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8924被引量44623H指数66
本刊是国家级创伤骨科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于2004年3月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查看详情>>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760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8,9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期导读
1
作者 聂兰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骨盆与髋臼具有位置深、骨性结构复杂、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等解剖学特点,其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领域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我国骨盆与髋臼骨折的治疗取得了卓越的创新成果,如吴新宝教授团队研发了国际首款智能化骨盆复位机器人,首... 骨盆与髋臼具有位置深、骨性结构复杂、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等解剖学特点,其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领域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我国骨盆与髋臼骨折的治疗取得了卓越的创新成果,如吴新宝教授团队研发了国际首款智能化骨盆复位机器人,首次实现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从辅助定位导航到完成手术操作的技术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特点 骨性结构 创伤骨科 技术飞跃 定位导航 髋臼 手术操作 机器人
原文传递
新年致辞
2
作者 张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6-I0016,共1页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上海中智恒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全体同仁,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快乐幸福!回首过去的一年,中智恒康举办了多场全国性骨科学术交流活动...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上海中智恒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全体同仁,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快乐幸福!回首过去的一年,中智恒康举办了多场全国性骨科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为专家、学者们提供高质量、便捷的交流平台,推动骨科创伤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中智恒康还与Orthofix保持密切合作,引进了新的骨外科固定器械,致力于促进国内骨科市场的进步与完善。展望明年,中智恒康也将与《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骨科创伤市场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 骨外科 医疗器械 固定器械 恒康 学术交流活动 交流平台 ORTHOFIX
原文传递
智能化骨折微创复位手术机器人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肖鸿鹄 赵春鹏 +5 位作者 曹奇勇 张立佳 葛宇峰 朱罡 王豫 吴新宝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目的:在机器人辅助或透视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比较机器人辅助微创复位和透视辅助下徒手闭合复位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5例新... 目的:在机器人辅助或透视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比较机器人辅助微创复位和透视辅助下徒手闭合复位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5例新鲜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44.0±17.4)岁;采用机器人辅助微创复位、机器人辅助或透视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8.8±15.0)岁;采用透视辅助下徒手闭合复位,机器人辅助或透视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位成功率、复位误差、Matta复位优良率、透视次数和时间、Matta功能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32.4±17.5)次]、透视时间[(19.8±10.4)s]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0.8±26.6)次、(38.2±16.1)s],观察组复位成功率100.0%(17/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1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位误差、Matta复位优良率、12周Majeed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化骨盆骨折微创复位机器人可以完成自主复位路径规划,并在三维影像的实时监控下完成骨盆骨折的微创复位。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复位成功率高、放射线暴露少,对新鲜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盆 骨折 骨折复位
原文传递
医护一体化创面诊疗模式在下肢慢性感染性创面伴骨外露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璠 江哲珍 +2 位作者 简超 喻爱喜 李鹏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创面诊疗模式在下肢慢性感染性创面伴骨外露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收治的64例下肢慢性感染性创面伴骨外露患者资料,创面部位均在...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创面诊疗模式在下肢慢性感染性创面伴骨外露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收治的64例下肢慢性感染性创面伴骨外露患者资料,创面部位均在小腿下1/3区域。根据诊疗模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53.6±12.4)岁;创面侧别:胫侧15例,腓侧16例;创面面积为28.27(23.56,37.70)cm^(2);受伤至治疗时间为(27.3±4.1)d;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创面诊疗模式:患者入院后由医护团队共同评估患者病情、诊视伤口、确定治疗方案,出院后患者在医生随访期间,同时由专科护士主导开展延续性诊疗服务。对照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51.3±14.3)岁;创面侧别:胫侧17例,腓侧16例;创面面积为27.49(17.84,40.45)cm^(2);受伤至治疗时间为(27.6±4.0)d;实施全程以医生为主导的常规诊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创面复发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创面愈合率[83.87%(26/3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0.61%(20/33)],创面愈合后6个月内复发率[0%(0/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8.18%(6/33)],住院时间[18.0(15.1,20.9)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26.8(18.4,40.1)d],患者满意度[50(50,50)分]高于对照组患者[50(42,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诊疗模式比较,专科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创面诊疗模式在下肢慢性感染性创面伴骨外露修复中可提高患者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下肢 创伤和损伤 骨疾病 感染性 医护一体化 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早期腰椎峡部裂的治疗策略及力学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红亮 刘华 +8 位作者 张涛 李旭升 黄子荣 王仪哲 陈龙 张凯 于海涛 吴昊越 李松凯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5-920,共6页
