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et formation and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charge liner with chemically-deposited tungsten as the inner liner
1
作者 Bihui Hong Wenbin Li +2 位作者 Yiming Li Zhiwei Guo Binyou Y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74-385,共12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type of double-layer charge liner fabricated usi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that has tungsten as its inner liner.The feasibility of this design was evaluated through penetration tests.Double... This paper proposes a type of double-layer charge liner fabricated usi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that has tungsten as its inner liner.The feasibility of this design was evaluated through penetration tests.Double-layer charge liners were fabricated by using CVD to deposit tungsten layers on the inner surfaces of pure T2 copper liners.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tungsten layers were analyzed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pulsed X-rays,slug-retrieval test and static penetration tests.The shaped charge jet forming and penetration law of inner tungsten-coated double-layer liner we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uble-layer liners could form well-shaped jets.The errors between the X-ray test results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were within 11.07%.A slug-retrieval test was found that the retrieved slug was similar to a numerically simulated slug.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ure copper shaped charge jet,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the double-layer shaped charge liner increased by 11.4% and>10.8% respectively.In summary,the test results are good,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which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CVD method to fabricate double-layer charge liners with a high-density and high-strength refractory metal as the inner li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d charg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UNGSTEN Double-layer charge liner X-ray PENETRATION
下载PDF
CoCrFeNiW_(x)高熵合金黏结剂对WC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虞一凡 田君 +3 位作者 刘涛 蔡晓康 刘超 戴品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0,25,共8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CoCrFeNiW_(x)(x取0.2,0.5,物质的量分数/%)高熵合金粉末,作为黏结剂(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6%,10%,14%)与WC粉混合,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WC硬质合金,研究了高熵合金黏结剂对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CoCrFeNiW_(x)(x取0.2,0.5,物质的量分数/%)高熵合金粉末,作为黏结剂(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6%,10%,14%)与WC粉混合,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WC硬质合金,研究了高熵合金黏结剂对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FeNiW_(x)高熵合金黏结剂具有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双相结构,可细化WC硬质合金晶粒;随着高熵合金黏结剂含量的增加,WC硬质合金的维氏硬度降低,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添加质量分数10%CoCrFeNiW_(0.2)高熵合金黏结剂制备的WC硬质合金综合性能最佳,维氏硬度为1785 HV,断裂韧度为10.6 MPa·m^(1/2),抗弯强度为137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高熵合金 WC硬质合金 放电等离子烧结
下载PDF
元素掺杂对Mm(NiCoMnZrTiAl)5.15贮氢合金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
作者 林振 《福建冶金》 2023年第3期19-23,共5页
