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鼻窦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希春 白澎 +5 位作者 姚秀娟 王玉红 刘悦 李然 王向东 刘晓芳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在气道炎症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26...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在气道炎症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26例,根据患者鼻部症状及鼻窦CT检查结果,分为COPD合并CRS组(61例),单纯COPD组(65例)。采集患者病史及一般资料,调查患者近1年内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计算患者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评分,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RP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 FeNO)检测及肺功能检查。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3组间年龄、性别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合并CRS组和单纯COPD组吸烟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COPD合并CRS组与单纯COPD组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PD合并CRS组过去1年AECOPD次数及CAT评分,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P<0.05)。COPD合并CRS组FeNO水平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和对照组(P<0.05);3组间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合并CRS组,FeNO水平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过去1年内AECOPD次数及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CRP、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明显相关性。单纯COPD组,FeNO水平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过去1年内AECOPD次数、CAT评分、CRP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OPD与CR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有嗜酸性粒细胞参与,特别是合并CRS的COPD患者,其气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反应更加明显。对CRS进行积极干预,有利于减少AECOPD的次数,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FeNO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测定,对监测气道炎症控制情况、预测AECOPD频率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鼻窦炎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鼻黏膜不同炎症的临床表现及客观炎症指标的异同性研究
2
作者 刘承耀 王向东 +3 位作者 森巴 司马宇彤 刘仲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369-376,共8页
目的比较慢性鼻炎(CR)、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在鼻部症状、生活质量评估和临床炎症指标表达方面异同。方法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就诊的154例连续患者,年龄18~70岁... 目的比较慢性鼻炎(CR)、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在鼻部症状、生活质量评估和临床炎症指标表达方面异同。方法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就诊的154例连续患者,年龄18~70岁,其中男性106例,女性48例。根据入选标准,纳入患者分为CR组、CRSsNP组和CRSwNP组。患者于就诊当天进行鼻内镜、鼻呼出NO(nasal exhaled nitric oxide,nNO)、皮肤点刺试验、鼻窦CT和血常规检查,并在医师指导下对自身鼻部症状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填写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问卷。共43例CR患者,58例CRSsNP患者及53例CRSwNP患者入选本研究。结果CRSsNP组SNOT-22总分显著低于CR和CRSwNP组(30.0±19.4 vs.41.1±21.9,30.0±19.4 vs.40.9±18.7,P<0.05),CR组和CRSwNP组的SNOT-22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CRSwNP组鼻部症状及鼻外症状平均得分最高;CRSsNP组得分较低;CR患者对睡眠的损害影响显著高于CRSsNP患者(9.9±6.2 vs.5.1±5.3,P<0.05),与CRSwNP组睡眠评分无显著差异(9.9±6.2 vs.7.1±5.7,P>0.05)。当患者合并过敏原阳性时,CR、CRSsNP和CRSwNP之间症状评分及SNOT-22评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当过敏原阴性时,无论症状评分还是SNOT-22评分,三者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CR、CRSsNP和CRSwNP三种鼻黏膜炎症类型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就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而言,CR组和CRSwNP组相近且较CRSsNP组损害更明显。客观评价指标与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鼻窦炎 鼻息肉 一氧化氮 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 视觉模拟量表
下载PDF
嗅裂区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与鼻息肉患者临床表现及鼻窦CT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
3
作者 羡慕 王心怡 +2 位作者 鲜军舫 朴颖实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比较病变位于双侧嗅裂区的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respiratory epithelial adenomatoid hamartoma,REAH)与鼻息肉(nasalpolyps,N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证据。方法纳入2006年6月~2023年8月于北京同仁医院... 目的比较病变位于双侧嗅裂区的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respiratory epithelial adenomatoid hamartoma,REAH)与鼻息肉(nasalpolyps,N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证据。方法纳入2006年6月~2023年8月于北京同仁医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双侧嗅裂区REAH的患者,设为REAH组;纳入2023年1~10月于北京同仁医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双侧嗅裂区NP的患者,设为NP组。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纳入REAH组和NP组患者各155例。REAH组以老年男性居多,合并哮喘的患病率低于NP组(P<0.05)。鼻窦CT测量结果显示REAH组的双侧中鼻甲头端距离、双侧上鼻甲头端距离、中鼻甲与鼻中隔最大角度均大于NP组(P<0.05)。结论鼻窦CT有助于术前鉴别REAH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息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闫冰 王成硕 +1 位作者 刘畅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2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鼻息肉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表达差异。