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农药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2955被引量15549H指数42
本学报于1999年创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农药学领域综合性学术刊物,及时、全面报道农药学各分支学科有创造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综合评述,是了解我国农药研究动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综述、研究论文、研究...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8-7303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995/S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955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杀菌剂对烟草立枯病菌的生物活性
1
作者 向立刚 汪汉成 +3 位作者 蔡刘体 陆宁 陈兴江 余知和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8,共8页
由立枯病丝核菌引起的烟草立枯病是我国烟草苗床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评价了5种杀菌剂(嘧菌酯、啶酰菌胺、氟啶胺、丙环唑和嘧霉胺)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以及其对烟草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立... 由立枯病丝核菌引起的烟草立枯病是我国烟草苗床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评价了5种杀菌剂(嘧菌酯、啶酰菌胺、氟啶胺、丙环唑和嘧霉胺)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以及其对烟草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菌丝对氟啶胺和嘧菌酯的敏感性高于丙环唑和啶酰菌胺,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较低;嘧菌酯对菌核形成的抑制作用强于丙环唑、氟啶胺、啶酰菌胺和嘧霉胺;5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菌核萌发均无抑制作用。在离体烟叶的保护活性方面,12.5和50 mg/L的嘧菌酯和啶酰菌胺对立枯病的保护作用优于氟啶胺、丙环唑和嘧霉胺;在治疗活性方面,50和200 mg/L的嘧菌酯的治疗作用优于其他4种杀菌剂。因此,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嘧菌酯最适合用于烟草立枯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嘧菌酯 敏感性 菌核形成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接种嗜水气单胞菌对水稻降解毒死蜱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张帆 马丽雅 +3 位作者 冯发运 余向阳 唐文伟 葛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2-434,共13页
从受毒死蜱污染的禾本科植物水稻Oryza sativa L.中分离出一株具有毒死蜱降解活性的内生细菌ST6,经16S rRNA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后得到标记菌株ST6-gfp,该菌株能成功定殖到水稻植株中... 从受毒死蜱污染的禾本科植物水稻Oryza sativa L.中分离出一株具有毒死蜱降解活性的内生细菌ST6,经16S rRNA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后得到标记菌株ST6-gfp,该菌株能成功定殖到水稻植株中,通过平板回收试验得出ST6-gfp在水稻根部数量为7.0~7.2 log CFU/g,在茎叶中数量为4.9~5.1 log CFU/g。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究了该内生细菌定殖水稻后对毒死蜱降解的影响,并初步解析了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内生菌的定殖可显著降低水稻植株中的毒死蜱含量并促进植株生长,与未接菌植株相比,接菌植株中的毒死蜱含量降低了58.3%,株高、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8.9%、69.5%和41.5%。在毒死蜱胁迫下,ST6-gfp定殖增强了水稻氧化还原酶系和解毒酶系的活力,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分别提升了1.1、1.3、1.2、1.8、1.22和1.7倍;细胞色素P450(CYP450)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解毒酶活性上调了1.5~1.7倍;此外,接菌水稻丙二醛(MDA)的含量与未接菌的水稻相比降低了46.9%。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可良好地定殖在水稻体内,并可通过提高水稻抗氧化酶和解毒酶的活性加速水稻中毒死蜱的降解,进而减轻毒死蜱对水稻造成的胁迫损伤,提高对毒死蜱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嗜水气单胞菌 植物-内生菌相互作用 毒死蜱 生物降解 抗氧化酶系 水稻解毒酶系
下载PDF
八种常用杀虫剂对多异瓢虫不同虫态的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帕提玛·乌木尔汗 丁瑞丰 +1 位作者 马德英 赛米·吾斯曼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5-1302,共8页
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是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之一。为了明确棉田常用杀虫剂对多异瓢虫不同虫态期的毒性,采用药液浸渍法和滤纸接触法,分别测定了8种常用杀虫剂不同剂量下对多异瓢虫卵孵化率、蛹羽化率以及幼虫和成虫死亡率... 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是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之一。为了明确棉田常用杀虫剂对多异瓢虫不同虫态期的毒性,采用药液浸渍法和滤纸接触法,分别测定了8种常用杀虫剂不同剂量下对多异瓢虫卵孵化率、蛹羽化率以及幼虫和成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多异瓢虫卵和蛹的毒性最低,LC_(50)值分别为9.36和20.98 mg/L,对幼虫的毒性最高,LC_(50)值为4.68 mg/L;烯啶虫胺对多异瓢虫卵和蛹的毒性最高,LC_(50)值分别为1.16和1.02 mg/L;吡虫啉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的毒性最低,LC_(50)值分别为665.50和460.51 mg/L;螺虫乙酯对多异瓢虫成虫的毒性最高,LC_(50)值为5.67 mg/L。经不同杀虫剂处理后,随着药剂剂量升高,多异瓢虫卵的孵化率和蛹的羽化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升高。研究表明:吡虫啉、啶虫脒和吡蚜酮对多异瓢虫成虫安全;吡虫啉、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对多异瓢虫幼虫安全;烯啶虫胺和螺虫乙酯对多异瓢虫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安全性均较差。在棉田防治害虫时应考虑不施用或低剂量施用烯啶虫胺和螺虫乙酯,可适量施用吡虫啉和吡蚜酮,同时尽量避开天敌昆虫各虫态发生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天敌昆虫 多异瓢虫 杀虫剂 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述评 被引量:11
