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17818被引量59586H指数50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瞄准学术前沿,关注学术热点,突出民族特色。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报人文社科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查看详情>>
  • 曾用名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主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392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51-1671/C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7,8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tGPT在公共价值观中的识别、分类和转换:基于“关注度-共识度”模型
1
作者 邵旭 吴湘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为更好地了解“那些未必作为结果”的多元公共价值观,以便增加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本文基于公共价值观模型分析,从“关注度”和“共识度”两个维度对国内学者研究ChatGPT的公共价值观进行了识别和分类,深入探究了各个区域价值观... 为更好地了解“那些未必作为结果”的多元公共价值观,以便增加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本文基于公共价值观模型分析,从“关注度”和“共识度”两个维度对国内学者研究ChatGPT的公共价值观进行了识别和分类,深入探究了各个区域价值观的致因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ChatGPT发展较为乐观。主流价值观关注其价值属性,非主流价值观更多关注工具理性和平衡机制。时间上,各个领域的公共价值观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数据”在外部环境和自身特征的双重影响下,会驱动本身公共价值观的转换。总体而言,人工智能领域的场景化可以继续丰富和完善公共价值观的“宏观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 人工智能 ChatGPT 价值冲突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解析、困境辨识与优化路径
2
作者 田天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驱动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前瞻引领性、整体协同性、创新驱动性、人民主体性等鲜明特征,它以“人口工作”为根基,追求“高质量”标准,以“发展”为目标,力...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驱动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前瞻引领性、整体协同性、创新驱动性、人民主体性等鲜明特征,它以“人口工作”为根基,追求“高质量”标准,以“发展”为目标,力求培育素质高、数量足、结构优、分布均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当前,人口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多重困境日益明显,亟须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与优化路径。为了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系统观念为导向,加强人口工作的顶层设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调整和优化人口工作方针;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人口工作的根本价值立场;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全面夯实人口工作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 系统观念
原文传递
浅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样态、生成诱因及其治理逻辑
3
作者 帅建强 韩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93,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风险生成的重要场域,其具有的基于大数据的人机对话模式、基于自我学习的算法机制和不断改进的算力等特点使其在实际运作中内嵌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表征为以技术为手段的意识形态权...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风险生成的重要场域,其具有的基于大数据的人机对话模式、基于自我学习的算法机制和不断改进的算力等特点使其在实际运作中内嵌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表征为以技术为手段的意识形态权力转移导致的场域失落风险、以人机协同操纵意识形态偏见导致的话语权旁落风险和以模糊边界运作加大意识形态治理难度引发的治理失效风险。其生成诱因在于资本与技术扩张导致资本逻辑内嵌于意识形态风险之中,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话语权转移带来了人类语言逻辑表达与多元价值博弈,以及对话沉迷与主体危机的内容失真引发的治理范式转化与监管失灵。应立足于阵地治理、数据治理和制度治理使生成式人工智能场域转变为巩固意识形态认同的最大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意识形态风险 治理逻辑
原文传递
朱熹、王阳明对程颢“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诠释
4
作者 乐爱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61,共6页
对于程颢所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朱熹既有肯定,也略有不满,而明确讲“仁者,爱之理,心之德”,同时又讲“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王阳明则讲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又讲朱熹“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并... 对于程颢所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朱熹既有肯定,也略有不满,而明确讲“仁者,爱之理,心之德”,同时又讲“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王阳明则讲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又讲朱熹“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并进一步讲“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体用在于“明明德”与“亲民”,解“亲民”为“安百姓”,进而认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要关心百姓的困难和痛苦,重视百姓的物质生活,由此开发出“亲民之实学”,实际上突破了程朱仁学仅限于心性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王阳明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原文传递
ChatGPT时代的虚拟数字人:拟主体对人类认知与行为的中介
5
作者 刘斌 崔茉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在元宇宙、ChatGPT4等技术的支持下,虚拟数字人呈现出更明显的“拟主体”特性,传播场景中的肉身也得以拥有更真切的感官体验,“他”以个人化、智能化与人性化的方式对个人的认知与行为产生极强的抑制或放大作用,引发主体的主观错觉并使... 在元宇宙、ChatGPT4等技术的支持下,虚拟数字人呈现出更明显的“拟主体”特性,传播场景中的肉身也得以拥有更真切的感官体验,“他”以个人化、智能化与人性化的方式对个人的认知与行为产生极强的抑制或放大作用,引发主体的主观错觉并使其价值体认发生转向,而其在虚拟世界中的认知与实践对现实世界中的自我成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价值目标,就需要建构一个包括多重主体的异质型行动者网络,从外向与内向两条途径,产业、规制与技术设计三个层面整合技术需求与社会需求,将技术的善治与人类的解放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虚拟数字人 大语言模型 拟主体性 行动者网络
原文传递
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述评--基于CNKI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240,共9页