本文采用中频感应真空炉熔炼制备了掺杂锆、钇、钛元素的Mm(NiCoMnZrTiAl)5.15贮氢合金,熔体升温至1773K快淬为片状合金;在氩气气氛中1233K下保温10h,退火处理的贮氢合金粉碎至40μm进行性能测试。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微... 本文采用中频感应真空炉熔炼制备了掺杂锆、钇、钛元素的Mm(NiCoMnZrTiAl)5.15贮氢合金,熔体升温至1773K快淬为片状合金;在氩气气氛中1233K下保温10h,退火处理的贮氢合金粉碎至40μm进行性能测试。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仪(EPMA)、PCT测试系统、电化学测试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元素掺杂对Mm(NiCoMnZrTiAl)5.15贮氢合金微观结构、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发现,Mm(NiCoMnZrTiAl)5.15系列贮氢合金均为CaCu5相;金属元素钇、锆、钛掺杂后锆元素在金相中有微量偏析;贮氢合金平衡氢压从1.7atm降低至0.45atm时合金高温性能提升,钇元素掺杂的HT-D合金放电容量最高为331mAh/g。HT-E合金钴含量增加后颗粒韧性增强,钇元素的掺杂提升了合金颗粒耐腐蚀性,因而具有最优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
下载PDF
粉末冶金工艺制备TZM合金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榕 《福建冶金》 2024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研究了粉末冶金方法制备TZM合金的工艺,并对TZM合金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通过本方法制备的TZM合金,力学性能可达到并超过美标ASTM B387性能要求,再结晶温度在1300℃以上。不同于上个世纪采用的真空高温熔炼工艺制备的TZM合金,通过粉... 本文研究了粉末冶金方法制备TZM合金的工艺,并对TZM合金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通过本方法制备的TZM合金,力学性能可达到并超过美标ASTM B387性能要求,再结晶温度在1300℃以上。不同于上个世纪采用的真空高温熔炼工艺制备的TZM合金,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TZM合金,设备更简易,力学性能更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M合金 粉末冶金 性能表征 再结晶
下载PDF
水土化学作用对离子型稀土矿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机理
5
作者 张振顺 刘文利 +2 位作者 洪本根 黄豪 江仰龙 《福建冶金》 2024年第1期4-12,共9页
为研究水土化学作用对离子型稀土矿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将矿体分别浸泡于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明确硫酸铵浓度对矿体颗粒表面双电层中滑动层厚度和矿体颗粒间净作用力的影响,由此探讨了硫酸铵浓度对矿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机理。研究表... 为研究水土化学作用对离子型稀土矿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将矿体分别浸泡于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明确硫酸铵浓度对矿体颗粒表面双电层中滑动层厚度和矿体颗粒间净作用力的影响,由此探讨了硫酸铵浓度对矿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当硫酸铵溶液浓度由0.08 mol/L增大到0.23 mol/L时,矿体颗粒间最大净引力的绝对值由10.44 atm增加到13.20 atm,矿体中的黏粒和细粉粒逐步团聚成粗粉粒、极细砂和细砂,且硫酸铵浓度越高,黏粒和细粉粒团聚成的大颗粒团越多,黏性颗粒间的接触面积由0.089 m^(2)/g减小到0.052 m^(2)/g,故矿体的黏聚力减少;同理,当硫酸铵浓度由0.08 mol/L增大到0.23 mol/L时,矿体颗粒表面双电层中的滑动层厚度由3.12 nm减小到2.25 nm,矿体颗粒表面的双电层厚度减小,矿体颗粒间直接接触面积增大,且矿体中的黏粒和细粉粒逐步团聚成粗粉粒、极细砂和细砂,则矿体的滑动摩擦强度和咬合摩擦强度均增大,即矿体的摩擦强度增大,矿体的内摩擦角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化学作用 离子型稀土矿体 滑动层厚度 净作用力 抗剪强度参数
下载PDF
原地浸矿经验注液下毛细上升影响范围研究
6
作者 黄豪 洪本根 +2 位作者 刘文利 江仰龙 王明照 《福建冶金》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采用原地溶浸工艺开采时,容易出现毛细上升作用引起的资源损失、浸矿剂浪费和氨氮污染的问题。为了确定原地浸矿工艺现有注液条件下毛细上升的影响范围,本文立足于生产现场,通过对开采矿块山顶、山腰、...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采用原地溶浸工艺开采时,容易出现毛细上升作用引起的资源损失、浸矿剂浪费和氨氮污染的问题。为了确定原地浸矿工艺现有注液条件下毛细上升的影响范围,本文立足于生产现场,通过对开采矿块山顶、山腰、注液边界和注液边界外的测试点矿样进行测试化验,分别以周边注液孔孔底坐标、见矿深度和注液孔液面高度为参照物,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测试点尾矿样的氨氮赋存规律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发现:(1)毛细上升的参照物应该选择为见矿深度;(2)毛细上升影响范围:以见矿深度为参照物,分区域设置,山顶(5.0 m)>注液边界(0.8 m)≈山腰(0.78 m)。该研究成果可以为解决毛细上升引起的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基础数据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原地浸矿 毛细上升 见矿深度 氨氮污染
下载PDF
钨冶炼酸法萃取工艺含钨废水综合治理
7
作者 杜庆华 陈志刚 黄建华 《福建冶金》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研究了钨冶炼酸法萃取工艺产生的含钨废水治理,回收钨、降低废水中COD,回收废水中有机相和酸的方法,考察了大孔丙烯酸树脂、煤炭和大孔芳香族树脂、阴离子均相膜对废水中钨、有机相和酸的回收及降低COD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大孔丙烯酸... 研究了钨冶炼酸法萃取工艺产生的含钨废水治理,回收钨、降低废水中COD,回收废水中有机相和酸的方法,考察了大孔丙烯酸树脂、煤炭和大孔芳香族树脂、阴离子均相膜对废水中钨、有机相和酸的回收及降低COD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大孔丙烯酸树脂处理,吸附流量为1~5 BV/h,回收钨达到99%,经煤炭和大孔芳香族树脂处理,吸附流量为1~5 BV/h,实现废水中COD降低了91%以上,最后利用阴离子均相膜装置处理,硫酸综合回收率达到80%以上,最终实现废水合格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治理 废水COD 回收酸 树脂吸附