4
作者 乔雄梧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2,共11页
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就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1)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其科学依据;2)如何认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三要素(毒理学、残留化学、膳食消费... 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就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1)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其科学依据;2)如何认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三要素(毒理学、残留化学、膳食消费)及其重要性;4)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情景、尺度和数据要求;5)如何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论。结合上述问题的讨论,就目前我国在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不确定性 变异性
下载PDF
《农药学学报》首届青年编辑委员会
5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13-I0013,共1页
下载PDF
作物叶片表面自由能及喷雾助剂对农药药液在5种作物叶片上润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封云涛 郭晓君 +3 位作者 李娅 李光玉 庾琴 张润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6-1472,共7页
为了解不同作物叶片表面润湿性能,科学选用助剂提高化学防治水平,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定了小麦、玉米、辣椒、大豆和苹果5种作物叶片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进一步测定了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20%阿维•杀虫单微乳... 为了解不同作物叶片表面润湿性能,科学选用助剂提高化学防治水平,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定了小麦、玉米、辣椒、大豆和苹果5种作物叶片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进一步测定了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两种药液液滴在添加Silwet 408和GY-Spry两种喷雾助剂后其在5种作物叶片上的接触角。结果表明:5种作物叶片正反面表面自由能差异较大,表面自由能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辣椒叶片(54.12、45.08 mJ/m^(2))和小麦叶片(3.76、6.42 mJ/m^(2));同种作物叶片正反面表面自由能均有差异,其中辣椒叶片正反面和大豆叶片正面自由能以极性分量占主导,表现出亲水性,小麦、玉米、苹果叶片正反面及大豆叶片反面自由能以色散分量占主导,表现出疏水性。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000倍液和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750倍液中分别添加两种助剂后,药液液滴在5种作物叶片上的接触角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添加Silwet 408后两种药液接触角分别降低82.63%~100%和85.07%~100%,添加GY-Spry后分别降低0~57.54%和10.96%~59.13%,说明添加Silwet 408比GY-Spry使接触角降低得更为显著;加入助剂的两钟药剂在5种作物叶面上接触角下降趋势一致,0~30 s内接触角下降程度明显高于30~60 s。本研究表明,喷雾助剂Silwet 408和GY-Spry能提高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对5种靶标的润湿性,效果上Silwet 408好于GY-Sp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叶片 表面自由能 喷雾助剂 接触角 微乳剂 表面润湿性
下载PDF
负载咪鲜胺介孔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及性能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侯超群 陈旺 +4 位作者 吕泽 韦诺 孙利 孟霄汉 冯建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4-1235,共12页
介孔二氧化硅粒子(MSNs)可作为载体用于制备高载药量的农药缓控释剂,从而实现农药减量化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本研究采用“一锅法”制备了负载咪鲜胺的介孔二氧化硅载药粒子(prochloraz@MSNs),并对其外观形貌、载药量、释放行为... 介孔二氧化硅粒子(MSNs)可作为载体用于制备高载药量的农药缓控释剂,从而实现农药减量化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本研究采用“一锅法”制备了负载咪鲜胺的介孔二氧化硅载药粒子(prochloraz@MSNs),并对其外观形貌、载药量、释放行为、抑菌作用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rochloraz@MSNs呈规则球形,粒径均匀,平均粒径约240 nm,载药量为40.6%,释放速率与pH值和温度相关,酸性、碱性及高温条件均有利于其中咪鲜胺的释放。与常规制剂咪鲜胺乳油相比,prochloraz@MSNs对稻瘟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更好,持效期更长;对斑马鱼、蚯蚓和人体肺部BEAS-2B细胞的毒性较低。因此,prochloraz@MSNs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新剂型,在植物病害的可持续治理中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载药粒子 咪鲜胺 缓释 稻瘟病菌 小麦赤霉病菌 杀菌活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杠柳新苷类化合物对东方黏虫的杀虫活性及对中肠细胞刷状缘膜囊泡3种特征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明星 胡兆农 吴文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8-315,共8页
