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作品数8719被引量49022H指数57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以从事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及老年保健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主要报道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最新研究成果及专业学术热点的研究进展。目前,本...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9-012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8,7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
1
作者 张盟盟 尹涛 +1 位作者 王睿健 张文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究甘草次酸(GA)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方法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LPS组(100μg/ml LPS)、GA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GA+抑制剂组(... 目的探究甘草次酸(GA)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方法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LPS组(100μg/ml LPS)、GA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GA+抑制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10μmol/m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抑制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m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和GA+激活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300 ng/ml p38 MAPK通路激活剂)。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炎性因子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p38 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GA组和抑制剂组细胞足突增多、胞体变大、细胞间隔缩小,白细胞介素(IL)1β、IL-6、iNOS、P53蛋白、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22.53±0.53、24.13±1.00 vs 29.56±1.46,10.37±0.59、10.16±0.21 vs 15.13±1.00,0.39±0.01、0.38±0.01 vs 1.12±0.01,0.34±0.01、0.31±0.01 vs 0.89±0.01,0.40±0.01、0.40±0.02 vs 0.88±0.01,P<0.05),IL-10、Arg-1表达显著升高(177.33±7.57、187.21±6.87 vs 64.67±11.50,0.41±0.01、0.44±0.03 vs 0.10±0.01,P<0.05)。与GA组比较,GA+抑制剂组细胞足突增多、胞体变大,IL-1β、IL-6、iNOS、P53蛋白、p-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IL-10、Arg-1表达显著升高(P<0.05);GA+激活剂组细胞足突减少、胞体变小,IL-1β、IL-6、iNOS、P53蛋白、p-p38 MAPK表达显著升高,IL-10、Arg-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GA可通过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脂多糖类 小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肠道大肠杆菌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影响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汪婷 魏秀娥 刘海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 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大肠杆菌浓度,分析大肠杆菌与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例,根据患者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7例... 目的 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大肠杆菌浓度,分析大肠杆菌与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例,根据患者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7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大肠杆菌水平对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肠杆菌浓度[log(CFU/g)]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1.302,95%CI:1.077~1.573,P=0.006)和大肠杆菌浓度(OR=2.803,95%CI:1.454~5.404,P=0.002)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NIHSS评分的AUC为0.718,大肠杆菌含量联合NIHSS评分的AUC为0.818。结论 肠道中大肠杆菌浓度、NIHSS评分可能与急性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肠道中大肠杆菌浓度越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可能更差,影响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大肠杆菌 粪便 预测 危险因素 预后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焦虑症状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丁文华 王育伟 +1 位作者 邱景景 耿玉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165例C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神经科专业医师对所有CSV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165例C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神经科专业医师对所有CSV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HAMA评分≥7分的患者被纳入焦虑组(70例),其余情况被纳入非焦虑组(95例)。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HMGB1对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预测价值。结果焦虑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非焦虑组[287.01(188.19,355.54)ng/Lvs260.87(146.48,328.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相关影响因素后,血清HMGB1水平仍然是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OR=1.004,95%CI:1.000~1.007,P=0.046)。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HAMA总评分、失眠和精神性因子评分呈正相关(P<0.05,P<0.01)。HMGB1预测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9(P=0.020)。结论血清HMGB1水平与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有关,血清HMGB1水平对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焦虑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logistic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微小RNA-26b-5p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4
作者 丁莹 王晶予 +1 位作者 汤天凤 郑丹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6b-5p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Y294002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6b-5p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Y294002组、阴性对照组、过表达组、联合组,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24h,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建立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结扎。建模过程中检测各组大鼠心律失常指标,采用Curtis-Walker评分法进行心律失常评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房肌细胞中miR-26b-5p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蛋白印迹法检测L型钙通道α1C亚基(CACNA1C)、钙调蛋白及PI3K/PI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表达显著降低,过表达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iR-26b-5p、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Akt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过表达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Akt表达显著降低(0.82±0.08vs1.09±0.11,0.91±0.09vs1.17±0.11,0.94±0.09vs1.20±0.12,P<0.05)。结论miR-26b-5p过表达可能通过激活PI3K/PIP3相关信号通路,阻滞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改善心律失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钙通道 L型 磷酸肌醇3-激酶类 微小RNA26b-5p