民族精神之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使之受到了学界的长期关注。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量化研究和可视化分析,整体呈现民族精神研究的现实样态,动态展现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的演绎历程,有利于深化拓... 民族精神之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使之受到了学界的长期关注。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量化研究和可视化分析,整体呈现民族精神研究的现实样态,动态展现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的演绎历程,有利于深化拓展民族精神学理研究、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研究热点汇聚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培育研究、爱国主义研究、全球化研究、时代精神研究五个方面。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热点发生两次转向,国家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政策导向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生成演变的主导性因素。振兴民族精神研究需要梳理历史源流,深化民族精神学理研究;挖掘学术热点、加强民族精神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拓展国际视野,应丰富民族精神传播研究;加强交流协作,应开展民族精神交叉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原文传递
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7
作者 陈立鹏 范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5-212,共8页
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出以来,不少学者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一些学校也从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西藏自治区因其特殊的区情和战略地位,在学校教育中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采取了多种形式,积累了鲜活经验,取... 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出以来,不少学者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一些学校也从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西藏自治区因其特殊的区情和战略地位,在学校教育中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采取了多种形式,积累了鲜活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深入了解西藏自治区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展情况,研究者于日前赴当地进行调研,走访了八所大中小学校,详细了解这些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并对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西藏自治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进一步加强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实践路径 西藏自治区
原文传递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中国乡村旅游高水平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8
作者 刘司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40,共11页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农村消费与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文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1个省份为样本,根据“五位一体”的政策理论,选取旅游开发与接待体系、旅游生态与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政府推动与监...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农村消费与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文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1个省份为样本,根据“五位一体”的政策理论,选取旅游开发与接待体系、旅游生态与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政府推动与监督管理、旅游经济与居民收入5个条件变量,探讨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区域差异与组态路径。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旅游高水平发展路径有4条,可以归结为3种发展模式:文化价值共享模式、产业提质协同模式、创新资源激励模式;非高水平发展路径有3条,且非高水平发展路径并不是高水平发展路径的反向表达;西部省份拥有更加多元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旅游开发与接待体系、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的条件组合则是中东部省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乡村旅游高水平发展需注重区域差异,优化乡村文化资源配置,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协同互动,打造更具特色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组态路径 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 定性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律机制探究
9
作者 刘明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7-73,共7页
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包括优质农产品等物质产品,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调节服务,以及观光、休闲等文化旅游服务。在我国,生态调节服务类农业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存在模式单一、力度不足等问题,不利... 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包括优质农产品等物质产品,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调节服务,以及观光、休闲等文化旅游服务。在我国,生态调节服务类农业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存在模式单一、力度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农业生态调节服务的可持续供给。建立健全促进化石农业向生态友好型农业转型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首先要明确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获益主体;其次,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多元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产品 可持续供给 价值实现机制
原文传递
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7
10
作者 郝亚明 杨文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民族工作作为“国之大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的长期战略指引和重要政治保障。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引性意义,可以从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指向三个角度予以解读。从核心要义来说... 民族工作作为“国之大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的长期战略指引和重要政治保障。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引性意义,可以从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指向三个角度予以解读。从核心要义来说,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确立了根本遵循;从精神实质来说,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精神指引;从实践指向来说,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民族工作 核心要义 精神实质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乡土想象与都市悖论——基于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乌托邦传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清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68,共7页
