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华南预防医学》

作品数6185被引量18781H指数34
《华南预防医学》(原名《广东卫生防疫》)创刊于1960年,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承办,是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华南预防医学》是...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广东卫生防疫
  • 主办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503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4-1550/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6,1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埋豆对产妇泌乳启动时间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馨 刘跟莉 +3 位作者 崔相楠 王寅 田美玲 刘睿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产妇泌乳启动时间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促进产妇早泌乳提供指导方向。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21年10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收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产妇按照收治顺序进行分组,A组:400名,常规护...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产妇泌乳启动时间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促进产妇早泌乳提供指导方向。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21年10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收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产妇按照收治顺序进行分组,A组:400名,常规护理;B组:458名,常规护理+耳穴压豆(白芥子);C组:516名,常规护理+耳穴压豆(王不留行籽)。观察各组产妇产后泌乳启动时间与乳房胀痛程度,并对其泌乳情况及产妇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价。结果产后泌乳启动时间相比,B组与C组均显著短于A组(P<0.01),C组短于B组(P<0.01);在乳房胀痛程度方面,B组与C组显著优于A组(P<0.05),C组显著优于B组(P<0.05);各组泌乳情况相比,A组泌乳总有效率为60.75%,B组泌乳总有效率为78.38%,C组泌乳总有效率为8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随访统计发现,B组与C组产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1),但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不仅能促进乳汁分泌,缩短产后泌乳启动时间,还能实现乳房胀痛及泌乳情况的改善,但是否埋豆及不同埋豆药物之间的效果也存在差异,其中以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干预效果最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豆 产妇 泌乳启动时间 乳房胀痛程度 泌乳情况
原文传递
无锡地区哮喘儿童病例哮喘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俞一芳 随兰侠 +3 位作者 薛新 许雪萍 张莉 任美玲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无锡地区哮喘儿童病例哮喘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无锡某医院门诊复诊的哮喘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估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并对儿童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目的 探讨无锡地区哮喘儿童病例哮喘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无锡某医院门诊复诊的哮喘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估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并对儿童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哮喘儿童哮喘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哮喘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03例哮喘儿童参与研究,男女性别比为0.82∶1,年龄4~11岁,8~11岁儿童病例所占比例较高。403例哮喘患儿中共有125例儿童病例C-ACT评分<24分,哮喘控制不良率为31.02%,控制良好率为68.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OR=2.323)、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OR=3.006)、主要照顾者对儿童哮喘的认知程度评分(OR=0.686)是哮喘儿童哮喘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不良发生率较高,超重或肥胖、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主要照顾者对儿童哮喘的认知程度评分是哮喘儿童哮喘控制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实施早期干预,提高疾病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疾病控制水平 儿童 影响因素 过敏性疾病
原文传递
成都市30~79岁居民被动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韩明明 魏咏兰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了解成都市30~79岁居民被动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被动吸烟危害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成都地区基线调查,2018年在成都市招募30~7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被... 目的 了解成都市30~79岁居民被动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被动吸烟危害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成都地区基线调查,2018年在成都市招募30~7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被动吸烟行为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被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分析21 097人,平均年龄(50.8±12.3)岁。成都市30~79岁居民的被动吸烟率为52.2%(11 009/21 097),平均每周被动吸烟时长为6 h。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以及有无吸烟史的成都市居民被动吸烟率、每周被动吸烟时长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OR=1.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1.241)、有吸烟史者(OR=1.510)是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年龄较高(45~64岁:OR=0.854;65~79岁:OR=0.443)是被动吸烟的保护因素;年龄45~64岁(OR=1.116)、有吸烟史者(OR=1.623)每周被动吸烟时长更长,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OR=0.903)每周被动吸烟时长更短。结论 成都市被动吸烟问题较严重,控烟工作需同时关注降低高危人群的暴露率与暴露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吸烟 被动吸烟率 被动吸烟时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广东省青年学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黎健荣 李艳 +9 位作者 徐慧芳 潘丝媛 谢仕兰 刘珺 揭宇 蒋子妮 姚芷潞 王雅涛 陈柳言 杨放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0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广东省16所高校和技工院校为研究现场,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收集青年学生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 目的了解广东省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广东省16所高校和技工院校为研究现场,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收集青年学生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1013名发生过非固定性伴性行为的青年学生纳入调查,其中16~19岁450人(44.42%),男性757人(74.73%),575人(56.76%)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性别、学校类型、月均生活费、独生子女、在校住宿、自报性取向、开始接受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学段、艾滋病知晓情况、首次性行为年龄、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最近1年固定性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不同的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OR=0.623)、最近1年性行为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者(OR=0.350)、最近1年固定性伴性行为未坚持使用安全套(OR=0.159)的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更低;最近1年有固定性伴性行为且坚持使用安全套(OR=6.845)的青年学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较高。