下载PDF
应用LACbes封堵器成功进行反鸡翅型左心耳封堵术一例
5
作者 王慧 何胜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1-992,共2页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项研究证实,对于具有高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是一种较口服抗凝治疗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1])。现报道1例成功应用LACbes封堵器进行反鸡翅型左心耳封堵术的案例,为...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项研究证实,对于具有高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是一种较口服抗凝治疗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1])。现报道1例成功应用LACbes封堵器进行反鸡翅型左心耳封堵术的案例,为临床医师提供左心耳封堵术器械及操作的临床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反鸡翅型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封堵器
下载PDF
糖尿病对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的影响
6
作者 刘虹宏 张冬花 +3 位作者 杨永红 高云 王茜 林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2例,根据是否有存活心肌分为存活心肌组68例和无存活心...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2例,根据是否有存活心肌分为存活心肌组68例和无存活心肌组54例,又依据是否有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72例和非糖尿病组50例。所有患者接受静息及运动负荷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分析存活心肌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存活心肌组糖尿病及肥胖比例明显低于无存活心肌组(33.8%vs90.7%,P<0.01;17.6%vs38.9%,P<0.01)。糖尿病组缺少身体活动、高血压、肥胖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P<0.01),缺血心肌区域前壁、下壁、侧壁、间壁存活心肌比例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是导致缺血心肌区域无存活心肌比例升高的危险因素(95%CI:6.721~54.7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以及进一步调整肥胖的影响后,糖尿病相对危险度为24.564(95%CI:7.464~80.865,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缺血心肌区域存活心肌比例更少,建议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评估缺血区域的存活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糖尿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过表达硫化氢合成酶减轻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7
作者 冯静茹 张海洋 +4 位作者 史贺 王腾飞 王紫监 程光慧 毕胜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硫化氢合成酶减轻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72只,其中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去卵巢组、联合组,每组8只。另外40只造模前进行去卵巢、尾静脉注射过表达硫化氢合成酶胱硫醚β合酶... 目的探讨过表达硫化氢合成酶减轻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72只,其中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去卵巢组、联合组,每组8只。另外40只造模前进行去卵巢、尾静脉注射过表达硫化氢合成酶胱硫醚β合酶(CBS)或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腺相关病毒(AAV)。根据AAV尾静脉注射情况分为阴性假手术组、阴性IR组、阴性联合组、CBS联合组、CSE联合组,每组各8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与IR组比较,联合组血清LDH、CK、CK-MB及心肌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细胞凋亡率、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CBS、CSE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联合组比较,CBS联合组和CSE联合组血清LDH、CK、CK-MB水平明显降低[(207.65±20.74)U/L、(200.24±19.83)U/L vs(329.45±34.09)U/L,(201.32±24.05)U/L、(198.25±22.14)U/L vs(304.81±34.51)U/L,(56.33±5.72)U/L、(50.06±6.12)U/L vs(89.14±7.33)U/L,P<0.05],CBS联合组和CSE联合组心肌TNF-α、IL-1β、丙二醛、细胞凋亡率、裂解型Caspase-3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去卵巢后心肌中硫化氢合成酶CBS和CSE表达降低,过表达CBS和CSE减轻去卵巢大鼠心肌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硫醚Β合酶 胱硫醚γ裂解酶 模型 动物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肿瘤心脏病中诊断和治疗进展
8
作者 张展 李建锋 +3 位作者 张福 黄愿 李瑞珍 谢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8-440,共3页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肿瘤综合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龄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肿瘤治疗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及其所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日俱增。因此,探寻放化疗诱导心脏毒性的早期特...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肿瘤综合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龄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肿瘤治疗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及其所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日俱增。因此,探寻放化疗诱导心脏毒性的早期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肿瘤心脏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异常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抗肿瘤药 心脏病危险因素 诊断 鉴别 治疗学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治疗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正虎 黄淮 +3 位作者 冯佳良 刘欢 高超 王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技术治疗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10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和...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技术治疗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10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和对照组52例(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和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观察动脉瘤栓塞程度、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61)h vs(3.31±0.45)h,(10.46±2.33)d vs(18.71±3.34)d,(4.58±0.54)万元vs(6.65±0.88)万元,P<0.01]。2组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MBI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致密栓塞及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8.0%vs 55.8%,P=0.017;82.0%vs 63.5%,P=0.036),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vs 15.4%,P=0.031)。结论双微导管技术治疗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 栓塞 治疗性 预后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间歇低氧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齿状回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玲 杨馥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间歇低氧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齿状回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间歇低氧组及DHM组(n=18),在实验6周、8周、12周3个时间点每组各取6只大鼠,应用Mor...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间歇低氧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齿状回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间歇低氧组及DHM组(n=18),在实验6周、8周、12周3个时间点每组各取6只大鼠,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齿状回MAP-2表达;透射电镜观察海马齿状回突触的超微结构。