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翟丽丽 刘惠铭 陈文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68-570,共3页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y lymphangiolei-omyomatosls,PLAM)罕见,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女性,是一种类似平滑肌细胞的不成熟的短梭形细胞在间质中的广泛浸润,通常伴随肺实质囊性变,一般为独立性疾病,有时与遗传性结节性硬化症相伴随[1],...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y lymphangiolei-omyomatosls,PLAM)罕见,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女性,是一种类似平滑肌细胞的不成熟的短梭形细胞在间质中的广泛浸润,通常伴随肺实质囊性变,一般为独立性疾病,有时与遗传性结节性硬化症相伴随[1],现认为是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一种。PLAM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阐明,对其认识以及治疗仍然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囊腔 平滑肌样细胞
原文传递
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刘洪羽 古虎霞 +5 位作者 刘定荣 卫惠杰 周丹 代晓璐 杨艳 张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ACC的患者,术后随访3年。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ACC的患者,术后随访3年。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ACC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与ACC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P<0.05)。低分化、Ⅲ期、CD56阳性、Syn阳性、Ki-67表达≥10%、微血管侵犯的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高分化、Ⅰ和Ⅱ期、CD56阴性、Syn阴性、Ki-67表达<10%、未合并微血管侵犯的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RR=4.904(95%CI:2.018,11.918)]、分期[RR=6.025(95%CI:2.479,14.644)]、内分泌功能[RR=3.927(95%CI:1.616,9.545)]、Ki-67[RR=4.011(95%CI:1.650,9.748)]、COX-2阳性[RR=5.114(95%CI:2.104,12.429)]是影响AC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病理分级[RR=4.914(95%CI:2.022,11.942)]、分期[RR=6.633(95%CI:2.729,16.119)]、内分泌功能[RR=4.003(95%CI:1.647,9.728)]、COX-2阳性[RR=5.296(95%CI:2.179,12.872)]是影响A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COX-2阳性表达患者与COX-2阴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曲线及总存活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COX-2阳性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环氧合酶-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乳腺伴极性反转的高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3
作者 翟丽丽 刘洪羽 +2 位作者 高洋洋 于兵 李玉婷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74-375,391,共3页
伴极性反转的高细胞癌(tall cell carcinoma with reversed polarity,TCCRP)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目前陆续有相关病例报道,其最初被命名为类似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乳腺肿瘤,但第五版乳腺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中认定为一个... 伴极性反转的高细胞癌(tall cell carcinoma with reversed polarity,TCCRP)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目前陆续有相关病例报道,其最初被命名为类似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乳腺肿瘤,但第五版乳腺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中认定为一个独立肿瘤实体——归入“少见和涎腺型肿瘤”类别。本院于2019-04遇到1例TCCRP,现就本例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报道并文献复习,以期增加对TCCRP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反转 高细胞 乳腺癌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妊娠期羊水过少对产后胎盘的病理影响
4
作者 彭惠芬 康高杨 +1 位作者 彭莹 翟丽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1期2022-2026,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孕妇在免疫因素的影响下对胎盘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64例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免疫指标结果分为免疫指标阳性者和免疫指...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孕妇在免疫因素的影响下对胎盘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64例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免疫指标结果分为免疫指标阳性者和免疫指标阴性者,其中免疫指标阳性者分为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Ⅰ,免疫指标阴性者分为观察组Ⅱ和对照组Ⅱ。对照组均采用水化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产后胎盘送病理,在显微镜下观察胎盘梗死灶范围及钙化区域(S),分为三个级别:胎盘梗死和/或散在钙化(S≤5%)、胎盘梗死和/或钙化(5%10%)。结果 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Ⅰ(免疫指标阳性者)产后胎盘梗死灶范围及钙化区域(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1);观察组Ⅱ和对照组Ⅱ(免疫指标阴性者)产后胎盘梗死灶范围及钙化区域(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2);观察组Ⅰ和观察组Ⅱ(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水化疗法)产后胎盘梗死灶范围及钙化区域(S)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000)。结论 对于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孕妇,不论免疫指标性质如何,应用低分子肝素后,产后的胎盘病理显示梗死灶范围和/或钙化区域较未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明显减小,说明应用低分子肝素后能通过影响母体凝血途径、调节胎盘细胞因子等途径改善胎盘循环功能,而羊水过少受多因素多通路影响,低分子肝素对胎盘和对免疫性疾病所致的羊水过少的影响有可能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胎盘 病理 胎盘梗死 羊水过少 免疫因素 抗凝治疗 水化疗法
下载PDF
