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与Endostatin作用下肿瘤血管生成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改平 高昊 +5 位作者 吴洁 许世雄 Collins MW LONG Quan Carola Koenig Padhani AR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2-279,共8页
目的数值模拟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模型耦合两种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的抑制效应,数值模拟在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下肿瘤微血管... 目的数值模拟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模型耦合两种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的抑制效应,数值模拟在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下肿瘤微血管网生成,讨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影响。结果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对肿瘤内外血管网络生成的速度和成熟度有抑制作用。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耦合作用时,在肿瘤血管生成的早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在肿瘤血管生成的中后期,它们可以降低肿瘤血管化程度。结论本文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因子 ANGIOSTATIN ENDOSTATIN 肿瘤血管生成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实体肿瘤血管任意方向生成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洁 许世雄 +5 位作者 龙泉 Collins MW Carola Koenig 赵改平 蒋雨平 Padhani AR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二维数值生成实体肿瘤任意方向生长的血管网,为研究实体肿瘤内血液动力学、药物输运以及抗血管生成提供更趋真实的微血管网络结构。方法将新生血管芽尖的内皮细胞迁移方向由先前模型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扩展为任意方向,建立相... 目的二维数值生成实体肿瘤任意方向生长的血管网,为研究实体肿瘤内血液动力学、药物输运以及抗血管生成提供更趋真实的微血管网络结构。方法将新生血管芽尖的内皮细胞迁移方向由先前模型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扩展为任意方向,建立相应的二维离散模型,数值模拟实体肿瘤微脉管系统的生成过程,比较模拟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的符合程度。结果对盲肠肿瘤微血管网进行数值模拟,与改进前的模型和其他模型比较,本模型生成的肿瘤微血管网结构特征,如血管的走向、扭曲、分叉与融合等,更接近生理实际,与实验观测图像的相似度更高。结论该模型可模拟实体肿瘤的微血管网生成,为肿瘤内血液微循环、药物传递以及抗血管生成的理论研究提供较为接近实际的微血管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任意方向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注射方式对二维实体肿瘤中药物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
3
作者 浏丹 许世雄 +6 位作者 吴洁 卫晶晶 Long Quan Collins MW Carola Koenig 蒋雨平 Padhani AR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6,共8页
目的研究药物注射方式对二维实体肿瘤中药物输运的影响,确定较适当的注射方式。方法根据数值生成的肿瘤二维血管网,研究药物的输运。采用肿瘤中各部位药物浓度维持在最小药物浓度MEC水平以上的时间曲面下体积VUS来衡量药物的效果。对不... 目的研究药物注射方式对二维实体肿瘤中药物输运的影响,确定较适当的注射方式。方法根据数值生成的肿瘤二维血管网,研究药物的输运。采用肿瘤中各部位药物浓度维持在最小药物浓度MEC水平以上的时间曲面下体积VUS来衡量药物的效果。对不同的施药注射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MEC较小时各种注射方式效果接近;MEC较大时,比较适合采用短时间集中注射方式。结论对肿瘤进行药物注射策略选取时,应根据肿瘤具体特性,以及药物施加方式对肿瘤细胞产生的不同作用来组合设计相应的优化施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实体肿瘤 药物输运 注射方式 数值研究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lood flow and 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 in solid tumor microcirculation based on tumor-induced angiogenesis 被引量:4
4
作者 Gaiping Zhao Jie Wu +6 位作者 Shixiong Xu M. W. Collins Quan Long Carola S. Konig Yuping Jiang Jian Wang A. R. Padhani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7-483,共7页
A coupled intravascular transvascular 空隙的液体流动模型被开发在稳固的肿瘤学习血流动和空隙的液体压力的分布微循环基于一个导致肿瘤的微脉管的网络。这从 2D 被产生肿瘤 angiogenesis 的九点的分离数学模型并且包含二个父母容器... A coupled intravascular transvascular 空隙的液体流动模型被开发在稳固的肿瘤学习血流动和空隙的液体压力的分布微循环基于一个导致肿瘤的微脉管的网络。这从 2D 被产生肿瘤 angiogenesis 的九点的分离数学模型并且包含二个父母容器。通过微脉管的网络的血流动和在肿瘤纸巾的空隙的液体流动被扩大 Poiseuille 的法律和 Darcy 的法律执行分别地, transvascular 流动被欧椋鸟的法律描述;脉管的渗透和空隙的水力的传导性的效果也被考虑。模拟结果在肿瘤的里面上预言异构的血供应,空隙的高血压和低传送对流,它与生理的观察事实一致。这些结果可以为肿瘤和进一步临床的研究的 anti-angiogenesis 处理提供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动 血管造影 肿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T灌注应用二维区域分析法评估结直肠肿瘤灌注的空间分布类型 被引量:4
5
作者 V.Goh B.Sanghera +3 位作者 D.M.Wellsted J.Sundin S.Halligan 郝彩仙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10-410,共1页