结果在相同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间歇低氧组及DH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目标象限时间明显缩短,MAP-2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间歇低氧组比较,DHM组大鼠实验6周、8周、12周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37.57±3.55)s vs(67.88±3.17)s,(49.05±3.30)s vs(75.13±2.85)s,(57.90±3.42)s vs(84.22±3.59)s],跨越目标象限时间明显延长[(39.38±2.69)s vs(20.96±2.25)s,(30.60±3.02)s vs(17.32±2.91)s,(24.59±2.59)s vs(11.26±3.11)s],MAP-2表达明显升高(47.26±4.18 vs 33.89±2.64,39.08±4.59 vs 24.64±2.43,27.24±3.51 vs 14.15±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正常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小泡丰富,突触及细胞器结构正常;与正常组比较,间歇低氧组突触小泡减少,结构不清,细胞器损伤;与间歇低氧组比较,DHM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损伤减轻。结论DHM可改善间歇低氧大鼠认知功能,这可能与增加海马齿状回MAP-2表达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齿状回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低氧 细胞器 突触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代谢组学研究
11
作者 侯超 杜彦青 +3 位作者 张学林 余江 张政波 晏沐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7-610,共4页
目的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代谢分子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3~9月我中心高压氧科住院的UAP患者11例为UAP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检测... 目的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代谢分子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3~9月我中心高压氧科住院的UAP患者11例为UAP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检测2组差异代谢产物。结果UAP组治疗前收缩压[(131.21±13.40)mm Hg(1 mm Hg=0.133 kPa)vs(116.40±12.41)mm Hg]、空腹血糖[(6.97±2.24)mmol/L vs(4.87±0.25)mmol/L]、TG[(1.93±1.10)mmol/L vs(1.11±0.54)mmol/L]、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131.20±105.42)ng/L vs(42.52±37.6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TC、LDL-C、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治疗前后匹配到3种差异代谢物: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和油酰胺(P<0.05)。治疗前UAP组与对照组匹配到差异代谢物10种(P<0.05,P<0.01)。治疗前UAP组与治疗后和对照组共同匹配的差异代谢物有甘氨脱氧胆酸和牛磺脱氧胆酸。结论发现3种可作为UAP标志物的代谢产物,分别是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和油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代谢组学 色谱法 液相 质谱分析法
下载PDF
G蛋白α亚基q类蛋白p.R183Q杂合突变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氧化应激的影响
12
作者 黄正义 吴军 +4 位作者 胡俊 符秋红 邱红燕 郑晓丹 赵增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探讨脑面血管瘤病致病基因G蛋白α亚基q类蛋白(GNAQ)p.R183Q杂合突变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增殖、氧化应激及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BMEC分为对照组、野生型组、突变型组及联合型组(n=3),分别转染空白载... 目的探讨脑面血管瘤病致病基因G蛋白α亚基q类蛋白(GNAQ)p.R183Q杂合突变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增殖、氧化应激及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BMEC分为对照组、野生型组、突变型组及联合型组(n=3),分别转染空白载体、GNAQ过表达载体、GNAQ p.R183Q突变过表达载体及GNAQ过表达载体+GNAQ p.R183Q突变过表达载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2(ACTA2)、波形蛋白(VIM)、E钙黏蛋白(CDH1)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GNAQ、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磷酸化NF-κB(p-NF-κB)p65及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IκBa)蛋白表达。结果野生型组、突变型组及联合型组GNAQ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27±0.43,5.60±0.51,5.15±0.39 vs 1.00±0.08,P<0.05)。与对照组比较,野生型组细胞增殖能力、SOD、GSH-Px、CDH1 mRNA明显升高,而活性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ACTA2 mRNA、VIM mRNA、p-p38 MAPK、p-NF-κB p65、p-IκB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野生型组比较,突变型组和联合型组细胞增殖能力、SOD、GSH-Px、CDH1 mRNA表达明显降低,活性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ACTA2 mRNA、VIM mRNA、p-p38 MAPK、p-NF-κB p65及p-IκB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GNAQ p.R183Q杂合突变发挥显性负效应抑制HBMEC细胞增殖、促进氧化应激与EndMT,机制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NF-κB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氧化性应激 丙二醛
下载PDF
亚低温后处理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胰岛素降解酶的影响
13
作者 王培 卢菁 +5 位作者 孙贵亮 冯雯哲 张君焕 袁阳 王明山 陈怀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8-651,共4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后处理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模型胰岛素降解酶(IDE)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N2a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温组(n=60),对照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其余2组先氧糖剥夺... 目的观察亚低温后处理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模型胰岛素降解酶(IDE)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N2a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温组(n=60),对照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其余2组先氧糖剥夺培养3 h后,模型组在正常条件下复糖复氧,低温组于32℃低温下复糖复氧24 h后再在正常条件下复糖复氧。各组于复糖复氧24 h和48 h时,用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检测细胞毒性,分光光度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浓度,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IDE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低温组24 h和48 h细胞凋亡率、细胞毒性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0.05),IDE表达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Aβ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温组24 h和48 h细胞凋亡率、细胞毒性、Caspase-3活性和Aβ浓度明显降低(P<0.05),IDE蛋白(0.24±0.01 vs 0.12±0.00,0.33±0.01 vs 0.17±0.01)和mRNA(0.67±0.02 vs 0.48±0.01,0.63±0.02 vs 0.41±0.01)相对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亚低温后处理可以减轻小鼠N2a细胞OGD/R模型损伤,该机制可能与上调IDE的表达,减少Aβ的生成,减少细胞凋亡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神经母细胞瘤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淀粉样β肽类