方法招募依据EPOS2012指南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共26例,术中收集鼻息肉标本。采用荧光定...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鼻息肉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表达差异。方法招募依据EPOS2012指南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共26例,术中收集鼻息肉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鼻息肉中SAA表达;采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检测病理标本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并依据比值将CRSwNP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CRSwNP);采用Spearman分析鼻息肉中SAA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non-ECRSwNP中的鼻息肉中SAA水平显着高于ECRSwNP组(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1)。鼻息肉中SAA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 SAA在不同病理类型的鼻息肉中表达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鼻窦炎 鼻息肉
下载PDF
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郑铭 司马宇彤 +2 位作者 庄梦岩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16年12月~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诊治的16例累及鼻腔鼻窦的RD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1∶3,... 目的探讨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16年12月~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诊治的16例累及鼻腔鼻窦的RD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1∶3,平均年龄47.4岁,平均病程22.34个月。主诉鼻塞、鼻干、嗅觉减退、头面部痛和突眼/复视的患者,分别有14、3、5、6和1例,9例存在外鼻肿胀。14例至少累及鼻中隔,12例单纯鼻腔受累,3例累及鼻窦,1例为混合型。10例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8例结果误诊或漏诊。鼻内镜检查9例患者的鼻中隔呈现双侧膨隆,7例鼻底和下鼻甲表面有结节状隆起或者颗粒状新生物。鼻窦CT发现9例患者鼻中隔区域呈现类圆形均匀软组织影或对称性软组织增厚影,5例鼻底、下鼻甲呈现明显的软组织增厚影。结论累及鼻腔鼻窦的RDD在外鼻表现、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中有一定的典型特征,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RDD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疾病 诊断 计算机辅助 ROSAI-DORFMAN病 临床特征 影像学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病、复发及恶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阳 吴迪 +1 位作者 娄鸿飞 王成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8期1299-1303,共5页
目的探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发病、复发及恶变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09-2017.09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石蜡标本(156例),按术后病理诊断分为正常黏膜组织组(简称正常组,共33... 目的探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发病、复发及恶变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09-2017.09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石蜡标本(156例),按术后病理诊断分为正常黏膜组织组(简称正常组,共33例)及SNIP组(123例),随访截至2017.11.30(平均随访时间62.15月),按随访结果分为治愈组(至随访结束暂未见复发或恶变,57例)、复发组(至随访结束出现一次及以上复发但暂未出现恶变,30例)、恶变组(至随访结束已出现明确恶变、原位癌变或中-重度以上不典型增生,36例)。通过Quantigene核酸定量技术测定石蜡病理组织中HPV6/8/11/16/18/31/33/40共8种亚型的阴阳性。结果正常组HPV阳性16例(37.21%),治愈组HPV阳性30例(51.95%),复发组HPV阳性19例(47.50%),恶变组HPV阳性30例(76.92%),正常组与治愈组间HPV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NS),治愈组与复发组间HPV阳性率亦无显著差异(P=NS),恶变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治愈组及复发组(P<0.01)。结论 HPV感染与SNIP的发病、复发无关,而与SNIP的恶变有关,且尤与HPV-11/16/18/31/33 5种亚型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复发 恶变
下载PDF
鼻部慢性炎症性疾病相关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静 郑铭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9期609-612,共4页
鼻部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发生于鼻腔、鼻窦一系列慢性炎症疾病的统称,该类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不仅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同时对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等产生影响。本文将对鼻部慢性炎症性疾病产生的疾病成本、卫生经济学... 鼻部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发生于鼻腔、鼻窦一系列慢性炎症疾病的统称,该类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不仅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同时对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等产生影响。本文将对鼻部慢性炎症性疾病产生的疾病成本、卫生经济学评价常用方法进行综述,以了解疾病规范化治疗对成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鼻炎 过敏 鼻窦炎 卫生经济学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哮喘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旭 王玉红 +1 位作者 张媛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00896、rs1800871、rs1800872)与哮喘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自我国长期居住在北京地区的205例确诊的哮喘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飞行...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00896、rs1800871、rs1800872)与哮喘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自我国长期居住在北京地区的205例确诊的哮喘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飞行质谱的方法,对选取的rs1800896、rs1800871、rs180087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IL-10rs1800872位点在哮喘组中3种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AA基因型哮喘患者血清的IgE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IL-10 rs1800872位点和哮喘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10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HIST1H2BK蛋白与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延明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 探索HISH2BK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6例,鼻中隔偏曲、脑脊液鼻漏修补等非鼻腔炎症行鼻内镜手术患者7例作为对照,获... 