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6544被引量47220H指数76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前身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依托中国测绘学科优势,开放办刊,致力于打造中国优秀的测绘期刊品牌。主要刊登数字摄影测量、遥感技...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886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2-1676/TN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6,5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融合多维关系的地理环境时空主题发现方法
1
作者 朱杰 张宏军 +1 位作者 廖湘琳 徐有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302,共12页
对战场文本数据的深入挖掘,可以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发现时空主题结构,从而有效揭示战场事件发展的时空规律。针对现有的主题发现方法无法有效适用于具有多维异构关系的时空主题发现,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维关系联合聚类的时空主题发现方法,首... 对战场文本数据的深入挖掘,可以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发现时空主题结构,从而有效揭示战场事件发展的时空规律。针对现有的主题发现方法无法有效适用于具有多维异构关系的时空主题发现,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维关系联合聚类的时空主题发现方法,首先构建以地理环境实体、地理位置与事件主题为节点的主题关系网络;然后以张量模型的Tucker分解建立主题关系的完全表达式作为主题分类的目标函数;最后运用块值矩阵分解方法进行联合聚类计算,获取主题分类结果和内聚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发现具有时空语义关系特征的主题结构,较好地体现出地理环境要素与时空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时空主题在地理位置与事件主题标签上的内聚性,反映出主题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多维关系 时空主题发现 块值矩阵分解 联合聚类
原文传递
面向高光谱影像分类的网络结构自动搜索方法
2
作者 高奎亮 刘冰 +2 位作者 余旭初 余岸竹 孙一帆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5,共11页
针对高光谱影像分类中的深度学习模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光谱影像分类的网络结构自动搜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可微分结构搜索技术在源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网络结构搜索,然后采用堆叠单元的形式构建深度网络模型,最后利用目标高... 针对高光谱影像分类中的深度学习模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光谱影像分类的网络结构自动搜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可微分结构搜索技术在源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网络结构搜索,然后采用堆叠单元的形式构建深度网络模型,最后利用目标高光谱影像对模型进行分类性能评估。该方法仅在源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一次网络结构搜索,得到的深度网络模型即可应用于其他目标高光谱影像的分类任务,能够有效提高模型利用率。为了提高自动搜索得到的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分类精度,采用多源多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构建源数据集,并引入部分通道连接操作提高搜索效率。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搜索出适合高光谱影像分类任务且具备一定通用性的深度网络模型,该模型能够取得较常规深度学习模型更为优异的分类效果,在University of Pavia、Indian Pines、Salinas和Houston 2018这4个目标高光谱影像上分别取得了98.15%、98.74%、97.30%和74.47%的总体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分类 网络结构搜索 可微分结构搜索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利用GNSS折射测量技术反演小麦体积含水量
3
作者 徐天河 李云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小麦体积含水量是表征小麦生理状态、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参数,传统的测量手段如人工采样烘干、卫星遥感等,难以实现小麦体积含水量的连续、动态、高精度监测,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 小麦体积含水量是表征小麦生理状态、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参数,传统的测量手段如人工采样烘干、卫星遥感等,难以实现小麦体积含水量的连续、动态、高精度监测,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折射测量技术反演小麦体积含水量的方法。首先,使用两组GNSS天线同时接收直射信号和穿透小麦植株层的折射信号,利用两信号的振幅比表示折射信号的衰减程度;然后,基于电磁波传播理论,建立了GNSS直射、折射信号的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导出小麦体积含水量、振幅比、小麦高度、气温的函数关系,进而构建了反演小麦体积含水量的数学模型。利用导航型GNSS设备采集的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该方法反演的小麦含水量与人工实测数据符合较好;当小麦含水量在1~7 kg/m^(3)范围内时,反演结果的平均误差、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8 kg/m^(3)、0.396 kg/m^(3)、0.399 kg/m^(3)。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导航型GNSS接收机准确获取植被含水量动态变化信息的可行性,为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GNSS植被含水量监测设备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折射测量技术 小麦体积含水量 折射信号 信噪比 振幅比
原文传递
基于重力场产品的水下匹配导航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万晓云 吴云龙 +1 位作者 郭恒洋 李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890,共12页