下载PDF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14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M0004-M0004,共1页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小平 许心元 +1 位作者 冯玉宝 王海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4-1226,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以睡眠时上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呼吸浅慢或暂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目前,OSA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研究表明,OSA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以睡眠时上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呼吸浅慢或暂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目前,OSA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研究表明,OSA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OSA引起的氧化应激、血管炎性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及神经递质释放失调等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一个严重的类型,OSA及其治疗对其影响如何,本综述拟对此做一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合酶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老年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梗死核心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铁芳 魏梦婷 +3 位作者 王柳仙 边祥兵 张德康 吕晋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梗死核心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老年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根据梗死核心容积分为大梗死核心组13例,小梗死核心组27例。又根据闭塞病因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梗死核心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老年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根据梗死核心容积分为大梗死核心组13例,小梗死核心组27例。又根据闭塞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24例,栓塞组16例。比较组间基线特征、危险因素、病因学、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指标以及侧支循环,筛选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与小梗死核心组比较,大梗死核心组女性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升高,侧支循环比例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过病因学校正后,女性以及侧支循环与大梗死核心独立相关(OR=11.110,95%CI:1.400~88.080,P=0.023;OR=0.062,95%CI:0.007~0.560,P=0.013)。大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栓塞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NIHSS评分、危险因素、大动脉闭塞位置、脑小血管病负荷及侧支循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侧支循环差以及女性是大梗死核心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侧支循环
下载PDF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尿酸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兵 李昂 +2 位作者 刘宏伟 王亮 曹瑞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尿酸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体检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755例,根据尿酸水平分为尿酸正常组621例(尿酸<420μmol/L),高尿酸血症组134例(尿酸≥420μmol/L)。收...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尿酸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体检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755例,根据尿酸水平分为尿酸正常组621例(尿酸<420μmol/L),高尿酸血症组134例(尿酸≥420μmol/L)。收集入选者临床基线资料,检测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并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尿酸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尿酸、NT-proBNP水平和降尿酸药物比例明显升高,舒张压、HDL-C、eGFR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GFR与HDL-C呈正相关(r=0.092,P=0.011),与年龄、尿酸、NT-proBNP、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63,P=0.001;r=-0.347,P=0.001;r=-0.230,P=0.001;r=-0.233,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尿酸与eGFR呈负相关(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尿酸与eGFR负相关更显著(P<0.01)。结论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肾功能指标eGFR相关,且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相关性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尿酸 高尿酸血症 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梦雨 李长颖 +4 位作者 刘斌 吴小坤 毛文静 任伯 王瑞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和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72 h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22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13例和对照组11...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和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72 h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22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13例和对照组114例。干预组予RIP治疗,1次/d,连续14 d。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14、30和90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sICAM-1和ET-1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组NIHS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BI评分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干预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各时间点变化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14 d血清sICAM-1和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105.86±34.57)ng/L vs(116.41±41.76)ng/L,P=0.039;(40.49±18.86)ng/L vs(45.89±16.94)ng/L,P=0.0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RIP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有影响(P<0.05,P<0.01)。结论RIP可改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ET-1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内皮 血管 胞间黏附分子1 内皮缩血管肽1
下载PDF
本刊对论文中图表和数字的要求
19
作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1-1111,共1页
图表:请将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表格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 图表:请将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表格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编码 说明性 有效位数 数据要求 图表 标准差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步态及运动功能量表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雨桐 李悦 +1 位作者 杨淑娜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8-779,共2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步态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跌倒风险,造成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甚至病死率的增加。大量研究显示,脑小血管病(CSVD)是造成步态障碍加重的最重要血管因素,其中脑白质高信号(WMH)、腔隙性脑梗死...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步态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跌倒风险,造成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甚至病死率的增加。大量研究显示,脑小血管病(CSVD)是造成步态障碍加重的最重要血管因素,其中脑白质高信号(WMH)、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萎缩造成的步态和平衡障碍尤为显著[1]。因此,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进行早期评估并且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步态失调 运动试验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