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戏曲研究》

作品数2046被引量1300H指数7
《戏曲研究》是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2,046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习语“介头”探口传戏曲中的表演范式
1
作者 尹翔 《戏曲研究》 2023年第2期248-260,共13页
“介”及其关联习语1广泛存在于中国多个剧种、曲种、乐种及仪式音乐中,例如福建闽剧、芗剧、词明戏、高甲戏、四平戏、四平锣鼓、北路戏、北管、歌仔戏、闽西汉剧、永定汉剧、漳州木偶戏,安徽徽戏、花鼓戏,海南琼剧、八音,浙江苍南单... “介”及其关联习语1广泛存在于中国多个剧种、曲种、乐种及仪式音乐中,例如福建闽剧、芗剧、词明戏、高甲戏、四平戏、四平锣鼓、北路戏、北管、歌仔戏、闽西汉剧、永定汉剧、漳州木偶戏,安徽徽戏、花鼓戏,海南琼剧、八音,浙江苍南单档布袋戏,广东粤剧、潮剧、临剧、潮州音乐、海陆丰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以及吹打乐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粤剧 白字戏 仪式音乐 四平戏 西秦戏 歌仔戏 高甲戏 闽剧
原文传递
“小戏”在清代宫廷的接受探赜
2
作者 陈琛 《戏曲研究》 2023年第3期49-63,共15页
一宫廷语境中的“小戏”内涵“戏”被区分为大小,并被命名为类似“小戏”的称谓——“小杂剧”,最早是在宋代。虽然学界对于“小杂剧”究竟为何种戏剧样式并未达成一致结论,但“形式上的小”与“内容上的轻”是研究者理解“小杂剧”的... 一宫廷语境中的“小戏”内涵“戏”被区分为大小,并被命名为类似“小戏”的称谓——“小杂剧”,最早是在宋代。虽然学界对于“小杂剧”究竟为何种戏剧样式并未达成一致结论,但“形式上的小”与“内容上的轻”是研究者理解“小杂剧”的标准。1这种标准也是理解本文所指“小戏”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样式 清代宫廷 杂剧 小戏 理解 标准
原文传递
交互展示与沉浸体验--博物馆与戏曲传承
3
作者 施旭升 苑笑颜 《戏曲研究》 2021年第2期330-343,共14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戏曲,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的“新编创作”以适应时代的召唤,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体制和措施让戏曲传统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前者代表着戏曲“现代化”的努力,后者就意味着对于戏曲传统之根的培育和养护。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交互展示 戏曲传承 沉浸体验 戏曲传统 博物馆 保护与传承 现代化
原文传递
罗周戏剧创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汪人元 《戏曲研究》 2020年第3期1-21,共21页
按理说,我对罗周相当熟悉,甚至可以说很有感情了。她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调来江苏,我是积极的促成者,来了之后在文化部门则融洽共事多年。由于她年轻出色,我对她自然寄予厚望,接触也就更加频繁,也多了一些超出工作范围的朋友式交流与... 按理说,我对罗周相当熟悉,甚至可以说很有感情了。她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调来江苏,我是积极的促成者,来了之后在文化部门则融洽共事多年。由于她年轻出色,我对她自然寄予厚望,接触也就更加频繁,也多了一些超出工作范围的朋友式交流与情谊。只说其中一件事吧,她曾经有一次选了12本书捧来送我分享,其中既有法国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也有日本梦枕貘的《阴阳师·太极卷》,还有她自己编译、雨果原著的《九三年》,甚至也包括香港作家亦舒的小说《喜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作家 戏剧创作 罗周 上海复旦大学 亦舒 文化部门 《名人传》 促成者
原文传递
谈朱绍玉京剧音乐作品的变与不变——以《下鲁城》为例
5
作者 张刚 《戏曲研究》 2019年第1期270-283,共14页
楚汉故事戏,在京剧里本来就不多,即使加上西汉初刘邦故事,按照《京剧剧目初探(增订本)》,不过就是《博浪锥》《圯桥进履》《霸王遇虞姬》《九战章邯》《鸿门宴》《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黄金印》《陵母伏剑》《取荥阳》《未央宫》... 楚汉故事戏,在京剧里本来就不多,即使加上西汉初刘邦故事,按照《京剧剧目初探(增订本)》,不过就是《博浪锥》《圯桥进履》《霸王遇虞姬》《九战章邯》《鸿门宴》《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黄金印》《陵母伏剑》《取荥阳》《未央宫》《蒯彻装疯》《斩彭越》《反长安》《张良辞朝》《斩萧何》《纪母骂刘邦》,不到20出,主角也是霸王、萧何、张良、韩信、徐策、蒯彻、纪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音乐 朱绍玉 二黄导板 粉蝶儿 二黄慢板
原文传递
《戏曲研究》2019年度约稿专题
6
《戏曲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338-339,共2页
一、戏曲理论建设70年研究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获得了历史性成就,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力量不断增长,同时,有关戏曲现状与发展的理性思考从未间断,大量纷繁复杂的理念、学说和观点亟待深... 一、戏曲理论建设70年研究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获得了历史性成就,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力量不断增长,同时,有关戏曲现状与发展的理性思考从未间断,大量纷繁复杂的理念、学说和观点亟待深入而系统的梳理、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戏 戏曲理论 戏曲研究
原文传递
戏曲剧本的文学性与舞台性辨析
7
作者 王建浩 《戏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265-277,共13页
