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作品数7982被引量16206H指数26
《电讯技术》创刊于1958年,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电子专业科技刊物,为“双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中国通信学会推荐...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893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51-1267/TN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9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的宇航级SoPC设计
1
作者 刘珍妮 安军社 胡婉如 《电讯技术》 2024年第5期772-777,共6页
针对现有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灵活性差和在空间辐射环境中存在单粒子翻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灵活性强、可靠性高、自主可控的宇航级片上可编程系统(System-on-Programmable-Chip,SoPC)。该系统将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应用于航天领域,降低... 针对现有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灵活性差和在空间辐射环境中存在单粒子翻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灵活性强、可靠性高、自主可控的宇航级片上可编程系统(System-on-Programmable-Chip,SoPC)。该系统将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应用于航天领域,降低了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的体积。为系统存储单元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矩阵算法的RS(8,4)码,可在无延迟的情况下实现错误检测与纠正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SoPC系统在Xilinx KCU105硬件平台上可实现单周期内对两个错误符号的检测与纠正,满足宇航级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需求,为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的小型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计算机 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 软核处理器 错误检测与纠正(EDAC)
下载PDF
《电讯技术》第一届青年编辑委员会
2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双层空气型高性能精确导航天线设计
3
作者 李锐雄 林福民 +2 位作者 周冬跃 李红涛 王媛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582,共7页
基于层叠式结构,设计了一款双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贴片天线。天线采用空气介质、层叠式圆形辐射片结构,实现双频带、低轴比、高增益的性能。双层辐射片共用一组馈针进行耦合馈电,能够减少一半... 基于层叠式结构,设计了一款双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贴片天线。天线采用空气介质、层叠式圆形辐射片结构,实现双频带、低轴比、高增益的性能。双层辐射片共用一组馈针进行耦合馈电,能够减少一半馈针,有效简化了馈电网络的复杂性,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圆极化性能。引入的4个馈电电容片可以抵消长馈针引入的电感,从而扩大工作带宽。而且对称的四馈针馈电技术和宽带相移网络的应用保证了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S 11<-10 dB的频带范围为980~1920 MHz(带宽940 MHz),增益大于3 dBic的频带范围为1106~1304 MHz(带宽198 MHz)、1420~1986 MHz(带宽566 MHz),而轴比在以上频带范围内均小于3 dB。实测频谱显示,该天线工作频段覆盖目前在运行的四大导航系统的工作频点,满足GNSS精确测量与定位系统终端设备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贴片天线 圆极化 空气介质
下载PDF
基于随机共振和信息几何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4
作者 何静 王永华 万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0-1306,共7页
为提高频谱感知系统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对微弱信号的感知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技术和信息几何理论的频谱感知方法。首先通过随机共振技术增强输入信号的能量,以提高感知信号的信噪比。然后,基于信息几何理论将信号矩阵的协方差矩... 为提高频谱感知系统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对微弱信号的感知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技术和信息几何理论的频谱感知方法。首先通过随机共振技术增强输入信号的能量,以提高感知信号的信噪比。然后,基于信息几何理论将信号矩阵的协方差矩阵对应成流形上的点,并计算流形上样本点之间的散度距离作为感知信号的特征数据。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对信号特征数据进行分类,有效避免了决策阈值的计算,快速实现了频谱决策。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感知性能,有效提高了复杂环境下的频谱检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协作频谱感知 随机共振 信息几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先验生成对抗网络的人脸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5
作者 杜延松 曹林 +2 位作者 杜康宁 宋沛然 郭亚男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8-625,共8页
针对人脸超分辨率算法中图像失真大、缺乏细节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人脸超分辨率重建模型。通过在超分网络中加入纹理辅助分支,为重建过程提供额外纹理结构先验,以生成精细的面部纹理,恢复高分辨率纹理图。同时引入级联... 针对人脸超分辨率算法中图像失真大、缺乏细节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人脸超分辨率重建模型。通过在超分网络中加入纹理辅助分支,为重建过程提供额外纹理结构先验,以生成精细的面部纹理,恢复高分辨率纹理图。同时引入级联叠加模块对纹理辅助分支进行反馈。设计特征融合模块,将纹理特征图与超分分支特征图融合,获得更好的纹理细节;将纹理损失融入损失函数,以提高网络恢复纹理细节的能力。4倍放大因子下,该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指数(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SSIM)比现有方法至少提升1.0825 dB和0.036,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Natural Image Quality Evaluator,NIQE)至少降低1.6902;8倍放大因子下,该方法的PSNR与SSIM值分别至少提升0.7875 dB和0.04685,NIQE值最小降低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超分辨率重建 先验知识 生成对抗网络(GAN)
