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作品数10682被引量39831H指数45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9-587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0,6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悦胶囊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孟雪 魏明明 +1 位作者 李家立 李新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心悦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0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MHD伴有LVH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心悦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0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MHD伴有LVH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0.6 g/次,每日3次,疗程6个月。检测中医症候评分、心脏左心室的前后径(L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B型钠尿肽(BNP)及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LVDd、LVMI、IVST和LVPWT降低(P<0.05),LVEF升高(P<0.05),BNP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悦胶囊能改善MHD患者L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心悦胶囊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中西医治疗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韦玮 褚志华 +6 位作者 束星 张丽芳 苏文祥 韩世盛 徐艳秋 王怡 姚天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61-63,共3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操作简单、通畅率高、感染风险低等特点[1],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2]。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血栓导致的AVF功能丧失逐渐成为增加透析患者死亡...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操作简单、通畅率高、感染风险低等特点[1],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2]。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血栓导致的AVF功能丧失逐渐成为增加透析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AVF血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更好地预防与治疗AVF血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患者 通畅率 血管通路 中西医治疗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谱与药敏分析
3
作者 张谊 周刚 +2 位作者 高波 刘昌华 包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616-620,共5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致病菌谱及其药敏特点,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于2014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PDAP病例183例次,统计分析临床资料、实验室...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致病菌谱及其药敏特点,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于2014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PDAP病例183例次,统计分析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透出液致病菌分布与药敏、治疗转归情况。结果:透出液致病菌培养阳性率70.49%,共分离出132株病原菌,其中G^(+)球菌83株,G^(-)菌44株,G^(+)杆菌4株,真菌1株。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高。G^(-)菌对厄他培南与阿米卡星敏感;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噻肟耐药率高,分别为83.33%、81.82%和60.00%。PDAP总治愈率为80.33%,真菌组退出率最高达100.00%。PDAP总死亡率为2.19%,G^(-)菌组死亡率7.5%,G^(+)球菌组死亡率1.23%。结论:本中心透出液培养阳性率偏低,需进一步提高透出液培养阳性率。PDAP致病菌以G^(+)球菌为主,推荐万古霉素联合阿米卡星作为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致病菌 药敏
下载PDF
本刊关于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49-949,共1页
目前全国部分医学院校与当地综合大学进行合并调整后,不少作者在投稿时,对所在单位的中、英文名称的书写不够规范,不少单位在开具推荐信(即介绍信)时,使用的公章与文稿中所书写的不一致。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将影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 目前全国部分医学院校与当地综合大学进行合并调整后,不少作者在投稿时,对所在单位的中、英文名称的书写不够规范,不少单位在开具推荐信(即介绍信)时,使用的公章与文稿中所书写的不一致。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将影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及文稿发表后文献计量学的统计等工作。为此,本刊就作者单位名称的书写要求如下:(1)作者在投稿时,首先应列出单位名称的全称,如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先列出大学名称,之后列出医学院名称或医院名称、科室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综合大学 医学院校 论文作者 单位名称 推荐信 书写要求 介绍信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建芳 胡婷 +4 位作者 骆芬霞 何璐晨 徐春英 高咏琪 李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慢性肾衰竭症状分级量表对435例MHD患者行实证和虚证的辨证分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透析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分析证候的分布特点。结果:虚证分布从多到少为:脾肾气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慢性肾衰竭症状分级量表对435例MHD患者行实证和虚证的辨证分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透析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分析证候的分布特点。结果:虚证分布从多到少为: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及阴阳两虚。不同年龄、不同透析龄、不同白蛋白的患者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分布从多到少为:湿浊、血瘀、湿热、水气及风动。不同尿素清除指数、不同尿素下降率的患者实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脾肾气阴两虚证及湿浊证,阴阳两虚证及风动证较少见。年龄、透析龄、白蛋白及透析充分性影响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医证候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欣 刘书馨 +1 位作者 王志宏 肖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后疲劳发生率、恢复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31日期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自愿且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采用开放式问卷调...