腰椎峡部裂是脊柱外科引起下腰痛常见疾病之一,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从早期的保守治疗到后期的手术治疗。对于各种保守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不同内固定技术修复峡部的生物力学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总结既往临... 腰椎峡部裂是脊柱外科引起下腰痛常见疾病之一,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从早期的保守治疗到后期的手术治疗。对于各种保守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不同内固定技术修复峡部的生物力学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总结既往临床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结果及各种技术的生物力学特性,为治疗腰椎峡部裂提供力学支持及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 生物力学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无内踝骨折的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术前影像及术中应力试验观察研究
6
作者 费晗 李庭 +6 位作者 李长润 孙志坚 孙旭 肖鸿鹄 米萌 姚东晨 公茂琪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无内踝骨折的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术前影像与术中应力试验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2例无内踝骨折的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应力试验的结果分... 目的探讨无内踝骨折的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术前影像与术中应力试验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2例无内踝骨折的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应力试验的结果分为两组:阳性组21例, 男19例, 女2例;年龄为(34.4±10.2)岁;术中应力试验结果呈阳性。阴性组31例, 男22例, 女9例;年龄为(39.5±14.8)岁;术中应力试验结果呈阴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X线片上内踝间隙、下胫腓间隙、腓骨骨折线垂直长度, 以及术前CT片上后踝骨折块的相对大小, 观察患者术中应力试验的影像特点。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阳性组患者内踝间隙[(7.2±2.5)mm]、腓骨骨折线垂直长度[49.2(33.7, 58.7)mm]均显著大于阴性组患者[(4.5±1.7)、29.6(24.7, 36.0)m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下胫腓间隙[(6.0±1.9)mmvs.(5.2±1.4)mm)]、CT片上后踝骨折块相对大小[15.8%(6.9%, 19.1%)vs. 12.7%(0%, 1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收集到22例术中应力试验影像资料(阳性组和阴性组各11例), 其中7例患者应力试验中仅内踝间隙增宽而下胫腓间隙未增宽(阳性组5例, 阴性组2例)。结论无内踝骨折的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在固定外踝后有时仍存在不稳定, 建议常规行应力试验。伤后X线片上内踝间隙较宽、腓骨骨折线较长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外踝固定后的不稳定。无内踝骨折的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应力试验易出现内踝间隙增宽而下胫腓间隙未增宽的现象, 此时是否有必要固定下胫腓联合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影像学测量 应力试验
原文传递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大医精诚,志存救济--记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内蒙古医科大学副校长刘斌教授
7
作者 本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15-I0018,共4页
科研领域:刘斌教授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工作,擅长脊柱疾患及脊髓损伤的诊治,尤其是颈椎病、颈椎外伤、先天性颈椎发育畸形及不良、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刘斌教授勇于开拓创新,开拓性地开展了多项国内外... 科研领域:刘斌教授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工作,擅长脊柱疾患及脊髓损伤的诊治,尤其是颈椎病、颈椎外伤、先天性颈椎发育畸形及不良、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刘斌教授勇于开拓创新,开拓性地开展了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早在1996年,他在国内率先开展C_(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目前已经开展颈椎外科新技术、新业务26项,并已熟练应用于临床实践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大医精诚 发育畸形 外科新技术 脊柱疾患 颈脊髓损伤 骨科学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欢迎订阅2022年《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8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96,共1页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ISSN1671-7600,CN11-5530/R)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2014、2017、2...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ISSN1671-7600,CN11-5530/R)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2014、2017、2020年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国际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波兰《哥白尼索引》、Scopus数据库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PUS数据库 国际检索系统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哥白尼索引》 中华医学会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科技核心期刊 ISSN
原文传递
伴有踝关节骨折的亚急性下胫腓损伤手术治疗的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城 李学谦 +8 位作者 傅紹菱 王诚 梅国华 苏琰 薛剑锋 邹剑 顾文奇 宋国勋 施忠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讨伴有踝关节骨折的亚急性下胫腓损伤手术治疗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足踝外科手术治疗的14例伴有踝关节骨折的亚急性下胫腓损伤患者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17~61岁... 目的探讨伴有踝关节骨折的亚急性下胫腓损伤手术治疗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足踝外科手术治疗的14例伴有踝关节骨折的亚急性下胫腓损伤患者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17~61岁,平均35.9岁;Danis-Weber分型:B型6例,C型8例;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1例,旋前外旋型6例(4例为Maisonneuve骨折)。下胫腓处理方式如下:下胫腓螺钉固定11例,Tightrope弹性固定1例,下胫腓螺钉联合Tightrope混合固定1例,下胫腓融合1例。术后观察并发症,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14例患者术后随访24~85个月(平均46.8个月)。9例(包括1例混合固定)取出下胫腓螺钉(1例取出所有内固定手术后伤口感染,2例出现下胫腓分离,5例踝关节退变,1例出现腓骨骨不连)。3例患者未取出下胫腓螺钉(2例螺钉断裂,1例螺钉松动,1例下胫腓分离)。VAS评分从术前(6.8±0.9)分降至末次随访时(1.4±1.3)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从术前(35.3±6.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6.8±1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OFAS的踝-后足评价:优8例,良4例,可2例。结论伴有踝关节骨折的亚急性下胫腓损伤手术重新稳定下胫腓和踝关节,中期疗效良好,疼痛和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韧带 关节 骨折 连接错位 骨折固定术 截骨术
原文传递
胫骨皮质骨横向搬移术治疗下肢创伤后远期慢性创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跃良 徐坚翔 +2 位作者 潘孙文 盛灵超 徐永清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3-488,共6页
