化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黔东南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奥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9-92,共4页
发展芦笙文化旅游有助于芦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利于完善该地区的旅游产品结构,进而争夺芦笙文化旅游的发展先机。黔东南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地区,芦笙文化在此得以集中体现。文章以黔东南芦笙文化旅游开发为实证,在文献整理和实地考察的... 发展芦笙文化旅游有助于芦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利于完善该地区的旅游产品结构,进而争夺芦笙文化旅游的发展先机。黔东南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地区,芦笙文化在此得以集中体现。文章以黔东南芦笙文化旅游开发为实证,在文献整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资源留存状况、吸引力、体验性等角度分析了黔东南芦笙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黔东南芦笙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为芦笙旅游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笙 文化旅游 黔东南
下载PDF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玉凤 徐飞 唐稳华 《资源与产业》 2018年第3期79-85,共7页
文章基于2002—2014年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贵州省黔南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4年黔南州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下降趋势,2009年后城市化发... 文章基于2002—2014年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贵州省黔南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4年黔南州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下降趋势,2009年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增长加快;黔南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呈上升趋势,但存在阶段差别;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发展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存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对黔南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可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指数 耦合协调度模型 黔南州
原文传递
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腊寨为例
17
作者 张婕 杨甲梅 张文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121-126,140,共7页
研学旅游将教育和旅游融合,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承接了国家对研学旅游政策的切口。而目前“民族村寨+”多种旅游业态的发展,使民族村寨成为中小学研学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以贵州省平腊寨为例,采用ASEB栅格分析模型,在对其旅游资... 研学旅游将教育和旅游融合,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承接了国家对研学旅游政策的切口。而目前“民族村寨+”多种旅游业态的发展,使民族村寨成为中小学研学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以贵州省平腊寨为例,采用ASEB栅格分析模型,在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研学旅游开发的角度,针对目前平腊寨研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EB栅格分析 民族村寨 研学旅游 平腊寨
下载PDF
黔南州乡村旅游景观文化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连群 蒙彭帅 黄雪雯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2期254-256,F0003,共4页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旅游景观的品质。通过实地调研黔南州典型的旅游村寨,总结归纳出黔南州乡村旅游景观文化运用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 乡村文化 旅游景观 黔南州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黔南州地学旅游开发初探
19
作者 潘网生 蔚秀莲 +1 位作者 傅良同 校韩立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5期185-187,190,共4页
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在地学旅游研究与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通过地学旅游资源的深入调查研究、地学旅游的科学性规划及其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实现地学旅游经济价值内涵的提... 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在地学旅游研究与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通过地学旅游资源的深入调查研究、地学旅游的科学性规划及其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实现地学旅游经济价值内涵的提升和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旅游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开发路径 黔南州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星级酒店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力研究——以黔南州为例
20
作者 朱慧方 韩雪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借助罗伦兹曲线、地理集中指数及GIS、SPSS软件,基于空间维度对黔南州空间分布特征及格局进行探究,构建指标体系获取驱动力因子。主要结论有:①黔南州星级酒店呈现不均衡集中分布态势且... 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借助罗伦兹曲线、地理集中指数及GIS、SPSS软件,基于空间维度对黔南州空间分布特征及格局进行探究,构建指标体系获取驱动力因子。主要结论有:①黔南州星级酒店呈现不均衡集中分布态势且集中于主城区与交通通达度高的区域;②星级酒店有明显的冷热点格局,其中热点地区呈"大"字型格局,冷点地区呈东北-西南走向两大圈层;③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星级旅游景区数量及入境旅游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州 星级酒店 空间布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