肾移植排斥反应与肾移植后肾坏死的病理学表现与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博宇 李金艳 马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6117-6120,共4页
由于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后近期的急性排斥反应显著减少,肾移植短期存活率令人鼓舞。然而,肾移植后10年的人肾长期存活并未见明显提高。随着肾移植患者数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慢性移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又进入等待二次肾... 由于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后近期的急性排斥反应显著减少,肾移植短期存活率令人鼓舞。然而,肾移植后10年的人肾长期存活并未见明显提高。随着肾移植患者数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慢性移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又进入等待二次肾移植的队伍中,从而使供移植器官短缺的矛盾更为突出。在器官移植发展的今天,研究如何改善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至关重要。文章就肾移植过程中最易出现的肾移植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镜下组织学变化和发生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小管坏死 病理
下载PDF
1058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博宇 于大有 +2 位作者 王英 公柏青 马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通过对1058例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分析其病理改变、临床诊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临床以内镜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果:对于早期大肠癌(病理镜下定为粘膜内癌及粘膜下癌)临床上可以采取活检及电... 目的:通过对1058例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分析其病理改变、临床诊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临床以内镜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果:对于早期大肠癌(病理镜下定为粘膜内癌及粘膜下癌)临床上可以采取活检及电切或局部切除手术治疗。经随访,复发率为2.3%,而做扩大或联合手术时病死率高达13.7%。对于局部扩散者及累及肌层者,宜采取联合手术。联合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其最终目标是改善远期效果。结论:对于大肠癌尽早发现作出明确诊断,即时采取正确手术治疗方案,患者生存率将大为提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病理学 临床 内镜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微波辅助组织脱水在病理制片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树生 王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8期951-951,共1页
关键词 微波 辅助组织脱水 病理制片
下载PDF
利凡诺中期引产机制及病理观察
8
作者 姜长利 刘力拂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4-24,共1页
利凡诺为吖啶类药物,是一种强力杀菌剂,被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已有40余年本文对我院12例利凡诺引产的胎儿及其脏器,进行病理观察并对其引产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利凡诺 中期引产 引产 自溶 出血
下载PDF
540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及部分流行病学分析
9
作者 王书勤 许励 +2 位作者 姜长利 于大有 宋丽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5-36,共2页
乳腺癌是妇女易患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在西方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上海,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为了进一步丰富有关乳腺癌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类,肿瘤部位等方面的资料,... 乳腺癌是妇女易患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在西方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上海,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为了进一步丰富有关乳腺癌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类,肿瘤部位等方面的资料,现将我们在1961年至1990年三个年代间的54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进行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临床 发病率 女性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分析 病理资料 组织学分类 首位 分流 西方国家
下载PDF
心脏粘液瘤81例病理学研究
10
作者 陈淑范 杜金荣 +3 位作者 付红 刘力 朱平 高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6期572-573,共2页
作者对50例心脏粘液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显示,50例粘液瘤中波形蛋白(vimentin)为阳性;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actin)及第八因子相关抗原(Ⅷ)为阴性。2例伴腺样结构者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为阳性... 作者对50例心脏粘液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显示,50例粘液瘤中波形蛋白(vimentin)为阳性;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actin)及第八因子相关抗原(Ⅷ)为阴性。2例伴腺样结构者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为阳性。10例电镜观察肿瘤内基质丰富,细胞内粗面内质网丰富,其内可含有与基质成分相似的絮状或细颗粒状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心脏粘液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下载PDF
ck/34BE12、actin、P63、S-100、C-erbB-2、PCNA、CyclinD1在乳腺增生病及乳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博宇 朱影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6期33-35,共3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乳腺增生病、乳腺不典型增生及乳腺癌进行多指标联合检测,并结合显微镜下组织学形态特点进行观察,以利于乳腺癌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34BE12、actin、P63、S-100、C-erbB-2、PCNA、Cyc...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乳腺增生病、乳腺不典型增生及乳腺癌进行多指标联合检测,并结合显微镜下组织学形态特点进行观察,以利于乳腺癌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34BE12、actin、P63、S-100、C-erbB-2、PCNA、CyclinD1在159例乳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k/34BE12、P63、actin在乳腺良性病变中高表达,在恶性病变中低表达呈阴性,S-100差异不显著(P>0.05),C-erbB-2、PCNA、CyclinD1在乳腺增生病中呈阴性表达,随着上皮增生和异型程度加重,其阳性表达逐渐递增,其中C-erbB-2在原位癌达高峰,而侵润性癌则出现下降,结论对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不典型增生及乳头状瘤病进行ck/34BE12、actin、P63、S-100、C-erbB-2、PCNA、CyclinD等多项指标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并将为乳腺癌的病理学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癌