结论广东省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比例不高,应重点关注独生子女、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者、在固定性伴性行为中未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并采取针对性宣传干预等措施提升其风险意识、减少不安全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非固定性伴 性行为 安全套
原文传递
郑州地区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特征及预后比较研究
5
作者 祁薇 王涛 +1 位作者 李瑗瑗 白亚男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并分析郑州血液病患者特征及预后。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职工医院新诊断的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新诊断为血液病时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以及淋巴... 目的 探讨并分析郑州血液病患者特征及预后。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职工医院新诊断的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新诊断为血液病时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及治疗方法,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治疗有效率的随访,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完成2 042例血液病患者的数据收集,其中白血病76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0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8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0例,淋巴瘤84例,骨髓瘤82例,其他疾病170例。2 042例患者中男性1 208例、女性834例,年龄9~74岁,平均年龄(45.39±10.38)岁。血液病患者多见贫血、高热、出血等临床症状。均伴有WBC、Hb、PLT以及淋巴细胞计数下降,不同疾病类型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均伴有Th细胞、Ts细胞、总T细胞、NK细胞异常,异常率在不同疾病类型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白血病治疗总有效率为59.79%,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总有效率为62.1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为63.5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淋巴瘤治疗总有效率为62.11%,骨髓瘤治疗总有效率为65.85%,其他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不同疾病类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病患者多见贫血、高热、出血等临床症状,且均伴有WBC、Hb、PLT以及淋巴细胞计数下降,T细胞亚群异常以及免疫球蛋白指标下降。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预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疾病特征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娟 顾娟 +1 位作者 戴小军 魏金荣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2期256-258,262,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针对需求设计相关的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7月对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信息需求调查,采用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评估其需求现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针对需求设计相关的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7月对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信息需求调查,采用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评估其需求现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健康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健康信息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有效研究对象661例。健康信息需求总体条目均分(2.87±0.25)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康复信息、治疗信息、认知需求、情感需求、寻求希望、自我实现,条目均分分别为(3.20±0.31)、(3.11±0.28)、(2.97±0.22)、(2.51±0.18)、(2.14±0.16)、(1.96±0.2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74)、文化程度(β’=-0.365)、生育情况(β’=-0.177)、疾病分期(β’=0.133)、治疗阶段(β’=0.450)、是否保留乳房(β’=0.325)是乳腺癌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由高到低依次为康复信息、治疗信息、认知需求、情感需求、寻求希望、自我实现内容,需求现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当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健康信息需求评估结果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健康信息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华南预防医学》2023年刊授试题
7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0期1346-1346,共1页
1.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日期?目前现行法定传染病共多少种?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有哪几种?2.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目前的防控重心是什么?3.根据最新防控方案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日期?目前现行法定传染病共多少种?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有哪几种?2.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目前的防控重心是什么?3.根据最新防控方案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监测预警包括哪些方面?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几天?临床分型有几种?病原学检查方法有哪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冠状病毒感染 法定传染病 临床分型 监测预警 病原学检查 防控方案 潜伏期
原文传递
阜阳地区登记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贵香 吴自芳 +1 位作者 蔡露醒 闻庆云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23-26,31,共5页
