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生代渭河盆地沉积-构造迁移与渭北隆起及东秦岭耦合关系探讨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鹏
任战利
+4 位作者
张金功
夏斌
田涛
蔡周荣
张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6-892,共17页
渭河盆地、渭北隆起及东秦岭造山带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的交界处,形成了特有的盆山体系,分布有油气、氦气及地热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新生代是渭河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渭北隆起和东秦岭隆升的重要时期,缺乏...
渭河盆地、渭北隆起及东秦岭造山带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的交界处,形成了特有的盆山体系,分布有油气、氦气及地热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新生代是渭河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渭北隆起和东秦岭隆升的重要时期,缺乏该时期盆山体系耦合关系的研究,制约了对区域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的认识。盆山耦合体现在时间、空间、物质、构造作用及地表形态等多方面。以大量钻孔资料为依托,运用“回剥法”分析了渭河盆地新生代的沉降幅度及沉降速率,并根据主沉降期新近纪以来不同阶段沉积地层厚度展布特征恢复了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研究表明渭河盆地新生代以来沉降中心具有自西南方向西安凹陷向北东方向固市凹陷迁移的特征。古近纪始新世以来,渭河盆地发生快速构造沉降,中新世早-中期以西安凹陷为主要沉积、沉降中心,晚中新世以来以西安、固市两个凹陷为主要沉积、沉降中心,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沉降中心转移到东北部固市凹陷,晚更新世以来,西安凹陷和固市凹陷均发生快速沉降。裂变径迹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渭北隆起约45—32Ma整体快速抬升,同步于东秦岭太白山和华山约57-40Ma的快速隆升阶段,与渭河盆地古近纪始新世约40Ma的基底快速沉降具有耦合关系。晚中新世约7-3Ma以来,渭河盆地的持续快速沉降,与渭北隆起上新世约5Ma及东秦岭太白山约10—9.6Ma、华山约8—5Ma以来的快速耦合关系明显。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始新世约55-45Ma碰撞及青藏高原约10-8Ma隆升外扩的远程效应对研究区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厚图
裂变径迹
沉积-构造演化
隆升剥蚀
盆山关系
渭河盆地渭北隆起东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代渭河盆地沉积-构造迁移与渭北隆起及东秦岭耦合关系探讨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鹏
任战利
张金功
夏斌
田涛
蔡周荣
张勇
机构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radiogenic lsotope facility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6-892,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鄂尔多斯、沁水沉积盆地中生代晚期古地温场对岩石圈动力学演化及油气赋存的约束作用”(编号:41630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2208,40534019)、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1304)和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外访学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渭河盆地、渭北隆起及东秦岭造山带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的交界处,形成了特有的盆山体系,分布有油气、氦气及地热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新生代是渭河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渭北隆起和东秦岭隆升的重要时期,缺乏该时期盆山体系耦合关系的研究,制约了对区域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的认识。盆山耦合体现在时间、空间、物质、构造作用及地表形态等多方面。以大量钻孔资料为依托,运用“回剥法”分析了渭河盆地新生代的沉降幅度及沉降速率,并根据主沉降期新近纪以来不同阶段沉积地层厚度展布特征恢复了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研究表明渭河盆地新生代以来沉降中心具有自西南方向西安凹陷向北东方向固市凹陷迁移的特征。古近纪始新世以来,渭河盆地发生快速构造沉降,中新世早-中期以西安凹陷为主要沉积、沉降中心,晚中新世以来以西安、固市两个凹陷为主要沉积、沉降中心,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沉降中心转移到东北部固市凹陷,晚更新世以来,西安凹陷和固市凹陷均发生快速沉降。裂变径迹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渭北隆起约45—32Ma整体快速抬升,同步于东秦岭太白山和华山约57-40Ma的快速隆升阶段,与渭河盆地古近纪始新世约40Ma的基底快速沉降具有耦合关系。晚中新世约7-3Ma以来,渭河盆地的持续快速沉降,与渭北隆起上新世约5Ma及东秦岭太白山约10—9.6Ma、华山约8—5Ma以来的快速耦合关系明显。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始新世约55-45Ma碰撞及青藏高原约10-8Ma隆升外扩的远程效应对研究区影响较大。
关键词
等厚图
裂变径迹
沉积-构造演化
隆升剥蚀
盆山关系
渭河盆地渭北隆起东秦岭造山带
Keywords
Isopach map
Fission track
Sedimentary-tectonic evolution
Upliftexhumation
Basin-range relations
Weihe Basin
Weibei uplift
Eastern Qinling orogen
分类号
P5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生代渭河盆地沉积-构造迁移与渭北隆起及东秦岭耦合关系探讨
杨鹏
任战利
张金功
夏斌
田涛
蔡周荣
张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