下载PDF
WC-Co硬质合金摩擦磨损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娄鹤子 王海滨 +5 位作者 刘雪梅 吕皓 刘超 林亮亮 王明胜 宋晓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1-478,共8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WC–Co硬质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过程,分析了晶粒尺寸、摩擦载荷和滑动速率等因素对硬质合金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从原子尺度揭示了硬质合金发生摩擦磨损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随晶粒尺寸增大,相比于晶粒转动...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WC–Co硬质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过程,分析了晶粒尺寸、摩擦载荷和滑动速率等因素对硬质合金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从原子尺度揭示了硬质合金发生摩擦磨损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随晶粒尺寸增大,相比于晶粒转动,Co相和WC中的位错滑移逐渐在摩擦引起的塑性变形机制中起主导作用。摩擦载荷增大会导致易变形的Co粘结相被挤出表面而首先去除,通过减小晶粒尺寸可以抑制Co相的挤出–磨损机制,进而提高硬质合金的抗滑动磨损性能。滑动速率升高会降低磨损速率,主要原因是在高速滑动过程中,亚表层各相中位错的形核扩展缺乏持续的驱动应力,位错密度较低,WC不易发生断裂,Co相被挤出表面造成的磨损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分子动力学模拟 塑性变形 位错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WC-Co硬质合金表面的残余应力对Co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燕 《福建冶金》 2022年第5期42-46,共5页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平磨、粗磨、精磨、抛光过程中WC-Co硬质合金表面的残余应力对钴相结构、钴相晶胞参数和WC-Co间热应力对钴相晶胞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抛过程中未检测到钴相转变,而且磨削表面钴相脱落导致了钴相衍射峰的消失...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平磨、粗磨、精磨、抛光过程中WC-Co硬质合金表面的残余应力对钴相结构、钴相晶胞参数和WC-Co间热应力对钴相晶胞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抛过程中未检测到钴相转变,而且磨削表面钴相脱落导致了钴相衍射峰的消失;磨抛过程中表面残余压应力逐渐从-969Mpa变化到-61MPa,钴相fcc(200)晶面衍射峰向低角度偏移,表明WC相压应力的减小使得Co相晶格常数逐渐增大。继续电解腐蚀WC相后,钴相未发生相转变且由于WC-Co间热应力的消除释放,fcc钴相衍射峰向高角度发生偏移约0.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热应力 钴相结构 晶胞参数
下载PDF
矿用WC-Co硬质合金球齿的失效分析与改善
10
作者 文晓 《福建冶金》 2019年第6期23-27,共5页
本文对两个不同使用寿命的失效钻头的合金齿进行取样,对合金球齿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断裂模式,裂纹扩散模式等,以期能找出引起合金失效的主要原因,从而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结果表明,合金齿失效形式有合金碎裂、磨损和断裂,失效... 本文对两个不同使用寿命的失效钻头的合金齿进行取样,对合金球齿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断裂模式,裂纹扩散模式等,以期能找出引起合金失效的主要原因,从而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结果表明,合金齿失效形式有合金碎裂、磨损和断裂,失效原因包括合金的强韧性不足、合金缺陷、周期性和突发性冲击载荷以及摩擦热造成的冲击疲劳和热疲劳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矿用球齿 失效分析
下载PDF
含钛焊丝钢中TiN析出的热力学分析
11
作者 杜亚伟 张振申 +2 位作者 王庆彬 刘松 郭秋实 《河南冶金》 2023年第4期11-13,共3页
对含钛焊丝钢中TiN析出进行了热力学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钢中氮含量在0.0080%以下,钛含量在0.050%~0.100%范围内,液相线1517.3℃以上不会析出TiN;该钢种目标钛含量0.070%~0.080%范围内,在其固相线1456.6℃以下弥散析出细小TiN,须满足... 对含钛焊丝钢中TiN析出进行了热力学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钢中氮含量在0.0080%以下,钛含量在0.050%~0.100%范围内,液相线1517.3℃以上不会析出TiN;该钢种目标钛含量0.070%~0.080%范围内,在其固相线1456.6℃以下弥散析出细小TiN,须满足钛、氮浓度积小于3.7203×10^(-4),此时钢中氮含量控制在小于0.0050%的水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丝用钢 TIN 析出 热力学计算
下载PDF
“硬软夹层”条件下深浅结合方形布孔爆破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皓永 任晓玲 +3 位作者 林日宗 曾令峰 高远 李波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