下载PDF
基于DDS相位搜索的数字阵列通道幅相标校技术
6
作者 周文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7-842,共6页
在大型数字相控阵系统中,为了满足阵列增益及天线方向图特性,需要保证阵列通道的幅度和相位的一致性,而动态不一致性标校是大型阵列的标校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相位搜索算法的数字相... 在大型数字相控阵系统中,为了满足阵列增益及天线方向图特性,需要保证阵列通道的幅度和相位的一致性,而动态不一致性标校是大型阵列的标校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相位搜索算法的数字相控阵通道一致性标校技术,较传统基于相关算法的标校技术,可有效降低对标校信号信噪比的要求,且可提升大规模数字阵列通道标校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等于0 dB时,采用所提算法可将幅度估计误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值控制在0.3 dB以内,相位估计误差的RMSE值可控制在1.5°以内,较传统算法的性能均提升了3倍。通过搭建样机评估系统,进一步验证了提出算法对数字相控阵通道一致性标校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控阵 DDS相位搜索 幅相标校
下载PDF
天基物联网: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凯 李峰 杨伟铭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天基网络的成熟催生了天基物联网的概念。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出为天基物联网的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自然资源调查、时空信息服务、应急救灾服务等为天基物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天基物联网已经具备了良好...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天基网络的成熟催生了天基物联网的概念。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出为天基物联网的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自然资源调查、时空信息服务、应急救灾服务等为天基物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天基物联网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建设基础。介绍了国内外天基物联网的发展现状,结合物联网的定义阐释了天基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分析了天基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可为天基物联网的技术研究和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物联网 基本概念 体系架构 能力目标 应用领域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的自动导航系统设计
8
作者 王加安 杨鸿基 刘疏影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65-1571,共7页
设计了一套利用可见光通信的自动导航系统。通过分析室内可见光信道模型,设计了可见光定位导航系统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系统在获取了停车位置信息后,通过光电二极管驱动电路将信息发出,光信号传感器模块接收可见光信号;信号经过解调... 设计了一套利用可见光通信的自动导航系统。通过分析室内可见光信道模型,设计了可见光定位导航系统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系统在获取了停车位置信息后,通过光电二极管驱动电路将信息发出,光信号传感器模块接收可见光信号;信号经过解调、滤波后由显示屏显示,同时语音系统播报位置信息,利用贝叶斯相位中心偏置天线(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 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BDPCA)聚类算法计算出最佳导航路径,从而实现自动导航的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目标的精准定位功能,在搭建的1 m×1 m×1 m验证实验中,系统的最大定位误差为7.90 cm,平均定位误差为4.85 cm,降低了26%,最佳导航路径距离更短,所需时间降低了20%,系统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室内定位 BDPCA聚类算法 自动导航
下载PDF
一种感光不均匀数字PCR荧光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余跃 唐骏 肖旻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29,共7页
针对传统阈值法难以快速准确分割感光不均匀数字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荧光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两步分割算法。第一步,对预处理后的图像采用Otsu算法进行分割;第二步,提取第一步分割不完全的区域,基于图像复杂度确定待分割... 针对传统阈值法难以快速准确分割感光不均匀数字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荧光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两步分割算法。第一步,对预处理后的图像采用Otsu算法进行分割;第二步,提取第一步分割不完全的区域,基于图像复杂度确定待分割区域的灰度范围,并基于灰度统计信息计算最优分割阈值,分割结果与第一步分割结果合并形成最终分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不均匀感光对数字PCR荧光图像分割的影响,分割结果准确,算法复杂度低且鲁棒性好,为有效腔室数量的统计提供了保障,进而提升了数字PCR绝对定量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数字PCR 感光不均匀 OTSU算法
下载PDF
一种降低OFDM系统PAPR的改进限幅噪声压缩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亚青 吕建鸿 王中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91-1696,共6页
为降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在最近提出的限幅噪声压缩(Clipping-noise Compression,CNC)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艾里压缩函数... 为降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在最近提出的限幅噪声压缩(Clipping-noise Compression,CNC)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艾里压缩函数来抑制限幅噪声的方法(CNC-Improved Airy Function,CNC-IAF)。改进的艾里压缩函数形式简单,计算复杂度较小,并且对归一化限幅噪声的取值条件没有CNC方法的严格。仿真结果表明,CNC-IAF方法能够抑制OFDM信号的PAPR同时有效地降低系统误码率,性能比CNC方法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功率比抑制 限幅噪声压缩 艾里函数
