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拉唑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陈孝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092-0094,共3页
探究奥美拉唑、腹腔镜手术联合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胃溃疡穿孔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观察组: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结论 奥美拉错联合腹腔镜手术具有改... 探究奥美拉唑、腹腔镜手术联合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胃溃疡穿孔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观察组: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结论 奥美拉错联合腹腔镜手术具有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这种组合治疗方法不仅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还能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腹腔镜手术 胃溃疡穿孔 治疗效果 住院时间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段振航 《大医生》 2023年第1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采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和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术后3周、6周,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6周低于术后3周,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其余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术中创伤较小、操作简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镜下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手术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诊疗进展及乡镇妊娠糖尿病诊疗现状研究
3
作者 刘登岩 张雪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79-0082,共4页
妊娠糖尿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或未有潜在糖耐量减退,于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不在糖尿病的标准范围内。妊娠糖尿病近年来发病率很高,对此病的筛查及诊断治疗认识不够,本文围绕该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乡... 妊娠糖尿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或未有潜在糖耐量减退,于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不在糖尿病的标准范围内。妊娠糖尿病近年来发病率很高,对此病的筛查及诊断治疗认识不够,本文围绕该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乡镇妊娠糖尿病发病情况及诊疗现状进行论述,以为妊娠糖尿病诊疗提供参考,并以此更好服务于乡镇妊娠糖尿病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糖尿病 农村人口 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实践进展
4
作者 朱佳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183-0185,共3页
手术室护理从传统的术中护理发展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追踪的围术期护理,也就是以病人为核心的手术全程护理,也就是整体护理。加强对患者的综合管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几年来,由于医学模型的不断改进,使手术室的... 手术室护理从传统的术中护理发展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追踪的围术期护理,也就是以病人为核心的手术全程护理,也就是整体护理。加强对患者的综合管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几年来,由于医学模型的不断改进,使手术室的护理方式逐步向病人为本的方向发展。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个体护理模式,它重视患者身心的愉悦,以减少患者不愉快为主要护理目标,与传统护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它更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现阶段,我国对舒适护理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措施还需不但改进和完善。本文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实践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手术室整体护理 实践进展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PDCA循环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效果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红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163-0165,共3页
医疗机构存在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对就诊治疗患者疾病的有效诊治,而在诊治过程中,医疗器械的辅助应用能够便于主治医生更快发现病症从而做出准确治疗判断。但临床所收治的医疗器械并不是一次性物品,如何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让其发... 医疗机构存在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对就诊治疗患者疾病的有效诊治,而在诊治过程中,医疗器械的辅助应用能够便于主治医生更快发现病症从而做出准确治疗判断。但临床所收治的医疗器械并不是一次性物品,如何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让其发挥器械使用价值成为探讨重点。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承担着为各科室精准提供无菌物品的重要责任,为此需要积极改进CSSD日常工作,减少不良事件问题的发生,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质量管理循环体系(Plan-Do-Check-Act,PDCA)属于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在护理、医院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CSSD借助该循环管理模式,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出现进行分析与解决,有助于提高临床科室对供应室服务满意度,也能最大程度降低器械感染发生风险,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效果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耿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076-0079,共4页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的急救工作,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医护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发病患者实施的现场紧急抢救;后者则是指拥有完备通讯设备、运输设备及医疗服务基本要件的专业急救机构,在发病患者抵达医院...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的急救工作,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医护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发病患者实施的现场紧急抢救;后者则是指拥有完备通讯设备、运输设备及医疗服务基本要件的专业急救机构,在发病患者抵达医院前进行的现场抢救及途中监护活动,因此救护车上的急救及监护行为也属于院前急救。受当前社会高速发展影响,院前急救急诊护理会面临着不同层面的风险因素,因此为保证急救及护理的效果,需深入研究可能面临的风险内容及威胁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证院前急救急诊的效果。本综述首先围绕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面临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进展加以分析,以期能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急诊 护理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用药进展
7
作者 肖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0132-0135,共4页
抗菌药物研发及临床使用一定程度可以有效杀灭、抑制众多病原菌,挽救无数人的生命,但临床阶段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众多,表现出细菌耐药不断出现,而耐药菌感染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抗菌药物不同于其他药物,一旦不合理应用会影响... 抗菌药物研发及临床使用一定程度可以有效杀灭、抑制众多病原菌,挽救无数人的生命,但临床阶段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众多,表现出细菌耐药不断出现,而耐药菌感染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抗菌药物不同于其他药物,一旦不合理应用会影响到抗菌治疗效果,甚至诱发耐药菌株,形成“超级细菌”。因此,对常用抗菌药物管理上,完善对给药时间、给药方式与给药剂量等方面研究,对提升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整体疗效及安全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以近些年来所发表文献展开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临床合理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用药方案