某矿山控制爆破工程要求爆破后粒径小于0.4 m,但该区域为“硬软夹层”地质构造,采用传统爆破方法在孔口堵塞段极易产生大块,爆破质量难以满足要求。为改善爆破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借鉴深浅结合方形布孔技术,分别在现场工况的基础上以中间... 某矿山控制爆破工程要求爆破后粒径小于0.4 m,但该区域为“硬软夹层”地质构造,采用传统爆破方法在孔口堵塞段极易产生大块,爆破质量难以满足要求。为改善爆破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借鉴深浅结合方形布孔技术,分别在现场工况的基础上以中间浅孔深度为0 m、4 m、5 m、6 m、7 m开展爆破试验研究。首先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开展数值模拟试验,建立了上半部采用RHT本构关系的石灰岩模型,下半部采用HJC本构关系的泥灰岩模型,形成“硬软夹层”构造。随后在多组数值试验中初步获取相对较优的中间浅孔深度,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岩体损伤分布特征与爆炸有效应力分布规律。由于ANSYS/LS-DYNA并未将爆生气体的作用考虑在内,因此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同时考虑到不宜过度增加爆破炸药消耗,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用4 m、5 m中间浅孔深度进行现场爆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深浅结合方形布孔的措施降低爆破大块率是有效的。采用中间浅孔深度为5 m时,可以降低曲率系数Cc与爆破大块率。技改前平均大块率约为64.4%,技改后0.4 m以上的大块率可降低至38.1%左右,使得爆堆级配达到良好水平。其降低大块率效果优于原爆破方案及4 m中间浅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爆破 数值模拟 优化
下载PDF
基于空气间隔优化的骨料用灰岩爆破粉矿率控制
13
作者 王皓永 任晓玲 +2 位作者 沈强 高远 叶永喜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4,223,共6页
针对某矿山爆破粉矿率偏高的问题,采用传统连续装药爆破方法易在孔壁粉碎圈附近产生粉矿,造成矿石级配不达标和资源的永久浪费。因此为改善爆破后矿石级配并提高骨料成品率,借鉴中部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技术,依据现场工况参数,分别在0 m、... 针对某矿山爆破粉矿率偏高的问题,采用传统连续装药爆破方法易在孔壁粉碎圈附近产生粉矿,造成矿石级配不达标和资源的永久浪费。因此为改善爆破后矿石级配并提高骨料成品率,借鉴中部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技术,依据现场工况参数,分别在0 m、1 m、1.2 m、1.5 m中部空气间隔装药条件开展爆破试验研究。首先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建立了采用HJC本构关系的石灰岩模型,模拟该矿实际地质条件。随后获取不同间隔距离条件下岩体损伤分布特点,初步获取相对较优的空气间隔装药长度。由于ANSYS/LS-DYNA并未将爆生气体的作用考虑在内,因此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同时考虑到不宜使爆破大块率过度增加,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用1.2 m、1.5 m中部空气间隔装药长度进行现场爆破试验,对比不同爆破试验条件下的岩块级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中部空气间隔装药的措施降低爆破粉矿率是有效的。采用空气间隔长度为1.5 m时,可以降低不均匀系数Cu与爆破粉矿率。技改前平均粉矿率约为15.94%,技改后4.75 mm以下的粉矿率可降低至9.37%左右,使得爆堆级配达到良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矿山开采 爆破 粉矿率 优化
下载PDF
拉拔形变中铼元素固溶无序化对钨铼丝导电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杨伟 李新星 赵振刚 《中国钨业》 CAS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金属钨因其高熔点、高密度和优异的高温性能,在电子器件、加热元件和辐射防护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通过添加铼元素固溶形成的钨铼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真空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也是迄今为止对钨材料进行韧化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钨铼丝性... 金属钨因其高熔点、高密度和优异的高温性能,在电子器件、加热元件和辐射防护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通过添加铼元素固溶形成的钨铼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真空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也是迄今为止对钨材料进行韧化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钨铼丝性能研究中,对于钨铼合金服役性能最为关键的电阻率指标却鲜有研究和报道,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拉拔形变量的纯钨丝及W-20%Re合金丝的力学性能和电阻率变化趋势进行系统性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纯钨丝的抗拉强度和电阻率均随拉拔形变量上升而升高的特点,W-20%Re合金丝的电阻率随形变量的增加出现了两个具有显著差异的阶段。通过进一步的透射电镜显微结构、高分辨电镜下元素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发现,该现象是由高温拉拔形变过程中钨铼合金中铼元素的均匀无序化固溶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铼合金 拉拔形变 电阻率 固溶合金
下载PDF
某露天矿山预裂爆破技术改进与应用
15
作者 陈杨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23期79-81,共3页
某露天矿山进行陡帮开采采用预裂爆破技术,控制爆破震动对靠帮边坡的影响,这样可以有效杜绝终了靠帮边坡浮石、散块挂帮等安全隐患,保证终了靠帮边坡破面完整与稳定,保障采场下部平台作业安全。本文为了探索在确保边坡稳定前提下的低成... 某露天矿山进行陡帮开采采用预裂爆破技术,控制爆破震动对靠帮边坡的影响,这样可以有效杜绝终了靠帮边坡浮石、散块挂帮等安全隐患,保证终了靠帮边坡破面完整与稳定,保障采场下部平台作业安全。本文为了探索在确保边坡稳定前提下的低成本之路,针对前期预裂爆破存在的不足,对该露天矿山预裂爆破参数进行研究,优化了爆破装药结构,并将预裂孔距由1.5m增大至2.0m,经多次现场试验与效果分析,达到了既能确保终了靠帮边坡的稳定性,又能降低矿山预裂爆破成本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装药结构 参数优化 边坡稳定性 降低成本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La_(0.85)Ce_(0.15)(NiMnAl)_(5.30)贮氢合金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影响