目的探讨胫骨皮质骨横向搬移术治疗下肢创伤后远期发生的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下肢创伤后远期发生的慢性创面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为19~57岁,平... 目的探讨胫骨皮质骨横向搬移术治疗下肢创伤后远期发生的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下肢创伤后远期发生的慢性创面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为19~57岁,平均32.3岁。腘动脉损伤7例,胫前合并胫后动脉损伤4例。创面部位:小腿远端5例,足踝部6例。创面面积为3.2 cm×2.8 cm~9.5 cm×7.3 cm。在胫骨内侧远离创面10 cm以上行皮质骨开窗,开窗面积为5.0 cm×1.8 cm,然后安装横向搬移外固定装置。创面有限清创,彻底冲洗后包扎。术后7 d开始横向搬移,创面全部敞开换药。横向搬移持续25 d,术后2个月拆除外固定装置。观察患者创面愈合和横向搬移切口愈合情况。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3~20个月(平均5.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时间为35~277 d。末次随访时所有创面均愈合,无复发。2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继续搬移,局部清创后愈合;1例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予减慢搬移速度后逐渐愈合。结论对于下肢创伤后远期小腿和足踝部发生的慢性创面,胫骨皮质骨横向搬移术可明显改善肢体局部血供,促进创面肉芽增生和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创伤和损伤 外固定器 伊利扎罗夫技术 慢性创面 胫骨横向搬移
原文传递
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骨水泥髓内支撑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勇 乔跃跃 +2 位作者 薛海鹏 杨超 周大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骨水泥髓内支撑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骨水泥髓内支撑技术治疗1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8例;年龄60~84岁,平均71岁。所有患...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骨水泥髓内支撑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骨水泥髓内支撑技术治疗1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8例;年龄60~84岁,平均71岁。所有患者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5例,四部分4例。术后第6、12、18、36周及术后1年摄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评定功能。结果术后13例患者获3~12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13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其中2例术后1年出现肱骨头局部坏死变形,螺钉部分穿出,余患者无肱骨头内翻或螺钉穿出,无内固定物松动。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onstant评分平均为82.6分(71~95分),DASH评分平均为19.2分(9.2~48.1分)。结论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骨水泥髓内支撑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助于骨折复位,增加固定强度,防止复位丢失,早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肱骨骨折 近端 骨折固定术 骨水泥
原文传递
本期导读
12
作者 张以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I0009-I0009,共1页
股骨近端骨折术中恢复内侧皮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然而股骨近端内侧壁的位置深在、周围的解剖结构复杂,要实现术中恢复股骨近端内侧的连续性及其支撑作用,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非常关键。本期特邀李开南教授就"... 股骨近端骨折术中恢复内侧皮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然而股骨近端内侧壁的位置深在、周围的解剖结构复杂,要实现术中恢复股骨近端内侧的连续性及其支撑作用,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非常关键。本期特邀李开南教授就"股骨近端内侧支撑固定手术入路的选择"为主题展开讨论,分别介绍了临床常用的经股神经血管间隙小转子区入路和髋关节直接前入路的优缺点,同时分享了其团队发现的改良股骨近端内侧入路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性,对临床医生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时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股骨近端 内侧皮质 股神经 小转子 临床医生 内侧壁 内侧入路
原文传递
结合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测量的肩胛骨关节外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米萌 黄东宁 +3 位作者 杨凯星 张金明 黄强 蒋协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关节外骨折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并完整随访的19例(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肩胛骨关节外骨折患者资料(试验组)。应用Mimics16.0软件对肩胛骨... 目的探讨肩胛骨关节外骨折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并完整随访的19例(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肩胛骨关节外骨折患者资料(试验组)。应用Mimics16.0软件对肩胛骨关节外骨折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记录肩胛骨骨折内外方向移位距离、前后方向成角及盂极角。将同期同龄的1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无骨折的肩胛骨三维重建作为对照组进行影像学比较。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Judet入路进行手术。记录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以评估功能。结果试验组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48个月(11~73个月)随访,骨折均在术中获解剖复位固定,并在术后6个月内获骨性愈合。试验组患者术前内外方向移位距离平均17.9 mm,前后方向成角平均26.9°;术后6个月前屈上举角度平均162.2°,体侧外旋角度平均41.6°,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平均为93.2分。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盂极角分别为34.4°±6.3°、40.6°±6.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盂极角为38.4°±5.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有助于准确判断肩胛骨关节外骨折的特征并评估手术指征。通过改良Judet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骨折愈合率和功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成像 三维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启朝 李根群 +5 位作者 胡轶婷 李国增 张焕宁 郭超 姜素平 夏男男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带蒂移植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2月至2020年11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治疗的97例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的患者资料。男55例,女42例;年龄17~66岁...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带蒂移植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2月至2020年11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治疗的97例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的患者资料。男55例,女42例;年龄17~66岁,平均41.3岁。右侧55指,左侧42指。软组织缺损面积2.8 cm×1.8 cm~3.9 cm×2.8 cm。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如外形、色泽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供区伤口愈合情况、供区功能、是否存在供区并发症。结果97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创口均一期愈合。仅2例出现皮瓣远端水泡,未做特殊处理,术后7 d水泡消退,皮瓣顺利成活。