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后疲劳发生率、恢复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31日期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自愿且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患者是否有透析后疲劳及所需恢复时间,采集血常规、透析前后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SPSS 24.0软件用于统计学分析,通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相应资料类型的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透析后疲劳的危险因素。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符合入组条件647例患者,21例未完成问卷调查,最终纳入626例患者,其中男385例(61.5%),女241例(38.5%),平均年龄(56.1±12.9)岁,中位透析龄为49.0(23.0,96.0)个月,55.5%的患者有透析后疲劳,透析后疲劳恢复中位时间为6.0(3.0,12.0)h。(2)根据是否有透析后疲劳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①无透析后疲劳278例(44.5%);②有透析后疲劳348例(55.5%),两组患者的收入、睡眠、运动情况以及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透析超滤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滤量大(OR=1.333,95%CI 1.117~1.590)、焦虑评分高(OR=1.179,95%CI 1.087~1.279)、抑郁评分高(OR=1.131,95%CI 1.035~1.235)是发生透析后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3)根据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将入组患者分为三组:0 h(278例);0~5 h(144例);>5 h(204例),三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超滤量、超滤率、失眠、运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焦虑评分越高(P=0.000,OR=0.136,95%CI 0.064~0.207),抑郁评分越高(P=0.000,OR=0.150,95%CI 0.073~0.226),运动时间越短(P=0.040,OR=-0.246,95%CI-0.412~-0.081)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越长。结论:超过一半的MHD患者有透析后疲劳,在超滤量大、焦虑和抑郁评分高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也与患者心理评分和运动时间有关。因此,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鼓励患者适量运动可缩短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减少透析后疲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后疲劳 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
下载PDF
单中心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短期预后分析
7
作者 刘君 郭增玉 +3 位作者 王超民 王赫男 薛增芬 艾超凡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8年09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将规律随诊至少两年,且资料完整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8年09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将规律随诊至少两年,且资料完整的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34岁)、中年组(35~59岁)、老年组(≥60岁),对三组基线资料、临床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组均以男性为主,青年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低于中老年组(P<0.05)。(2)老年组eGFR水平低于其他两组,BUN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3)青年组肾小球硬化的比例低于中老年组(P<0.05)。(4)三组在治疗方案及2年内的缓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老年组并发症多于青年组,尤其在感染方面,老年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不同年龄的IMN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相似,但老年患者肾活检时eGFR偏低,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肾脏病理改变偏重,易出现临床相关合并症及不良反应,预后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年龄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单肾切除大鼠对顺铂所致肾毒性的易感性研究
8
作者 王媛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349-352,I0005,共5页
目的:利用单肾切除大鼠,建立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模型,研究单肾与双肾大鼠对于顺铂所致肾损伤的易感性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在顺铂所致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单肾切除后4周对侧肾脏代偿功能达到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模... 目的:利用单肾切除大鼠,建立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模型,研究单肾与双肾大鼠对于顺铂所致肾损伤的易感性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在顺铂所致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单肾切除后4周对侧肾脏代偿功能达到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双肾组(sham)、单肾组(UN)、双肾+顺铂组(sham+cis)、单肾+顺铂组(UN+cis)4组,于腹腔一次性注射顺铂(3 mg/kg)或生理盐水后72 h留取血液和尿液标本检测每组的血生化指标和尿蛋白;留取肾脏组织,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尿液中肾损伤标志物KIM-1、NGAL的表达以及肾组织氧化应激标志物MDA、SOD和GSH的表达。结果:应用顺铂72 h后,单肾+顺铂组与单肾组比较(双肾+顺铂组与双肾组比较),大鼠表现出体重下降,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肾小管损伤明显,尿液中肾损伤分子标志物KIM-1和NGAL均明显升高(P<0.05)。单肾+顺铂组与双肾+顺铂组比较,Scr、BUN升高明显(P<0.05);光镜下肾小管损伤更重;尿液中KIM-1和NGAL表达上调(P<0.05)。同时本研究结果中,单肾+顺铂组与单肾组比较(双肾+顺铂组与双肾组比较),肾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升高明显(P<0.05),抗氧化物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表达下降(P<0.05)。结论:单肾切除大鼠较双肾大鼠对顺铂所致的肾损伤更加明显;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参与顺铂所致肾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肾切除 顺铂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彩凤 胡玉清 梁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给予罗沙司他治疗,根据患者体重罗沙司他起始剂量分别为100 mg(体重40~60 kg)或120 mg(体重>60 kg),口服给药...