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船舶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研究
1
作者 杨泽贤 陈嘉福 《船电技术》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了实现新能源船舶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简称PMSM)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本文采用低速I/f控制结合中高速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算法。该方法实现了新能源船舶推进无位置传... 为了实现新能源船舶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简称PMSM)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本文采用低速I/f控制结合中高速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算法。该方法实现了新能源船舶推进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平稳可靠运行,在新能源船舶电力推进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船舶 PMSM 无位置传感器 I/f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电动船锂电池组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2
作者 黄新星 《船电技术》 2024年第3期32-35,共4页
针对新能源电动船载动力、机电设备在船舶位置不定的情况下,售后维护成本高以及供应商难以及时分析现场设备运行状况等现实问题,研制了一种船载锂电池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电池组状态监测、电池组数据云端存储及分析、电池组相关... 针对新能源电动船载动力、机电设备在船舶位置不定的情况下,售后维护成本高以及供应商难以及时分析现场设备运行状况等现实问题,研制了一种船载锂电池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电池组状态监测、电池组数据云端存储及分析、电池组相关设备控制。该系统为电池组相关应用人员提供远程实时获取锂电池组运行状态信息和远程管理锂电池组的接口,有效降低设备售后成本和提高设备运维效率,同时有效解决现场BMS硬件计算资源有限、数据存储能力有限、无法应用更高精度更加复杂的SOC估算等算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船锂电池组 TDengine WEBSERVICE MQTT
下载PDF
矿用自卸卡车电动轮马达有载试验台设计
3
作者 韩骁 陈浩 贺文健 《船电技术》 2024年第5期73-76,共4页
设计了一种有载试验台可对多种型号的自卸卡车电动轮马达进行多种试验,详细地介绍了该实验台的结构,并对其主要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简述了其试验过程及原理,并通过对MT5500自卸卡车电动轮马达进行... 设计了一种有载试验台可对多种型号的自卸卡车电动轮马达进行多种试验,详细地介绍了该实验台的结构,并对其主要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简述了其试验过程及原理,并通过对MT5500自卸卡车电动轮马达进行有载试验,得到了相关参数和曲线图,验证了该试验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台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有载试验
下载PDF
An Optical Fiber Sensor fo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pO2 and pH
4
作者 Baorong Fu Xianwen Zhang +1 位作者 Huimin Cao Zhushanying Zhang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CAS 2023年第4期579-590,共12页
Whether in the monitoring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uch as shock, respiratory failure, brain injury, or in major anesthesia surgeries,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pO<sub>2</sub> and pH. An... Whether in the monitoring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uch as shock, respiratory failure, brain injury, or in major anesthesia surgeries,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pO<sub>2</sub> and pH. An optical fiber sensor presented is capable of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O<sub>2</sub>) and pH in the real-time. The sensor is based on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polymer immobilized in the oxygen/pH-sensitive membranes and covalently attached to the optical fiber probe. The design of this sensor uses LED as light source, which is an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inducing specific wavelengths of fluorescence on the oxygen/pH-sensitive membrane. The intensity and lifetime of fluorescence are related to the pO<sub>2</sub> and pH. So the pO<sub>2</sub> and pH can be measur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ub>2</sub>/pH values and the intensity and lifetime of fluorescence. The signal 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DSP and STM32 was used to store and process data, and display test values. The response of the sensor for pO<sub>2</sub> and pH monitoring with nitrogen (N<sub>2</sub>) as a balancing gas in the laboratory was performed. Finally, the oxygen/pH sensing scheme presented in this work is intended for using in biological, 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iber Sensor OXYGEN PH FLUORESCENCE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CNN and PLSR for Glucose Monitoring Using Mid-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5
作者 Baorong Fu Yongji Meng +1 位作者 Xianwen Zhang Zhushanying Zhang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CAS 2023年第3期383-395,共13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d-infrared (MIR) photoelectric devices,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blood glucose. The mid-infrared region (4000 - 400 cm&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d-infrared (MIR) photoelectric devices,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blood glucose. The mid-infrared region (4000 - 400 cm<sup>-1</sup>) has the well-known fingerprint region (1200 - 800 cm<sup>-1</sup>) of glucose, which has clearer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s and better specificity. There is a lot of molecular information about glucose in the MIR. The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blood glucose by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needs to achieve certain accuracy, and the quantitative mode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glucose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samples of imitation solution containing only glucose and the samples of imitation mixed solution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mid-infrared spectral data of the samples are collected. The full spectrum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 model, SNV + Ctr-PLSR model, MSC + Ctr-PLSR model,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model of 3000 - 900 cm<sup>-1</sup> band were constructed. Full spectrum PLS model and CNN model of 1200 - 900 cm<sup>-1</sup> band were constru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model of the two bands is CNN, the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 set (Rp) of 3000 - 900 cm<sup>-1</sup> band is 0.95,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 set (RMSEP) value is 22.10. The Rp of 1200 - 900 cm<sup>-1</sup> band is 0.95, and the RMSEP value is 22.54.