目的 探索HISH2BK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6例,鼻中隔偏曲、脑脊液鼻漏修补等非鼻腔炎症行鼻内镜手术患者7例作为对照,获取鼻息肉及黏膜组织进行二代基因测序,应用Reactome通路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后发现目标基因HIST1H2BK,应用PCR技术验证HIST1H2BK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定位HIST1H2BK蛋白在鼻息肉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位置。结果 HIST1H2BK蛋白主要表达于鼻腔黏膜上皮细胞层,HIST1H2BK基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低表达。结论 HIST1H2BK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可能是参与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组蛋白类 二代基因测序
下载PDF
中国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8
10
作者 王孟 郑铭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8期415-420,共6页
过敏性鼻炎是世界性健康问题,近十年来,中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就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问卷设计、研究历史、近年成人及儿童的患病率现状、主要致敏原种类以及风险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流行病学 变应原 儿童 成年人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北京地区可疑过敏性鼻炎病人吸入性变应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马思远 娄鸿飞 +1 位作者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1-67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可疑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后吸入性变应原特征,为AR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北京地区2 598... 目的回顾性分析可疑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后吸入性变应原特征,为AR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北京地区2 598例具有AR典型症状的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比较不同病人变应原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1)在2 598例可疑过敏性鼻炎受试者中,有2 292例(88.2%)病人至少对一种变应原有临床意义上的阳性。(2)在AR病人中,SPT检测阳性率前4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43.1%)、屋尘螨(37.6%)、德国小蠊(32.6%)、艾蒿(26.6%)。就诊病人中女性居多,但SPT检测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SPT检测阳性受试者中,单一变应原阳性(18.0%)、双重变应原阳性(22.6%)、三重变应原阳性(19.4%)占多数,未成年病人单一变应原阳性率较低。(4)AR就诊人数在4~6月和8~9月迎来两个高峰。(5)在单一变应原阳性病人中,德国小蠊阳性检出率(31.6%)远大于其他变应原。(6)粉尘螨、屋尘螨在不同年龄段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艾蒿是北京地区AR病人的主要变应原,变应原存在年龄及时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变应原 流行病学 皮肤点刺试验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非同义变异rs2228145和中国过敏性鼻炎病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亚丽 张媛 +1 位作者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过敏性鼻炎是鼻部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在临床表现和遗传基础具有交叉重叠。本研究拟对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的和哮喘相关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基... 目的过敏性鼻炎是鼻部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在临床表现和遗传基础具有交叉重叠。本研究拟对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的和哮喘相关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基因的rs2228145位点进行分析,检测其和中国过敏性鼻炎病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2例明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病人,以及416例正常对照,所有个体均为中国汉族。从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时间飞行质谱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等位基因分析显示过敏性鼻炎及正常对照在IL-6R基因的rs2228145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P=0.0039,Pcorrected=0.001 6)。基因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位点和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共显性模型(PA/C vs A/A=0.000,ORA/C vs A/A=0.546,95%CI:0.389~0.766)和显性模型(PA/C+C/C vs A/A=0.001,ORA/C+C/C vs A/A=0.575,95%CI:0.418~0.790)分析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提示和哮喘相关基因IL-6R的rs2228145位点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有关,可降低其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哮喘 白细胞介素6受体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吸烟和饮酒对成年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影响: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晓喆 赵金铭 +3 位作者 司马宇彤 赵妍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7期438-442,共5页