下载PDF
冷冻组织切片质量控制的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树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09-409,共1页
关键词 冷冻组织切片 质量控制 病理诊断 肿瘤 预后
下载PDF
应用S-P法检测ER、PR、C-erb-2乳腺癌石蜡切片质控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树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41-542,共2页
关键词 石蜡切片 乳腺癌 检测 ER PR 质控 免疫组化染色 石蜡包埋组织 福尔马林固定 ERBB-2 1999年 病理诊断 过氧化酶 染色方法 试剂盒 链菌素 敏感度 低含量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4
作者 刘尚廉 张廷缪 +3 位作者 付秀珍 杨玉妹 许励 王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1年第2期9-12,共4页
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SCUC)极为罕见,在组织学上表现为宫颈组织有弥漫成片的小细胞浸润。近年来不少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论者证明,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SCUC均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道了19例宫颈原发性小细胞未分化癌用八种抗血清作免疫... 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SCUC)极为罕见,在组织学上表现为宫颈组织有弥漫成片的小细胞浸润。近年来不少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论者证明,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SCUC均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道了19例宫颈原发性小细胞未分化癌用八种抗血清作免疫组织标记,包括CLA、Leu-7、Keratin、S-100、Serotonin、NSE、desmin和myoglolin,目的是证明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亦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并且可用鉴别恶性淋巴瘤,无色素性黑色素瘤、横纹肌肉瘤、低分化腺癌和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常规石蜡HE染色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树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793-793,共1页
关键词 常规石蜡HE染色 质量控制 组织病理学 染色过程 脱蜡 分化 显兰
下载PDF
头面部恶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2例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蔡博宇 于大有 印红梅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1期6-7,共2页
目的 了解恶性黑色索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恶性黑色索性神经鞘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所有肿瘤均具有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组织学特征且都伴有多少量不等的... 目的 了解恶性黑色索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恶性黑色索性神经鞘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所有肿瘤均具有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组织学特征且都伴有多少量不等的黑色素。结论 恶性黑色索性神经鞘瘤少见,恶性度高,临床诊断较困难但有其病理特征.依靠镜下观察及配以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复习文献该肿瘤瘤细胞同时显示神经鞘瘤和黑色素细胞的分化,提示该肿瘤来自神经蝽,进一步单克隆培养实验表明神经嵴细胞具有异质性,可由全潜能细胞,多潜能细胞组成,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可以被认为是具有两种潜能细胞的增生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神经鞘瘤 肿瘤 免疫组化染色 文献复习 头面部 细胞 潜能 结论 培养
下载PDF
DEC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17
作者 郎尉雅 于晶 +6 位作者 衣同辉 刘云龙 代云峰 崔博舒 鲍红光 薛璟 潘洪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4期206-206,217,共2页
目的:构建DEC1真核表达载体pEGFP-Nl-DEC1,探讨DEC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提取人乳腺癌癌细胞MCF-7总RNA,扩增获得DEC1基因,将DEC1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Nl,将成功构建的pEGFPNl-DEC1及pEGFP-Nl质粒利用PEI... 目的:构建DEC1真核表达载体pEGFP-Nl-DEC1,探讨DEC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提取人乳腺癌癌细胞MCF-7总RNA,扩增获得DEC1基因,将DEC1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Nl,将成功构建的pEGFPNl-DEC1及pEGFP-Nl质粒利用PEI转染MCF-7细胞,并通过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DEC1、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前后MCF-7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DEC1真核表达载体pEGFP-Nl-DEC1;与pEGFP-Nl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EGFP-Nl-DEC1组DEC1表达明显增高(P<0.05);cyclin D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EGFP-Nl-DEC1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过表达DEC1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DEC1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D1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止细胞周期及TGF-β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1 乳腺癌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黑龙江西北部地区20年肿瘤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18
