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监测──Ⅱ.流行程度的预测 被引量:78
1
作者 周晓农 胡晓抒 +5 位作者 孙宁生 洪青标 孙乐平 闾国年 M.Fuentes J.B.Malone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GIS预测模型来预测不同区域血吸虫病流行程度的可能性和正确性。方法在FAOCLIM数据库中,选择江苏省境内及边缘地区的气象观察点资料,以改良Malone公式计算血吸虫传播指数值。以1995年AVHRR遥感资料4个季度及流行季节(3... 目的探索应用GIS预测模型来预测不同区域血吸虫病流行程度的可能性和正确性。方法在FAOCLIM数据库中,选择江苏省境内及边缘地区的气象观察点资料,以改良Malone公式计算血吸虫传播指数值。以1995年AVHRR遥感资料4个季度及流行季节(3~10月)的复合图为背景得出不同季节的流行强度预测图。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各观察点的传播指数值与现场血吸虫病流行率的关系,并判别预测正确率。结果18个气象观察点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血吸虫流行区的观察点传播指数值均在900以上。空间分析所得的血吸虫传播区域分布图与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吻合,可划分出不同区域的流行强度。一月份平均最低气温为-4℃的恒值线与传播区域的北边界相吻合。AVHRR卫片图叠加分析后,得出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的流行强度预测图。预测总正确率为88.89%。结论应用改良Malone模型能预测和划分流行区域和传播强度。当与卫星遥感NDVI资料结合应用时,对现场防治及时掌握流行情况更为实用。-4℃作为流行区临界温度的发现,提出了全球气候变暖能否造成血吸虫病向中国北方扩散的问题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地理信息系统 预测模型 流行强度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监测 Ⅲ.长江洲滩钉螺孳生地的监测 被引量:54
2
作者 周晓农 孙乐平 +4 位作者 洪青标 孙宁生 胡晓抒 M.Fuentes J.B.Malone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99-201,F003,共3页
目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长江南京段洲滩钉螺孳生地进行监测研究。方法收集复盖长江南京段区域的LandsatMSS遥感片和1980~1989年江苏省钉螺面积数,比较分析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以ERDASImaging支撑软件分析遥感片,将LandsatMSS4个波... 目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长江南京段洲滩钉螺孳生地进行监测研究。方法收集复盖长江南京段区域的LandsatMSS遥感片和1980~1989年江苏省钉螺面积数,比较分析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以ERDASImaging支撑软件分析遥感片,将LandsatMSS4个波段的数据以“TasseledCap”主成份分析模型分类组合成3个波段和15类后,提取出湿地地物特征。结果收集到1983年和1994年3个时段共三辐LandsatMSS遥感图。3个时段的湿地空间分布模型反映了特大洪水位与丰水位间、丰水位与枯水位间的湿地变化,从而得出钉螺孳生地分布与钉螺扩散的二个空间模型。并且在遥感图像中可直接正确地测算出钉螺孳生地分布面积数和钉螺扩散潜在面积数。长江南岸和北岸因决堤洪水淹没的二大区域在1983年的遥感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江苏省1980~1989年江滩钉螺面积与全省有螺面积变化呈一致的指数曲线上升趋势,但以1983年特大洪水后有螺面积上升非常明显。结论这一技术为研究钉螺孳生地和钉螺扩散范围、预测下一年度钉螺面积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血吸虫病 监测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监测 Ⅰ.应用预测模型的可能性 被引量:58
3
作者 周晓农 洪青标 +4 位作者 孙乐平 胡晓抒 孙宁生 M.Fuetes J.B.Malone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建立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利用气象参数建立模型来探讨预测血吸虫病的流行区的可能性。方法:以世界粮农组织出版的FAOCLIM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基础,以血吸虫发育扩散关系密切的温度和潜在蒸发指数(地面水平衡系统)为基础的改良... 目的:建立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利用气象参数建立模型来探讨预测血吸虫病的流行区的可能性。方法:以世界粮农组织出版的FAOCLIM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基础,以血吸虫发育扩散关系密切的温度和潜在蒸发指数(地面水平衡系统)为基础的改良Malone公式计算血吸虫传播指数,结合AVHRR卫星图片资料,获得校正植被指数(NDVI)和第4频道地面温度指数、高程分布图,在ArcView3.0a和ERDAS软件支持下,进行GIS数据空间分析和地图重叠分析,以某一类别值显示出流行区的地理分布图。结果:血吸虫传播指数(指数值大于900)的分布基本上与中国南部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区相吻合。多层重叠分布图显示了红色区域的高危地区与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高发地区基本一致。结论: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与温度、高程、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利用气象资料模型和卫星遥感资料对预测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具有可能。准确、快速地利用AVHRR遥感资料来预测、预报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强度具有应用前景,值得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地理信息系统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某水禽分离株经鸡体传代后由非致病型转变为速发型的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于圣青 丁铲 +5 位作者 NORIKO KISHIDA HIROSHI ITO HIROSHI KIDA KOICHI OTSUKI YOSHIHIRO KAWAOKA TOSHIHIRO ITO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4,共6页
最近 ,一株无毒力的新城疫病毒 (NDV)在鸡体内繁殖时 ,变成了强毒株。但至今尚未能证实 ,经鸡体传代的野生水禽新城疫病毒是否也具有变成速发型毒株的能力。为了通过实验证明从水禽中分离的非致病型NDV可以转变为速发型病毒 ,我们通过... 最近 ,一株无毒力的新城疫病毒 (NDV)在鸡体内繁殖时 ,变成了强毒株。但至今尚未能证实 ,经鸡体传代的野生水禽新城疫病毒是否也具有变成速发型毒株的能力。为了通过实验证明从水禽中分离的非致病型NDV可以转变为速发型病毒 ,我们通过在鸡体内传播鹅源性无毒力株 ,经气囊接种连续传代 9次 ,随后再在鸡脑内传代 5次。结果显示 ,该病毒的毒力变得很强 ,致死率可达 1 0 0 %。通过致病性试验证实 ,其具有典型的速发型病毒特征 ;融合蛋白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表明 ,原始的分离株含有无毒力型毒株共有的裂解序列 :E_R_Q_E_R/L,而通过鸡体反复传代后 ,该序列变为致病性毒株共有的序列 :K_R_Q_K_R/F。这些结果表明 ,野生水禽中自然存在的无毒力毒株 ,具有无毒力株相应的序列 ,但当其在鸡群中传播时 ,则具有变成高致病性病毒的能力。同时研究表明 ,鸡体提供了该病毒从非致病型向致病型转变的选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分离株 鸡体传代 新城疫病毒 速发型 非致病型 致病性 选择机制 F蛋白
下载PDF