电影在传播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制造着乌托邦。中国电影的逃避主义传统始于都市与乡土的意识形态置换,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地域的流动,在两岸三地不同的语境中发展不同的特质。在台湾电影中转换为空间流散与身份危机的互动,而在香港电影中则... 电影在传播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制造着乌托邦。中国电影的逃避主义传统始于都市与乡土的意识形态置换,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地域的流动,在两岸三地不同的语境中发展不同的特质。在台湾电影中转换为空间流散与身份危机的互动,而在香港电影中则呈现为对传统文化与文以载道的反叛与疏离。三者有着相似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土壤迥异的呈现方式,共同构成中国电影逃避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乡土 意识形态 乌托邦 逃避主义
原文传递
近30年全球人文社会科学书评的计量与启示——基于1990—2019年SSCI和A&HCI来源数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春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6-227,共12页
全面展示全球人文社会科学书评发展状况,为我国书评事业发展精准定位和开拓思路,促进书评更有效发挥繁荣学术、促进学术交流与完善学术评价等作用。利用1990-2019年间SSCI和A&HCI收录的2265308条Book Review数据,从多个维度对书评... 全面展示全球人文社会科学书评发展状况,为我国书评事业发展精准定位和开拓思路,促进书评更有效发挥繁荣学术、促进学术交流与完善学术评价等作用。利用1990-2019年间SSCI和A&HCI收录的2265308条Book Review数据,从多个维度对书评发展状况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书评数量、期刊发表书评的平均数量、书评被引量均呈下降趋势;美国、英国与加拿大书评发表量占优;书评的期刊集中于美国与英国;书评在学科领域中的分布呈现发散趋势,优势学科领域为历史、人文学科综合、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等;有参考文章的书评占比较高,其篇均参考文献量呈增长态势;书评合作水平较低且基金资助占比极低。我国书评全球占比很小,主要发文学科与全球总体一致,无基金资助记录。从数量规模、领域与载体、学术思想交流、评价功能四个方面讨论,并给出关于著作出版、期刊建设、学术评价、繁荣学术和学术"走出去"战略的思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SSCI A&HCI 科学计量 学术评价
原文传递
农业生产率变动与城镇化发展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如意 肖海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9-136,共8页
本文以2005-2019年31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测度各省份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系统研究农业生产率变动和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1)农业生产率呈平稳波动增长趋势,整体水平不高,规... 本文以2005-2019年31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测度各省份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系统研究农业生产率变动和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1)农业生产率呈平稳波动增长趋势,整体水平不高,规模效率进步是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而纯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2)农业生产率提升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均具有自我增强机制,在时间上存在经济惯性。(3)基于短期动态关联性效应,全国层面农业生产率与城镇化率互为格兰杰原因,西部地区与之结果一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是农业生产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东部地区二者互不为格兰杰原因。(4)基于长期动态交互效应,全国及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生产率变动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而农业生产率变动对城镇化发展具有负向效应,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释放纯技术效率增长潜力、制定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和城镇化策略、完善城市建设用地制度与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开发农村人力资本以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业生产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率 城镇化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乡村振兴 农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短视频推荐算法的运行逻辑与伦理隐忧——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 被引量:55
14
作者 温凤鸣 解学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探寻短视频推荐算法的"黑箱"与运行逻辑,以及由此带来的算法伦理问题在智能时代尤为重要。短视频推荐算法是由短视频平台管理者主导的,与用户、商业资本、行业政策等行动者相互影响和动态建构而成的,并...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探寻短视频推荐算法的"黑箱"与运行逻辑,以及由此带来的算法伦理问题在智能时代尤为重要。短视频推荐算法是由短视频平台管理者主导的,与用户、商业资本、行业政策等行动者相互影响和动态建构而成的,并非纯然中立的客观物,而是具有价值观的行动者。短视频推荐算法中内嵌了用户偏好、社交关系、公共议题、场景、差异化和平台优先级六大价值观念要素,反映出流量至上和商业利益优先的算法价值观,以此为依据的短视频推荐算法实践带来了隐私泄露、信息窄化和算法歧视等伦理问题,亟需短视频平台公开并优化算法、用户改变信息消费习惯和提升算法素养、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强算法审查与监督,从而促进算法"向善"更好地造福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 短视频 推荐算法 算法价值观 算法伦理
原文传递
检察指导性案例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3,共9页
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司法机关立足于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在借鉴普通法系判例制度的基础上所创设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截至2020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公布了19批72例检察指导性案例,为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规范司法办案、维护... 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司法机关立足于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在借鉴普通法系判例制度的基础上所创设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截至2020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公布了19批72例检察指导性案例,为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规范司法办案、维护社会公正提供了有益参照。在司法办案中,检察指导性案例的“存在感”和“活性”还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司法人员对指导性案例的规范性应用缺乏方法论的引导。因此,有必要立足检察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和价值,从检察指导性案例的应用内容、应用方向、应用方法和应用规范入手,对检察指导性案例制度进行系统性检视,并提出改进路径。因此,要找准检察指导性案例的定位、科学确定指导性案例、建立指导性案例应用机制,以充分优化释放检察指导性案例的最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指导性案例 价值定位 引述规范 案例制度
原文传递