所有患者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97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0.7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不臃肿,指腹饱满,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两点分辨觉为4~11 mm,平均7.6 mm。末次随访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受区感觉功能:S4为21例,S3+为76例。供区无瘢痕挛缩,指间关节无活动受限。结论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皮瓣切取方便,血管解剖恒定,受区外观饱满且感觉功能良好,供区损伤小,是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Ganz入路内固定治疗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守斌 樊俊俊 +3 位作者 李岩 罗鸣 党海峰 袁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Ganz入路内固定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收治的7例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40.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3... 目的探讨Ganz入路内固定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收治的7例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40.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3 d,平均7.3 d。7例患者均应用Ganz入路,股骨头骨折采用双头加压螺钉固定,髋臼骨折采用螺钉联合重建钢板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5~235 min,平均197.9 min;术中出血量为450~765 mL,平均590.0 mL。7例患者术后获12~86个月(平均34.4个月)随访。髋臼骨折术后复位质量根据Letournel推荐标准评定: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1例;股骨头骨折术后复位质量根据Thompson-Epstein临床和影像学评价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2~97分,平均93.0分。随访期间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目前仍在观察随访;2例患者出现患肢肌静脉血栓,经规范治疗后机化。结论Ganz入路内固定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具有骨折复位质量优、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9
16
作者 连晓东 杨娜 +3 位作者 闫晓丽 陈伟 朱燕宾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 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拍摄患者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87.2 min,单个切口长度平均为2.8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结论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浮膝损伤 顺势复位
原文传递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创伤重症医学(上中下卷)
17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6-336,共1页
《中华创伤重症医学(上中下卷)》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和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由德高望重的著名创伤医学专家王正国院士领衔主编、代表国家级水平、全面系统充分反映我国创伤学领域在创伤重症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方... 《中华创伤重症医学(上中下卷)》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和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由德高望重的著名创伤医学专家王正国院士领衔主编、代表国家级水平、全面系统充分反映我国创伤学领域在创伤重症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的大型标志性学术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创伤学 临床救治 学术专著 创伤医学 王正国院士 十三五
原文传递
深切缅怀危杰教授
18
作者 毛玉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18-I0018,共1页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A0教育委员会委员、A0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中国创伤骨科事业的先驱和大师之一,危杰教...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A0教育委员会委员、A0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中国创伤骨科事业的先驱和大师之一,危杰教授因病于2020年12月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六十三岁(1957-2020)。危杰教授是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77级毕业生,1983年毕业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医学院 中国医师协会 硕士生导师 创伤骨科 毕业生 缅怀
原文传递
欢迎订阅2022年《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19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1-501,共1页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ISSN1671-7600,CN11-5530/R)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2014.2017.2020年...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ISSN1671-7600,CN11-5530/R)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2014.2017.2020年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国际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波兰《哥白尼索引》及Scopus数据库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PUS数据库 国际检索系统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华医学会 《哥白尼索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科技核心期刊 ISSN
原文传递
关于冒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20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5-205,共1页
近期,《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多次接到作者的电话和Email,发现有网站或中介公司以《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情况,并骗取有关费用,要求作者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等方式骗取作者钱财,侵犯了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中... 近期,《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多次接到作者的电话和Email,发现有网站或中介公司以《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情况,并骗取有关费用,要求作者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等方式骗取作者钱财,侵犯了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在此郑重声明如下:①《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设在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和个人开展组稿活动。②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规定,一种期刊只能在其出版地设立一个编辑部,其他任何冒用本刊名义或在网上以本刊名义进行征文及组稿等活动,均属非法行为,本刊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请作者、读者认准本刊相关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违法者请及时向编辑部举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院 上当受骗 组稿 代理机构 法律责任 中介公司 指定账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