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代免疫学》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2351被引量6532H指数21
本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基础类医学核心期刊之一。以服务全国为宗旨,主要报道我国免疫学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载内容有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查看详情>>
  • 曾用名 上海免疫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2478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8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351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柚皮素对LPS致心肌细胞损伤炎症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磊 邹丽绢 +3 位作者 胡立群 赵鑫扬 彭晟 吴刚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为探索柚皮素对LPS致心肌细胞损伤炎症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以10μg/mL的LPS建立H9c2细胞损伤模型,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柚皮素低剂量组(20μmol/L)、柚皮素中剂量组(40μmol/L)和柚皮素高剂量组(80μmol/L)。以CCK-8方法检测... 为探索柚皮素对LPS致心肌细胞损伤炎症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以10μg/mL的LPS建立H9c2细胞损伤模型,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柚皮素低剂量组(20μmol/L)、柚皮素中剂量组(40μmol/L)和柚皮素高剂量组(80μmol/L)。以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细胞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FACS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PCR检测IL-6、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ICAM)、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柚皮素处理后的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CK、LDH、MDA、ROS水平以及IL-6、IL-1β、MCP-1、TNF-α、ICAM、VC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该研究提示,柚皮素可减少LPS诱导的心肌细胞产生ROS,降低其炎症反应,并增加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Notch和Wnt信号通路交叉串话在皮肤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邢潇匀 马蕾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0-334,共5页
Notch和Wnt信号转导通路是2条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它们以不同机制调控着诸多代谢过程,在细胞生长、分化、发育和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Notch和Wnt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存在交叉串话,并与皮... Notch和Wnt信号转导通路是2条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它们以不同机制调控着诸多代谢过程,在细胞生长、分化、发育和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Notch和Wnt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存在交叉串话,并与皮肤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了解Notch和Wnt信号转导通路间的交叉串话在皮肤肿瘤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揭示皮肤肿瘤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转导通路 Notch信号转导通路 皮肤肿瘤 交叉串话
原文传递
miR-433-3p通过靶向SMC4抑制IL-17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促进作用
3
作者 井洪家 刘建伟 +2 位作者 马建欣 李晓峰 齐迎松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9-498,共10页
为探讨IL-17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用IL-17(20 ng/mL)处理肺癌细胞A549和HCC827 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qRT-PCR、Transwell试验、MTT试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分别检测A549和HCC827细胞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 为探讨IL-17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用IL-17(20 ng/mL)处理肺癌细胞A549和HCC827 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qRT-PCR、Transwell试验、MTT试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分别检测A549和HCC827细胞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 p21)、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4(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 4,SMC4)的蛋白表达,miR-433-3p、SMC4的mRNA表达,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IL-17组A549和HCC82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miR-433-3p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MC4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同时Cyclin D1、MMP-2、MMP-9水平显著上调(P<0.05);miR-433-3p与SMC4存在结合位点;分别与anti-miR-NC组、pcDNA组比较,anti-miR-433-3p组、pcDNA-SMC4组A549和HCC82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Cyclin D1、MMP-2、MMP-9水平显著上调(P<0.05);miR-433-3p可抑制IL-17诱导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并下调Cyclin D1、MMP-2、MMP-9水平。该研究提示,IL-17助力于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iR-433-3p/SMC4通路的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微小RNA-433-3p 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4 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TNFR2对CD4^(+)Foxp3^(+)Treg的活化、增殖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郑静彬 杨阳 陈新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共7页