党管媒体的加强:新中国成立后宣传工作管理体制的过渡与调整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润泽 楚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坚持党管媒体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管理体制的核心原则。依托大行政区制度的调整与撤销,以1954年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为标志,建国初期的宣传工作管理体制完成过渡并进行了深度适应性调整。各地方的具体经验为中央提供了政策参考,赋... 坚持党管媒体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管理体制的核心原则。依托大行政区制度的调整与撤销,以1954年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为标志,建国初期的宣传工作管理体制完成过渡并进行了深度适应性调整。各地方的具体经验为中央提供了政策参考,赋予了制度以新的活力。党管媒体的加强,是贯穿此次调整全过程的政治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管媒体 宣传工作管理体制 大行政区制度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卯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48,共6页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事业,必然需要中国特色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支持。当代中国民族法学研究在发展进程中秉持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理论传统,确立起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法文化和民族治理研究稳定的叙事论域...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事业,必然需要中国特色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支持。当代中国民族法学研究在发展进程中秉持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理论传统,确立起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法文化和民族治理研究稳定的叙事论域以及民族政策文本解释、民族法制理论分析、民族法文化学理解读和民族治理实证研究主要理论范式。新时代民族法学的使命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围绕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核心,全面深化民族法治研究。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是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品格,阐释宣传党的民族治理思想和政策的精神内涵、理论逻辑、实践要求是民族法学持久的学术传统、巨大的理论优势和显著的知识特征。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框架由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论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论述、民族区域自治法制论述、民族治理实践论述、民族法文化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论述等命题支撑。要拓展民族法学的理论空间并规划发展路线图,完善民族法学学术生产系统保证民族法学持续高质量学术产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构建。在人类法治文明话语体系中,中国民族法学将一直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法学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完善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秀兰 胡文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9-136,共8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处理也成为重要事项,比照对应的企业会计准则,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金融资产转移中的继续涉入金融资产转移业务,会计准则为商业银行转让信贷资产予以证券化提供了核算的依据...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处理也成为重要事项,比照对应的企业会计准则,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金融资产转移中的继续涉入金融资产转移业务,会计准则为商业银行转让信贷资产予以证券化提供了核算的依据,但尚存在不尽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初始确认的核算规定和或有事项准则未有效对接。后续期间,对于相关关系人会计处理规定不全面:"相关资产产生的收入,相关负债产生的费用,不得相互抵消"表述含糊,不得要领;被转移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提取规定比较笼统。信贷资产证券化到期缺乏相应会计处理规定说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缺乏规范性操作指导,相应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CPA考试教材讲授也不完整,与当前我国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业务现实不相适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准则 继续涉入资产 继续涉入负债 金融风险防范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恐惧及其存在语境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71,共7页
人工智能恐惧是现代技术恐惧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技术恐惧与智能恐惧叠加引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末日论和追求永生的文化传统,柏拉图灵魂不朽思想,浪漫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弗兰肯斯坦情结以及当前风险与恐惧文化的渲染等是人工智能恐惧存... 人工智能恐惧是现代技术恐惧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技术恐惧与智能恐惧叠加引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末日论和追求永生的文化传统,柏拉图灵魂不朽思想,浪漫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弗兰肯斯坦情结以及当前风险与恐惧文化的渲染等是人工智能恐惧存在的文化语境;人工智能发展的现代科技背景及其风险特征是人工智能恐惧存在的科学语境。超越竞争叙事、走出西方科学怪人情结、开创非柏拉图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主义文化和有机论思想,传播以人性化为核心的科学文化是应对人工智能恐惧的文化路径。负责任创新的总原则和总要求、安全可靠的道德智能体路线及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是应对人工智能恐惧的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恐惧 文化语境 科学语境
原文传递
海外直接投资与股票流动性——基于动态性和异质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伟 王全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估计,从静态和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检验了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从东道国异质性视角考察了这一作用效果是否一致。实证结果表明:(1)海外直接... 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估计,从静态和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检验了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从东道国异质性视角考察了这一作用效果是否一致。实证结果表明:(1)海外直接投资对企业股票流动性存在正向影响。(2)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正向作用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逐渐减弱。(3)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作用同样受到东道国异质性的影响。东道国与中国法律制度距离或经济制度距离较大时,这一作用效果更强;而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制度距离并不能改变这一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直接投资 股票流动性 东道国异质性 法律制度距离 文化制度距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