为了研究和阐明杠柳新苷类杀虫活性化合物对东方黏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靶标,采用载毒叶片饲喂法测定比较了6个杠柳新苷类化合物(PSA、PSD、PSE、PSF、PSP和PST)对3龄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的毒力;应用MgCl_(2)沉淀差速离... 为了研究和阐明杠柳新苷类杀虫活性化合物对东方黏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靶标,采用载毒叶片饲喂法测定比较了6个杠柳新苷类化合物(PSA、PSD、PSE、PSF、PSP和PST)对3龄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的毒力;应用MgCl_(2)沉淀差速离心法制备东方黏虫中肠细胞刷状缘膜囊泡(BBMV)基础上,测定了6个化合物对东方黏虫幼虫中肠细胞BBMV中3种特征酶——氨肽酶、碱性磷酸酶及V-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杠柳新苷P(PSP)和T(PST)对3龄东方黏虫幼虫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性,其24 h的致死中浓度(LC_(50)值)分别为1.60和1.23 mg/mL,杠柳新苷A(PSA)、D(PSD)和F(PSF)仅表现出微弱的杀虫活性(LC_(50)>20 mg/mL),而杠柳新苷E(PSE)则无明显杀虫活性。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个杠柳新苷类化合物对氨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高杀虫活性化合物PSP和PST则可浓度依赖地抑制V-ATP酶活性。推测杠柳新苷类杀虫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标与VATP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新苷 东方黏虫 刷状缘膜囊泡(BBMV) 氨肽酶 碱性磷酸酶 V-ATP酶
下载PDF
铜基纳米颗粒在农药领域的潜在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欣欣 姬彦飞 +2 位作者 田野 张杰 刘成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铜基纳米颗粒是工业上较常制备及使用的纳米材料之一,具有比表面积大、活化能高、活性位点多等特点,因而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铜基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植物的营养吸收及生长参数,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因而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应用;... 铜基纳米颗粒是工业上较常制备及使用的纳米材料之一,具有比表面积大、活化能高、活性位点多等特点,因而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铜基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植物的营养吸收及生长参数,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因而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应用;同时铜基纳米颗粒对生物细胞也具备一定的生理毒性,可使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并可导致膜崩解,利用这一特性,还可将铜基纳米颗粒用作抑菌剂或除草剂。文章阐述了铜基纳米颗粒的促生长机制、其在生物细胞中造成的生理损害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铜基纳米颗粒在农药领域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抑菌剂及除草剂应用的可能性,以期为新型农药的研发与生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纳米颗粒 营养调节 氧化应激 膜崩解 诱导系统抗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菌剂 除草剂
下载PDF
芦荟苦素和芦荟凝胶对新月弯孢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国辉 李荣玉 +1 位作者 吴小毛 李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6-322,共7页
通过研究芦荟苦素和芦荟凝胶对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的抑菌效果,以期寻找天然活性物质用于水稻新月弯孢叶斑病的防治。滤纸法显示:300 mg/mL的芦荟苦素处理28 h后对新月弯孢可产生明显的抑制带(3.37 mm);在孢子液(3×10^(4)cfu... 通过研究芦荟苦素和芦荟凝胶对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的抑菌效果,以期寻找天然活性物质用于水稻新月弯孢叶斑病的防治。滤纸法显示:300 mg/mL的芦荟苦素处理28 h后对新月弯孢可产生明显的抑制带(3.37 mm);在孢子液(3×10^(4)cfu/mL)平板上可产生直径为51.27 mm的抑菌圈,且抑制效应可达6 d。用1、2、4、8、16、32、64 mg/mL系列质量浓度的芦荟凝胶处理新月弯孢5 d时的菌丝抑制率范围为9.25%~56.21%,抑菌率随芦荟凝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此外,从处理后2 d到5 d,64 mg/mL芦荟凝胶的抑制率增加了21.87%。显微镜检表明,160 mg/mL芦荟苦素处理的C.lunata菌丝生长弱于对照,且无附着胞产生。经芦荟凝胶处理后,分生孢子芽管的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其生长抑制率可达75.39%-96.58%。本研究首次报道芦荟苦素能有效抑制C.lunata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而芦荟凝胶能有效抑制C.lunata的菌丝和芽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苦素 芦荟凝胶 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玲 刘沁雨 +4 位作者 郑豪杰 张鲲 孙健 尹晓辉 林荣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6-468,共13页
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两栖动物在农业区域及附近的水体中活动和繁殖,其个体发育和种群生存易受到农药的威胁,因此评估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不同国家和组织关于农药对两栖动物的暴... 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两栖动物在农业区域及附近的水体中活动和繁殖,其个体发育和种群生存易受到农药的威胁,因此评估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不同国家和组织关于农药对两栖动物的暴露评估、效应评估以及风险表征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美国和欧盟的两栖动物农药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在暴露模型研发及毒性效应测试等方面更加科学化,评价工具更为模型化,评估方法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且已进入到大尺度空间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估阶段。我国的两栖动物生态风险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慢性评估基础数据资料匮乏,评估方法尚不完善,定量评估模型研发还有待加强。