CD4^(+)Foxp3^(+)Treg是调节免疫稳态所必需的一群免疫细胞。Treg数量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和肿瘤免疫逃逸等。TNF-α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有着双重作用,即促进炎症反应和介导... CD4^(+)Foxp3^(+)Treg是调节免疫稳态所必需的一群免疫细胞。Treg数量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和肿瘤免疫逃逸等。TNF-α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有着双重作用,即促进炎症反应和介导免疫耐受。这很可能与其2个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1和TNFR2独特的信号转导有关。TNFR1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普遍表达,而TNFR2的表达分布则较为局限。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reg较特异性地表达高水平TNFR2。更重要的是,TNFR2在Treg活化、增殖、功能和表型稳定中均起决定性作用。同时,TNFR2参与Treg分化、发育、免疫功能发挥等生理过程。深入研究TNFR2信号活化Treg的分子机制,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帮助。该文主要介绍TNF-TNFR信号的分子基础和信号转导途径,分析和讨论TNF-TNFR2信号对Treg活化、增殖及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CD4^(+)Foxp3^(+)调节性T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
原文传递
LMWH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悦 刘倩 +2 位作者 金大中 李佳钋 乔宠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为探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外周血CD4^(+)CXCR5^(+)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亚群的水平及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异常Tfh的作用,收集2018年8月至2019... 为探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外周血CD4^(+)CXCR5^(+)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亚群的水平及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异常Tfh的作用,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妊娠早期妇女6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康妇女24例(健康组),未进行LMWH治疗的RSA妇女20例(RSA未治疗组),进行LMWH治疗的RSA妇女25例(RSA治疗组)。FACS检测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fh亚群百分比。结果显示,RSA未治疗组外周血CD4^(+)CXCR5^(+)Tfh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组[(21.06±9.52)%vs(14.4±3.03)%,P=0.007)]和RSA治疗组[(21.06±9.52)%vs(12.67±4.16)%,P=0.0003),而在RSA治疗组与健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RSA未治疗组外周血PD-1^(+)Tfh占CD4^(+)CXCR5^(+)Tfh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健康组[(3.17±3.12)%vs(7.25±6.34)%,P=0.012]和RSA治疗组[(3.17±3.12)%vs(5.87±5.53)%,P=0.0581],而在RSA治疗组与健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ICOS^(+)Tfh占CD4^(+)CXCR5^(+)Tfh的百分比在健康组、RSA未治疗组和RSA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由此,Tfh水平异常可能与RSA发病相关,尤其PD-1^(+)Tfh;而LMWH可能通过改善RSA患者异常Tfh百分比调节RSA免疫失衡,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低分子量肝素 滤泡辅助性T细胞
原文传递
NLRP3炎症小体参与下肢动脉腔内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宇婷 杨硕菲 薛冠华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4-528,共5页
腔内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的一线治疗方式,但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靶血管的长期通畅。临床上尚无针对下肢动脉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亟待研究... 腔内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的一线治疗方式,但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靶血管的长期通畅。临床上尚无针对下肢动脉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亟待研究。血管内膜炎症反应引起内膜过度增生是引起下肢动脉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重要原因。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胞质内的多聚蛋白复合物,其激活后可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近年来,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在血管内膜炎症中的作用受到关注。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表型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及腔内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的关键环节。NLRP3炎症小体在下肢AS及腔内治疗后再狭窄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有望为下肢动脉再狭窄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该文对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参与AS和下肢动脉腔内治疗后再狭窄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小体 动脉粥样硬化 再狭窄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HDACi诱导B细胞淋巴瘤表达CD47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思宇 彭程 黄传新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研究探讨B细胞淋巴瘤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调控CD47表达及相关分子机制。课题组对小鼠B淋巴瘤细胞系A20进行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长度的广谱HDACi (Vorinostat,SAHA)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研究探讨B细胞淋巴瘤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调控CD47表达及相关分子机制。课题组对小鼠B淋巴瘤细胞系A20进行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长度的广谱HDACi (Vorinostat,SAHA)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47分子表达水平。随后用TRIzol法提取经SAHA处理的小鼠和人源B淋巴瘤细胞系样本中总mRNA,检测CD47转录水平。为进一步研究HDACi调控CD47表达的分子机制,课题组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H3K4ac、H3K9ac和H3K27ac与CD47 DNA启动子区域的结合情况。