因高精度、无源性的特点,水下匹配导航技术已成为水下运载体导航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分析水下匹配导航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基于重力场产品的匹配导航发展现状,并对制约该技术定位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中国南海和太平洋研... 因高精度、无源性的特点,水下匹配导航技术已成为水下运载体导航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分析水下匹配导航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基于重力场产品的匹配导航发展现状,并对制约该技术定位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中国南海和太平洋研究区的重力异常、水深以及重力梯度特征参数,验证了重力辅助匹配导航技术更适合在重力特征变化明显的区域使用;当重力场产品格网大小为l时,匹配导航的最高精度为6√6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导航 重力异常 重力梯度 格网大小 精度要求
原文传递
一种结合低级视觉特征和PAPCNN的NSST域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侯昭阳 吕开云 +2 位作者 龚循强 支君豪 王楠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0-969,共10页
针对融合规则中活动度量构建的单一性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参数设置的主观性问题,提出一种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内结合低级视觉特征和参数自适应PCNN(parame... 针对融合规则中活动度量构建的单一性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参数设置的主观性问题,提出一种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域内结合低级视觉特征和参数自适应PCNN(parameter adaptive PCNN,PAPCNN)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YUV颜色空间的亮度分量Y通过NSST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子带,其次利用基于低级视觉特征的融合规则对低频子带进行融合,结合局部相位一致性、局部突变度量和局部能量信息3个低级特征构建新的活动度量;然后采用PAPCNN模型对高频子带进行融合,将多尺度形态梯度作为模型的外部输入信号;最后依次进行NSST逆变换和YUV逆变换,得到融合影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平台和不同地面特征的遥感影像都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相较于其他11种方法,在所有评价指标上均表现优秀。所提方法能够较好地保留原始影像中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可以提供优势互补的融合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融合 遥感影像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低级视觉特征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线性变化消光S-RVoG模型的多基线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传军 汪长城 +2 位作者 沈鹏 朱建军 付海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56,共8页
随机地体散射(random volume over ground, RVoG)模型广泛应用于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当中。该模型假设森林是随机均匀同质体,模型中消光系数为恒定值,... 随机地体散射(random volume over ground, RVoG)模型广泛应用于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当中。该模型假设森林是随机均匀同质体,模型中消光系数为恒定值,未充分考虑森林的垂直异构性及地形起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变化消光Slope-RVoG(S-RVoG)模型的多基线PolIn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假定消光系数随着高度呈线性变化,并根据地形坡度对垂直向有效波数进行校正,采用多基线PolInSAR数据解算线性变化消光S-RVoG模型参数,进而获取森林高度。通过选取欧空局AfriSAR 2016项目获取的P波段F-SAR机载PolInSAR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所获取的森林高度结果与激光雷达获取的森林高度相比,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4.27 m,相对误差为9.9%。相较于传统S-RVoG模型多基线算法获取的森林高度RMSE为5.97 m,精度提高约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地体散射模型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森林高度 消光系数 地形坡度
原文传递
顾及格网属性分级与空间关联的人口空间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京航 桂志鹏 +5 位作者 申力 吴华意 刘洪波 李锐 梅宇翱 彭德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4-1375,共12页
现有人口空间化方法多基于行政单元构建回归模型并分配格网单元人口,但分析单元的尺度差异引发模型迁移问题。同时,格网特征建模仅考虑格网自身属性,导致格网间空间关联被人为割裂。为此,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提出一种顾及格网属性分级与空... 现有人口空间化方法多基于行政单元构建回归模型并分配格网单元人口,但分析单元的尺度差异引发模型迁移问题。同时,格网特征建模仅考虑格网自身属性,导致格网间空间关联被人为割裂。为此,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提出一种顾及格网属性分级与空间关联的人口空间化方法。该方法在格网特征建模中:(1)基于自然断点法构造建筑区类别约束的夜间灯光分级特征,并在行政单元尺度统计各等级网格占比作为训练输入,以减小模型跨尺度误差;(2)利用核密度估计刻画邻域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对当前格网人口分布的影响及距离衰减效应;(3)基于叠置分析统计不同类型建筑区轮廓包含的各类POI数量,提升特征建模精细度。选取武汉市作为实验区域,在街道尺度与WorldPop、GPW及中国公里网格人口数据集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绝对值误差仅为对比数据集的1/6~1/3。此外,还探讨了特征构成、格网大小及核密度带宽对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化 随机森林 多源数据融合 跨尺度问题 核密度估计 叠置分析
原文传递
融入空间关系的矩阵分解POI推荐模型
8