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两栖动物生态风险评估体系,以满足未来生态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为保护两栖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以及农药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水生生态环境 陆地生态环境 两栖动物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量 马雨萱 +2 位作者 傅敏 洪霓 王国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明确苯醚甲环唑对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并建立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和福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6个代表性菌株孢子萌... 为明确苯醚甲环唑对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并建立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和福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6个代表性菌株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评价了苯醚甲环唑对该病菌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0株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果生炭疽菌菌丝生长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效果较强,而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弱,其平均EC50值分别为(0.33±0.03)、(2.61±0.26)和(29.87±1.31)μg/mL。160μg/mL的苯醚甲环唑对梨果生炭疽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92%和79%,而1000μg/mL的多菌灵则分别为51%和23%。来源于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的120株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均表现为敏感,EC50值范围0.27~1.12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偏态分布,其平均EC50值(0.59±0.02)μg/mL可以作为我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本研究结果为监测梨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田间抗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梨产区应用该药剂防治炭疽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生炭疽菌 苯醚甲环唑 敏感基线 敏感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材料在农药控释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俊钦 冯松 +4 位作者 柯妮 王海鸥 张波 谢海波 张丽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7-578,共12页
基于传统农药剂型存在理化性质不稳定、利用率低、持效期短以及环境问题凸显等不足,开发释放剂量可控、安全性高的农药控释剂已成为目前农药研究的热点。天然高分子材料因具有无毒无害、来源丰富、廉价易得且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而成为... 基于传统农药剂型存在理化性质不稳定、利用率低、持效期短以及环境问题凸显等不足,开发释放剂量可控、安全性高的农药控释剂已成为目前农药研究的热点。天然高分子材料因具有无毒无害、来源丰富、廉价易得且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而成为农药控释剂的理想载体。本文综述了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和木质素4种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农药控释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淀粉 纤维素 壳聚糖 木质素 农药控释 载体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永权研究员科研创新团队
14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8-398,共1页
郑永权,男,1962年出生于广东省高州,1985年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毕业,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入选&... 郑永权,男,1962年出生于广东省高州,1985年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毕业,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3年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科研创新团队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残留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茂 范亚军 +1 位作者 郭亚平 谢练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9-703,共15页
为解决有机磷农药在土壤及水体中的残留污染问题,分子印迹技术在该类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已得到迅速发展。文章就有机磷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研究背景、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及分类、计算化... 为解决有机磷农药在土壤及水体中的残留污染问题,分子印迹技术在该类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已得到迅速发展。文章就有机磷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研究背景、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及分类、计算化学在筛选优化虚拟模板及功能单体中的应用,以及有机磷农药残留MIP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综述。MIPs因具有结构可预测、特异识别和应用普遍的特性,可广泛用于光学传感、化学传感、电化学传感、光电传感、质量敏感传感、仿生催化及样品前处理等众多领域。可通过Discovery Studio、HyperChem及Gaussian 3种分子模拟软件对(虚拟)模板、功能单体以及二者所形成的加合物进行计算模拟以获得最低能量的优势构象,通过计算加合物的结合能来优化筛选(虚拟)模板和功能单体。将计算化学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相信在未来几年,有机磷农药残留MIPs有可能在原位显色传感、农产品农药残留高通量筛查及计算机自动化检测等领域得到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残留 分子印迹聚合物 计算化学 传感器 仿生催化 样品前处理
下载PDF