16
作者 陈跃辉 《福建冶金》 2023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研究了无钴La_(0.85)Ce_(0.15)(NiMnAl)_(5.30)贮氢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变化规律。衍射分析表明退火参数优化后的合金仍为CaCu5单相,温度升高后结晶度增加但活化性能变差;PCT测试结果显示920℃退火时吸氢量达... 本文研究了无钴La_(0.85)Ce_(0.15)(NiMnAl)_(5.30)贮氢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变化规律。衍射分析表明退火参数优化后的合金仍为CaCu5单相,温度升高后结晶度增加但活化性能变差;PCT测试结果显示920℃退火时吸氢量达到0.8902;温度升高后吸氢量呈现降低趋势,放氢压力也明显增加;经过980℃热处理8h后晶体结构改善明显,其吸放氢前后膨胀体积变化最小,抗粉化能力强。无钴合金熔点降低、温度升高后利于体相中元素扩散;活化性能降低的同时合金最大放电容量也有所降低。980℃制备合金电化学性能最优,同时具备较好的贮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相结构 贮氢性能 电化学性能 热处理
下载PDF
关于离子型稀土矿山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论述
17
作者 曾新平 《福建冶金》 2023年第6期9-14,共6页
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山而言,其开采工艺为原地浸矿工艺,在提高原地浸矿过程中资源回收率的同时控制环境影响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为实现这一目标,学者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可行的思路,如根据资源分布布置注液工程并实施精准注液,根... 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山而言,其开采工艺为原地浸矿工艺,在提高原地浸矿过程中资源回收率的同时控制环境影响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为实现这一目标,学者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可行的思路,如根据资源分布布置注液工程并实施精准注液,根据开采矿块底板起伏情况和汇水区域来布置收液工程,根据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向布置环境监测井等,而运用这些思路的关键是获取开采矿块准确的地质资料,包括资源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但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开采主体未开展详细的勘探工作,无法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因此,本文从资源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三个方面来分别论述离子型稀土矿山地质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山 原地浸矿工艺 资源地质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下载PDF
UTD型螺杆空压机节能设计与测试
18
作者 黄进强 《福建冶金》 2023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尝试以常规节能方法,结合新型节能技术概念创新,用低费方式对某公司的UTD型工频螺杆空压机进行节能设计与测试。
关键词 频繁加/卸载 低费 多机组群控 创新
下载PDF
厦门钨业强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刘滨 《福建冶金》 2023年第6期64-66,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建设逐步发展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厦门钨业为例,介绍了其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探讨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实践探索,不断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建设逐步发展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厦门钨业为例,介绍了其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探讨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实践探索,不断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建设 实践探索 品牌保护 成效
下载PDF
硬质合金顶锤应力分析研究及叶腊石侧向支撑原理
20
作者 李虎 张宝林 +4 位作者 贺晓来 蔡晓康 石玉斌 刘超 文晓 《福建冶金》 2023年第5期48-52,47,共6页
本研究搭建了保压阶段六面顶顶锤的的模拟仿真平台,明晰了叶腊石侧向支撑作用,构建了关键工艺参数-结构参数-危险路径的关联理论。研究表明:第二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拟出顶锤在保压阶段的应力情况,在路径1上其侧向支撑作用达33.68%,在路径... 本研究搭建了保压阶段六面顶顶锤的的模拟仿真平台,明晰了叶腊石侧向支撑作用,构建了关键工艺参数-结构参数-危险路径的关联理论。研究表明:第二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拟出顶锤在保压阶段的应力情况,在路径1上其侧向支撑作用达33.68%,在路径2上其侧向支撑作用达42.03%;顶锤危险点位于小斜面与大斜面交界处的顶点位置。在保证合成腔体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更换大顶宽的顶锤,其危险点受力会增加其变化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合理范围内更换大小顶锤有利于降低其危险点受力提高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顶锤 侧向支撑 应力分析 人造金刚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