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给予罗沙司他治疗,根据患者体重罗沙司他起始剂量分别为100 mg(体重40~60 kg)或120 mg(体重>60 kg),口服给药,每周3次,并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调整剂量,Hb目标水平为110~120 g/L。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及治疗12周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肌酐(Scr)、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Fer)、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钾、二氧化碳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Hb(86.25±5.35)g/L,治疗8周时Hb(105.28±8.23)g/L,治疗12周时Hb(110.52±9.30)g/L,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12周时Fer较治疗前下降(181 ng/ml vs 343 ng/ml),P<0.05;治疗12周时TC较治疗前下降[(4.54±0.41)mmol/L vs(5.71±0.70)mmol/L],P<0.05;各随访时间点患者的血压、肌酐、钾、二氧化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可以有效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性贫血,并改善铁代谢和血脂代谢,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肾性贫血 血红蛋白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黄柏碱通过调控Semaphorin 3A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威 王栗莉 李曼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黄柏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不同剂量(50、100、200 ng/ml)黄柏碱+LPS组、80 ng/ml黄柏碱+pcDNA+LPS组和80 ng... 目的:探讨黄柏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不同剂量(50、100、200 ng/ml)黄柏碱+LPS组、80 ng/ml黄柏碱+pcDNA+LPS组和80 ng/ml黄柏碱+pcDNA-Semaphorin 3A+LPS组,试剂盒检测细胞中MDA、SOD和GSH-Px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emaphorin 3A、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LPS组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及Bax、Semaphorin 3A蛋白水平升高(P<0.05),SOD和GSH-Px的活性、Bcl-2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不同剂量黄柏碱+LPS组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及Bax、Semaphorin 3A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和GSH-Px的活性、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200 ng/ml黄柏碱+LPS+pcDNA组相比,200 ng/ml黄柏碱+LPS+pcDNA-Semaphorin 3A组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SOD和GSH-Px的活性及Bcl-2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黄柏碱通过下调Semaphorin 3A降低LPS诱导的NRK-52E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碱 肾小管上皮细胞 Semaphorin 3A LPS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45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肾脏病理及临床证候分析
11
作者 张改华 路晓光 +2 位作者 李深 占永立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805-807,共3页
目的:分析45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肾脏病理、临床证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0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住院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表现方面,肾病综合征31例,急性肾损伤15例。(2)M蛋... 目的:分析45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肾脏病理、临床证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0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住院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表现方面,肾病综合征31例,急性肾损伤15例。(2)M蛋白分型:λ轻链型7例,κ轻链型2例,IgAλ型5例,IgGλ型10例,IgMλ型1例,IgAκ型4例,IgGκ型4例,免疫固定电泳未确认12例。(3)肾脏主要病理类型为淀粉样变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主要临床症状为泡沫尿、下肢水肿、乏力等;主要证型是气虚血瘀,夹湿夹热。结论:45例患者中,骨髓瘤肾损害13例,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RS)19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10例,未明确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肾脏病理 临床证候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进展
12
作者 于小勇 徐新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743-743,共1页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1-84)及活性片段对钙磷稳态和骨代谢调节很重要。指南建议检测血清PTH浓度以监测CKD进展及骨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准确检测循环PTH1-84及活性片段并认识生物活性意义重大。目前主流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方法是免疫分...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1-84)及活性片段对钙磷稳态和骨代谢调节很重要。指南建议检测血清PTH浓度以监测CKD进展及骨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准确检测循环PTH1-84及活性片段并认识生物活性意义重大。目前主流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方法是免疫分析法。60年来,甲状旁腺激素免疫测定法更新了三代。第一代PTH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使用单一多克隆抗体靶向PTH 1-84氨基末端、中间区域或羧基末端部分,这些抗体可以同时检测PTH 1-84和各种PTH片段,但检测结果不能反映PTH 1-84的生物活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测定法 甲状旁腺激素 放射免疫分析 羧基末端 免疫分析法 代谢调节 活性片段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瑞芬太尼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阻碍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王清洋 沈艳丽 贾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肾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的ACHN细胞作为参照,噻唑蓝(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瑞芬太尼(1、10、50、100μmol/L)作用的ACHN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Transw...