下载PDF
基于二维双树复小波变换的无人机个体识别
11
作者 罗正华 李霞 +2 位作者 杨耀如 向博 罗晓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1-596,共6页
在无人机个体识别中,直接用双谱矩阵进行个体识别要计算复杂的二维模板,运算效率低。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双树复小波变换的二次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将双谱分解成多个方向子带图并计算其能量和能量偏差,将维度较高的双谱矩... 在无人机个体识别中,直接用双谱矩阵进行个体识别要计算复杂的二维模板,运算效率低。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双树复小波变换的二次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将双谱分解成多个方向子带图并计算其能量和能量偏差,将维度较高的双谱矩阵高效地转换为维数较低的图像纹理特征,再将其送入支持向量机实现无人机个体识别。采用实采的Phantom 3 Advanced与Mavic Pro图传信号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二维双树复小波变换比直接用双谱矩阵进行分类的运算效率高21倍,准确率相较于基于积分双谱、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基于小波变换法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满足准确性和实时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个体识别 双谱矩阵 二维双树复小波变换 特征提取
下载PDF
一种改进载波相位恢复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梅如如 胡婉如 王竹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9-595,共7页
为了解决载波相位恢复算法频偏估计范围小、估计精度低、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次方的极性环与极性判决(Polar Decision,PD)算法相结合的Q次方极性判决(Q-th Power Polarity Decision,QPD)算法。首先对判决导向(Decision D... 为了解决载波相位恢复算法频偏估计范围小、估计精度低、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次方的极性环与极性判决(Polar Decision,PD)算法相结合的Q次方极性判决(Q-th Power Polarity Decision,QPD)算法。首先对判决导向(Decision Directed,DD)算法、PD算法、基于Q次方的极性环进行性能分析;然后结合基于Q次方的极性环和PD算法的优点,提出性能更好的QPD算法,并分别在不同频偏和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对这四种载波相位恢复算法进行性能仿真与性能比较;最后,在QPSK、8PSK、16APSK和32APSK这四种调制方式下,分析QPD算法的误码率、资源消耗和吞吐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DD算法、PD算法、基于Q次方的极性环具有频偏估计范围较大、估计精度较高、资源消耗相对较少、吞吐率较高等特点,且适用于多种调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恢复 非数据辅助算法 判决导向算法 极性判决算法 基于Q次方的极性环
下载PDF
一种融合用户偏好和社交活跃度的推荐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玲玲 黄俊 王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0-758,共9页
为有效解决传统推荐算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用户偏好和社交活跃度的概率矩阵分解推荐算法(Probabilistic Matrix Factorization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Combining User Preference and Social Activity,UPSA-PMF),通过用户... 为有效解决传统推荐算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用户偏好和社交活跃度的概率矩阵分解推荐算法(Probabilistic Matrix Factorization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Combining User Preference and Social Activity,UPSA-PMF),通过用户评分数据计算用户间的偏好信任度时,使用了共同项目平衡因子和热门项目惩罚因子进行改进;计算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度时,考虑了社交活跃度与用户信任度的关系,并将社交活跃度作为惩罚因子,修正用户信任度。将偏好信任度和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度以动态组合的方式得到最终的信任度,将最终的信任度与概率矩阵模型相结合,实现推荐。实验证明,改进的算法均优于现有的推荐算法,有效提高了推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概率矩阵分解 用户偏好 社交活跃度 评分预测
下载PDF
致敬!2020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14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19,共1页
2020年,柴霖等46位优秀审稿专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全年共审稿821篇(按审回时间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统计),占全年审稿总量的71%。他们是147位审稿专家的优秀代表,全年审稿12篇(含)或14次(含)以上且平均审稿周期小于30天... 2020年,柴霖等46位优秀审稿专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全年共审稿821篇(按审回时间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统计),占全年审稿总量的71%。他们是147位审稿专家的优秀代表,全年审稿12篇(含)或14次(含)以上且平均审稿周期小于30天,或者为审稿工作做出了特别的贡献。向他们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稿专家 审稿周期 审稿工作 致敬 严要求 高标准 优秀
下载PDF
一种新型置换相关键控混沌通信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越 陈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0-1495,共6页
在现有的非相干混沌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比特能量无法在接收端相关器被恢复出来,因此能量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混沌序列前、后交换得到的新序列与原序列近似正交的特性,将参考信号与信息调制信号叠加在同一时隙传输,... 在现有的非相干混沌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比特能量无法在接收端相关器被恢复出来,因此能量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混沌序列前、后交换得到的新序列与原序列近似正交的特性,将参考信号与信息调制信号叠加在同一时隙传输,设计了一种置换相关键控混沌通信系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该系统能从接收端相关器恢复全部的发送比特能量,具有比同类方案更高的能量效率。对误码率公式做了理论推导,对噪声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同类非相干混沌通信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更低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通信 差分混沌键控 置换相关键控 能量效率