目的 调查阜阳地区登记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阳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在册的1 2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随访信息,采... 目的 调查阜阳地区登记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阳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在册的1 2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随访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2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703例,女性561例,平均年龄(42.15±14.06)岁。共102例患者危险性评估为3~5级,高危险行为发生率为8.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婚/丧偶(OR=2.03)、未婚(OR=5.07)、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OR=3.16)、既往高危险行为史(OR=3.12)、未参加年度健康体检(OR=2.67)、每月社区面访次数≥5次(OR=1.30)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每月社区面访次数1~2次(OR=0.57)、3~4次(OR=0.58)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险行为相关因素的综合评估,及时采取分级分类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高危险行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高危险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2—2020年隆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永健 李嘉铃 +5 位作者 农秋锋 陆雪明 陆彩云 陆占伟 宋玉婷 李海 《华南预防医学》 2022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分析隆安县2012—2020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和病原学特征,为HFMD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0年HFMD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导出。结果2012—2020年隆安县报告HFMD共24680例,... 目的分析隆安县2012—2020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和病原学特征,为HFMD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0年HFMD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导出。结果2012—2020年隆安县报告HFMD共24680例,其中重症83例,死亡8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656.8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1/10万。每年4—6月和9—10月是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以城厢镇最高(944.68/10万),以屏山乡最低(469.46/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为751.32/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550.69/10万,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3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MD病例以0~4岁儿童为主(95.28%)。在558例病例中检出EV 71病毒阳性109例(21.25%);EV 71在重症、死亡病例中比例分别为54.22%、87.50%。结论2012—2020年隆安县HFMD总体上仍然处于高流行趋势,存在地区、性别、季节分布的差异,2012—2017年EV 71型感染是HFMD感染的优势病株,应继续推进EV 71疫苗接种对防控HFMD流行和暴发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 71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春梅 袁冰 华征 《华南预防医学》 2022年第10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南阳市某医院3个院区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近3个月用药情况(包括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他汀类、ACEI/ARB等药物)、用药依从性调查,采用...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南阳市某医院3个院区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近3个月用药情况(包括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他汀类、ACEI/ARB等药物)、用药依从性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冠心病患者二级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并对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343例冠心病患者的调查结果,57.93%能够按照医师的要求长期坚持服药,61.43%能够按照医师要求的时间定时服药,60.54%能够按医师要求的服药量服药,62.03%能够按照医师要求的每天服药次数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数为971例,依从性好发生率为72.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5.333)、发病次数(OR=5.328)、对冠心病了解情况(OR=2.723)、医患关系(OR=3.931)、收入(OR=3.254、2.485)、医疗保险(OR=2.366)、药物副作用(OR=0.158)是影响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对二级预防依从性良好,但仍有待提高。发病次数、医患关系、文化程度、收入、医疗保险、药物副作用发生、对冠心病知识了解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因素,对此需积极普及相关用药知识,减少患者长期用药抵触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二级预防用药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安阳地区老年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调查
11
作者 申艳玮 武慧峰 赵海燕 《华南预防医学》 2022年第10期1249-1251,1256,共4页
目的观察安阳地区老年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并分析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该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7—12月安阳地区某医院进行体检的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心血管病高危因素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性... 目的观察安阳地区老年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并分析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该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7—12月安阳地区某医院进行体检的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心血管病高危因素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有效研究对象1672名,仅15.79%不暴露于任何危险因素。1408例(84.21%)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其中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危险因素暴露率分别为43.78%、32.66%、47.37%、22.31%、25.78%、10.71%。1、2、≥3种危险因素暴露率分别为18.78%、37.80%、27.63%。常见危险因素暴露组合是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危险因素暴露是女性的1.784倍,70~79岁危险因素暴露是60~69岁的2.323倍,居住地为城区的居民危险因素暴露是乡镇的1.531倍,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危险因素暴露是初中及以下者的0.883倍。结论安阳地区老年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尤其应关注男性、70~79岁、城镇、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加强高心血管疾病预防、筛查、管理工作,有效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危险因素 暴露 流行 聚集性
原文传递