最后在SAHA和BRD4特异性抑制剂JQ1的联合处理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瘤细胞中CD47表达水平变化。研究发现CD47的蛋白质水平及mRNA水平均与SAHA处理时间和作用剂量呈正相关性。而在CD47启动子区域,H3K4、H3K9和H3K27的乙酰化水平在SAHA处理后都有显著提高。此外,SAHA和JQ1的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抑制SAHA单独作用时对CD47的上调。以上结果说明SAHA通过增强CD47启动子区域所结合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促进基因的转录表达,上调了CD47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而抑制BRD4可以逆转SAHA对CD47的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转录调控 CD47 BET抑制剂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BCR H-CDR3受体库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段芳芳 孙素红 +2 位作者 张天 李月红 姚新生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1-309,共9页
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随着WBC总数及淋巴细胞的变化对外周血B细胞BCR H-CDR3受体库进行分析,探讨化疗对其的影响。分别采集和分离3例进行TA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中... 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随着WBC总数及淋巴细胞的变化对外周血B细胞BCR H-CDR3受体库进行分析,探讨化疗对其的影响。分别采集和分离3例进行TA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中、后的PBMC,提取其总DNA并采用多重PCR建库和制备BCR H-CDR3受体库后Illumina检测CDR3序列并分析。结果发现:1.TAC化疗前患者WBC、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正常,而化疗中、后WBC、淋巴细胞绝对值虽仍正常,但较化疗前下降;2.P2化疗中较化疗前受体库多样性有所下降,化疗后较化疗中稍升高,但仍明显低于化疗前;P1、P3化疗中多样性都比化疗前高;化疗后,P1较化疗中降低,但高于化疗前,而P3化疗后较化疗中明显升高;3.3例患者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IGHV取用丢失。由此提示:1.化疗后随着WBC、淋巴细胞绝对值的下降,P2乳腺癌患者在化疗中及化疗后受体库的多样性在整体水平上较化疗前有所下降,考虑是TAC对受体库的多样性造成损伤;而P1、P3化疗中与化疗后B细胞受体库多样性整体上都较化疗前高,可能是机体对化疗药物产生的应激反应不一致,TAC杀伤了高频克隆的B细胞,间接增加了CDR3受体库的多样性;2.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IGHV取用丢失,提示化疗可能对B细胞IGHV表达和取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IGHV-IGHJ家族取用和配对在不同时间点存在优势配对(>0.03)现象,可能与乳腺癌相关抗原诱导有关;3.HTS检测化疗前后B细胞H-CDR3受体库变化可为揭示化疗对患者B细胞应答的影响及B细胞的免疫状态提供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乳腺癌 化疗 BCR CDR3受体库
原文传递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uT-78细胞PD-1分子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艳新 袁圆阳 +1 位作者 蒋永帅 聂红 《现代免疫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敲除人T细胞系HuT-78细胞中编码PD-1分子的基因PDCD1,并比较敲除了PDCD1基因的及对照组的HuT-78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敲除PDCD1基因的HuT-78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受PD-L1的影响,为将此技术应用于肿瘤免... 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敲除人T细胞系HuT-78细胞中编码PD-1分子的基因PDCD1,并比较敲除了PDCD1基因的及对照组的HuT-78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敲除PDCD1基因的HuT-78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受PD-L1的影响,为将此技术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PDCD1基因 HuT-78细胞
原文传递
ICOS/ICOSL、OX40/OX40L及CD40/CD40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康 张晨星 +1 位作者 赵莉 王颖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9-30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我们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 本研究旨在检测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我们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上ICOS、OX40、CD40L及B细胞上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SLE患者CD4+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与患者血清IgG水平呈现正相关,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与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正相关,B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水平正相关(均P<0.05)。上述结果表明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上ICOS、OX40、CD40L及B细胞上ICOSL、OX40L、CD40分子均发生上调,并与SLE自身抗体水平呈现正相关,提示分别表达于T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ICOS/ICOSL、OX40/OX40L及CD40/CD40L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参与SLE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ICOS/ICOSL OX40/OX40L CD40/CD40L
原文传递
HBeAg诱导HBV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云 周治中 张小平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0-432,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主要表现之一。HBeAg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的机体免疫应答,从而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对HBV的清除,在诱导HBV免疫逃逸并...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主要表现之一。HBeAg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的机体免疫应答,从而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对HBV的清除,在诱导HBV免疫逃逸并导致HBV感染慢性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围绕HBeAg诱导HBV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HBV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免疫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红 管阳太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4-507,共4页