作者 蔡博宇 吴淑琴 于大有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1期7-10,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发展变化趋势,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 就我院1981-2000年间外科活检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恶性肿瘤逐年增多,腺癌逐年增加以胃肠较为多见.鼻咽癌和宫颈癌逐年降低.肉瘤中平滑肌肉瘤较为多见,... 目的 研究肿瘤发展变化趋势,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 就我院1981-2000年间外科活检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恶性肿瘤逐年增多,腺癌逐年增加以胃肠较为多见.鼻咽癌和宫颈癌逐年降低.肉瘤中平滑肌肉瘤较为多见,恶纤组、脂肪肉瘤缓慢增加,骨肉瘤、软骨肉瘤及横纹肌肉瘤呈缓慢降低的趋势。结论 恶性肿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腺癌和平滑肌肉瘤增长率名列各自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展 平滑肌肉瘤 腺癌 恶性肿瘤 脂肪肉瘤 病理报告 胃肠 增加 江西 黑龙江
下载PDF
PCDHA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文斌 温宪春 +5 位作者 于海涛 葛斌 刘军 曹维海 刘雷 岳丽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目前关于PCDHA13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文中探讨PCDHA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assARRAY质谱甲基化测序检测人乳腺癌组织PCDHA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培养基配置100μmol/L的5... 目的目前关于PCDHA13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文中探讨PCDHA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assARRAY质谱甲基化测序检测人乳腺癌组织PCDHA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培养基配置100μmol/L的5-氮杂胞苷储存液,取融合度60%的ZR-75-1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低浓度组)和10μmol/L(高浓度组)的5-氮杂胞苷储存液,对照组仅加入未经处理的培养基,重亚硫酸盐测序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中PCDHA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结合半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PCDHA13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Western blot、MTT以及DAPI染色检测5-Aza处理对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CDHA13基因启动子在第1,4-6,9,10,11个Cp G位点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0.263 9±0.157 5) vs (0.161 2±0.170 6)、(0.250 9±0.137 7) vs (0.168 8±0.099 2)、(0.420 4±0.208 7) vs (0.262 1±0.173 1)、(0. 376 1±0.140 7) vs (0.282 4±0.148 6)、(0.392 2±0.129 4) vs (0.307 2±0.149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DA-MB-231细胞和Bcap-37细胞中PCDHA13基因启动子CG位点甲基化率在40%~100%; MCF-7细胞中PCDHA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10%~50%之间,呈现低甲基化状态,ZR-75-1细胞中PCDHA13基因启动子表现为高甲基化状态,第4个CG位点甲基化率为60%,第1、8、12个CG位点甲基化率为90%,其余CG位点甲基化率全部为100%,PCDHA13基因在MDA-MB-231和Bcap-37细胞系中低表达,MCF-7细胞系中高表达,而在ZR-75-1中表达缺失;对照组ZR-75-1细胞仅扩增出甲基化PCR产物,而经5-Aza处理的ZR-75-1细胞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引物均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并且高浓度组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5)。对照组ZR-75-1细胞PCHDA13基因mRNA表达缺失,经5-Aza处理后,ZR-75-1细胞PCDHA13基因mRNA重新恢复表达,高浓度组PCDHA13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5)。对照组ZR-75-1细胞PCHDA13蛋白表达缺失,经5-Aza处理后,ZR-75-1细胞PCDHA13蛋白重新恢复表达,而且高浓度组PCDHA1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5)。经5-Aza处理后24、48和72 h后,低浓度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较高浓度组降低(P<0.05)。未经药物处理的ZR-75-1细胞核形态基本正常,未出现细胞凋亡。经5-Aza处理后,部分ZR-75-1细胞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集、着色较重的现象。结论乳腺癌中PCDHA13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低表达或缺失有关,ZR-75-1细胞PCDHA13表达可被5-Aza逆转,PCHAD13基因重新表达后不仅抑制细胞增殖,而且促进细胞凋亡。PCDHA13基因异常甲基化有望成为乳腺癌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HA13 基因启动子 甲基化 乳腺癌 5-氮杂胞苷
下载PDF
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房艳春 郭凤 +1 位作者 侯莉莉 许秋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血清学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研究组)121例及同时期接受治疗的单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突发性耳聋组)112例、接受体检为健康的老...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血清学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研究组)121例及同时期接受治疗的单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突发性耳聋组)112例、接受体检为健康的老年人(对照组)100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利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低切值(1/s)、全血黏度(WBV)、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结果3组DBP、SBP、FIB、PV、1/s WBV、PT、TC、TG、LDL-C、HDL-C水平差异显著(P<0.001),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及突发性耳聋组DBP、SBP、FIB、PV、1/s WBV、PT、TC、TG、LDL-C显著升高(P<0.05),而HDL-C水平及TT显著降低(P<0.05)。综合不同听力下降程度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两组治疗前血浆IL-6、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显著下调(P<0.001)。结论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炎症因子较单纯突发性耳聋患者水平高,结合对炎症因子的监控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治疗结局预测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突发性耳聋 炎症因子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IL-1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