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es ‘super-responder’ patients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still have indications for neuro-hormonal antagonists? Evidence from long-term follow-up in a single center 被引量:2
1
作者 Yi-Ran HU Wei HUA +6 位作者 Han JIN Min GU Xiao-Han FAN Hong-Xia NIU Li-gang DING Jing WANG Shu ZH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51-258,共8页
Background Whethe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super-responders (CRT-SRs) still have indications for neuro-hormonal antagonists or not remains uninvestigated.Methods We reviewed clinical data from 376 patients w... Background Whethe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super-responders (CRT-SRs) still have indications for neuro-hormonal antagonists or not remains uninvestigated.Methods We reviewed clinical data from 37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RT implantation in Fuwai Hospital from 2009 to 2015 and followed up to 2017.CRT-SRs were defined by an improvement of 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functional class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to ≥ 50% in absolute values at 6-month follow-up.All CRT-SRs were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persistently receiving neuro-hormonal antagonists (NHA)(defined as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nd β-blockers) after 6-month follow-up and then we compared long-term outcome.Result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met criteria for super-response.One of thirteen (7.7%) CRT-SRs without NHA had all-cause death,which also occurred in 2 of 47 (4.3%) in CRT-SRs with NHA (P = 0.526).However,3 of 13 (23.1%) CRT-SRs without NHA had heart failure (HF) hospitalization,1 of 47 (2.1%) CRT-SRs with NHA had this endpoint (P = 0.040).Besides,subgroup analysis indicated that,for ischemic etiology group,CRT-SRs receiving NHA had considerably lower incidence of HF hospitalization than those without NHA (0 vs.75%,P = 0.014),which was not observed in non-ischemic etiology group (2.6% vs.0,P = 1.000)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Conclusions Our study found that for ischemic etiology,compared with CRT-SRs with NHA,CRT-SRs without NHA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HF hospitalization.However,for non-ischemic etiology,we found that CRT-SRs with NHA or without NHA at follow-up were associated with similar outcomes,which need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by prospective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Heart failure Super-responder Optimal medical THERAPY
下载PDF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张晓欣 张向毅 +6 位作者 崔盈佳 裴志怡 林佳艺 岳雯静 王子涵 康晓凤 祝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植入术后设备感染(DR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与CIED植入术后...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植入术后设备感染(DR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与CIED植入术后DRI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12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完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与适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模型总体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ROC曲线的AUC为0.67~0.96。11项研究完成了内部验证,5项研究进行了外部验证。囊袋和(或)电极重置/装置升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年龄、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使用抗凝药是DRI的预测因子。结论:目前CIED植入术后DRI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较好,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需在数据来源、变量筛选、模型评价等方面提高研究质量,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完善现有模型的外部验证,并积极研发适用于我国人群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 设备感染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对心房颤动以外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3
作者 廖欢燕 程思源 +8 位作者 韩宇臣 李琰 李峰 汪雪松 牛海涛 卢喜烈 李自成 姚焰 郭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8-165,共8页
过去临床普遍认为,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以外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无重要临床意义。但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房早、房速等除房颤以外的心房异位活动与脑... 过去临床普遍认为,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以外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无重要临床意义。但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房早、房速等除房颤以外的心房异位活动与脑卒中的风险相关,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死亡率升高。同时,此类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与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亚临床心房心肌病的介导作用有关。对该类心律失常的临床临界值和室上异位活动,目前仍无明确定义。因此,通过动态心电图等手段、遵循规范化流程,对房颤以外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进行规律检测和处理至关重要。本文介绍此类房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脑卒中的关系,以及对此类心律失常的检测在心源性脑卒中评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早搏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心肌病 心源性脑卒中