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价在动态增强CT(CT灌注)中应用区域分析法评估结直肠肿瘤灌注空间分布类型的可行性。20例结直肠腺癌病人行65s CT灌注检查,使用商业软件获得灌注参数图。由1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肿瘤分析,使用自行开发的软... 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价在动态增强CT(CT灌注)中应用区域分析法评估结直肠肿瘤灌注空间分布类型的可行性。20例结直肠腺癌病人行65s CT灌注检查,使用商业软件获得灌注参数图。由1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肿瘤分析,使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对肿瘤进行阈值分割和区域分析,对于整个肿瘤及肿瘤内具代表性的高、低灌注区进行评估,包括区域径线、数目和间隙。10例结肠正常的病人作为对照,用类似的方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析 结直肠癌 动态增强CT CT灌注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的血管分布:多层CT定量分析——灌注测量能反映肿瘤血管生成吗? 被引量:1
6
作者 V. Goh S. Halligan +4 位作者 F. Daley D.M. Wellsted T. Guenther C.I. Bartram 王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1期63-63,共1页
目的建立结直肠癌CT灌注的定量分析参数——早期肿瘤血流量、血容量、通过时间、渗透表面积乘积(permeability Sillface-area product)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此项前瞻性研究在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目的建立结直肠癌CT灌注的定量分析参数——早期肿瘤血流量、血容量、通过时间、渗透表面积乘积(permeability Sillface-area product)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此项前瞻性研究在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以及病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对23例结直肠腺癌病人(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34.8~87.1岁,平均68.4岁)行65 s CT灌注检查,记录了肿瘤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以及渗透表面积乘积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CT灌注 定量分析 结直肠肿瘤 多层CT 血管分布 测量 免疫组化指标
下载PDF
The Acut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the Vaso-Active Drug, L-NNA, a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 on Renal and Tumour Perfusion in Human Subjects
7
作者 Kent Yip Vicky Goh +10 位作者 Jane Gregory Ian Simcock J. James Stirling N. Jane Taylor Robert Kozarski Andrew Mitchell Sam Bosopem Gavin Halbert Roberto Alonzi David Miles Peter Hoskin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4年第1期44-52,共9页
Purpose: To assess the baseline variation in global renal and tumour blood flow, blood volume and extraction fraction, and changes in these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acut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 single dose of a n... Purpose: To assess the baseline variation in global renal and tumour blood flow, blood volume and extraction fraction, and changes in these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acut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 single dose of a non selective inhibitor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L-NNA. Materials & Methods: Ethical approval and informed consent were obtained for this Phase I clinical stud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urs refractory to conventional therapy were recruited and given L-NNA intravenously at two different dose levels. Volumetric perfusion CT scans were carried out at 1, 24, 48 & 72 hours post L-NNA. Blood pressures were taken at regular interval for 6 hours after LNNA. Results: L-NNA was well tolerated by the four patients who received it. Blood flow (BF) and blood volume (BV) in both tumour and kidney were reduced post L-NNA administration (renal BF—20%;renal BV—19.7%;tumour BF—16.9%;tumour BV—18.6%), though the effect was more sustained in tumour vasculatur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change in systemic blood pressure and vascular supply to the tumour within 1 hour following L-NNA (p 0.0001).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L-NNA by separate target lesions in the same patient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L-NNA on tumour and renal blood flow, and the absence of any significant toxicity in this small cohort of patients permit further dose escalation of L-NNA in future early phase trial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blood pressure change in relation to the acute effect of L-NNA on tumour vasculature deserves further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NA Cancer Imaging VASCULAR PERFUSION NITRIC Oxi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