随着2015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标准国际共识的正式确定,神经内科医师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于缓解期的治疗,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临床神经内科医师,且目前对于免疫抑制剂的所有研究都是回顾性研究,... 随着2015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标准国际共识的正式确定,神经内科医师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于缓解期的治疗,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临床神经内科医师,且目前对于免疫抑制剂的所有研究都是回顾性研究,对于临床治疗策略的引导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免疫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百合固金汤、四逆汤含药血清对TLR2和TLR4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妍 王莉新 王易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TLR2和TLR4是识别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TLR4也是LPS致炎通路中的经典受体,参与介导感染性休克的发生。许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药均能对TLR2和TLR4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TLR2和TLR4比值与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作者... TLR2和TLR4是识别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TLR4也是LPS致炎通路中的经典受体,参与介导感染性休克的发生。许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药均能对TLR2和TLR4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TLR2和TLR4比值与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养阴"和"回阳"的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和四逆汤含药血清对Raw264.7巨噬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调节及抗MTB感染效果的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方药对TLR2和TLR4比值的影响不同,提示中医不同治则在针对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机制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固金汤含药血清 四逆汤含药血清 RAW264.7细胞 TLR2与TLR4的比值
原文传递
黏附分子整合素CD11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远 沈月平 +4 位作者 徐斌 刘娟 邓旭 吴昌平 蒋敬庭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29,共6页
探讨胃癌组织中黏附分子CD11c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CD11c的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确定CD11c表达;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化疗联合CIK治疗组(下称联合... 探讨胃癌组织中黏附分子CD11c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CD11c的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确定CD11c表达;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化疗联合CIK治疗组(下称联合组)与CD11c表达状态联合影响胃癌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显示:联合组+CD11c高表达、联合组+CD11c低表达、化疗组+CD11c高表达和化疗组+CD11c低表达患者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胃癌部位、肿瘤大小、分期、转移和治疗方式等混杂因素后,与联合组+CD11c高表达组相比,化疗组+CD11c低表达组复发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5.76,95%CI=2.42~13.70;HR=5.00,95%CI=2.22~11.12),且联合组+CD11c高表达、联合组+CD11c低表达、化疗组+CD11c高表达和化疗组+CD11c低表达患者复发和死亡的HR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均P〈0.01)。肿瘤组织中CD11c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CD11c高表达可作为CIK细胞治疗的纳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黏附分子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LncRNA NEAT1参与TLR2介导的炎症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飞飞 沈南 唐元家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6-321,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被发现在真核生物体内广泛表达,并且可以参与表观调节、基因转录、转录后调节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旨在探索lncRNA NEAT1在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尤其是对TLR2通路的调节。应用RT-PCR及核糖...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被发现在真核生物体内广泛表达,并且可以参与表观调节、基因转录、转录后调节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旨在探索lncRNA NEAT1在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尤其是对TLR2通路的调节。应用RT-PCR及核糖核酸酶保护实验的方法检测lncRNA NEAT1受TLR2刺激剂Pam3CKS4的诱导情况。利用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转染THP-1用以沉默NEAT1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其功能。结果显示Pam3CKS4可以诱导NEAT1的表达,尤其是NEAT1-V1。并且沉默NEAT1的表达能明显下调一部分TLR2信号活化诱导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包括IL6、CXCL10、CCL2、CCL8和CXCL11等,但是NEAT1对TLR2信号活化诱导的TNF-α、IL-1β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同时我们发现受NEAT1调节的基因均为TLR2持续缓慢诱导基因,而TLR2信号的早期反应基因TNF-α、IL-1β不受NEAT1调节。以上结果说明lncRNA NEAT1参与TLR2介导的先天免疫调节,并且选择性地调控一组TLR2信号活化缓慢持续诱导的晚期反应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NEAT1 TLR2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α1-酸性糖蛋白糖链检测对慢乙肝相关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东华 朱雪娟 +3 位作者 邹霞 张延 张欣欣 于德敏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6-310,共5页