下载PDF
孤立性心房颤动致病基因TBX20新突变的发现及功能研究
4
作者 张道良 李宁 +3 位作者 姜伟峰 吴绍辉 仇兴标 杨奕清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寻找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致病基因TBX20新突变并研究其功能。方法:测序分析182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和236名无房颤对照者的TBX20基因,以发现新的致房颤突变。克隆人TBX20基因,构建野生型TBX20表达质粒,通过定点诱变制备突变型TBX20表... 目的:寻找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致病基因TBX20新突变并研究其功能。方法:测序分析182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和236名无房颤对照者的TBX20基因,以发现新的致房颤突变。克隆人TBX20基因,构建野生型TBX20表达质粒,通过定点诱变制备突变型TBX20表达质粒,借助脂质体将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特性。结果:在1例散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中发现TBX20基因新突变,即NM_001077653.2:c.706A>T;p(.Lys236*)突变。该突变不存在于其他孤立性房颤患者和对照者。功能研究显示突变型TBX20对靶基因KCNH2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TBX20基因功能障碍可能是部分房颤患者的分子病因,这对房颤的精准防治有潜在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分子遗传学 转录因子 TBX20基因 报告基因分析
下载PDF
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远程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杨举微 胡奕然 华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09,共7页
作为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慢性心力衰竭不仅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也对医疗系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通过智能电子设备、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技术,远程监测实现了对心力衰竭患者数据的实时收集和传输,并结合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为患者... 作为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慢性心力衰竭不仅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也对医疗系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通过智能电子设备、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技术,远程监测实现了对心力衰竭患者数据的实时收集和传输,并结合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本综述聚焦于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远程监测中的应用,总结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展望这一技术在改善心力衰竭管理和治疗水平方面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远程监测 慢性心力衰竭 移动医疗
下载PDF
Predictors of super-response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the significance of heart failure medication, pre-implant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y and high percentage of biventricular pacing 被引量:4
6
作者 Han JIN Min GU +6 位作者 Wei HUA Xiao-Han FAN Hong-Xia NIU Li-Gang DING Jing WANG Cong XUE Shu ZH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737-742,共6页
BackgroundSuper 应答者(SR ) 被定义为在心脏的再同步治疗(CRT ) 以后显示出关键心脏的功能改进的病人。这研究的目的是在 CRT.MethodsThis 学习注册了从 2010 ~ 2014 在时期期间经历了 CRT 的 201 个病人以后,识别并且验证 SR 的预... BackgroundSuper 应答者(SR ) 被定义为在心脏的再同步治疗(CRT ) 以后显示出关键心脏的功能改进的病人。这研究的目的是在 CRT.MethodsThis 学习注册了从 2010 ~ 2014 在时期期间经历了 CRT 的 201 个病人以后,识别并且验证 SR 的预言者。临床并且 echocardiographic 评估在 CRT 和 6 个月前被进行在以后。有在纽约心协会(NYHA ) 的减少的病人功能的班 1,在左室的结束收缩的体积(LVESV ) 的减少 15% ,并且最后的左室的喷射部分(LVEF ) 当经历了 CRT 的 201 个病人的 SRs.Results29% 作为 SR 被识别, 45% 被分类。在基线, SR 有显著地更小的左 atrial 直径(男孩) , LVESV,左室的结束心脏舒张的体积(LVEDV ) 和比 non-super-responders (non-SRs ) 的更高的 LVEF。用变换血管收缩素的酶禁止者或血管收缩素受体 blockers (ACEI/ARB ) 的病人的百分比比 non-SRs 在 SR 是更高的。大多数 SR 有 Biventricular (BiV ) 在 CRT 以后在比 98% 六个月大的百分比上踱步。在 multivariate 逻辑回归分析, SR 的独立预言者是更低的 LVEDV [奇怪的比率(或) :0.93;信心间隔(CI ) :0.90-0.97 ] , ACEI/ARB 的使用(或:0.33;CI:0.13-0.82 ) 并且比 98% 大的 BiV 踱步百分比(或:0.29;CI:0.16-0.87 ) 有 ACEI/ARB 和更少 ectatic 的更好的依从的 .ConclusionPatients 在 CRT 前的室的几何学趋于有成为 SR 的更大的可能性。BiV 踱步的更高的百分比为成为 SR 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学 心脏 预言 治疗 再同步 反应 植入 血管收缩
下载PDF
Clinical outcome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dilated-phas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被引量:1
7
作者 Min GU Han JIN +7 位作者 Wei HUA Xiao-Han FAN Hong-Xia NIU Tao TIAN Li-Gang DING Jing WANG Cong XUE Shu ZH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38-244,共7页
sClinical 试用证明了那心脏的再同步治疗(CRT ) 在有 non-ischemic 心肌症的病人是有效的。然而,有扩大阶段的 hypertrophic 心肌症(DHCM ) 的病人通常从如此的试用被排除了。我们试图在病人把 CRT 的临床的结果与 DHCM,自发的扩大... sClinical 试用证明了那心脏的再同步治疗(CRT ) 在有 non-ischemic 心肌症的病人是有效的。然而,有扩大阶段的 hypertrophic 心肌症(DHCM ) 的病人通常从如此的试用被排除了。我们试图在病人把 CRT 的临床的结果与 DHCM,自发的扩大心肌症(IDCM ) ,或 312 个连续病人的 ischemic 心肌症(ICM ).MethodsA 总数作比较(DHCM:n = 16;IDCM:n = 231;ICM:n = 65 ) 在 Fuwai 医院里经历 CRT 分别地被学习。对 CRT 的反应在左室的结束收缩的体积(LVESV ) 被定义为减小 15% 在有 DHCM 的 6 月的 follow-up.ResultsCompared, IDCM 与更低的全部的死亡被联系(HR:0.35, 95% CI:0.13-0.90 ) ,心脏的死亡(HR:0.29;95% CI:0.11-0.77 ) ,并且全部的死亡或心失败(HF ) 住院(HR:0.34, 95% CI:0.17-0.69 ) ,独立于已知的 confounders。与 DHCM,全部的死亡,心脏的死亡和总数相比,死亡或 HF 住院赞成了 ICM,但是不是统计上重要的(HR:0.59, 95% CI:0.22-1.61;HR:0.59, 95% CI:0.21-1.63;HR:0.54, 95% CI:0.26-1.15;分别地) 。尽管,到 CRT 的反应率比另外的二个组在 DHCM 组是更低的差别 didnt 活动范围有 IDCM 的统计 significance.ConclusionsCompared, DHCM 在 CRT 以后与更坏的结果被联系。收到 CRT 的 DHCM 病人的临床的结果类似于或比 ICM 病人的甚至更坏。这些显示 DHCM 很不同地表现在 CRT 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心肌病 心脏病 厚型 治疗 同步化 临床试验 CRT