作者 魏海涛 李柯 +1 位作者 赫晓慧 田智慧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1-690,共10页
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推荐是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中流行起来的个性化服务。针对数据稀疏和隐性反馈的使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关系型矩阵分解模型——合作竞争矩阵分解(cooperative competi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CC-MF)... 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推荐是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中流行起来的个性化服务。针对数据稀疏和隐性反馈的使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关系型矩阵分解模型——合作竞争矩阵分解(cooperative competi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CC-MF)。该模型根据用户与POI间的相互关系建模,融入空间关系,并将空间关系细分为空间距离关系和空间拓扑关系,挖掘POI之间、POI与用户之间的空间关系,以缓解数据稀疏问题;同时使用加权最小二乘准则构建目标函数,缓解隐性反馈问题。在现实世界签到Foursquare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1)CC-MF模型显著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准确性;(2)考虑空间拓扑关系的空间距离因素能够进一步提升推荐系统的性能。因此,CC-MF模型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解释性,且缓解了数据稀疏和隐性反馈使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点推荐 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 矩阵分解 空间关系 空间距离
原文传递
GPS多站组网的亚纳秒实时时间比对算法
9
作者 蔺玉亭 王晓芳 +1 位作者 李国俊 韩春好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针对传统GPS 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时间比对算法依赖精密星历产品、时间延迟较长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组网实时时间比对算法。采用IGU超快速星历产品作为解算输入条件,利用多站联测增加多余观测,将测站钟差和卫星... 针对传统GPS 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时间比对算法依赖精密星历产品、时间延迟较长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组网实时时间比对算法。采用IGU超快速星历产品作为解算输入条件,利用多站联测增加多余观测,将测站钟差和卫星钟差作为未知数统一解算。实验结果表明,比对结果与IGS最终钟差的一致性达到了0.3 ns以内,比对结果的天频率稳定度优于2.5×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组网 GPS PPP 实时时间比对 IGU
原文传递
利用小波分解改进极移预报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丹宁 高蕊 雷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97-1801,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极移预报精度,将小波分解引入极移预报中。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对极移序列进行分解,分离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然后对低频分量建立最小二乘外推模型,获得极移序列的趋势项外推值与残差序列,最后采用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 为进一步提高极移预报精度,将小波分解引入极移预报中。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对极移序列进行分解,分离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然后对低频分量建立最小二乘外推模型,获得极移序列的趋势项外推值与残差序列,最后采用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对高频分量与残差序列之和进行预报,最终极移的预报值为最小二乘外推值与AR模型预报值之和。结果表明,小波分解可以明显改善最小二乘外推与AR组合模型的极移预报精度,尤其对于中长期预报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移 预报 小波分解 LS+AR模型 数据预处理
原文传递
磁梯度张量系统的非线性集成矢量校正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青竹 李志宁 +2 位作者 张英堂 范红波 尹刚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4-722,730,共10页
磁梯度张量系统测量精度受到单磁传感器系统误差与传感器阵列间非对准误差的严重影响。为了获得精确的张量测量输出,建立了单磁传感器零漂、标度因子与非正交角等系统误差和多传感器轴系间非对准误差的集成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十字磁梯... 磁梯度张量系统测量精度受到单磁传感器系统误差与传感器阵列间非对准误差的严重影响。为了获得精确的张量测量输出,建立了单磁传感器零漂、标度因子与非正交角等系统误差和多传感器轴系间非对准误差的集成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十字磁梯度张量系统最小二乘非线性集成校正方法。相比两步标量校正,利用建立的集成数学模型能够一次性估计出十字形张量系统的48个误差参数,以"人造"平台输出为参考实现低成本矢量校正,极大提高了校正效率和参数估计准确率。仿真和实测表明,张量系统误差参数仿真估计准确率高于99.75%,实验校正后总场输出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小于2 nT,张量分量RMSE小于50 nT/m,参数估计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梯度张量系统 非线性拟合 矢量校正 集成校正
原文传递
一种综合利用图像和光谱信息的物体真假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江河 张飞舟 +2 位作者 张立福 邓楚博 孙雪剑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4-1181,共8页