重庆市某中职卫校学生校园施暴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榆 蒋薇 +2 位作者 钟子微 郭玲 彭园 《华南预防医学》 2022年第5期605-607,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中职卫校学生校园施暴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卫生类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近1年内施暴行为情况及相关资...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中职卫校学生校园施暴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卫生类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近1年内施暴行为情况及相关资料,对施暴行为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56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9份,有效回收率为99.11%。男生330名,女生229名。有13.06%学生在近1年内发生校园施暴行为。男性、吸烟者、上过网、未接受过青春期健康教育、时常感到压抑、时常认为人们对自己不友好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2.19)、吸烟(OR=1.97)、时常认为人们对自己不友好(OR=6.06)是校园施暴行为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职卫校学生校园施暴行为发生率较高,男生、有吸烟行为、认为其他人对自己不友好等人群为高危人群,应当加强对该类学生群体的正确引导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学生 施暴行为 校园暴力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疾病进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敏环 张世玺 王彩霞 《华南预防医学》 2022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小板(PLT)、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水平与疾病进展相关性及防治意义。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在商丘市某医院诊治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不同进展...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小板(PLT)、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水平与疾病进展相关性及防治意义。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在商丘市某医院诊治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不同进展时期分别设置单纯性慢性乙肝(肝炎组)、慢性乙肝后肝硬化(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肝癌组),并设置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体格检查,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用于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谷草转氨酶(AST)、丙转转氨酶(ALT)、PLT、GGT、IP-10等指标检测,采用Pearson分析PLT、GGT、IP-10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PLT、GGT、IP-10评估肝硬化、肝癌价值。结果共纳入524例不同疾病进展时期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炎组152例,肝硬化组141例,肝癌组131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140人,4组人群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既往疾病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人群的AST、ALT、GGT、IP-10、ALB、GLB、PLT检测结果及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LT与AST、ALT呈负相关,与ALB、GLB呈正相关(P<0.01);GGT、IP-10与AST、ALT呈正相关,与ALB、GLB呈负相关(P<0.01)。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PLT、GGT联合IP-10评估肝硬化的AUC为0.894,大于PLT(0.828)、GGT(0.798)、IP-10(0.717),PLT、GGT联合IP-10评估肝癌的AUC为0.945,大于PLT(0.854)、GGT(0.825)、IP-10(0.889)。结论PLT、GGT、IP-10在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进程中呈动态变化,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硬化、肝癌的预测标志物,为监测及防治慢性乙肝疾病进展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谷氨酰胺转移酶 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 慢性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广州市天河区男性同性恋人群抑郁症状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贾晓飞 张宏 +2 位作者 匡志明 陈茜茜 卢次勇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天河区男性同性恋人群抑郁症状的流行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6-2017年到广州市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男性同性恋人群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民... 目的探讨广州市天河区男性同性恋人群抑郁症状的流行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6-2017年到广州市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男性同性恋人群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民族、收入、婚姻状况、体质指数、性取向、抑郁症状、首次发生同性性吸引年龄、儿童期虐待经历、校园欺负经历、近1个月的吸烟及饮酒等。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男性同性恋人群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393名男性同性恋者,平均年龄为(27.67±6.88)岁,首次发生同性性吸引年龄为(16.75±5.42)岁,抑郁症状总分为(15.49±11.14)分,其中163人(41.48%)存在抑郁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期有情感虐待(OR=1.19,95%CI为1.08~1.31,P<0.01)经历的男性同性恋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结论男性同性恋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对该少数群体的抑郁症防治应重点关注既往有儿童期虐待史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同性恋 抑郁症状 流行现况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糖尿病患者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雅平 鲍克娜 余艳芳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上海市某医院健康服务中心定期体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设计《PPV23肺炎疫苗接种意愿调查表》,调查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PPV23肺炎疫苗... 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上海市某医院健康服务中心定期体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设计《PPV23肺炎疫苗接种意愿调查表》,调查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PPV23肺炎疫苗接种意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PPV23肺炎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 240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8.35±5.13)岁,其中546例(占44.03%)愿意接种PPV23肺炎疫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小(OR=4.346)、家人最高学历越高(OR高中或中专=2.269,OR大专及以上=2.173)、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OR=2.548)、认为肺炎为严重疾病(OR=1.756)、担心自身患肺炎疾病(OR=1.861)、知晓PPV23肺炎疫苗接种可预防肺炎(OR=2.085)、家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OR=4.166)、家人或朋友推荐接种PPV23肺炎疫苗(OR=3.572)、医生建议接种PPV23肺炎疫苗(OR=2.604)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愿意接种PPV23肺炎疫苗的可能性越大。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PPV23肺炎疫苗接种意愿较低,年龄、慢性呼吸道疾病史、肺炎及疫苗相关知识与医生建议是影响其接种意愿的相关因素。建议加强肺炎疫苗预防效果、安全性的宣传教育,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PPV23肺炎疫苗的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患者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链球菌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江门市15~24岁男男同性性传播HIV感染者预后分析