目的 研究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对过敏性鼻炎(AR)和非过敏性鼻炎(non allergic rhinitis,NAR)发病的影响。方法我们开展一项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共获得1 964份有效问卷。统计志愿者(包括796名AR,542名NAR和626名对照)的年龄、性别、身高、... 目的 研究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对过敏性鼻炎(AR)和非过敏性鼻炎(non allergic rhinitis,NAR)发病的影响。方法我们开展一项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共获得1 964份有效问卷。统计志愿者(包括796名AR,542名NAR和626名对照)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居住地和文化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及基线资料,另外收集吸烟、饮酒、合并症等信息。按年龄、性别进行配对获得两项1∶1病例对照研究(579对AR vs.对照,506对NAR vs.对照)。利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吸烟饮酒等影响因素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饮酒[OR=1.42(95%CI:1.057-1.908),P=0.0199]和吸烟[OR=1.496(95%CI:1.046-2.14),P=0.0272]是AR发病的危险因素,乡镇居住为保护因素[OR=0.665(95%CI:0.444-0.996),P=0.0476],职业分类与AR发病无显著关联。男性患AR风险高于女性[OR=1.485(95%CI:1.104-1.997),P=0.0089]。分层分析后发现偶尔饮酒、吸烟史5~10年、饮酒史5~10年是AR发病的确证危险因素。但是否饮酒和吸烟均不构成NAR发病的显著的危险因素(P=0.1404和0.9751),分层分析后,也无其他确证危险和保护因素的发现。结论 本研究发现饮酒和吸烟是AR发病的确证危险因素,且此危险因素对AR发病的影响大于NAR,限制饮酒和吸烟作为预防AR发病的手段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过敏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吸烟 饮酒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非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康子卿 杨婧兴 +1 位作者 王向东 蔡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为探索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对照黏膜来源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Cs)物理屏障关键分子的影响。方法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 目的为探索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对照黏膜来源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Cs)物理屏障关键分子的影响。方法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0.1和0.3)的RSV分别感染鼻息肉(n=21)和对照黏膜(n=9)的hNECs 24 h和48 h后,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ZO-1、ZO-2、Claudin-1、Claudin-4、Occludin、E-cadherin和N-cadherin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RSV感染hNECs后,ZO-1、ZO-2、Claudin-1、Claudin-4、Occludin、E-cadherin和N-cadherin的基因表达水平均下降,但只在鼻息肉来源的hNECs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SV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eosinophilic CRSwNP,ECRSwNP)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nonECRSwNP)的hNECs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RSV感染可破坏鼻黏膜上皮屏障,与对照组相比CRSwNP组受RSV感染影响更重,且ECRSwNP组与nonECRSwNP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上皮细胞 鼻粘膜 紧密连接部 人鼻黏膜上皮细胞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病人吸入过敏原检测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娄鸿飞 马思远 +5 位作者 赵岩 曹飞飞 贺飞 王向东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70,共6页
目的调查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吸入过敏原的致敏率,分析阳性过敏原的年龄及性别差异,阐明过敏原与过敏性鼻炎症状、合并症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20种标准化过敏原,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 目的调查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吸入过敏原的致敏率,分析阳性过敏原的年龄及性别差异,阐明过敏原与过敏性鼻炎症状、合并症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20种标准化过敏原,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6 236例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记录病人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和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病史。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人的阳性过敏原及其致敏率,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过敏原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5 530例病人(88.7%)至少1种过敏原阳性。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病人最常见的过敏原是粉尘螨和屋尘螨,致敏率分别为47.3%和41.7%,其在自报过敏性鼻炎成年病人中的致敏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高于女性。尘螨致敏与过敏性鼻炎的持续性、严重程度均无关,但户外过敏原的致敏率在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病人显著高于轻度过敏性鼻炎病人,在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病人显著高于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病人。SPT中尘螨的皮肤指数与过敏性鼻炎症状无关,艾蒿、禾本花粉的皮肤指数与过敏性鼻炎症状正相关。≥54%的AR合并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病人呈现4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尘螨、德国小蠊阳性与AR合并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无相关性,户外过敏原(艾蒿、蒲公英、大豚草)的致敏率在AR合并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病人中显著高于无合并症AR病人。结论尘螨是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病人中最常见的吸入过敏原。吸入过敏原致敏率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敏性鼻炎伴合并症病人多重致敏率高。户外过敏原致敏率与过敏性鼻炎症状严重程度正相关,其在过敏性鼻炎合并症病人中的致敏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致敏 合并症 临床相关性
下载PDF
鼻一氧化氮在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承耀 王向东 +4 位作者 李琴 郑凯莉 郑铭 刘仲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6期315-320,共6页
目的评价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asal nitric oxide,nNO)在鉴别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asal nitric oxide,nNO)在鉴别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与鼻窦CT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连续88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使用NIOX设备测量呼出的nNO水平。鼻内镜检查和鼻窦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受试者的鼻腔及鼻窦炎症状态,皮肤点刺试验用于确认特应性状态。结果CRSsNP患者的nNO水平高于CRSwNP患者[(591±153)ppbvs(360±181)ppb,P<0.001],而CRS患者的nNO水平低于对照组[(449±204)ppbvs(881±161)ppb,P<0.001].在特应性和非特应性CRS患者中,nNO水平与Lund-Mackay评分呈负相关(r=-0.45,P=0.016;r=-0.600,P<0.001).与特应性患者相比,伴或不伴鼻息肉的非特应性患者表现出较低的nNO水平[非特应性CRSsNPvs特应性CRSsNP,(503±92)ppbvs(734±120)ppb,P<0.001;非特应性CRSwNPvs特异性CRSwNP,(299±150)ppbvs(518±161)ppb,P<0.001].