为探讨α1-酸性糖蛋白(AGP)糖链改变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我们研究了239例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进行肝功能、血常规、B超、FibroScan等检查,同时测定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GP)特定糖链改变指... 为探讨α1-酸性糖蛋白(AGP)糖链改变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我们研究了239例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进行肝功能、血常规、B超、FibroScan等检查,同时测定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GP)特定糖链改变指标LecT-Hepa,分析其对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LecT-Hepa与FibroScan值呈正相关(r=0.556,P<0.001)。AGP值随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的进展而升高,在ALT正常组和升高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别(P=0.160),研究结果显示LecT-Hepa不受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是比较可靠的早期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无创性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肝硬化 糖链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AFB1对昆明鼠肝组织和人肝细胞CPS1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徐忠玉 林雅宁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0-323,共4页
观察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l,AFB1)对昆明鼠肝组织和人肝细胞(Chang liver)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1)表达的影响。将2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AFB1注射10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 观察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l,AFB1)对昆明鼠肝组织和人肝细胞(Chang liver)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1)表达的影响。将2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AFB1注射10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PS1的mRNA表达变化;AFB1处理人肝细胞株Chang liver细胞12h,24h,36h,48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PS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对比,实验组小鼠CPS1的mRNA表达下调。同时AFB1处理人肝细胞后CPS1的mRNA表达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一定的下调,暗示AFB1抑制昆明鼠肝组织和人肝细胞中CPS1的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 昆明鼠 人肝细胞
原文传递
活动期结核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免疫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慧宇 程齐俭 +3 位作者 季萍 肖洋炯 王颖 沈浩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5-271,共7页
为了探讨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在抗结核免疫应答中的特征,我们表达并纯化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蛋白ESAT-6,体外刺激结核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亚群NK细胞IFN-γ释放,并与T细胞释放I... 为了探讨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在抗结核免疫应答中的特征,我们表达并纯化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蛋白ESAT-6,体外刺激结核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亚群NK细胞IFN-γ释放,并与T细胞释放IFN-γ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结核特异性抗原ESAT-6刺激后,结核患者来源的PBMC中有2.80%±0.65%的NK细胞可以释放IFN-γ,而正常人NK细胞释放的比例仅为0.09%±0.0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01);同时CD56highCD16dim NK亚群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6.50%±0.94%)显著高于CD56dimCD16high NK亚群细胞(1.78%±0.38%);比较同一抗原刺激条件下T细胞释放IFN-γ的能力,显示NK细胞释放IFN-γ的能力高于CD4+T和CD8+T细胞,并与释放IFN-γ的CD4+T细胞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NK细胞在结核特异性抗原ESAT-6刺激下可通过分泌高水平的IFN-γ协同CD4+T细胞在抗结核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NK细胞的功能,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应答水平,将为结核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NK细胞 ESAT-6 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分泌功能
原文传递
TNF-α调节Treg细胞增殖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名 赵扬 陈广洁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509,共5页
TNF-α是一种炎症因子,但近年来其抗炎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TNF-α通过与不同的TNF受体(TNF receptor,TNFR)结合,经过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可产生与促进、维持炎症截然相反的抑制炎症的生理效应。而在它的抗炎作用中,TNF-α与Treg... TNF-α是一种炎症因子,但近年来其抗炎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TNF-α通过与不同的TNF受体(TNF receptor,TNFR)结合,经过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可产生与促进、维持炎症截然相反的抑制炎症的生理效应。而在它的抗炎作用中,TNF-α与Treg细胞的正性互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TNF-α与TNFR结合,促进Treg增殖、功能等角度来介绍近年对于TNF-α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TREG 抗炎
原文传递
祝贺周光炎、顾方舟、王润田等教授获中国免疫学会学术奖
20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7-457,共1页
2012年10月,中国免疫学会第三届中国免疫学会学术奖公布。中国免疫学会向顾方舟教授颁发终身成就奖,向周光炎、王润田教授颁发杰出学者奖,向元少春等25位颁发青年学者奖,以表彰他们对中国免疫学的开拓、创新和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 中国免疫学会 周光 学术 学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