下载PDF
基于软件无线电架构的智能天线幅相校准
16
作者 杨贺 孙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5-1169,共5页
针对天线阵对多通道幅度和相位一致性的要求,在基于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架构的智能天线基础上提出了射频通道幅相测算和板级幅相测算相结合方案,具备幅相慢变特性的射频通道采用离线参数法,而板上多通道采用在线测算... 针对天线阵对多通道幅度和相位一致性的要求,在基于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架构的智能天线基础上提出了射频通道幅相测算和板级幅相测算相结合方案,具备幅相慢变特性的射频通道采用离线参数法,而板上多通道采用在线测算法,并采用星座旋转算法实现了相位校准。最后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模块仿真验证了该校准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系统误差来源及规避方法,为多通道系统幅相校准提供了工程化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智能天线 幅相不一致 相位校准 星座旋转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检索 被引量:8
17
作者 秦姣华 黄家华 +1 位作者 向旭宇 谭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310,共7页
当前先进的图像检索方法中,存在着不能很好地分辨图像中不同区域和内容的重要性的问题,导致计算资源分配不合理、检索正确率较低等一系列结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注意... 当前先进的图像检索方法中,存在着不能很好地分辨图像中不同区域和内容的重要性的问题,导致计算资源分配不合理、检索正确率较低等一系列结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检索方法。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然后使用注意力机制处理提取的特征,可以在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图像中的内容合理分配计算资源,使图像中的突出部分得到更多的关注。最后通过融合全局平均池化层处理后的CNN特征来进行图像检索。所提方法在corel1k、corel5k和corel10k三个数据集上与其他先进的图像检索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图像检索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并且在检索返回的前k张图像的数量(top-k)增加时,仍能保持良好且稳定的检索精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下载PDF
龙伯透镜天线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臧雅丹 朱永忠 +1 位作者 宋晓鸥 陈军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59-1466,共8页
龙伯透镜天线是一种折射率渐变的透镜天线,可将特定频率的入射波汇聚到透镜表面的某点或将电磁波沿原方向反射,能够实现波束扫描和多波束聚焦,已用于电子对抗、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以及军用战机和舰艇。介绍了龙伯透镜天线的... 龙伯透镜天线是一种折射率渐变的透镜天线,可将特定频率的入射波汇聚到透镜表面的某点或将电磁波沿原方向反射,能够实现波束扫描和多波束聚焦,已用于电子对抗、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以及军用战机和舰艇。介绍了龙伯透镜天线的基础理论,归纳梳理了球形龙伯透镜天线和变形龙伯透镜天线,总结了三种制备技术,对比了不同类型的透镜天线性能,并分析了馈源对龙伯透镜性能的影响,最后对龙伯透镜天线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伯透镜天线 几何光学 变换光学 波束扫描 多波束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联合地面基站选择及功率分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跃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80,共7页
针对由卫星通信网络、地面移动网络以及空中飞行平台所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Hybrid Satellite-Aerial-Terrestrial Network,HSAT)下行链路的系统吞吐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地面基站选择及功率分配算法。在这一网络中,空... 针对由卫星通信网络、地面移动网络以及空中飞行平台所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Hybrid Satellite-Aerial-Terrestrial Network,HSAT)下行链路的系统吞吐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地面基站选择及功率分配算法。在这一网络中,空中飞行平台需要地面基站为其进行中继通信。因此,地面中继基站的选择和功率分配决定了系统的吞吐量。所提算法为了取得对系统吞吐量更好的优化效果,将优化系统吞吐量和满足约束条件建模成两个优化目标,通过设计特有的迭代选择过程使地面基站选择和功率分配不断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用户最低通信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基站选择 功率分配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分离卷积的战场目标聚集行为识别
20
作者 姜海洋 卢庆林 +3 位作者 牛超 秦蓁 李艾静 杨海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针对大部分行为识别算法效率较低,难以应对大规模影像识别任务的问题,一方面,提出一种结合双流结构与多纤维网络的双流多纤维网络模型,分别以RGB序列、光流序列为输入提取视频的时空信息,然后将两条支路网络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相加,提... 针对大部分行为识别算法效率较低,难以应对大规模影像识别任务的问题,一方面,提出一种结合双流结构与多纤维网络的双流多纤维网络模型,分别以RGB序列、光流序列为输入提取视频的时空信息,然后将两条支路网络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相加,提高了对战场目标聚集行为的检测效率与识别准确率;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结合分离卷积思想与多纤维网络的双流分离卷积多纤维网络模型,进一步提高网络检测效率与抗过拟合能力。实验表明,在建立的情报影像仿真数据集中,上述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出战场目标聚集行为,在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同时实现了识别准确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场目标 聚集行为 行为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