近三十年来,戏曲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排演了大量的新创剧目。据统计,“全国200多个剧种上演的新剧目大约超过3000部。……可以这样说,自从戏曲诞生以来,这20多年新编排的剧目超过了北杂剧、南戏与明清传奇的总和”。
关键词 戏曲剧本 舞台性 文学性 文学创作 明清传奇 三十年 剧目 北杂剧
原文传递
论古代戏曲的场面调度
8
作者 田雯 《戏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97-210,共14页
古代戏曲排演实践中并没有“场面调度”这个词语,老艺人往往将其称之为“排台位”或“拉地位”。场面调度是戏曲舞台上最为重要的舞台处理手段之一,它主要是指“人物在舞台上位置及其移动的路线”,还包括“人物的身段、表情以及人物... 古代戏曲排演实践中并没有“场面调度”这个词语,老艺人往往将其称之为“排台位”或“拉地位”。场面调度是戏曲舞台上最为重要的舞台处理手段之一,它主要是指“人物在舞台上位置及其移动的路线”,还包括“人物的身段、表情以及人物间相互联系的动作和交流等等”;戏曲场面调度的运用与演员表演、音乐伴奏、舞台美术等结合在一起,“除能产生舞台演出画面连续不断运动的构成作用,传递富于表现力的形式美之外,对组织舞台行动,外化人物情感,揭示人物心理以及导演的许多舞台技术处理等等,都具有积极的审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面调度 古代戏曲 人物情感 舞台处理 戏曲舞台 演员表演 音乐伴奏 舞台美术
原文传递
从岭南小红船到国际大舞台——粤剧“人寿年班”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9
作者 沈有珠 《戏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231-247,共17页
晚清时期,粤剧戏班以船只为栖息及载运工具,在水网四通八达的珠江三角洲及西江、北江、东江一带的郡邑乡落演出,戏船外部通体髹作红色,故称“红船班”。“人寿年班”创建于19世纪90年代,是晚清红船“四大名班”之一,当年红船班的... 晚清时期,粤剧戏班以船只为栖息及载运工具,在水网四通八达的珠江三角洲及西江、北江、东江一带的郡邑乡落演出,戏船外部通体髹作红色,故称“红船班”。“人寿年班”创建于19世纪90年代,是晚清红船“四大名班”之一,当年红船班的演出业务概由八和会馆属下的吉庆公所统一负责。后来一些资本家及其代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成立各种公司,经营戏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船 粤剧 舞台 国际 岭南 晚清时期 珠江三角洲 90年代
原文传递
试论柳子戏之美学特征
10
作者 周丽斌 《戏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304-310,共7页
在中国绚丽璀璨的戏曲圃林中有四大古老声腔: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其中的东柳,即山东的柳子戏。元、明时期,柳子戏在“弦索”小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到了清代中叶,柳子戏已发展成有相当规模的流行剧种。柳子戏音乐是曲牌体,拥... 在中国绚丽璀璨的戏曲圃林中有四大古老声腔: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其中的东柳,即山东的柳子戏。元、明时期,柳子戏在“弦索”小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到了清代中叶,柳子戏已发展成有相当规模的流行剧种。柳子戏音乐是曲牌体,拥有600余支曲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子戏 美学特征 清代中叶 曲牌体 南昆 声腔 弦索 剧种
原文传递
中国梆子腔剧种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李志远 《戏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301-308,共8页
2014年11月29日至30日在陕西西安举行了中国梆子腔剧种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共同承办。来自北京、上海、湖北、山西、河南、甘肃、陕... 2014年11月29日至30日在陕西西安举行了中国梆子腔剧种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共同承办。来自北京、上海、湖北、山西、河南、甘肃、陕西等省、市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从各个视角探寻梆子腔剧种特别是秦腔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文化厅 中国艺术研究院 戏曲创作 发展问题 昆弋腔 豫西调 豫东调 创作歌曲 刘宽 易俗社
原文传递
清中叶文人曲家剧作考略三题
12
作者 黄胜江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一程崟履历、著述新考程崟字南陂、平川、南坡、夔州、夔震、夔周,号二峰,原籍江南徽州府歙县,迁江苏淮安府安东(今涟水),程銮之弟、程晋芳之兄。少时师从朱彝尊、查慎行,康熙四十五年至五十年间受业桐城派三祖方苞,师出名门,早登科第... 一程崟履历、著述新考程崟字南陂、平川、南坡、夔州、夔震、夔周,号二峰,原籍江南徽州府歙县,迁江苏淮安府安东(今涟水),程銮之弟、程晋芳之兄。少时师从朱彝尊、查慎行,康熙四十五年至五十年间受业桐城派三祖方苞,师出名门,早登科第。康熙四十七年举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后任职兵部、刑部主事,办事宽严相济,历任均书上考。雍正中告归,助方苞编订文集,至乾隆十一年成《方望溪先生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起凤 方望溪 曲家 清中叶 刑部主事 吴震生 江苏淮安 谐铎 沈清瑞 写心杂剧
原文传递
守护根脉,灯火相传——第二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综述
13
作者 孙红侠 《戏曲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441-443,共3页
2013年9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南充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qu... 2013年9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南充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于四川省南充市成功举办。此届艺术节是继2010年首届南充嘉陵江灯戏艺术节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戏 地方戏剧 四川省文化厅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南充市委 长沙花鼓戏 文化色彩 庵堂认母 耍孩儿 傩戏