16
作者 李一鹏 林苑腾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7期920-922,共3页
目的了解江门市15~24岁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HIV感染者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4—2019年间报告现住址为江门市15~24岁的MSM 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HIV感染者的转归及生存状... 目的了解江门市15~24岁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HIV感染者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4—2019年间报告现住址为江门市15~24岁的MSM 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HIV感染者的转归及生存状况,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总共102例HIV感染者纳入研究,平均(21.46±3.14)岁,中位生存时间为2.90(1.50,4.20)人年,24例转为AIDS期。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首次CD4细胞计数为0~199个/μL的HIV感染者死亡或进展为AIDS的风险是≥500个/μL的16.41倍(95%CI:3.59~75.14),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死亡或转化为AIDS期的风险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7.19倍(95%CI:2.84~18.19)。结论首次CD4细胞计数和抗病毒治疗情况是影响江门市15~24岁MSM人群中HIV感染者预后的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宣传和动员,及早发现和治疗HIV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 生存分析 COX模型
原文传递
2018-2020年沈阳市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病例特征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婷 王晓艳 宋丹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3期384-386,共3页
目的观察2018-2020年沈阳市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病例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儿童肺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某医院3 120例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 目的观察2018-2020年沈阳市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病例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儿童肺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某医院3 120例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住院时间资料、儿童病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血清样本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以及主要病原菌的K-B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3 120例患儿中男性1 763例,女性1 357例,以0~3岁患儿比例最高(60.6%),秋冬季节发病比例高(63.0%),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96.6%)、发热(95.7%)、呼吸急促(88.6%)、夜寐欠安(86.3%)、食纳差(74.0%)等,住院时间平均(9.3±2.8)d。不同年龄、住院时间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0~3岁、住院时间>14 d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所有患儿共检出病原菌2 6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539株(57.5%)、革兰阳性菌728株(27.2%)、其他408株(15.3%)。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412株)、流感嗜血杆菌(365株)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96株)、肺炎链球菌(214株)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氨曲南、亚胺硫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沈阳市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病例男性、0~3岁、秋冬季节比例高,临床表现多样并且病原菌检出率高,可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为儿童病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病例特征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慧敏 张增梅 赵海运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郑州市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包括人口学特征、职业紧张、睡眠质量等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职业紧张...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郑州市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包括人口学特征、职业紧张、睡眠质量等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职业紧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356名手术室护士调查资料,护士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28.34±5.97)岁;工作年限3~31年,平均(5.59±6.45)年。女护士占84.3%,在婚占76.1%。职业紧张253例,发生率为71.07%。睡眠障碍228例,发生率为64.05%。手术室护士睡眠质量分数与工作要求呈正相关(r=0.153,P<0.05),与社会支持工作自主呈负相关(r=-0.187、-0.215,均P<0.05)。女性(OR=1.954)、年龄30~39岁(OR=1.284)、工作年限11~15年(OR=1.433)、在婚(OR=1.284)、有睡眠障碍(OR=1.297)的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紧张发生风险较高。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睡眠障碍情况不容乐观,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从而促进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状况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职业紧张 睡眠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华南预防医学》稿约
19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属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属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 1671-5039 CN 44-1550/R)。本刊作为医学学术交流的信息载体和学科发展先导,重点报道预防医学和相关学科等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预防医学会 科研成果 信息载体 预防医学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术交流 医学学术期刊 ISSN
原文传递
刊授考试题
20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10期1235-1235,共1页
1.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种类及剂次是什么?2.哪类新冠病毒疫苗采用的是最经典的疫苗研制路线?
关键词 疫苗接种 病毒疫苗 考试题 疫苗研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