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在物体、人脸、指纹、军事目标识别等领域中只利用单一的图像信息。当研究对象的图像特征高度相似时,识别率较低,如对于真假目标的识别,仅仅利用物体的图像信息很难得到满意的识别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利... 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在物体、人脸、指纹、军事目标识别等领域中只利用单一的图像信息。当研究对象的图像特征高度相似时,识别率较低,如对于真假目标的识别,仅仅利用物体的图像信息很难得到满意的识别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图像和光谱信息的物体真假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迁移学习的方式构建图像识别模型,并依据物体图像的语义特征进行物体类别识别,在此基础上,基于逆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物体的实测光谱数据进行物体真假识别。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利用真假苹果和葡萄作为测试对象,单独利用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识别时,识别率分别为38.50%和63.00%,而利用该综合方法得到的识别率为95.00%。可认为该方法提高了真假目标混杂情况下的识别准确度,可为物体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军事目标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也为航天侦查载荷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信息 光谱信息
原文传递
利用GPS数据反演中国红河断裂带活动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文 许才军 +1 位作者 肖卓辉 王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6-713,共8页
为了研究中国红河断裂带近年的活动特性,利用块体模型对红河断裂带周围块体内1999—2014年的GPS水平速度场进行建模,反演得到块体的刚体旋转、内部应变率以及断层的滑动速率与三维闭锁程度。结果表明,考虑内部应变的块体模型可以显著提... 为了研究中国红河断裂带近年的活动特性,利用块体模型对红河断裂带周围块体内1999—2014年的GPS水平速度场进行建模,反演得到块体的刚体旋转、内部应变率以及断层的滑动速率与三维闭锁程度。结果表明,考虑内部应变的块体模型可以显著提升速度场的拟合效果,反演得到的红河断裂带滑动速率与二维速度剖面的结果吻合较好。红河断裂带的闭锁程度大致呈现中段闭锁较强、南段与北段闭锁较弱的对称分布,南段、中段与北段在地表以下15 km深度范围内的断层闭锁程度分别约为0.34~0.52、0.67~0.75、0.26~0.53,右旋滑动亏损速率分别为1.7、3.0、1.4 mm/a。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域的应变场分布,发现红河断裂带从南至北由压缩转换为拉张,中段处于压缩与拉张的交界带,剪应变率低于南北两段,这可能是由于中段闭锁较强、断层错动量较小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GPS速度场 块体模型 闭锁程度 滑动亏损速率
原文传递
利用三频数据组合探测不敏感周跳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柳 吕志伟 +2 位作者 戴琦 周朋进 贾铮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2-397,共6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信号中部分周跳难以探测的问题,在三维坐标系中分析了不敏感周跳的产生及分布,研究了探测阈值对不敏感周跳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多个组合量联合探测周跳的效果,提出了针对...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信号中部分周跳难以探测的问题,在三维坐标系中分析了不敏感周跳的产生及分布,研究了探测阈值对不敏感周跳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多个组合量联合探测周跳的效果,提出了针对不敏感周跳的组合系数选取方法。该方法根据不敏感周跳的探测量构建组合系数的函数模型,在所有可能的三频无几何相位(geometry free combination, GF)组合系数中选取最敏感的组合系数,可探测3个频点上跳变量相近的不敏感周跳。北斗三频实测数据证实,多个GF组合有效提升了不敏感周跳的探测概率,数量以两个为宜,选取的组合量有效提升了不敏感周跳的探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敏感周跳 周跳探测 GF组合 优化组合量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空间数据整合的建筑物面实体对齐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欣焰 刘凌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69-2277,共9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数据整合的建筑物面实体对齐方法,可用来改善空间数据的位置精度。首先,采用基于最小外接矩形(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MBR)组合优化算法的匹配方法识别整合数据之间的同名实体;然后,提出基于几何相似性的成对约... 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数据整合的建筑物面实体对齐方法,可用来改善空间数据的位置精度。首先,采用基于最小外接矩形(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MBR)组合优化算法的匹配方法识别整合数据之间的同名实体;然后,提出基于几何相似性的成对约束谱匹配算法检测1∶1、1∶N和M∶N同名实体之间的共轭点对;针对1∶N和M∶N匹配中不可避免存在弱对应点对和错误对应点对的问题,提出基于IGG1权重的最小二乘法来有效对齐同名实体。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对齐较高位置精度的基础测绘地图数据和较低位置精度的谷歌地图数据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检测存在复杂轮廓对应的1∶N和M∶N同名实体的共轭点对,而且可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对齐,使同名实体的位置信息差异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面 空间数据整合 地图对齐 实体匹配 共轭点对
原文传递
全球电离层模型的分布式并行解算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成 毛大智 +1 位作者 施闯 章红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07-1213,共7页