原文传递
2010中国·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综述
14
作者 毛忠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423-429,共7页
2010年9月24日—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九江学院、湖口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九江学院承办的"2010中国·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 2010年9月24日—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九江学院、湖口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九江学院承办的"2010中国·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九江学院党委书记陈绵水、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钱贵成等以及来自日本明治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阳腔 戏曲声腔 中国艺术研究院 戏曲创作 弋阳 中国戏剧 白兔记 学院党委书记 日本明治 红梅记
原文传递
从虎丘曲会看当代昆曲民间文化生态
15
作者 李小菊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昆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昆曲作为首个列入世界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的戏曲剧种,其文化生态日益好转。与之相适应,作为民间昆曲重要表现形式的虎丘曲会不但重新恢复,而... 新世纪以来,中国昆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昆曲作为首个列入世界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的戏曲剧种,其文化生态日益好转。与之相适应,作为民间昆曲重要表现形式的虎丘曲会不但重新恢复,而且历年来不断吸引更多、更年轻的曲友和爱好者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艺术 虎丘 戏曲剧种 曲社 曲友 民间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遗产 唱曲 戏曲演出
原文传递
风景这边独好——首届李渔学术研讨会戏曲研究述评
16
作者 沈新林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429-436,共8页
纪念李渔诞辰四百周年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4日在李渔原籍浙江兰溪市兰江之滨的兰溪国际大酒店举行。海内外一百多位代表参加了学术研讨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0篇,其中涉及李渔戏曲研究的有18篇,占论文总数的25.7%,超过四分之一。
关键词 李渔 戏曲研究 戏曲创作 论文总数 风景这边独好 家班 戏曲文化 戏曲理论 科浑 戏曲活动
原文传递
中国戏剧史上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学主 《戏曲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14,共14页
一古代与近代我们看中国戏曲史,北宋以前传统的中国戏曲是歌舞戏类的"小戏",而北宋末年(1126)前后戏文的出现,则标示着南宋以后进入了"大戏"的时代。"大戏"从南宋戏文开始,发展为元杂剧、明传奇、清花部... 一古代与近代我们看中国戏曲史,北宋以前传统的中国戏曲是歌舞戏类的"小戏",而北宋末年(1126)前后戏文的出现,则标示着南宋以后进入了"大戏"的时代。"大戏"从南宋戏文开始,发展为元杂剧、明传奇、清花部戏。戏曲由小到大的变化,不止于戏剧的外形,而所用音乐、舞蹈等演出方法也都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曲 戏曲形式 明传奇 元杂剧 北宋末年 西洋戏剧 唐戏弄 葛天氏之乐 任半塘
原文传递
川剧三国戏形成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文 《戏曲研究》 2007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历史长篇小说,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关键词 川剧艺术 三国戏 三国演义 地方剧种 中国小说史 三国故事 七擒孟获 吴三 灯戏 三下锅
原文传递
明前期民间戏剧略论
19
作者 王夔 《戏曲研究》 2007年第2期269-293,共25页
学界对明代戏剧的研究,历来有两种倾向:一方面,在对明代戏剧的整体性研究上,抑明崇元的倾向非常明显。王国维先生在其《宋元戏曲史》的《余论》一章中即旗帜鲜明地宣称:"北剧、南戏,皆至元而大成,其发达。
关键词 民间戏剧 明前期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先生 家班梨园 《南词叙录》 戏曲创作 戏曲研究 金印记
原文传递
论衡阳湘剧的艺术价值
20
作者 尹青珍 洪载辉 《戏曲研究》 2006年第1期226-230,共5页
衡阳湘剧,是湖南省地方大戏剧种,它是自明初至嘉靖年间,由引进的昆腔和弋阳腔,融合了本地民间音乐,吸取了当地群众语言和生活习惯,发展成以昆腔为主,高腔、弹腔及杂曲小调兼容的多种声腔剧种,流行于湘南东部十七个县市及毗邻湘南的赣南... 衡阳湘剧,是湖南省地方大戏剧种,它是自明初至嘉靖年间,由引进的昆腔和弋阳腔,融合了本地民间音乐,吸取了当地群众语言和生活习惯,发展成以昆腔为主,高腔、弹腔及杂曲小调兼容的多种声腔剧种,流行于湘南东部十七个县市及毗邻湘南的赣南西部地区,还有邻近湘南入粤要道的广东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湘剧 艺术价值 弋阳 昆曲艺术 民间音乐 杂曲 明初 醉打山门 谭派 铁冠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