下载PD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mproved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cemaker patients upgraded to biventricular device 被引量:1
8
作者 Han JIN Wei HUA +5 位作者 Li-Gang DING Jing WANG Hong-Xia NIU Min GU Cong XUE Shu ZH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649-651,共3页
关键词 心脏的再同步治疗 长期的权利室的踱步 心失败 升级
下载PDF
Cardiac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improved by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canin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models
9
作者 Xiaoqing Ren Jielin Pu Shu Zhang Liang Meng Fangzheng W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38-243,共6页
Objectiv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is a common and serious arrhythmia. At present, there is no perfect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this kind of arrhythm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generate cardiac atriovent... Objectiv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is a common and serious arrhythmia. At present, there is no perfect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this kind of arrhythm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generate cardiac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by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nd explore new methods for therapy of atrioventricular block. Methods Eleven Mongrel canines were randomized to MSCs transplantation (n=6) or control (n=5) group. The models of permanent and complete AVB in 11 canines were established by ablating His bundle with radiofrequency technique. At 4 weeks after AVB, bone marrow was aspirated from the iliac crest. MS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expanded by means of gradient centrifugal and adherence to growth technique, and differentiated by 5-azacytidine in vitro. Differentiated MSCs (1ml, 1.5×107cells) labeled with BrdU were autotransplanted into His bundle area of canines by direct inj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ml DMEM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effects of autologous MSCs transplantation on AVB models were evaluated by electrocardiogram, 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echniqu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distinct improvement in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fun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SCs transplanted in His bundle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analogous conduction system cel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 vivo, and established gap junction with host cardiomyocytes. Conclusions The committed-induced MSCs transplanted into His bundle area could differentiate into analogous conduction system cells and improve His conduction function in canine AVB models. (J Geriatr Cardiol 2007;4:238-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is BUNDLE cell TRANSPLANTATION differentiation 5-AZACYTIDINE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严重脊柱侧弯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一例
10
作者 张宏达 丁蕾 +4 位作者 米利杰 张阔 蒋子涵 于丰源 唐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3-1186,共4页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有效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房间隔穿刺是左心耳封堵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心脏转位患者中操作难度较大。本文报道一例成功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严重脊柱侧弯患者。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脊柱侧弯 左心耳封堵术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的历史沿革与研究进展
11
作者 胡志成 姚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55-359,共5页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一种无创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节律调控功能的指标。该指标可反映心脏自律性及与身体机能状态相关的信息。HRV被用于评估心脏健康状况、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监测疾病治疗效果。近年来,相关...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一种无创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节律调控功能的指标。该指标可反映心脏自律性及与身体机能状态相关的信息。HRV被用于评估心脏健康状况、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监测疾病治疗效果。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HRV在评估非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精神压力和应激反应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HRV的历史沿革、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学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雨 王凤阳 +8 位作者 丁立刚 孙奇 刘俊 牛国栋 吴灵敏 郑黎晖 马坚 方丕华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CBA)术后肺静脉狭窄(PVS)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6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次行CBA且于术前和术后均接受了左心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的患者129例。