寡肽手性膦酸酯硫脲的合成及其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鹏 胡仕琴 +1 位作者 张宏 刘静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为了寻找新型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作用的化合物,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以取代苄胺、氨基酸及亚膦酸二烷基酯等为原料,按照由C端向N端依次接肽的合成策略,采用缩合剂O-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膦酸酯(HBTU)合成酰胺的方法,获得... 为了寻找新型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作用的化合物,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以取代苄胺、氨基酸及亚膦酸二烷基酯等为原料,按照由C端向N端依次接肽的合成策略,采用缩合剂O-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膦酸酯(HBTU)合成酰胺的方法,获得了18个新型寡肽手性膦酸酯硫脲,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1H、13C、31P、19F)NMR及元素分析确证和表征,并首次研究了该类化合物抗TMV活性。结果表明:部分目标物对TMV具有较高治疗作用,其中化合物5i、5j和5p在500μg/m L时对TMV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效果分别为52.6%、55.7%和56.1%,接近对照药剂宁南霉素(55.4%)。值得进一步结构改造和构型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作用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肽 手性硫脲 膦酸酯 烟草花叶病毒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2016年应用化学工程类期刊主要文献计量指标
17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1-671,共1页
关键词 文献计量指标 应用化学 工程类 核心版 总被引频次 农药科学 石化技术 药学学报 煤炭转化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赤霉素GA_(4+7)种子引发处理对玉米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左冰云 解君 +4 位作者 韩清芳 崔雯雯 刘铁宁 王兴义 丁瑞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可为通过外源激素调控玉米生长和种子加工技术开发提供依据。以玉米种子‘郑单958’为材料,设置10、60、120 mg/L 3个质量浓度的GA_(4+7)[m(GA_4):m(GA_7)=40:60]进行浸种后回干的引发... 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可为通过外源激素调控玉米生长和种子加工技术开发提供依据。以玉米种子‘郑单958’为材料,设置10、60、120 mg/L 3个质量浓度的GA_(4+7)[m(GA_4):m(GA_7)=40:60]进行浸种后回干的引发处理,以常规不处理的种子为对照,测定了大田试验玉米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面积及光合产物积累量及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GA_(4+7)种子引发处理可提高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可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有效降低初始荧光(F_0),增大最大荧光(F_m)、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实际量子效率(F/F_m′),提高百粒重和籽粒产量,其中以60 mg/L的GA_(4+7)处理(G2)效果最明显。在三叶期、七叶期与拔节期,G2处理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74.3%、42.6%和39.6%(差异显著,P<0.05),单株叶面积分别提高30.9%、48.5%和24.1%(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9.6%、46.9%和52.9%(差异显著,P<0.05),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21.5%、12.1%和11.1%(差异显著,P<0.05),百粒重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6.0%和9.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玉米种子 种子引发 光合参数 光合色素含量 荧光参数 产量
下载PDF
苦皮滕素Ⅴ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降解产物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伟 姬志勤 +1 位作者 吴文君 魏少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5,共5页
为指导苦皮藤素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HPLC-ESI-MS/MS)研究了苦皮藤素V在4种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其降解产物。结果表明:苦皮藤素V在江西红土和陕西黄土中消解缓慢,90 d的消解率仅为68.0%和65.0%;... 为指导苦皮藤素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HPLC-ESI-MS/MS)研究了苦皮藤素V在4种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其降解产物。结果表明:苦皮藤素V在江西红土和陕西黄土中消解缓慢,90 d的消解率仅为68.0%和65.0%;在黑龙江黑土和天津碱土中消解相对较快,90 d时消解率分别为84.9%和95.1%。苦皮藤素V在4种土壤中的主要降解产物为一系列在其C-1、C-2和C-8位发生酯键水解而形成的3-羟基、4-羟基及5-羟基的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解动态 降解产物 土壤
下载PDF
红火蚁信息素及其在化学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丽坤 郑乐贵 +2 位作者 程敬丽 赵金浩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7-504,共8页
文章介绍了红火蚁的危害特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红火蚁防治的主要方法,对利用化学信息素类物质防治红火蚁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借鉴化学信息素在其他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化学信息素在红火蚁防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文章介绍了红火蚁的危害特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红火蚁防治的主要方法,对利用化学信息素类物质防治红火蚁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借鉴化学信息素在其他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化学信息素在红火蚁防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红火蚁相关信息素的特点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介绍了相关化学信息素的合成方法,揭示了信息素类物质在红火蚁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信息素 化学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