Stem cell pluripotency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 Oct4 被引量:38
5
作者 GUANGJINPAN ZENGYICHANG +1 位作者 HANSR.SCHOELER DUANQINGPEI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1-330,共10页
Mammalian cell totipotency is a subject that has fascinated scientists for generations. A long lasting question whether some of the somatic cells retains totipotency was answered by the cloning of Dolly at the end of ... Mammalian cell totipotency is a subject that has fascinated scientists for generations. A long lasting question whether some of the somatic cells retains totipotency was answered by the cloning of Dolly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dawn of the 218t has brought forward great expectations in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totipotentcy in medicine. Through stem cell biology, it is possible to generate any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by stem cell engineering. Considerable resources will be devoted to harness the untapped potentials of stem cell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which may transform medicine as we know today.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otipotency has been linked to a singular transcription factor and its expression appears to define whether a cell should be totipotent. Named Oct4, it can activate or repress the expression of various genes. Curiously,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Oct4 beyond its ability to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The mechanism by which Oct4 specifies totipotency remains entirely unresolved.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r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Oct4 and address to Oct4 function in maintaining totipotency or pluripotency of embryonic stem c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全能性 复制 翻译 蛋白因子
下载PDF
人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cDNA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怀昌 DonaldF.PATERSON JohnH.WOLFE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692-698,共7页
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是糖蛋白降解途径的主要外糖苷酶,该酶缺陷引起溶酶体α-甘露糖苷贮积症.用RT-PCR法从HeLa细胞中克隆的人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cDNA含有1个由2964bp组成的阅读框,编码由98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前26个氨基酸为潜在的... 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是糖蛋白降解途径的主要外糖苷酶,该酶缺陷引起溶酶体α-甘露糖苷贮积症.用RT-PCR法从HeLa细胞中克隆的人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cDNA含有1个由2964bp组成的阅读框,编码由98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前26个氨基酸为潜在的前导序列,成熟多肽的预测分子量为111kD,具有11个潜在的N-交联糖基化部位.用逆转录病毒介导法导入患者细胞后,该cDNA表达高活性α-甘露糖苷酶.序列分析表明,此cDNA与已发表的拟似人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cDNA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 CDNA RT-PCR 序列分析 表达
下载PDF
Activation of chymase in the paraquat—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in hamsters
7
作者 OritK SuzuY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0-420,共1页
Angiotensin Ⅱ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brotic response to tissue injuries:it stim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via activation of angiotensin Ⅱ(AT1) receptor.In the present stud... Angiotensin Ⅱ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brotic response to tissue injuries:it stim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via activation of angiotensin Ⅱ(AT1) receptor.In the present study,whether Ang Ⅱ forming enzymes,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 and chymase,which were activated in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paraquat(PQ) were examined in hamsters.PQ was administered subcutaneously once a week at a dose of 6mg·kg^-1 for four weeks and the 18mg·kg^-1 for six weeks.Interstitial and superficial pulmonary fibrosis were found five weeks after administration.Chym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Q group when compared with saline group.ACE activity,on the other hand,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re data support the possible role of angiotensin Ⅱ,via activation of chymase,to the PQ-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胃促胰酶 百草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