使用Carto...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CBA)术后肺静脉狭窄(PVS)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6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次行CBA且于术前和术后均接受了左心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的患者129例。使用Carto3 V6系统测量肺静脉口部面积(APVO)。根据APVO减小率(ΔAPVO)分为轻度(25%~50%)、中度(50%~75%)和重度(≥75%)PVS。将ΔAPVO≥25%的患者分为PVS组(n=41),ΔAPVO<25%的患者分为非PVS组(n=88)。结果:12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0.30±9.83)岁,其中男性98例(76.0%)。共有41例(31.8%)患者出现PVS(共60支),其中轻度PVS 52支(86.7%)。CBA术后,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肺静脉的APVO分别减小了(37.5±103.0)mm^(2)(P<0.01)、(37.3±93.7)mm^(2)(P<0.01)、(59.8±112.0)mm^(2)(P<0.01)和(38.3±87.0)mm^(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APVO(OR=1.002,95%CI:1.001~1.007,P<0.05)和术中最低冷冻温度(OR=0.939,95%CI:0.748~0.987,P<0.05)与CBA术后各支肺静脉发生PVS独立相关。结论:房颤患者CBA术后PVS发生率较高,以轻度PVS为主。术前APVO较大和术中最低冷冻温度较低与PVS风险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肺静脉狭窄
下载PDF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伴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13
作者 蔡锶敏 董雨辰 +3 位作者 王现青 郑黎晖 刘立旻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9-1126,共8页
目的:分析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临床特征,探索与LVNC伴发心房颤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LVNC患者153例,所有患者均完善静息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T... 目的:分析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临床特征,探索与LVNC伴发心房颤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LVNC患者153例,所有患者均完善静息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等检查,并测定血浆大内皮素-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化验指标。根据病史、静息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将LVNC患者分为合并心房颤动组(n=23)和无心房颤动组(n=13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无心房颤动组比,合并心房颤动组患者发生心悸和血栓栓塞事件的比例更高,心功能更差(P均<0.05);合并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及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TTE测量的左心房前后径(LAD)明显增大,CMR检查显示钆延迟增强(LGE)阳性率较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大内皮素-1升高(OR=2.249,95%CI:1.061~4.770,P=0.035)、LAD增大(OR=1.128,95%CI:1.046~1.216,P=0.002)和发生血栓栓塞事件(OR=3.312,95%CI:1.041~10.541,P=0.043)是LVNC患者伴发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大内皮素-1水平和LAD与LVNC合并心房颤动独立相关,定期监测大内皮素-1水平和LAD有助于预估LVNC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房颤动 大内皮素-1 血栓栓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文杰 丁立刚 +7 位作者 赵亚楠 李华龙 李超 李腾 黄俊 廖志勇 李宜富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索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经腋静脉途径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患者共130例。其中46例患者应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方法行心脏植入式... 目的:探索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经腋静脉途径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患者共130例。其中46例患者应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方法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超声组),84例患者应用解剖定位法行腋静脉穿刺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与对照组相比,气胸发生率(0%vs.3.6%,P=0.493)、囊袋血肿发生率(2.2%vs.2.4%,P=1.000)、囊袋感染发生率(0%vs.2.4%,P=0.539)、电极脱位发生率(0%vs.2.4%,P=0.539)、电极穿孔发生率(0%vs.1.2%,P=1.000)及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2%vs.11.9%,P=0.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腋静脉穿刺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 心脏起搏器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中导丝断裂一例
15
作者 张宏达 丁蕾 +4 位作者 米利杰 张阔 蒋子涵 于丰源 唐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2-974,共3页
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中可出现血管夹层、血管穿孔、心包炎、心包压塞、脑卒中、过敏性休克、高度房室阻滞、左心耳隔离等并发症,但发生概率均较低。本文报道1例心房颤动患者行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时导丝断裂于Marshall静脉内,未... 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中可出现血管夹层、血管穿孔、心包炎、心包压塞、脑卒中、过敏性休克、高度房室阻滞、左心耳隔离等并发症,但发生概率均较低。本文报道1例心房颤动患者行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时导丝断裂于Marshall静脉内,未造成心包压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心房颤动 并发症
下载PDF
室性早搏的新认识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太波 雷寒 吕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390-2395,共6页
窜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complexes,VPCs)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以表现为单个或成对的VPCs,也可连续出现,表现为短阵的室性心动过速(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关键词 室性早搏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 导管消融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前左房血栓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7