为满足GNSS数据处理效率不断提升的需求,提出并开发了一套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实现了全球电离层模型的分布式并行解算。采用2台服务器和4台台式机,对全球电离层建模分别测试了单机多线程、多机分布式等并行计算方案,并分析... 为满足GNSS数据处理效率不断提升的需求,提出并开发了一套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实现了全球电离层模型的分布式并行解算。采用2台服务器和4台台式机,对全球电离层建模分别测试了单机多线程、多机分布式等并行计算方案,并分析了不同方案建模的数据处理效率。结果表明,采用多线程并行计算可以大幅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且当开启线程数与计算机CPU核心数一致时效率提升最佳;采用多机分布式并行计算可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使用4台台式机相对于单台台式机解算时间减少约60%,使用2台服务器相对于单台服务器解算时间减少约18%;采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案,可充分利用多台计算机资源来提高全球电离层建模效率,对电离层产品快速发布、建模算法的测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多系统GNSS精密定轨与定位、大网解算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电离层模型 球谐函数 总电子含量 分布式 并行计算
原文传递
利用北斗系统构建LEO-R海洋遥感星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超群 杨东凯 +1 位作者 裘雪敬 朱云龙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2-1348,共7页
北斗是中国独立研发的导航系统,其反射事件的数量和分布规律有特殊的优势,也是设计低轨道反射信号(low earth orbit-reflection,LEO-R)星座的重要指标。利用具有均匀性和稳定性优势的Walker架构,设计了LEO-R星座,实现基于北斗反射信... 北斗是中国独立研发的导航系统,其反射事件的数量和分布规律有特殊的优势,也是设计低轨道反射信号(low earth orbit-reflection,LEO-R)星座的重要指标。利用具有均匀性和稳定性优势的Walker架构,设计了LEO-R星座,实现基于北斗反射信号的全球海洋遥感探测。分析星座与北斗的几何关系,推导了北斗反射事件被覆盖的判断条件。提出了标记-遍历的镜点计算方法,定量分析星座参数对北斗反射事件数量和分布规律的影响,并模拟36h的尼伯特台风场景作为探测对象。结果表明,星座的覆盖时间百分比为97.619 73%,最大重访时间为404.511s,验证了该星座全球遥感探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反射事件 海洋遥感 标记-遍历 LEO-R星座
原文传递
集成多源地理大数据感知城市空间分异格局 被引量:29
18
作者 刘瑜 詹朝晖 +3 位作者 朱递 柴彦威 马修军 邬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7-335,共9页
多源地理大数据为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相互作用及动态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感知手段。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产生了多种地理大数据,并支持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城市内部的分异格局是城市研究和规划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社... 多源地理大数据为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相互作用及动态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感知手段。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产生了多种地理大数据,并支持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城市内部的分异格局是城市研究和规划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社会感知数据提供了从'人-地-静-动'4个维度刻画城市分异格局的途径。梳理了不同类型大数据对于表达这4个维度特征的支持,并借鉴'生态位'模型,通过一个实例研究展示了集成多源数据量化城市空间分异特征的应用,最后讨论了相关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大数据 空间分异 社会感知 城市
原文传递
北斗IGSO/MEO卫星伪距码偏差精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璇 李宗楠 +3 位作者 陈亮 李敏 唐卫明 施闯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61-1666,共6页
北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卫星和中轨(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的伪距码观测值存在系统性偏差,针对该偏差的现有建模方法(两步法)包含模糊度消除策略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元间差分的一步... 北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卫星和中轨(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的伪距码观测值存在系统性偏差,针对该偏差的现有建模方法(两步法)包含模糊度消除策略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元间差分的一步建模方法,建立了同类型卫星整体的伪距码偏差三次多项式改正模型,并与现有的离散点改正模型进行对比。同时,针对每颗IGSO/MEO卫星的独特性,利用一步法逐卫星建模并评估其改正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的离散点改正模型,精化模型将IGSO/MEO卫星的MelbourneWübbena(MW)值的稳定性平均提高了23.88%,C08卫星的提高幅度最大,约为3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IGSO/MEO 伪距码偏差 历元间差分 逐卫星建模
原文传递
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内部就业人口流动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耀林 方飞国 王一恒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12-2224,共13页
城市内部就业人口流动作为城市群体的主要移动形式,分析其特征及形成机理对城市规划、交通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武汉市手机信令数据,识别职住人口分布与流动,构建城市内部就业流动网络。运用网络分析、可达性计算、逻辑回归等方法,... 城市内部就业人口流动作为城市群体的主要移动形式,分析其特征及形成机理对城市规划、交通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武汉市手机信令数据,识别职住人口分布与流动,构建城市内部就业流动网络。运用网络分析、可达性计算、逻辑回归等方法,分析城市内部就业流动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武汉市内部就业流动在数量上分布不均衡,大量就业流动集中于少数街道间。在空间上,就业流动随距离、可达时间增加而减少,并依地形、文化形成若干联系紧密的就业社区;以就业流出地居住人口、流入地工作人口度量的就业势能是驱动就业流动的最主要因素,而文化差异、空间不邻近、可达性差阻碍就业流动的发生。此外,不同产业特色对就业流动影响不同,商业、科教阻碍就业外流,工业吸引外来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人口流动 手机信令数据 网络分析 可达性 逻辑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