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SwNP、CRSsNP和健康对照以及特应性和非特应性亚组中的患者,具有可接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70%-90%).结论nNO水平可用于区分CRSwNP和CRSsNP,且和鼻窦CT评分呈负相关。然而,作为CRS的诊断或监测生物标志物,nNO受患者特应性状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呼气 鼻窦炎 鼻息肉 超敏反应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延明 王成硕 +2 位作者 赵亚丽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genotyping,PCR-SBT)进行HLA-Ⅱ基因(DRB1、DQB1)分型。采用R软件进行HLA-Ⅱ基因频率统计及单倍体型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因频率在AR与对照组中的比较应用χ2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进行Bonferroni多重矫正。结果共检测到16个HLA-DRB1等位基因,13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DQB1*06:01:01(P校正=0.010,OR=2.347,95%CI:1.392~4.225)、DRB1*08:03:02(P校正=0.012,OR=3.213,95%CI:1.732~7.821),在尘螨过敏性病人中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单倍体型DRB1*08:03-DQB1*06:01(19%vs 4.8%,P校正=0.007,OR=4.232,95%CI:1.822~9.237)在病例组中频率增加。结论 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尘螨 人类白细胞抗原 DQB1 DRB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磁共振成像特征的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9
18
作者 羡慕 马思远 +2 位作者 王阳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8期445-448,共4页
目的比较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外周部和根蒂部的组织病理学差异,为根据MRI影像脑回征(convoluted cerebriform patterns,CCP)评估肿瘤起源位置提供依据。方法 27例原发SNIP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并通... 目的比较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外周部和根蒂部的组织病理学差异,为根据MRI影像脑回征(convoluted cerebriform patterns,CCP)评估肿瘤起源位置提供依据。方法 27例原发SNIP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并通过CCP回溯法预判肿瘤起源部位。术中取肿瘤的外周部和根蒂部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染色,评估基质评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前预判的肿瘤起源部位均在术中得到证实。肿瘤外周部的基质评分和MVD显著高于根蒂部(P<0.001),而根蒂部的claudin-5表达明显高于外周部(P<0.05)。结论 SNIP外周部疏松水肿的基质层微血管增生且伴有血管上皮屏障功能缺陷,上述病理学改变使得瘤体末端的上皮和上皮下基质层在T2WI和对比强化的T1WI上呈现等、高信号相间的栅格状CCP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乳头状瘤 内翻 磁共振成像 紧密连接蛋白 微血管 微血管密度 脑回征
下载PDF
三种激素剂型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阳 黄嫣然 +2 位作者 娄鸿飞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目的比较口服、经鼻雾化吸入和鼻喷激素对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ECRSwNP) 2周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ECRSwNP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泼尼松,B组经鼻雾化... 目的比较口服、经鼻雾化吸入和鼻喷激素对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ECRSwNP) 2周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ECRSwNP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泼尼松,B组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C组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治疗前、后评估鼻部症状、内镜息肉评分。评估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白细胞介素5表达含量。以不良事件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三组患者鼻部症状治疗后均显着改善(P<0.001)。A、B组鼻部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C组。只有A、B组患者的鼻息肉体积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01)。B、C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A组中有2例患者由于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结论经鼻雾化吸入治疗ECRSwNP安全有效,可作为ECRSwNP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 鼻窦炎 鼻息肉 糖皮质激素类 投药 吸入
下载PDF
北京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特征与吸入性变应原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阳 马思远 +1 位作者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8期405-409,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AR)患者疾病临床特征及与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相关性,为提高AR的临床诊疗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记录2011-01-01~2013-07-31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2383...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AR)患者疾病临床特征及与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相关性,为提高AR的临床诊疗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记录2011-01-01~2013-07-31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2383例来自北京地区的具有AR典型症状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性别、年龄、临床分类、合并症、就诊时间及与SPT结果的相关关系。结果①在2383例就诊者中,SPT阳性患者2383例(88.6%)。②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刺槐、长叶车前草、交链孢霉菌在男性群体的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群体单一变应原阳性率高于男性(P<0.01);鼻堵症状男性比女性症状较重(P<0.001),鼻痒、喷嚏、眼痒症状女性均较男性为重(P均<0.01)。③AR就诊者中,儿童青少年(≤14岁)群体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而在中年(45~59岁)人群则相反(P<0.001)。④女性更易伴发合并症(P<0.001)。⑤持续型AR季节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间歇型(P<0.05)。⑥儿童青少年群体更易表现为间歇型轻度症状(P均<0.01)。结论北京地区AR患者的症状、合并症、年龄及变应原存在性别及不同临床分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变应原 流行病学研究 北京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