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肾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的ACHN细胞作为参照,噻唑蓝(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瑞芬太尼(1、10、50、100μmol/L)作用的ACHN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CHN细胞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瑞芬太尼显著抑制肾癌ACHN细胞增殖(P<0.05),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瑞芬太尼显著促进ACHN细胞凋亡(P<0.05),抑制其侵袭、迁移(P<0.05),降低磷酸化AKT以及mTOR蛋白水平(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阻碍ACHN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瑞芬太尼 增殖 AKT/MTOR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敏 周建芳 +1 位作者 胡婷 田荣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有研究显示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81.1%[1]。睡眠质量直接影响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2,3],但造成睡眠障碍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一些影响因素仍存争议。本...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有研究显示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81.1%[1]。睡眠质量直接影响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2,3],但造成睡眠障碍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一些影响因素仍存争议。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MHD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分析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施科学化、个体化的睡眠障碍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PSQI 干预方案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疾病感知及希望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娴 马少娜 关锦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916-918,共3页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制度的改革,我国能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和依赖血液透析生存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逐年增加[2]。自我管理是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制度的改革,我国能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和依赖血液透析生存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逐年增加[2]。自我管理是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3]。由此,自我管理能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容量平衡的维持、疾病的发展、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而希望是一种对未来积极期望的状态,鼓励患者应对问题,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密切相关[4,5]。本文通过希望水平与疾病感知对患者自我管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针对性指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促进患者主动管理行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自身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疾病感知 自我管理水平 自我管理能力 血液透析治疗 健康行为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亚楠 张皓翔 +4 位作者 马赟 朱晓婷 李洁 赵炳武 陈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985-989,I0003,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检索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及靶标基因,通过TTD、OMIM、DrugBank、DisGENT数据库获取DN的相关靶标基因,...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检索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及靶标基因,通过TTD、OMIM、DrugBank、DisGENT数据库获取DN的相关靶标基因,将药物靶标与疾病靶标进行映射,以VENN图的形式展现交集靶标。利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标”网络模型,筛选关键成分。利用STRING网站构建交集靶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靶标。利用DAVID6.8数据库对交集靶标进行GO功能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黄芪活性成分18个,当归活性成分2个,川芎活性成分6个,红花活性成分17个,赤芍14个,桃仁17个,地龙19个,预测靶标共275个。检索出糖尿病肾病靶标共660个。通过映射获得69个药物-疾病交集靶标,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交集靶标网络发现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黄芩素、木犀草素、豆甾醇等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治疗DN的关键成分。PPI网络发现IL6、ALB、AKT1、TNF、MMP9、PTGS2等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标。GO分析发现196个条目,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缺氧等。KEGG通路分析共发现85条通路,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通路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改善缺氧,调节血糖等来减轻对肾脏的损伤,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补阳还五汤 糖尿病肾病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缺氧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邹德平 曹灵 +2 位作者 钟文渊 王雪 陶广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889-89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10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我院接受诊治,然后将其设定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上述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疗效情况,将其分为有效组(n=...