原文传递
健康意识理论教育模式联合协同护理在椎体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潘艳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0008-0010,共3页
探讨健康意识理论教育模式联合协同护理在椎体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43例椎体成形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健康意识理论教育模式联合协同护理。结果 术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 探讨健康意识理论教育模式联合协同护理在椎体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43例椎体成形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健康意识理论教育模式联合协同护理。结果 术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比对照组高,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于对照组下床、出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患者接受健康意识理论教育模式联合协同护理可在术后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意识理论教育模式 协同护理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基于医嘱点评工作的重点监控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的作用分析
9
作者 李全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0156-0159,共4页
探究基于点评工作的重点监控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的作用分析。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开具含有中药注射剂的处方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0例(实施医嘱点评工作的重点监控管理)和对照组... 探究基于点评工作的重点监控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的作用分析。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开具含有中药注射剂的处方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0例(实施医嘱点评工作的重点监控管理)和对照组300例(采用传统中医注射剂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后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不合理情况发生率、患者不良反应、患者用药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用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情况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研究组高(P<0.05);研究组用药满意度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果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医嘱点评工作的重点监测,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对降低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嘱点评 重点监督 中药注射剂
下载PDF
一侧关节突切除入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华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444-1445,共2页
目的观察一侧关节突切除入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侧关节突切除入路切除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缓解... 目的观察一侧关节突切除入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侧关节突切除入路切除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合并下肢肌力减退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0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改善,术后6个月腰部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复查X光片均提示内固定稳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论一侧关节突切除入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侧关节突切除入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慢性胃溃疡病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梁燕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5期2325-2326,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胃溃疡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对照组56例慢性胃溃疡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56例慢性胃溃疡病人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复发情况及12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9个月... [目的]观察慢性胃溃疡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对照组56例慢性胃溃疡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56例慢性胃溃疡病人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复发情况及12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9个月、12个月复发率及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 护理干预 复发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围产结局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莲红 甘政虹 梁庆月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12-514,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围产结局。方法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45例,均合并慢性高血压,随高血压病史分为A组(〉10a)14例、B组(5~9a)16例,C组(〈5a)15例,回顾分析其母婴结局。结果3组孕产妇均有一定并发症出现...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围产结局。方法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45例,均合并慢性高血压,随高血压病史分为A组(〉10a)14例、B组(5~9a)16例,C组(〈5a)15例,回顾分析其母婴结局。结果3组孕产妇均有一定并发症出现,且有多种并发症同时出现者,孕妇、胎儿并发症及胎儿病死率随孕妇高血压病的增加而增加,3组问孕产妇并发症、胎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高血压痛史妊娠孕产妇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随高血压病史的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胎儿并发症及病死率也较高,需要进行剖宫产的概率也较大。合理、个性化期待疗法可行性不容置疑,但有待寻求更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血压 重度子痫前期 围产结局
下载PDF
基于入院时临床数据的恙虫病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
13
作者 彭波 陈瑞玲 +3 位作者 龚星光 叶萍 刘金翠 覃毅攀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目的基于入院时临床数据,分析恙虫病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恙虫病患者发生MODS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住院治疗的恙虫病患者入... 目的基于入院时临床数据,分析恙虫病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恙虫病患者发生MODS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住院治疗的恙虫病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将最终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50%)与验证组(50%),建模组数据用于建立二元多因素logistic模型,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分析患者MODS发生因素。验证组数据用于验证模型。采用ROC曲线和校准图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及准确度。结果瘀点或瘀斑(OR=0.001,95%CI:0.00~0.105)、Hb(OR=1.240,95%CI:1.075~1.683)、Plt(OR=1.146,95%CI:1.049~1.400)、ALB(OR=1.865,95%CI:1.317~4.265)、D-二聚体(OR=0.971,95%CI:0.937~0.987)和Pt(OR=0.507,95%CI:0.230~0.765)是患者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924,验证组ROC曲线的AUC为0.911,两组ROC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243,P=0.215)。