作者 封盼攀 贾锋鹏 +3 位作者 顾俊 高凌云 何泉 吕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396-2399,共4页
目的探讨未经正规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左房血栓的发生率,CHA2DS2-VASc不同评分对左房血栓的预测能力。方法分析了212例未经正规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 目的探讨未经正规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左房血栓的发生率,CHA2DS2-VASc不同评分对左房血栓的预测能力。方法分析了212例未经正规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经食道心脏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左房血栓的发生率,左房血栓与左室射血分数、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CHA2DS2-VASc不同评分与左房血栓相关性。结果左房血栓患者33例,其发生率为15.6%。CHA2DS2-VASc 评分低危患者57例,左房血栓0例;中危患者61例,左房血栓2例( 3.28%);高危患者94例,左房血栓31例( 32.98%)。左房血栓发生率随CHA2DS2-VASc 评分增高而增加,低危、中危和高危3组间有明显差异 (P〈0.01)。单变量分析发现年龄≥65岁、左房内径>40 mm、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CHA2DS2-VASc评分均与左房血栓相关;但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CHA2DS2-VASc ≥2 是预测左房血栓较好的指标(OR=7.637, 95%CI:1.144~50.986, P〈0.05)。结论未经正规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病AF患者左房血栓发生率相对较高,CHA2DS2-VASc评分危险分层与左房血栓密切相关,提示其对AF患者射频消融前TEE检查有筛选价值,高危患者应加强抗凝治疗后仍需TEE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房血栓 肺静脉电隔离 经食道心脏超声 CHA2DS2-VASc 评分
原文传递
伴心房颤动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药依从性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志成 刘尚雨 +8 位作者 沈利水 吴灵敏 刘立旻 王鹏 涂斌 杨岚姝 丁立刚 郑黎晖 姚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伴心房颤动(房颤)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药依从性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就诊的合并房颤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10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应用量表评... 目的探讨伴心房颤动(房颤)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药依从性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就诊的合并房颤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10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应用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状态、社会支持度以及降压药服药依从性。根据依从性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依从性良好组与依从性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依从性不良预测因素。结果107例患者完成问卷,41.1%的患者服用降压药依从性不良。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抑郁、认知功能损害为依从性不良的预测因素[优势比(oddsratio,OR)=4.1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39~12.44,P<0.05;0R=4.26,95%CI 1.39~12.98,P<0.05],焦虑、开展服药自我提醒以及社会支持评分>35分是依从性良好的预测因索(OR=0.23,95%CI 0.08~0.69,P<0.01;0R=0.17,95%CI 0.04~0.62,P<0.01;OR=0.16,95%CI 0.06~0.45,P<0.01)。结论伴房颤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药依从性总体不良。抑郁和认知功能损害为依从性不良的预测因素,焦虑和开展服药自我提醒以及社会支持评分>35分是依从性良好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血压 降压药 依从性
下载PDF
透壁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迟 王靖 +2 位作者 楚建民 华伟 张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透壁消融指数(LSI)指导下高功率(50W)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方法应用光感应压力导管对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功率分为低功率组(30W和40W)和高功率组(50W),通过调整导管压力(5g、10g和15g)达到相应的LSI目标值(5、6... 目的探讨透壁消融指数(LSI)指导下高功率(50W)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方法应用光感应压力导管对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功率分为低功率组(30W和40W)和高功率组(50W),通过调整导管压力(5g、10g和15g)达到相应的LSI目标值(5、6和7),分别测量消融灶的长度及深度,并分析LSI及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离体实验共完成75个消融灶,所有消融灶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均未发生气爆现象。相关性分析显示,当消融功率介于30W~50W时,LSI与消融长度及深度呈正相关(r=0.49和r=0.51,P均<0.0001)。当达到不同的LSI目标值时,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r=0.74,P<0.0001),而与消融深度呈负相关(r=-0.55,P<0.0001)。当达到相同的LSI目标值(LSI=5、6和7)时,消融功率亦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r=0.75、0.81和0.89,P<0.0001),而与消融深度均呈负相关(r=-0.73、-0.60和-0.75,P<0.0001)。与低功率组(30W和40W)相比,高功率组(50W)消融灶长度更长,消融灶深度更浅,形成宽而浅的消融灶。结论当消融功率介于30W~50W时,LSI与消融长度及深度呈正相关。无论达到不同/相同的LSI目标值,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而与消融深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透壁消融指数 高功率 离体猪心 消融损伤
下载PDF
2019AHA/ACC/HRS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更新解读 被引量:15
20
作者 姚焰 胡志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289-293,共5页
2019年1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律学会(HRS)发布了《2019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更新》,对2014版心房颤动指南进行了更新.本次更新总结了近4年来心房颤动诊疗领域的进展,并对卒中预防、导管消融、心房颤动合... 2019年1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律学会(HRS)发布了《2019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更新》,对2014版心房颤动指南进行了更新.本次更新总结了近4年来心房颤动诊疗领域的进展,并对卒中预防、导管消融、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综合管理、心房颤动检测新装置以及控制体重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对指南更新的定义、诊断以及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指南 更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