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10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我院接受诊治,然后将其设定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上述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疗效情况,将其分为有效组(n=66)与无效组(n=34),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血液透析48例(对照组),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观察组(n=52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cox回归分析表明,高钾血症、高磷血症、蛋白尿、水钠潴留为影响终末期肾脏病疗效的危险因素。(2)两组血清内皮素、IL-10、Hs-CRP、iPTH水平治疗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更优(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能明显降低iPTH水平,改善患者炎性水平与肾功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清PD-1及配体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海清 朱玲珍 +2 位作者 覃嫏颖 吉初灵 李立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及配体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74例PNS患儿,根据疾病活动度分为:缓解期组32例;发作期组42例。选取同...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及配体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74例PNS患儿,根据疾病活动度分为:缓解期组32例;发作期组42例。选取同时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CD_(3)^(+)、CD_(4)^(+)、CD_(8)^(+) 、CD_(19)^(+)、CD_(16)^(+)56^(+)淋巴细胞数量、血清IgG、IgA、IgM、C_(3)、C_(4)及sPD-1、sPD-L1水平差异。随访2年,根据预后分为:良好组56例;不良组18例。比较两组sPD-1及sPD-L1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随访2年PNS患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PD-1对随访2月PN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发作期组CD_(4)^(+)、CD_(16)^(+)56^(+)淋巴细胞数量均低于缓解期组(均P<0.05),而缓解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CD_(3)^(+)、CD_(8)^(+) 及CD_(19)^(+)淋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作期组血清IgM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均P<0.05),且缓解期组血清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血清IgG、IgA、C_(3)、C_(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作组sPD-1与sPD-L1最高,缓解期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均P<0.05)。不良组血清sPD-1与sPD-L1水平高于良好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血清sPD-1与sPD-L1水平为随访2年PNS患儿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sPD-1与sPD-L1截断值分别为2.25 pg/ml及122.00 pg/ml,两者联合预测PNS患儿敏感度92.7%,特异度88.4%。结论:血清PD-1及配体与PNS患儿疾病活动度正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预测PNS患儿预后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ROC曲线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治疗肾性贫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剌嫣瑾 于为民 任小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1期40-44,I0001,共6页
目的:评价低氧诱导因子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Medline、谷歌学术、万方医学、知网、中国生物医药,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10月,纳入中英文低氧诱导因子药物治疗肾性... 目的:评价低氧诱导因子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Medline、谷歌学术、万方医学、知网、中国生物医药,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10月,纳入中英文低氧诱导因子药物治疗肾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418例肾性贫血患者。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63%,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氧诱导因子可有效提高血红蛋白(MD=1.66 g/dl,95%CI:1.27~2.04,P<0.00001,I2=63%),转铁蛋白(MD=0.52 g/dl,95%CI:0.35~0.69,P<0.00001,I2=86%),总铁结合力(MD=9.94 g/dl,95%CI:6.08~13.80,P<0.00001,I2=92%),降低铁蛋白(MD=-59.54μg/L,95%CI:-82.77^-36.31,P<0.00001,I2=54%),铁调素(MD=-34.21μg/L,95%CI:-41.96^-26.46,P<0.00001,I2=57%)。结论:低氧诱导因子可以有效提升血红蛋白,成为改善肾性贫血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慢性肾脏病 贫血 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疏利分消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崔海兰 宋越 +9 位作者 黄一珊 孙莉娜 冯贺妍 李春 陈晓风 符馨文 戴润 张帅星 刘伟敬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初步评价疏利分消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IMN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疏利分消法治疗,自然分成中医组与非中医组(西医组),通过分别随访12~24月,分析两组的疗效指标、... 目的:初步评价疏利分消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IMN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疏利分消法治疗,自然分成中医组与非中医组(西医组),通过分别随访12~24月,分析两组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共纳入164例IMN患者,其中中医组91例,西医组73例,两组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蛋白(24 h UTP)均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Alb)均明显提升,其中中医组在减少24 h UTP、提升Alb方面优于西医组(P<0.05)。(3)中医组的缓解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但两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中医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尿酸明显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显著上升,而西医组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中医组和西医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9%和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利分消法可显著降低IMN患者的尿蛋白,提升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免疫抑制方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疏利分消法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