校准图显示,两组预测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均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746、0.870,均>0.10)。结论通过瘀点或瘀斑、Hb、Plt、ALB、D-二聚体和Pt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恙虫病患者MOD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准确度,对甄别该病患者中的MODS高风险人群,制定干预决策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列线图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华 《微创医学》 2019年第2期233-234,237,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于术中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采用Neer评分标准随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中,有50例术后...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于术中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采用Neer评分标准随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中,有50例术后获得超过6个月的随访,并达到骨性愈合,Neer评分优良率达84.0%(42/50)。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固,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 骨折
下载PDF
泪腺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干眼泪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阳吉利 黄霖 +1 位作者 赵颖 黄炫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泪腺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对干眼患者泪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干眼患者46例(92只眼)作为干眼组,59例(118只眼)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高频灰阶超声观察泪腺形态、内部回声并测量其大小;脉冲多普勒测量泪腺动脉超... 目的探讨泪腺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对干眼患者泪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干眼患者46例(92只眼)作为干眼组,59例(118只眼)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高频灰阶超声观察泪腺形态、内部回声并测量其大小;脉冲多普勒测量泪腺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itance index,RI),比较两组间PSV、EDV、RI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①灰阶超声显示两组双侧泪腺对称,均呈类三角形;干眼组内部回声多数呈不均匀表现,对照组内部回声呈均匀中等低回声;两组泪腺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泪腺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干眼组泪腺动脉PSV、EDV均值低于对照组(P<0.01);而RI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PSV、EDV、R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0.821、0.840,EDV、RI的诊断效能优于PSV(P<0.05)。结论运用高频超声测量泪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为诊断干眼患者泪腺病变提供新的方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泪腺动脉 超声检查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华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其中60岁以上患者约占70%,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中常见,如果骨折并未发生移位或骨折较为稳定,可采用保守治疗。手术干预面临的问题较多,不仅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效果... 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其中60岁以上患者约占70%,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中常见,如果骨折并未发生移位或骨折较为稳定,可采用保守治疗。手术干预面临的问题较多,不仅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效果有时也并不尽人意。本文就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评估、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3个方面的主要方法及进展、适应证、并发症、临床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折 老年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自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8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血管成像(CTA)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3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检查相结合,分析诊断此病的准确率...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血管成像(CTA)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3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检查相结合,分析诊断此病的准确率。结果:经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联合诊断该病,准确率达到100%。肠系膜上动脉(SMA)走行主要为径直型(90.00%)、转折型(10.00%)。正常人SMA与AA间的夹角通常为25~90。,SMA与AA间的距离约为10~30 mm。结论:通过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与距离,有助于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可明确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毗邻关系,操作简单易行、无创,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 CTA技术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走行 毗邻关系。
下载PDF
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凯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64-64,67,共2页
目的:研究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收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在常规骨瓣开颅术基础上采取控制性减压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研究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收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在常规骨瓣开颅术基础上采取控制性减压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65.79%较对照组42.11%高,预后不良率34.21%较对照组57.89%低(P<0.05)。结论:控制性减压术应用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可显著减少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等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特重型 控制性减压术
下载PDF
利多卡因及石蜡油灌注在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怀平 《桂林医学》 2001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导尿术 利多卡因 石蜡油 男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19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军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8期177-177,18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190例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西药治疗作对比,以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8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190例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西药治疗作对比,以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8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腹泻次数、恢复正常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6.3%,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腹泻次数和恢复正常排便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诸多临床不适症状,促进患儿恢复排便,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