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NN is a promising method, which has higher accuracy than PLSR,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modeling human complex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CNN in feature selection and model interpr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INFRAR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PLSR) GLUCOSE
下载PDF
大功率水冷变频器在电铲中的设计应用
6
作者 呼木吉力吐 闵杰 徐明 《船电技术》 2023年第9期32-34,共3页
大型电铲采用西门子6SE70系列风冷变频器,主要配件已经停产,存在技术落后、故障高、散热效率低、噪音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功率国产水冷变频器,重点展开了水冷变频器模块化设计方法及水冷设备的设计流程,提升了变频器防护等级,并... 大型电铲采用西门子6SE70系列风冷变频器,主要配件已经停产,存在技术落后、故障高、散热效率低、噪音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功率国产水冷变频器,重点展开了水冷变频器模块化设计方法及水冷设备的设计流程,提升了变频器防护等级,并在电铲上得到了实际应用,使用效果良好,推动了国产水冷变频器在矿山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水冷散热 电铲
下载PDF
变频器水冷循环系统在电铲中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国宏 杨威 《船电技术》 2022年第4期13-17,共5页
电铲变频器普遍采用风冷冷却方式,存在散热效率低、噪音大、占用空间大、容量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变频器水冷冷却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某电铲水冷变频器水冷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流程,解决电铲变频器风冷散热效果和环境应用等问题,推动水冷变... 电铲变频器普遍采用风冷冷却方式,存在散热效率低、噪音大、占用空间大、容量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变频器水冷冷却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某电铲水冷变频器水冷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流程,解决电铲变频器风冷散热效果和环境应用等问题,推动水冷变频器在矿山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变频器 水冷散热 电铲
下载PDF
高可靠性补偿式铁路净化电源系统设计
8
作者 张巴图 槐博超 《船电技术》 2022年第3期52-56,共5页
铁路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三相10 kV 50 Hz供电制,承担着铁路电力自闭线、贯通线、站馈线等重要负荷供电重任,一二级负荷多,供电质量要求高。传统供电方式存在电能质量差、供电可靠性低、建设管理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 铁路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三相10 kV 50 Hz供电制,承担着铁路电力自闭线、贯通线、站馈线等重要负荷供电重任,一二级负荷多,供电质量要求高。传统供电方式存在电能质量差、供电可靠性低、建设管理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补偿式铁路净化电源系统方案,利用交直交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和串联耦合变压器对牵引供电网电源进行净化和补偿,解决牵引供电网电能质量和可靠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电力 净化电源 27.5kV/10kV 高可靠性 储能
下载PDF
下水式升船机传动系统快速适应变载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徐扬帆 李彬 +1 位作者 路明明 郑超 《船电技术》 2021年第8期30-32,37,共4页
下水式升船机在出入水过程中载荷变率大,为实现多机传动系统载荷均衡分配,快速适应变载技术对升船机传动系统尤为至关重要。本文对下水式升船机快速适应变载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具体的控制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 下水式升船机在出入水过程中载荷变率大,为实现多机传动系统载荷均衡分配,快速适应变载技术对升船机传动系统尤为至关重要。本文对下水式升船机快速适应变载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具体的控制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扰动小、动态过程性能好,能实现快速载荷均衡分配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水式升船机 载荷变率大 载荷均衡分配
下载PDF
基于下游大水位变率的下水式垂直升船机随动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徐扬帆 路明明 +1 位作者 李彬 郑超 《船电技术》 2021年第10期48-51,共4页
下游航道水位变率大,快速适应水位变化的准确停位随动技术,对下水式升船机的传动控制很重要。本文介绍下水式垂直升船机随动控制技术。首先,对控制对象的特性进行分析,描述了系统的速度运行曲线,对位置控制功能进行了研究。然后,搭建试... 下游航道水位变率大,快速适应水位变化的准确停位随动技术,对下水式升船机的传动控制很重要。本文介绍下水式垂直升船机随动控制技术。首先,对控制对象的特性进行分析,描述了系统的速度运行曲线,对位置控制功能进行了研究。然后,搭建试验平台对本控制方案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测试的方法和试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适应下游大水位变化率的下水式垂直升船机准确停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水式升船机 大水位变化率 准确停位随动技术
下载PDF
大型矿用挖掘机国产化电气系统优化设计
11
作者 闫志军 槐博超 闵杰 《船电技术》 2022年第2期9-11,共3页
大型机械正铲式电动挖掘机(俗称“电铲”)作为大型露天矿主要剥离和采装设备,关乎露天矿山生产效益和人员设备安全,其电气系统及其核心设备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且多为进口通用工业设备的简单集成,存在固有的系统设计缺陷和适应性问题以... 大型机械正铲式电动挖掘机(俗称“电铲”)作为大型露天矿主要剥离和采装设备,关乎露天矿山生产效益和人员设备安全,其电气系统及其核心设备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且多为进口通用工业设备的简单集成,存在固有的系统设计缺陷和适应性问题以及后续使用中的诸多问题等。本文基于神华准能集团露天矿电铲电气系统国产化升级改造成功经验,阐述了国产电气系统的设计及改进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铲电气系统 国产化 优化升级
下载PDF
基于SiPLS-BP模型的血红蛋白定量分析研究
12
作者 张朱珊莹 朱思聪 +4 位作者 张献文 付保荣 李智 曹汇敏 刘繄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66-172,共7页
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联合区间等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PLS),设计了SiPLS-BP模型定量分析复杂背景下血红蛋白含量。以186个不同浓度血红蛋白的血液样本和39个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仿体溶液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优选... 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联合区间等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PLS),设计了SiPLS-BP模型定量分析复杂背景下血红蛋白含量。以186个不同浓度血红蛋白的血液样本和39个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仿体溶液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优选出最佳的数据集划分方法、最佳划分比例和最佳预处理方法,利用SiPLS优选波段,构建SiPLS、SiPLS-BP、全谱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全谱BP四种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样本的最佳定量分析模型均为SiPLS-BP。即使采用相同的特征波长优选方法,每个模型优选的波段也并不完全相同。对于背景复杂、样本差异性较大的混合溶液和血液,SiPLS-BP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能更准确地定量分析血红蛋白浓度。研究结果为复杂背景下的血红蛋白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近红外光谱 特征波长优选 血红蛋白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